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了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P21和c-myc蛋白的表达。P21和c-myc蛋白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53.3%和96.7%;40%和86.7%;两者表达率均以癌旁组织为高,P21和c-myc蛋白阳性信号形态呈浆膜和/或核型;其表达以近癌组织的癌旁肝细胞为强,肝硬变结节尤甚。本文结果进一步ras和c-myc癌基因异常激活和表达与肝细胞癌发生具有相关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弄清P53、c-myc基因和细胞增殖活性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0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P53、c-myc基因蛋白产物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P53,c-myc基因表达率分别为46.7%和567%。p53在Ⅰ、Ⅱ、Ⅲ级肝癌组织的表达率有递增趋势;而c-nlyC基因在三级间的表达率却无明显区别。p53与c-myc基因的同时表达率为233%。PCNA阳性细胞的分布在HCC中呈四种类型:散在型、边缘型、镶嵌型和弥漫型。PCNA标记指数与HCC的分级相关。p53阳性的HCC中PCNALI为53.8±24.3,阴性的为33.1±15.7(P<0.05);c-mpc基因表达阳性与阴性的PCNALI分别为38、7±22.9、42.8±21.6(P>0.05)。结论p53、c-myc基因均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但两者之间无依存关系;伴有p53基因突变的HCC中癌细胞增生活跃,恶性程度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癌基因及抗癌基因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处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应用LSAB微波 免疫组化法,检测了ras,c- myc及 p53在 30例喉癌、边缘区、癌旁 0.5cm、1.0cm、1.5cm、2.0cm处粘膜和4例正 常喉粘膜中的表达。结果;①ras、c-myc、p53在喉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26/30)、96.7% (29/30)、63.3%(19/30),与癌旁及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显著(P<0.01),ras、c-myc在正常组织中有低量表达,p53 从癌旁1.0cm处开始出现表达。②两种以上癌基因蛋白产物同时表达阳性者在喉癌组织为28例(93.3%),其中 ras+c-myc+p53者为17例(56.7%)。癌旁组织中也存在着复合表达,在正常组织中无一例联合表达。③ras、c -myc、p53的单独及联合表达依正常粘膜→癌旁2.0cm→1.5cm→1.0cm→0.5cm→边缘区→癌依次增高,多 数在癌旁1.0cm处与0.5cm以内处的表达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④三种癌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喉癌的分化 程度无关(P>0.05)。结论:ras、c-myc、p53基因改变均参与了喉癌?  相似文献   

4.
应用生物素标记的c-myc,N-rascDNA探针对21例肝细胞癌石蜡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结果显示,在21例肝癌组织中9例呈c-myc阳性(42.9%),4例为N-ras阳性(19%),而癌旁肝组织中仅有4例呈c-myc弱阳性,1例呈N-ras弱阳性.C-myc,N-ras,mRNA多分布于肝癌细胞胞浆中,显微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显示,肝癌细胞中c-myc,N-ras,mRNA阳性信号明显高于癌旁肝细胞.作者认为,c-myc,N-ras癌基因在肝细胞癌中均可呈较高水平表达.二者参与了肝癌的恶性转化过程并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相互协同以维持肝癌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16、c-myc蛋白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69例HCC和63例癌旁组织p16及c-myc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16蛋白主要分布在胞浆,少数细胞核内也可见阳性显色。c-myc蛋白主要分布在胞核。p16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5%(18/69)和92%(58/6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6.
彭绍华  冯德云 《湖南医学》1998,15(3):132-133
利用原位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和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肝细胞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细胞凋亡和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癌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明显氏于癌旁组织(P〈0.01),c-myc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12/30)和86.7%(26/30),差异有显著性,其表达强度亦以癌旁肝组织为强(P〈0.01)。结果提示,c-myc蛋白的表达既可诱导细胞凋亡又可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ra5癌基因产物p21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未见这两种蛋白表达。58例膀胱癌中n21和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1%(36/58)和43.1%(25/58)。阳性表达的c-mycfop21蛋白分别定位于膀胱癌细胞核内和细胞膜上,并且c-mycfo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患者术后生存期关系密切。提示p21和C-myc蛋白阳性表达参予了膀胱癌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且有可能成为膀胱癌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提示重庆地区肝癌患者HBV和/或HCV的感染与癌组织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之间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BV和HCV抗原以诊断HBV和HCV感染,癌基因ras、c-myc、c-erbB-2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也用免疫 经方法检测。结果46例肝癌患者中,HBV感染34例,HCV感染20例;其癌组织中ras p21、c-myc、c-erbB-2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7%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ras癌基因产物p21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未见这两种蛋白表达。58例膀胱癌中p21和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1%和43.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分子水平观察肝细胞癌组织HBVDNA和癌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与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研究4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25例肝硬化的石蜡切片组织中HBVDNA和n-ras、c-myc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肝细胞癌中见有n-ras和c-myc表达增强,其检出率分别为68.9%(31/45)和40.0%(18/45),高于肝硬化组(28.0%,8.0%)(P<0.05)。40%肝细胞癌病例(18/45)两种癌基因同时过量表达,45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19例存在有HBVDNA序列(42.2%)并均具有n-ras或c-myc过度表达。结论:两种癌基因HBVDNA可能有激活癌基因作用,肝细胞癌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HBV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PTTG基因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PTTG基因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和原位杂交 (DNA -RNA)技术检测 6 1例人肝细胞癌和癌旁肝组织中PTTGmRNA和PTTG蛋白的表达。结果 :PTTGmRNA在肝癌和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 72 .1% (44 /6 1)和 93.4 % (5 7/6 1) ,肝癌和癌旁组织PTTG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78.7% (48/6 )和 91.8% (5 6 /6 1) ,相关性研究显示PTTGmRNA和PTTG蛋白表达结果关系密切 (P <0 .0 0 5 )。结论 :PTTG基因的过度表达参与了人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得家兔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脏肿瘤的形态学资料,探讨Cmyc、p53基因和甲胎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取5例家兔多结节肝癌的肿瘤性结节25个,瘤旁肝组织每例1块,进行一般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查Cmyc、p53基因和AFP的表达情况。结果和结论25个结节中,良性增生10个,高分化肝细胞癌11个,中分化肝细胞癌4个。家兔肝细胞癌的发生与Cmyc基因、AFP的过表达和p53基因的突变有关。参照肿瘤诱发过程中,增生性肝硬化、腺瘤样增生、高分化癌、中分化癌的变化顺序,在所检测的三种标志物中,Cmyc蛋白为最早出现的肿瘤标志物,p53基因突变相对较晚出现,AFP在恶性肿瘤结节中的表达率最高(933%)。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TTG基因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DNA-RNA)技术与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PTTG mRNA和PTTG蛋白及c-myc mRNA和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PTTG mRNA和PTTG蛋白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小巢状或散在分布,在胞浆内呈全浆型、膜下型表达.PTTG mRNA和PTTG蛋白在HCC中表达率分别为72.1%(44/61)和78.7%(48/61),在癌旁肝组织中分别为93.4%(57/61)和91.8%(56/61),在HCC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5,P<0.05).相关性检验显示癌及癌旁PTTG基因表达与c-myc基因表达呈正相关(P<0.005).结论PTTG基因过度表达参与了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度表达的PTTG可能通过激活癌基因c-myc来参与肝细胞恶性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PTEN表达与MAPK磷酸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及癌旁肝组织中PTEN表达与丝裂素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75例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PTEN蛋白和p42/44^MAPK的表达。结果:①HCC中PTEN蛋白的阳性率(62.7%)和阳性强度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89.3%)(P<0.01),且阳性信号强度与HCC分化程度相关(P<0.01),即HCC分化愈差,PTEN蛋白表达愈弱。②HCC中p42/44^MAPK的阳性率(85.3%)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34.7%)(P<0.01),但阳性信号强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③相关性分析表明,HCC及癌旁肝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强度和MAPK磷酸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提示在HCC发生中,可能是由于PTEN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不能有效抑制由致癌因子异常激活的Ras/Raf/MAPK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使肝细胞异常增殖和发生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PTEN表达与MAPK磷酸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 (HCC)及癌旁肝组织中PTEN表达与丝裂素激活的蛋白激酶 (mitogen activatedproteinkinase ,MAPK)磷酸化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75例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PTEN蛋白和p4 2 4 4 MAPK的表达。结果 :①HCC中PTEN蛋白的阳性率 (6 2 7% )和阳性强度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 (89 3% ) (P <0 .0 1) ,且阳性信号强度与HCC分化程度相关 (P <0 .0 1) ,即HCC分化愈差 ,PTEN蛋白表达愈弱。②HCC中p4 2 4 4 MAPK 的阳性率 (85 3% )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 (34 7% ) (P <0 .0 1) ,但阳性信号强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③相关性分析表明 ,HCC及癌旁肝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强度和MAPK磷酸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 <0 .0 1)。结论 :提示在HCC发生中 ,可能是由于PTEN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 ,不能有效抑制由致癌因子异常激活的Ras Raf MAPK信号转导通路 ,从而使肝细胞异常增殖和发生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myc、c-fos、ras p21表达和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gNORs)计数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对48例大肠癌病人癌组织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胃泌素、c-myc、c-fos、和ras p21表达,改良银染法测AgNORs计数,并与癌旁3cm、6cm粘膜及正常大肠粘膜作对照。结果 癌组织胃泌素、c-myc、c-fos、ras P21表达的阳性率和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中p53,bcl-2,c-myc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中 p5 3,bcl 2 ,c myc蛋白的表达 ,探讨其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原位观察了 31例乳腺癌 ,2 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 ,2 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中p5 3 ,bcl 2 ,c myc蛋白的表达 ,以 8例正常组织作对照 .[结果 ]p5 3,c myc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6 7% ,6 4% ,均高于正常组织 ;在乳腺不典型增生中阳性率分别为 5 0 % ,5 0 % ,也高于正常组织 ;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中阳性率分别为 40 % ,30 % .bcl 2蛋白在乳腺癌、乳腺不典型增生及单纯性增生中阳性率分别为 77% ,85 % ,90 % .[结论 ]p5 3 ,c myc蛋白的过表达、bcl 2蛋白的表达降低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进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c-fos的表达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中c-fos和c-cof mRNA的表达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9例肝细胞癌组织及56例癌旁组织中HBsAg、HBV DNA、c-fos蛋白及c-fos mRAN的表达。结果 癌旁肝组织HBsAg阳性率为87.5%(49/56)。肝癌组织HBV DNA阳性率为59.3%(35/59)。肝细胞癌组织、癌旁肝组织c-fos蛋白 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组织中丙型肝炎NS3蛋白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Feng D  Zheng H  Yan Y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4):278-28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7例乙型肝炎病毒阴性的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HCVNS3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HCVNS3蛋白在HCC中的阳性率(62%)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83%),P<0025。癌组织中其表达强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呈相关性(P<0025)。P5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8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7%),P<0025;癌细胞分化愈差,表达愈强(P<005);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与HCVNS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5),而癌旁肝组织中两者表达呈显著相关性(P<001),HCVNS3蛋白阳性患者中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CVNS3阴性病例,P<005。结论HCVNS3蛋白可能是在肝细胞转化早期通过内源性机制间接作用于P53基因使其突变导致肝细胞癌变。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了解原癌基因C-erbB-2蛋白产物在肝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关系。②方法应用抗原癌基因C-erbB-2蛋白产物的抗体,检测41例人肝细胞癌(18例有癌周组织)的抗原表达。③结果C-erbB-2在肝细胞癌及癌周增生结节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83%(11/41)和28.57%(4/14),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02,P>0.05),但两种均高于肝硬变组织(χ2=4.02,P<0.05,直接概率计算,P=0.03)。癌周肝硬变组织C-erbB-2表达阴性。④结论C-erbB-2基因的活化与人肝癌发生有关,且C-erbB-2过度表达是肝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表现。同时也证实了增生结节属癌前期病变,与肝癌的发生有关;肝硬变与肝癌的发生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