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老年麻醉的快速发展已经走过10年的奋斗历程, 取得长足进步[1], 但面对我国快速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以及"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中国老年麻醉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以应对2022—2032年中国深度老龄化对麻醉学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职业倦怠是个体长期暴露于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 EE)、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 DP)和个人成就感(personal accomplishment, PA)低落的综合征。作为压力最大的医疗岗位之一, 麻醉医师职业倦怠率居高不下。文章从职业倦怠的诊断, 麻醉医师相关危险因素、影响和干预, 中国麻醉医师职业倦怠等方面进行综述, 为未来有效降低麻醉医师职业倦怠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活体小肠移植术的麻醉管理总结。方法首次行活体、同种异体部分小肠移植术患者7例, 分析麻醉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指标、体温及术中输血、输液情况, 追踪术后转归。结果 6例患者存活并顺利出院, 死亡1例。术后手术室内气管导管拔除率71%。与解剖分离期比较, 血管吻合期和肠管重建期Hb和肠管重建期Ca2+浓度降低, 血管吻合期血糖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血管吻合期比较, 肠管重建期血糖浓度升高(P<0.05)。7例患者术中输注晶体液(57±30) ml/kg, 胶体液以20%白蛋白为主, 输注(15±13) ml/kg, 多用于解剖分离期和血管吻合期。结论活体小肠移植术成功的条件是术前充分评估与准备,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术毕腹横肌平面阻滞, 术中合理输注胶体, 并辅以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监测血气、体温并积极调整电解质、内环境及体温稳定, 可较好地维持活体小肠移植术受体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 术毕尽早拔除气管导管, 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 影响短期和长期预后。随着老年患者手术比例不断增加, POD的防治也日益受到关注。本共识基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证据, 围绕老年患者POD的定义和诊断、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术中麻醉管理和监测、术后管理和治疗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总结, 通过共识工作组多次讨论而最终成稿, 以期为老年患者POD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43卷第9期发表的文章"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高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第一作者单位更正为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石河子 832008。  相似文献   

6.
新生题录     
本文以平行病历的形式, 记录了医护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后, 患者却因心理问题拒绝治疗, 后来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帮助下, 积极接受治疗, 重新融入社会的感人故事。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疾病, 更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7.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43卷第10期发表的文章"GSTM1表达在亚低温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关系", 通信作者单位更正为:1南京医科大学青岛临床医学院, 青岛 266071;2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科, 青岛 266071。  相似文献   

8.
为了规范和更新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 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目标,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19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 以国内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依据, 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 更新形成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 为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2019年年底以来, 丙型肝炎的筛查及管理策略有进一步的更新, 越来越多的直接抗病毒药物, 特别是包括国产企业研发生产在内的泛基因型方案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 药物价格可及性明显增加,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22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丙型肝炎筛查及治疗的推荐意见进行再次更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布特点。方法通过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产科2011年至2016年剖宫产术产妇的病历资料,根据出院诊断、麻醉记录单和病程记录获取麻醉相关并发症情况。统计并分析各种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不同年份、年龄(≤19岁、20~29岁、30~39岁及≥40岁)、ASA分级(Ⅰ-Ⅵ级)、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及全身麻醉)和计划类型(计划内及非计划内)、合并瘢痕子宫进行分层分析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剖宫产术产妇7 595例,92例(1.21%)至少发生了1次麻醉相关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共91例,其中椎管内麻醉后头痛89例(97.81%),短暂性神经症状2例(2.19%)。非特指的系统性并发症(喉痉挛)1例。不同年份、年龄、ASA分级、麻醉方式及计划类型、是否合并瘢痕子宫的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以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全身麻醉用于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全身麻醉下PPVI患者6例的临床资料。于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前(T3)、肺动脉瓣植入前(T4)、肺动脉瓣植入时(T5)、肺动脉瓣植入后即刻(T6)和出手术室(T7)时记录SBP、DBP、HR、CVP、SpO2和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于T4和T6时记录右心室收缩压(SRVP)和舒张压(DRVP)、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舒张压(DPAP)。记录术中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后心肝肾功能等。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男性3例, 女性3例, 年龄(16±4)岁, 体重(41±12) kg。与T1~4和T6, 7时比较, T5时SBP、DBP、HR、rSO2和SpO2降低(P<0.05);与T1~5时比较, T6, 7时CVP降低(P<0.05);与T4时比较, T6时DRVP降低, DPAP升高(P<0.05)。所有患者未见麻醉和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手术室内拔除...  相似文献   

11.
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健康, 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于慢性PJI, 二期人工关节翻修术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然而, 该术式亦存在其局限性, 如:患者短期内可能需要接受至少2次手术、出现骨水泥间隔器相关并发症或在二期翻修取出骨水泥间隔器时可能造成更多的骨质破坏, 从而增加手术难度等。因此, 目前一期人工关节翻修术在慢性人工关节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学者的关注。本期特邀曹力教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和观点输出, 通过从感染控制率、术后功能康复、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适应证多个方面分析论证, 他认为一期翻修或许终将替代二期翻修。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常发生于下肢深静脉或髂股段近端静脉, 血栓形成后脱落可引起肺栓塞, DVT与肺栓塞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在没有任何治疗的30 d内有相当高的死亡风险, DVT为3%, 肺栓塞为31%。因此, DVT的防治越来越受重视。本刊于2012年发布了"中国骨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专家共识", 2013年发布了"创伤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与治疗的专家共识", 2021年更是发布了"中国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21)", 以上共识与指南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DVT的发生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骨折部位及类型不同, DVT的发生率也不同。近年来,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红会医院张堃教授研究团队针对下肢骨折患者DVT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列研究, 本期特邀请张堃教授撰写了"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时间、部位规律研究及药物防治效果评价"一文, 重点阐述了下肢骨折患者DVT的发生时间与部位规律、药物防治效果评价, 其结论不仅可为创伤骨科医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预防DVT...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精准医学理念和技术深入人心, 中国临床肿瘤学实践逐渐迈入精准、联合、多样化的医疗时代。为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在肝胆肿瘤领域的应用价值, 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本期重点选题为"肝胆肿瘤免疫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4.
序一题录     
中国是肝癌大国, 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约占全世界病例数一半。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 新一代的中国医学家做了很多创新的尝试, 在肝癌领域, 我们已经可以走在世界前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肝癌病人可以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本刊2023年第29卷第5期401页《睑袋修复联合眶隔脂肪团游离移植矫正泪槽畸形的效果》一文, 应作者要求, 更换通讯作者, 原通讯作者夏正义更换为母文海, 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6.
骨感染一直是骨科临床的"烫手山芋", 而复杂骨感染的诊治无异于"火中取栗", 充满挑战。近年来, 骨感染诊治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本期由余斌教授组稿的"骨感染"重点刊刊登的6篇相关论文针对此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旨在使广大骨科医生正确认识不断更新的治疗理念, 以提升骨感染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前臂骨折脱位损伤类型较多, 损伤结构及形态各异, 目前临床上对于一些少见类型的前臂骨折脱位认识还不足。本期院士专家论坛特邀公茂琪教授针对临床报道不多的6种前臂骨折脱位展开讨论, 包括创伤性单纯桡骨头脱位、分离性肘关节脱位、汇聚性肘关节脱位、前臂criss-cross损伤、Essex-Lopresti损伤和前臂双极骨折脱位, 在总结各种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损伤机制基础上, 分享其团队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治疗体会。尽管目前尚没有统一的"金标准"治疗方式, 但仍可以总结一定的治疗原则和核心要点, 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发表于我刊2023年第5期, 第一作者为孙萌的文章, 原目录中论文题目更正为《青少年减重与代谢手术患者临床特点分析》;作者贡献声明中, 更正为"刘洋、刘佳: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9.
自主创新能力是临床诊治水平提高的源泉和动力, 人工智能、互联网诊疗等新的医疗形式的变革, 加速推动了骨科创新发展。本期特别邀请张英泽院士组织了"创伤骨科自主创新"重点刊, 旨在展示部分创伤骨科医生新颖的治疗理念与自主设计的医疗器械, 希望以点带面, 激发广大创伤骨科医生对自主创新的积极参与, 将新理念、新技术与临床实践深入结合, 以推动我国创伤骨科整体诊疗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乳腺癌疗效的改善, 越来越多年轻患者的生存问题得以解决, 随之而来的是该患者群体的生育问题。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妊娠安全性、生育力保存及生育时机的选择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梳理与上述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指出目前证据提示妊娠不增加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应把生育力保护纳入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诊疗计划, 多学科综合评估妊娠时机, 以实现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