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卒中已成为中国居民首位致残和致死原因。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静脉溶栓中获益。近年来, 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转归的预测模型日益受到关注。文章系统回顾了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功能转归、死亡以及有症状颅内出血风险的评分模型, 旨在筛选符合临床应用的评分体系, 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诊断、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第二大原因,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维生素D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脑血管事件患病率相关。文章对维生素D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急性期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以及功能转归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探讨了补充维生素D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 期望为缺血性卒中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治疗已被证明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案, 但其疗效与时间密切相关, 因此早期获得能够预测其转归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血细胞能反映炎症反应, 成本极低且容易获得。文章阐述了血细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转归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 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 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结果根据倾向匹配评分法从130例肺癌患者中纳入病例组26例, 对照组104例。两组年龄、肿瘤分期、肺癌是否发生转移、肺癌治疗方法、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饮酒、舒张压、收缩压、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 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较大[优势比(odds ratio,OR)1.087,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63~1.211;P=0.007]、肺癌治疗方法(OR 1.698, 95%CI 1.139~2.532;P=0.009)、高血压(OR 5.647, 95%CI 1.921~16.597;P=0.002)、糖尿病(OR 3.082, 95%CI 2...  相似文献   

5.
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 但其获益具有时间依赖性。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分为发病至入院时间(onset-to-door time, ODT)和入院至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 DNT), 前者体现院前延误, 后者体现院内延误并且可通过卒中改进计划加以控制。文章综述了DNT对临床转归的影响、DNT的影响因素以及缩短DNT的卒中改进计划。  相似文献   

6.
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 AP-1)复合体是由Jun、Fos、转录激活因子及MAF蛋白亚基组成的转录因子复合体, 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应激反应等生理和病理学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 AP-1复合体在缺血性卒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与缺血性脑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神经元凋亡等过程, 影响神经炎症的进展和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7.
胶质淋巴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脑内液体转运和物质清除系统。它通过血管周围间隙和星形胶质细胞上的水通道蛋白4, 促进脑脊液与间质液流动交换, 清除代谢废物, 维持大脑内部环境稳定。脑水肿是由脑组织内液体积聚过多所致。最近的研究显示, 胶质淋巴系统在脑内液体的摄入和排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胶质淋巴系统的改变可能是缺血性卒中后发生脑水肿的重要原因。文章就胶质淋巴系统在缺血性卒中后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相关治疗靶点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缺血性卒中后脑水肿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卒中是导致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因此, 及时准确地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情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廉价、无创和多功能技术, 脑电图能直接反映脑功能和代谢的异常状态, 对脑血流减少引起的脑损伤更为敏感, 在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预测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缺血性卒中后脑电图改变以及与缺血性卒中转归相关的特征性脑电图改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抑郁是卒中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与转归不良和病死率增高相关。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推荐应对PSD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文章对PSD的药物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炎症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对炎症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相关, 在缺血性卒中起着双重作用。深入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IL-6水平的变化和作用, 可能有助于研发预测缺血性卒中转归的新方法以及推动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多项转化研究的失败, 卒中治疗学术产业圆桌会议建议, 应使用大动物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进行临床前研究。特别是, 目前卒中治疗进入血管再通新时代。常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模型的大动物包括狗、猪、羊和非人灵长类动物, 可用于模拟患者脑缺血和再灌注(血管再通)的各个方面。虽然大动物因为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更接近人类而具有巨大优势, 但也存在解剖和生理学特异性以及伦理限制等问题。文章对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的大动物缺血性卒中模型进行了总结, 期望帮助科研人员选择最合适的大动物缺血性卒中模型, 进而推动卒中转化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多病因疾病, 准确鉴别病因是制定治疗策略及评估转归的重要环节。血管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识别血管壁病变特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可为探索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随访监测和转归判断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岛叶受累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首先探讨岛叶受累与转归的关联, 进而采用bootstrap法明确梗死体积在岛叶受累与转归不良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共纳入45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 其中岛叶受累者79例(17.6%), 左侧岛叶受累者41例(9.1%);111例(24.7%)转归不良, 其中5例(1.1 %)死亡。与岛叶未受累组相比, 岛叶受累组心房颤动患者构成比更高、发病至入院时间更短、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更高、梗死体积更大且转归不良患者构成比更高(P均<0.05)。此外, 左侧岛叶受累患者较右侧岛叶受累患者年龄更小、基线NIHSS评分更高、轻度卒中(NI...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发病后90 d时神经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AIS患者, 根据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转归良好组(0~2分)和转归不良组(>2分)。比较两组间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基线实验室检查、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OSA严重程度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等的差异。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04例AIS患者, 男性62例(59.6%), 中位年龄65.5岁(四分位数间距57.0~72.0岁), 中位基线NIHSS评分3.00分(四分位数间距2.00~4.00分)。中位AHI为18.14次/h(四分位数间距11.34~27.88次/h),...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指数(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 SH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成功再通患者转归不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且血管成功再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HR定义为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比值。在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估患者转归, 0~3分定义为转归良好, >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SH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成功再通患者90 d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59例患者, 男性98例(61.6%), 年龄(69.8±8.9)岁, 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12.6±4.3)分, SHR为1.17±0.46。105例(66.0%)转归良好, 54例(34.0%)转归不良。转归不良组SHR、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基线NIHSS评分以及侧支循环不良...  相似文献   

16.
性功能是成年人生活质量的基本组成部分。研究显示, 男性和女性在卒中后均可能发生性功能障碍。卒中后性功能障碍患病率很可能高于预期。文章对卒中后性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影响因素、评价和干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卒中是中国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 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除传统危险因素外, 社会因素对卒中的发生发展、就诊及时性、转归以及死亡率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对社会经济因素及其他社会因素(如个人社交网络)与卒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 FA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收集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资料。在发病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临床转归评估, >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FAR与转归不良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FA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62例患者, 转归良好组114例(70.4%), 转归不良组48例(29.6%)。单变量分析表明, 转归不良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it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和FAR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 而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OR)1.176, 95%...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机体自身调节系统功能以及外界环境密切相关。现认为,除环境因素外,精神压力也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精神压力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主观反映,当机体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时,各系统会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以应对突然的环境变化,其中心血管反应尤为突出。同时,应激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分析提供了精神压力是高血压发生原因的依据。本文从高血压发生时应激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及精神压力参与高血压形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高血压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化疗相关性贫血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总体发病率高, 但治疗率不理想, 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前治疗手段有限, 且存在血源紧张、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和铁剂使用不规范、不良反应多、治疗费用高等各种不足。临床工作中需要根据指南评估病情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合理有效地早期干预, 积极开发早期监测手段及新型药物, 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临床预后, 减轻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