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8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美蓝染料法定位活检前哨淋巴结,并用HE和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转移灶.结果 本组SLN阳性检出率约80%,假阴性率7.4%(2/27);灵敏度89%(24/27);准确率96%(66/69).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出微转移前哨淋巴结9例,共12枚.检出率为20%(9/45).SLN微转移与nSLN的转移无明显相关(P=0.127,P>0.05),而发生微转移的前哨淋巴结的数量和微转移灶的大小与nSLN的转移有关.结论 染料法定位SLN、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转移灶简便可行,微转移的SLN数目≥2和微转移灶直径>1mm可能对nSLN的转移具有明显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定量RT-PCR法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CK19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19)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中的表达,提高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微转移的检出率。方法采用常规病理检查法(HE染色)和定量RT-PCR法检测了40例乳腺癌患者SLN的CK19的表达量,同时选取10例来源于胃肠道的良性病变淋巴结作为定量RT-PCR检测的对照组。结果CK19在良性病变的淋巴结中没有表达。常规病理检查的敏感度为42.9%(9/21),假阴性为57.1%(12/21),准确率为70.0%(28/40)。定量RT-PCR法检测出常规病理未检出的微小转移病例12例,敏感度为95.2%(20/21),假阴性为4.8%(1/21),准确率为97.5%(39/40)。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有效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状态,应用定量RT-PCR法检测CK19在SLN中的表达,可提高敏感度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蓝法示踪和定位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并探索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IHC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判断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灶的价值。【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用美蓝示踪行SLNB,对SLN及腋窝淋巴结(ALN)进行HE染色;随机选取40例SLN进一步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IHC染色及RT-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SLN微转移灶检出的敏感性、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的差异。【结果】66例中,美蓝示踪成功检出63例,检出率达95.5%。IHC与RT-PCR比较无差异,而与H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美蓝法SLNB也有很高的检出率,由于常规病理检查对微转移的诊断率低,结合IHC及RT-PCR检测能则有效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状态,提高SLN中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其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蓝法示踪和定位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并探索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IHC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判断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灶的价值。【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用美蓝示踪行SLNB,对SLN及腋窝淋巴结(ALN)进行HE染色;随机选取40例SLN进一步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IHC染色及RT-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SLN微转移灶检出的敏感性、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的差异。【结果】66例中,美蓝示踪成功检出63例,检出率达95.5%。IHC与RT-PCR比较无差异,而与H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美蓝法SLNB也有很高的检出率,由于常规病理检查对微转移的诊断率低,结合IHC及RT-PCR检测能则有效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状态,提高SLN中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隐性转移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43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SLN亚甲蓝示踪法活检,行SLN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对常规HE染色病理诊断阴性的SLN以100μm间距行连续切片后HE(SS HE)及CK19、SBEM、EpCAM免疫标记染色(SS HE+IHC),确定检测隐性转移的最佳间距及最佳免疫标记.结果 检出SLN者39例(72枚),每例患者1~4枚,平均1.8枚;检出非SLN 694枚,每例患者10~19枚,平均17.8枚.最大剖面HE染色阳性12例(27.9%),其中2例为微转移,CK19、SBEM、EpCAM阳性17例(39.5%);最大剖面HE阴性者通过SS HE检出隐性转移5例,其中微转移3例.SLN阴性的55枚淋巴结SS HE检出隐性转移5枚(9.0%),间距为100、200、300、400、500μm时SS HE+IHC隐性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9.0%、7.3%、7.3%、3.6%、3.6%,间距200、300μm与400、500μ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连续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提高0.2~2mm的微转移检测率,从而提高临床分期准确率,对后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CK19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探讨检测乳腺癌HE阴性的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对SNB预测腋淋巴结状态准确性的价值。方法 :以细胞角蛋白 19作为组织特异性标志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对 32例HE阴性的 6 8枚前哨淋巴结的微转移灶进行检测。结果 :5例病人的 9个前哨淋巴结有微转移灶 ,其中 1例假阴性的 2枚前哨淋巴结均发现微转移灶。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率是 13.2 % (9/ 6 8)。从而可使SNB预测腋淋巴结状态的敏感性从 95 .8%(2 3/ 2 4)提高到 10 0 % (2 8/ 2 8) ;准确性从 98.2 % (5 4/ 5 5 )提高到 10 0 % (5 5 / 5 5 )。结论 :应用CK19单抗检测乳腺癌HE阴性的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可提高SNB预测腋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应用美兰染料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的60例早期乳腺癌的SLN和腋窝淋巴结(ALN)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HE染色).并对所有的SIN进行细胞角蛋白19(CK-19)免疫组化(IHC)检测.以检测SIN的微转移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SIN阴性者检出微转移10例,检出率提高了16.67%(10/60).其中1例1年半后出现肝、肺多发转移;1例2年后出现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结论免疫组化检测可提高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并对预后判断、指导术后综合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应用HE染色和不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转移进行评价。方法  7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 ,腋窝均未扪及肿大腋淋巴结 ,分别采用染料、核素及联合应用染料与核素的方法进行淋巴示踪 ,其中 6 0例找到SLN ,切除SLN后行腋淋巴结切除术。对SLN和其它腋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并对SLN分别以抗CKAE1/AE3 、抗CK7、抗CK2 0 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腋淋巴结阳性病人中SLN的转移率为 72 % ( 2 6 / 36 ) ,非SLN的转移率为 16 % ( 39/ 2 4 8) (P <0 .0 0 1)。对SLN进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可使 5 .0 %的病人的病理分期提高。应用抗CK7、抗CK2 0 、抗CKAE1/AE3 染色的灵敏度分别为 10 0 %、3.9%、10 0 % ,特异度分别为 10 0 %、10 0 %、10 0 %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 0 %、10 0 %、10 0 %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10 0 %、74 .5 %、10 0 %。结论 抗CK7和抗CKAE1/AE3 用于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肿瘤转移是敏感的指标 ,而抗CK2 0 对乳腺癌上皮细胞的敏感度差 ,不宜用于乳腺癌微转移的检测。对SLN应用免疫组化染色 ,可提高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CK19、端粒酶表达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以蓝染法对66例乳腺癌患者施行SLN活检,62例获得成功,该62例患者的117枚SLN进行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以CK19、端粒酶为检测指标,以术中冰冻切片、术后连续石蜡切片和常规免疫组化以及术后腋淋巴结连续石蜡切片为对照.结果 SLN活检成功率达93.93%,冰冻切片对SLN的阳性检出率最低,连续石蜡切片次之,快速免疫组化检测SLN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冰冻切片(P = 0.002),而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与常规免疫组化检测SLN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961).快速免疫组化检测预测腋淋巴结转移准确率达96.55%,CK19与端粒酶的灵敏度分别为96.36%、96.83%,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正确使用蓝染法可获得较高的SLN活检成功率,SLN的快速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及时、准确的优点,能在术中即时为术者提供检测结果,从而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早期乳腺癌患者免受腋淋巴结清扫之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微转移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对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检,进行常规的病理切片检查和SLN中CK-19的RT-PCR检查,然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0例乳腺癌患者成功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检,共检出了SLN 96枚。常规的病理切片检查和RT-PCR检查两者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假阴性率分别为29.4%(10/34),56%(28/50),64.7%(22/34),94.1%(32/34),96%(48/50),5.9%(2/34)。结论 SLN中CK-19的RT-PCR检查可以提高SLN微转移的检出率,而且可以减少假阴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核素淋巴显像和γ线探测仪(γ探针法)定位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价值,并评价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联合应用对淋巴结微转移灶检出的作用。方法:我们圣2名乳腺癌患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在肿瘤周围注射^99Tc^m-右旋糖酐之后,进行核素淋巴显像。在术中用手持γ探针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定位切除,同时完整地切除腋窝淋巴结(ALN)。所有切除的淋巴结都先进行常规的HE染色。对经过前哨淋巴结HE染色没有发现有转移的患,再同时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结果:在42名乳腺癌患中,定位并切除了39名患的前哨淋巴结。根据前哨淋巴结的病理检查判断腋窝淋巴结状况,其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9%(13/14)、100%(25/25)和97.4%(38/39)。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相结合发现了3个前哨淋巴结(2名患)中有微转移灶,而在相应的非前哨淋巴结(NSLN)中则没有发现微转移灶。结论:核素淋巴结和γ探针法能准确地定位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相结合可以提高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检出率。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病理检查不仅能反应腋窝淋巴结的情况,而且对乳腺癌的分期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云峰  高森  赵敏 《安徽医学》2012,33(8):969-971
目的研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兰作为示踪剂对2006~2011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165例临床分期为T1~2 N0M0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前哨淋巴结冷冻切片,并与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CK19检测作比较。结果 165例患者中有160例找到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97.0%(160/165)。前哨淋巴结数量是1~4枚,平均1.4枚。腋窝淋巴结6~22枚,平均每例12.3枚。160例活检成功的患者中,41例冷冻快速切片报告有癌转移,其中27例(65.9%)患者腋窝淋巴结有转移。119例冷冻快速切片报告为阴性患者中,术后免疫组化CK19证实3例(2.5%)有微小转移(1 mm),其中有2例发现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均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报告的准确性为98.1%(157/160),敏感性95.3%(41/44),特异度为100%(116/116)。结论前哨淋巴结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有较高的准确性,对腋窝淋巴结状态有很好预测价值,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易出现前哨淋巴结假阴性,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不同分层冷冻切片检测前哨淋巴结(SLN)的方法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 例乳腺癌患者术中行亚甲蓝示踪并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SLN 均行术中冷冻切片HE 染色,依次记录单层切片组、3 层切片组及6 层切片组冷冻病理结果,术后SLN 常规HE 染色石蜡切片为确诊SLN 转移的标准。不同切片方法冷冻病理诊断结果与石蜡切片HE 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7 例患者常规石蜡切片结果中19 例SLN 阳性,3 例为SLNB 假阴性,假阴性率为13.6%(3/22)。不同切片方法冷冻病理结果与SLN 石蜡切片HE 染色结果比较:单层切片的敏感性为21.1%(4/19)、符合率为73.1%(49/67)、特异性为100%(45/45);3 层切片的敏感性为31.6%(6/19)、符合率为76.1%(51/67)、特异性为97.8%(44/45);6 层切片的敏感性为84.2%(16/19)、符合率为91.1%(61/67)、特异性为95.6%(43/45)。敏感性和符合率,6 层切片组与3 层切片组、单层切片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 层切片组高于3 层切片组、单层切片组。而单层切片组与3 层切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LN 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诊断SLN 转移可靠而快速,多层切片方法可以提高SLN 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6 层切片组冷冻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石蜡切片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RT—PCR检测细胞角蛋白(CK19)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提高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其微转移检测的敏感性及准确率。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2月至2006年10月住院的乳腺癌患者66例,采用美蓝进行SLN识别。对其中40例同时应用RT—PCR法检测CK19 mRNA在前哨淋巴结(SLN)表达。结果:SLN识别成功63例,成功率为95.5%(63/66)。对40例SLN转移常规病理诊断的敏感度42.9%(9/21),假阴性57.1%(12/21),准确率70.0%(28/40)。在行RT—PCR检测的40例中,检测出常规病理未检出的微小转移病例12例,敏感度95.2%(20/21),假阴性4.8%(1/21),准确率97.5%(39/40)。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有效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状态,应用RT—PCR检测CK19 mRNA在SLN的微转移,可提高敏感度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申郑堂  王守满  罗沙阳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6):583-585,589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哨兵淋巴结活检(SLNB)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近2年该科临床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80例,应用亚甲蓝单一染料示踪剂瘤周或乳晕周边皮下注射,先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哨兵淋巴结(SLNs)和腋窝淋巴结(ALNs)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其中39例行新辅助化疗,41例未行新辅助化疗,两组病人比较SLN检出率,假阴性率(FNR),准确性,敏感度(NPV),评价新辅助化疗与非化疗对SLNB的影响程度。结果两组病人总的SLN检出率为93.75%(75/80);新辅助化疗组检出率为94.87%(37/39),未化疗组为92.68%(38/41);新辅助化疗组与非化疗组两组相比较FNR 31.58%(6/19),33.34%(5/15);NPV 66.67%(12/18),78.26%(18/23);准确性83.78%(31/37),86.84%(33/38),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局部进展期新辅助化疗后SLNB仍可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新辅助化疗后的部分病人SLNB有可能取代ALND,另外新辅助化疗明显增加了保乳手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胃癌外科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术中在肿瘤四周注射亚甲蓝,寻找并摘取前哨淋巴结。进行HE染色及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IHC—CK)染色检查。结果76例患者中66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6.8%。T1+T2及T3+T4期检出率分别为94.1%、84.7%。由T1+T2期及T3+T4期胃癌前哨淋巴结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的敏感性为100%及67.5%,特异性均为100%,准确率为100%及74%,假阴性率为0及32.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是预测T1、T2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甲蓝示踪技术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胃癌60例患者,开腹术中于病灶周围浆膜下直接注入亚甲蓝,术后对被视为胃癌前哨淋巴结的蓝染的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结果:胃癌60例中,检出SLN56例(93.3%)。HE检查发现24例49枚SLN转移,T1、T2期SLN示踪准确率93.9%,敏感性88.9%,假阴性率11.1%,特异性为100.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结果发现有32例67枚SLN转移。结论:亚甲蓝示踪技术在胃癌SLN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对预测T1、T2期胃癌区域淋巴结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