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及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Lrh-BNP)对AMI患者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AMI患者(AMI组,n=56)及同期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n=30),将AMI组患者分为新活素治疗组(n=35,在基础AMI的治疗上静脉注射Lrh-BNP 24 h)和对照组(n=21,进行基础AMI的治疗).所有入选者均进行24h Hoher检查,对新活素治疗组、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的分析.结果 AMI组HRV各项时域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1);Lrh-BNP治疗后,患者HRV值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心率)均显著改善(P<0.01),频域指标(LF和HF)亦明显改善(P<0.05);Lrh-BNP治疗1年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Lrh-BNP对不同部位的AMI患者HRV各项时域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Lrh-BNP可显著改善AMI患者降低的HRV,减少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与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冠心病患者(A组)及76例非冠心病患者(B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取时域指标SDNN代表HRV,同时测量ABI,分析冠心病患者HRV与ABI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A组)与非冠心病组(B组)相比,其HRV明显降低,同时ABI也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HRV与ABI呈正相关(r=0.358,t=2.338,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HRV及ABI降低,并且HRV是ABI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辣椒素对超重及肥胖成人的骨骼肌肉和脂肪分布等体成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体质指数(BMI) ≥24的研究对象20例,随机双盲分为辣椒素组和对照组各10例,分别给予辣椒素4 mg/d和0.05 mg/d.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检测人体体成分.结果 干预4周后,辣椒素组研究对象的BMI、肥胖程度、内脏脂肪区域、体脂百分比和臀围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右下肢肌肉量明显上升(P<0.05).结论 辣椒素可能通过增加肌肉量和减少体脂聚积,从而减轻超重和肥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24h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左心室肥厚组HRV时域各项指标较非左心室肥厚组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率变异性降低,而且心率变异降低程度与心脏受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对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初步探讨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方法 通过对30名焦虑症患者进行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并与32名正常健康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下,焦虑症患者组平均心率(80.27±6.03)次/min,高于正常对照组(73.43±5.57)次/min(t=4.56,P<0.01),SDNN、rMSSD、PNN50、SDANN、HRV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焦虑症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性别间各项指标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平均心率与SDNN,PNN50,HRVI均呈显著负相关(r=-0.54;-0.46;-0.48,P<0.05),而焦虑症组平均心率与时域各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下降,以迷走神经张力下降为主,交感神经活动相对亢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左室功能及心率变异的相关性.方法用超声心动图的方法测量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指标;用短程心率变异(HRV)检测时域及频域各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低频(LF)与高频(HF)比值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HRV时域与频域指标与左室收缩功能指标之间几乎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1)高血压患者HRV、左室舒张功能损害出现较早.(2)HRV与左室功能状态等的关系研究值得深入探讨,并做出合理解释,对治疗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心病并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以及急件冠脉综合征(ACS)组与非ACS(Non-ACS)组,了解抑郁与非抑郁冠心病患者的HRV变化,比较不同冠心病分型中HRV改变,以及抑郁与HRV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并抑郁患者中抑郁组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DX、RMSSD及PNN50均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1或0.05);抑郁组频域指标VLF及LF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1),而HF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5).ACS组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DX、RMSSD及PNNS0均显著低于Non-ACS组(P<0.05);ACS组频域指标VLF、LF显著高于Non-ACS组(P<0.05).抑郁严重度指数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发生改变且抑郁与心率变异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减速力(DC)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分为2型糖尿病组(DM组,n=42)和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n=58),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DC和HRV相关时域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DPN组患者的DC及HRV各相关时域指标均明显低于DM组(P<0.01).校正糖化血红蛋白等影响后,DPN组患者DC与HRV各相关时域指标(SDNN、RMSSD和PNN50)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DM组患者DC与HRV各相关时域指标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C及HRV降低明显,且DC与HRV密切相关.DC可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张力,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系统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自主神经功能情况,评估COPD患者的预后,从而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方法:对50例CO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结果:COPD组全部HRV时域指标SDNN、SDNN Index、SDANN、rMSSD和PNN50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COPD(Ⅲ~Ⅳ)组全部时域指标SDNN、SDNN Index、SDANN、rMSSD和PNN50均显著低于COPD(Ⅰ~Ⅱ)组(P<0.01); FEV1%与SDNN、SDNN Index、SDANN、rMSSD呈显著正相关(r=0.743、0.411、0.568、0.370,P<0.01).结论:COPD缓解期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明HRV降低程度能反映COPD的严重程度,且COPD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随气流阻塞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增加了心律失常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心衰组22例,口服美托洛尔3个月,对照组心功能正常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24 h Holter检查,对美托洛尔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心衰组治疗前心率变异性(HRV)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中时域指标: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相邻R-R间期差值均数的标准差(rMSSD)显著降低(P<0.001);频域指标:总频谱(TF)、低频(LF)和高频(HF)亦明显降低(P<0.001).在β-受体阻滞剂治疗3个月后复查,心衰组HRV值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1.
赵力  孙磊  胡申江 《浙江医学》2001,23(11):645-64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其发生机制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4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HRV分析,并与26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HRV的时域指标即24h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min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SDNN、SDANN、SDNNIndex、rMSSD随患者冠脉病变数目增加而降低(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HRV可作为预测心肌缺血和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的评估指标,并为临床判断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数目和范围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HRV)分析来定量测定55例PD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时域及频域分析指标,并按HYS分期将不同病情程度的PD患者分为A、B、C三个亚组,分析PD患者及不同亚组的HRV情况.结果 PD组患者的时域分析指标如NN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NN间期标准差(SDANN)、每5分钟NN间期标准差的均值(ASDNN)及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B、C亚组(rMSSD除外)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组频域分析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其中LF/HF随着病情加重,均值有下降趋势,但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HRV下降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室性早搏患者在用索他洛尔治疗前后室性早搏及心率变异(HRV)的变化,以了解索他洛尔对室性早搏、HRV的影响.方法对75例室性早搏病人在索他洛尔治疗前后用动态心电图时域分析法对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并与对照组75例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SDNN、SDANNI和SDNNI明显下降(P<0.01),代表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YMSSD、PNN50也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显示对室性早搏有效率70.6%,HRV的SDNNI、SDANNI、rMSSD和PNN50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索他洛尔不但能减少室性早搏,改善症状,而且能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所有研究对象(CHF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40例)通过连续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通过计算机人为确定窦性心率后,由计算机算出各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结果:CHF时,HRV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且心功能Ⅲ~Ⅳ级组比Ⅰ~Ⅱ级组HRV亦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测定HRV有助于判定心功能不全程度和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的关系。HRV时域指标可作为评价CHF预后指标之一,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非慢乙肝患者为对照组,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数目,将54例慢乙肝患者分为Ⅰ组31例和Ⅱ组23例,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BⅠ组HRV时域指标测值PNN50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CHB Ⅱ组各项测值均降低.其中SDANN(P<0.02)、rMSSD(P<0.05)、PNN50(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SDNN阳性率指标:CHBⅠ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而CHB Ⅱ组与对照组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在慢乙肝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HRV减低可作为慢乙肝患者中高危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心安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安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并设 30例健康组 ,治疗组服用心安颗粒每日 3次 ,每次 2包 ;对照组服用黄芪精口服液每日 3次 ,每次 10ml,7天为一疗程 ,连续 2个疗程。健康组不给予任何药物 ,各组均应用 2 4小时长程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HRV各时域指标 (SDNN、YMSSD、PNNSO、SDANN、SDNNindex、NRVI)。结果 :①病毒性心肌炎患者HRV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②治疗后 ,治疗组HRV各时域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心安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HRV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193例研究对象按有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或肥胖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为0组无、1组1个、2组2个、3组3个或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聚集,分析4组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协方差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对HRV的影响,并对影响HRV的因素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0组相邻RR间期差均方的平方根(RSMSSD)、高频功率(HF)低于1组(P<0.05);0组与2组、3组以及l组与3组比,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MSSD、每5 min内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50ms的个数占总RR是期个数的百分比(LF)及HF均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SDANN、LF比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DNN、SDANN、SDNNindex、LF低于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吸烟、体质指数(BMI)、腰围、血压、血脂、血糖、尿酸、体脂含量、体脂比例这些因素的混杂影响后,HRV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示HRV与性别、年龄、舒张压、腰围、体脂比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相关.结论 (1)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数目增加,HRV呈现递减性改变.(2)HRV减低可能是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在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分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11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Lown分级分为0-Ⅳ级B,其中Ⅰ-Ⅱ级为A组,Ⅲ-Ⅳ级B为B组,进行HRV时域分析.结果(1)SDNN、SDANN、SDNNndex、RMSSD、PNN50及HRVTI各测值随Lown分级级别增高而降低,与Lown分级呈负相关(P<0.05~0.01).(2)B组SDNN、RMSSD、PNN 50、HRVTI各测值较A组显著降低(P<0.05~0.01),而SDANN、SDNNindex无显著降低(P>0.05).结论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与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尤其与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的程度有关,HRV分析有助于对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分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隋艳波  宋云飞  庄金龙  刘莉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17-118,121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常见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功能的关系,为CHF辨证客观化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筛选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分为以下四个证型:气虚血瘀证、气阴两亏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两组患者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患者常见中医证型的LVEF、SDNN、SDAN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亏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各证型间的LVEF、SDNN、SDANN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PNN50在CHF各证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不同中医证型与HRV和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HRV可以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成年后肥胖和超重与母乳喂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与成年后肥胖和超重的关系.方法 选择哈尔滨市35~45岁符合标准的健康居民768人,以体质指数(BMI)作为肥胖和超重的判定标准,观察成年后肥胖和超重与母乳喂养的关系.结果 不同哺乳方式居民的肥胖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超重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非母乳和纯母乳喂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非母乳喂养居民和母乳喂养居民(纯母乳喂养 混合母乳喂养)肥胖、超重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21).不同母乳喂养时间者肥胖和超重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1、0.974).在影响成人肥胖的各种因素中,母乳喂养可使成年后肥胖的危险性降低18.4%,出生体质量、母亲BMI和能量撮入水平为危险因素,可使肥胖的危险性分别增加到1.516、1.922和1.738倍.结论 母乳喂养对于成人肥胖和超重的发生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