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年顺 《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0):590-592
通过对SARS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则、方药与李东垣“内伤病”的比较学研究,认为李东垣所说的“内伤病”实际上是古代的一种传染病,李东垣的医学观点和经验值得当前SARS类传染病诊治时借鉴。并提出李东垣代表的“补土学派”应称为“补脾泻火派”,李东垣医学的代表方不是补中益气汤,而应是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李东垣在《脾胃论》气火学说中的理论,从气火关系角度探讨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乳蛾病的病因病机为气虚火旺、正虚邪恋,所用方剂为当归六黄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其组方原则以温补与清火并用,并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3.
李东垣为“补七派”的始祖。他治疗脾胃病重视补元气 ,泻阴火的法则 ,强调临症代裁、贵在变通的思想 ,现就其这一治则的用药规律及笔者临床的试用探讨如下。1 升阳泻火治则一般用药规律升阳泻火实即重视脾阳与脾阴。一方面 ,重视脾阳 ,补脾胃升阳气 ,令其升腾 ,行其阳道而走空窍 ,用人参、黄芪、炙甘草、白术甘温之品与升麻、柴胡、葛根、羌活等升浮药物 ,大发散于阳气 ,而运行气血 ,通利九窍 ,生发元气 ,升则轻、脾气升清则阳春万木欣欣向荣 ;另一方面 ,加寒水之药以降阴火 ,配伍黄柏、黄连、黄芩、生地等坚阴泻火 ,以治其标 ,补阳泻阴、…  相似文献   

4.
咳喘宁口服液是在传统古方五虎汤基础上加黄芪、大青叶、桃仁等而成,临床主要用于小儿喘息性疾病,尤其是对病毒诱发的小儿哮喘属热证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认为方中应用黄芪的意义有三:1)扶助正气,鼓邪外出,除非时之感; 2)法效古方补脾胃泻阴火之升阳汤,用甘温升阳之黄芪配伍清热泻火之石膏,取"欲泻其火,先升其阳"之意,以奏升阳泻火之效,且泻火时黄芪必须生用;3)痰瘀同治,立意深远。黄芪不仅补脾益肺,调节水液代谢以涤胶固之痰,而且可从气分化痰饮之邪,亦可独入血分,或与他药相伍,以行气活血消瘀。因此,在清肺化痰平喘方中运用益气扶正的黄芪,不仅不违背"实则泻之"的辨治原则,反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补中益气汤原方出处于李东垣的《脾胃论》,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主,适用于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而致摄纳不力所形成的劳倦伤脾,气虚发热、阳气下陷、下脱、下垂等诸证。方中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共以收补中益气之功;配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均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气,为补气方中的使药。综合全方配伍大意,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二是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于是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可以自愈。中气不虚,则升举有力,凡下脱、下垂诸证可以自复其位。  相似文献   

6.
任宏 《北方药学》2014,(3):119-120
李杲在《脾胃论》中首创"阴火论",认为"脾胃虚,元气不足"可致发热,并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理论,立"甘温除大热"之法,创补中益气汤。  相似文献   

7.
盗汗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古言“盗汗多属阴虚”,而常克教授认为小儿盗汗不同于成人,在于小儿体质上的特殊性,小儿形体和生理功能正处在萌芽生长状态,生机蓬勃,故临床上小儿盗汗以实证居多。常教授辨治小儿盗汗从脏腑辨证入手,认为小儿盗汗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中焦脾胃积热兼夹肝升阳亢是主要证型。临床以清热泻脾、平肝止汗为治疗原则,采用自拟大汗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气虚发热及清阳下陷,在临床中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辩证治疗对气虚发热、失眠、气虚头痛、内脏下垂等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清代医家柯琴说:"劳倦形衰,气少阴虚而生内热者,表证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治疗妇科病临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创,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的各种疾病。笔者按辨证论治用于临床治疗妇科病,均有较好疗效,现举3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补中益气汤治疗发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创立之甘温除大热法,是中医治疗内伤发热的重要治法,亦是《脾胃论》一书的核心论题,数百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著名方剂之一,系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意,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症而设。李氏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指出“脾胃气衰,元气不足”,会导致阴火内生,并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拟定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笔者五年来在临证中,对32例应用中西药治疗而罔效的久热病例施以加减的补中益气汤而屡用屡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运用经验方升阳益气汤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使用升阳益气汤治疗42例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患儿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显效26例(61.9%),有效ll例子(26.2%),无效5例(11.9%),总有效率88.1%。结论 升阳益气汤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梁栋 《家庭用药》2011,(1):69-69
脾气不升型耳鸣的特点是。耳鸣或耳聋时轻时重,休息时症状减轻。平素四肢困倦,神疲乏力。大便稀薄。治疗以补脾升阳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小儿久泻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小儿久泻分为4型,以自拟经验方进行治疗观察:(1)迁延性肠炎见脾胃虚弱症状者,用自拟健脾止泻汤补脾健胃、燥湿止泻;(2)慢性肠炎见脾肾阳虚症状者,用自拟温阳固涩汤补肾温阳、益气固涩;(3)霉菌性肠炎见久泻伤阴症状者,用自拟生脉连梅汤育阴敛津、益气止泻;(4)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腹泻见脾虚气滞症状者,用自拟补脾理肠汤配合中药敷脐补脾健运、理气导滞。结果共116例(迁延性肠炎38例、慢性肠炎6例、霉菌性肠炎12例、肠易激综合征60例),痊愈90例,好转21例,无效5例。结论辨病辨证相结合分型治疗小儿久泻疗效好,有必要进行进一步临床探讨与观察。  相似文献   

14.
《首都医药》2008,15(21):40-40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主要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常用于中气下陷、脾胃虚弱、气虚发热、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状。此方虽为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经典效方,但亦不仅限于脾胃疾病,对于其他病症,只要符合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的机制即可应用。现今用于治疗内脏下垂、美尼尔综合症、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症、重症肌无力、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蛋白尿、乳糜尿、冠心病、慢性肾盂肾炎、习惯性流产等,都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郁晓维 《家庭医药》2006,(11):44-44
中医认为,秋季腹泻的病因主要与外感风寒有关,伤及脾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水湿不得分化,因而导致腹泻。部分体质不足、调护失宜的小儿,脾胃之气本虚,稍有不慎,即可导致腹泻反复发作,形成迁延不愈的“脾虚泻”。秋季腹泻一般起病急,多为暴泻,临床还易出现伤阴伤阳,甚至阴阳两伤  相似文献   

16.
王坤 《医药世界》2010,(9):1108-1108,1122
目的观察升阳益气、活血化瘀为主治疗上消化道溃疡临床疗效。方法用补中益气汤及溃疡二号冲服剂口服为主,部分病例兼行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 50例中痊愈36例(占72%);显效7例(占14%);好转5例(占10%);无效2例(占4%)。结论通过补中益气、升阳益气、调理脾胃,对促进溃疡的愈合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张海彬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593-594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升阳举陷法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金匮肾气丸加补中益气汤以温阳健脾、升阳举陷,对照组服用补中益气汤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2组结果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5)。结论温阳健脾、升阳举陷法治疗胃下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面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士卿教授认为小儿唇风病位在脾胃,主要病机为中焦脾胃湿热,循经熏灼口唇,风、火、湿、燥为其主要病理因素,若病久伤阴,阴虚血燥,唇失所养,则迁延不愈。治宜清胃泻脾、祛风利湿,同时需要顾护脾胃,临床常予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9.
小儿因脾胃之要,临床"胃不和"多见。高修安主任医师辨治小儿睡眠障碍从"胃不和则卧不安"着手,首辨虚实,次辨脏腑。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固护胃气为原则,临床疗效显著。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20.
自东垣“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立论之后,历代医家从脾胃角度对九窍病的辨证治法,多有阐发。当今已发展到“补脾益窍”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补中益气汤有调补脾胃,益气升阳之功。杜庆云副主任医师用其加减治疗窍病,每能应手奏效。现举病案及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