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珐:明确诊断血管性痴呆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23例应用普通药物治疗,3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智力及认知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达87.5%。结论: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李雄 《当代医学》2013,(35):147-148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7月入院治疗的1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肌注每次30μg,1次/d),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每次30~40mg,3次/d)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两者均进行相应的改善脑代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7.5%,对照组为7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明确诊断血管性痴呆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23例应用普通药物治疗,3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智力及认知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达87.5%。结论: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显著疗效。,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uman nerve growth factors(NGF) on vascular dementia. Methods:Forty seven case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est group. Twenty four cases in thetes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GF while the other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rdinary medicines and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resul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ntelligenceand cognitive ability in the test g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effectual rate,87.5%).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NGF has a markable, curativeeffect.  相似文献   

4.
刘桂荣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19-119
目的:探讨天智颗粒对轻度及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轻一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天智颗粒口服,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口服,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在安全性方面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综合行为干预治疗手段,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增高;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行为干预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灯盏细辛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用灯盏细辛治疗一疗程,对照组3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一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30例治疗后脑血液动力学明显改变,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细辛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液动力学.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寿星胶囊的制备工艺,证实临床应用效果,为深入研究药效学提供依据。方法煎煮法、粉碎法、低温干燥法制成胶囊剂,采用随即分组的方法,确定寿星胶囊临床治疗组48例和脑复康对照组38例,疗程为3个月。结果显示:寿星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轻度治疗有效率为80.7%,中度痴呆者为76.4%,对重度痴呆者治疗无明显效果,总有效率打70.8%。而对照组脑复康治疗轻度痴呆患者的有效率为54.45%,中度痴呆者为32.3%,对重度痴呆者无效,总有效率为4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寿星胶囊对于患者的头晕、失眠、精神倦怠等症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结果寿星胶囊制备工艺合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胞磷胆碱与脑活素治疗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脑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和77.50%,观察组患者数据明显更具有优势,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脑活素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甘照儒  陆晖  刘泰 《广西医学》2001,23(2):261-263
目的:探讨复脑灵口服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40例应用复脑灵口服液10ml口服;对照组20例用脑复康片0.8口服,均一日三次,连用三个月,并配合康复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6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复脑灵口服液对恢复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公认对痴呆有较好疗效的西药脑康复疗效相当,较之更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与头颈穴位埋线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7月住院4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服用尼莫地平;治疗组在服用尼莫地平的基础上结合头颈穴位埋线法。结果两组治疗后痴呆程度检测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77.27%,对照组有效率为45.0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头颈穴埋线治疗法可提高VD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李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4-5,8
目的研究经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的作用。方法以NG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BMSCs;制备Va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及NGF修饰组。造模1周后,通过尾静脉注射将NGF基因修饰的BMSCs移植到大鼠体内;4周之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NGF和SYN表达。结果与PBS组比较,NGF修饰组逃避潜伏期缩短显著,而SYN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经NGF基因修饰的BMSCs对VaD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有改善作用;并可以提高NGF及SY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是与人脑认知活动有关的脑电位变化,可评价信息加工过程脑功能状态与机理。方法:我们应用长谷川信彦痴呆量表测验27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同时测验33例非痴呆患者的智能。结果:血管性痴呆组的智能得分明显低于非痴呆组。再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发现血管性痴呆组的P300潜伏期较非痴呆组明显延迟,提示P300潜伏期延迟可反映患者的智能障碍。另选智能测验得分由低至高的31例患者,观察其P300潜伏期的变化,发现智能测验得分与P300潜伏期至高度负相关。即智能测验得分越低,智能障碍越严重,P300潜伏期越延迟,说明P300潜伏期的长短可反映血管性痴呆患者痴呆的程度。结论:P300潜伏期可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检查,并可反映其智能障碍的程度,是血管性痴呆较为客观可靠的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伴发痴呆和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方法:LA组137例,对照组52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评分标准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参照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又分为VD、非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三组。全部病例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痴呆、VD的危险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痴呆、VD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LA、高血压、心脏病、血糖和痴呆发生有关;高血压、脑血管病与VD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LA和高血压与痴呆发生有关;脑血管病与VD发生有关。结论:LA用高血压可能是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可能是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VaD大鼠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的作用。方法以两血管法制备Va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磷酸盐缓冲液组、BMSCs组。造模1周后,尾静脉注射BMSCs;4周后行Morris水迷宫检测,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NGF、SYN表达。结果与PBS组比较,BMSCs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SYN与NGF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BMSCs对V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改善作用,可提高NGF及SYN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CFN)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78.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流变学变化可能是其治疗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制作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VD)模型,方法:2-VO法(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对30只Wistar大鼠进行处理,通过Morris迷宫实验检测其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行为功能,判断实验组模型学习记忆和空间记忆的认知能力,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均有十分显著差异(P<0.01)。痴呆率为83%,轻度痴呆占40%,中度痴呆占56%和重度痴呆占4%。结论:2-VO法制作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具有制作简单,成功主高,重复性好,痴呆症状稳定等优点,可以作为血管性痴呆模型用于基础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a D)大鼠海马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85/Akt信号的影响。方法 :制备Va D大鼠模型,将存活的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Va D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6只。电针组取穴百会、大椎和双侧肾俞,予以电针治疗,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认知能力,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测海马PI3K p85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结果:电针改善Va D大鼠的认知功能,促进海马PI3K p85蛋白表达(P0.05),提高Akt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电针改善Va D大鼠海马PI3K p85/Akt信号功能,从而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安滴丸联合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影响。方法:收治的10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脑安滴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细胞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72.55%(P<0.05)。两组治疗后HDS和MMSE评分增加,而ADL评分降低(观察组:t=10.929、14.555、13.531,对照组:t=7.039、11.691、11.901,P<0.05);观察组治疗后HDS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而ADL评分低于对照组(t=4.479、7.388、7.086,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降低(观察组:t=46.222、30.701、24.149,对照组:t=30.071、19.036、8.396,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14.349、11.797、12.07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85%)低于对照组(17.65%)(P<0.05) 。结论:脑安滴丸联合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疗效良好,且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痴呆症状,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新宁 《当代医学》2021,27(7):60-62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简易精神检查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临床痴呆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痴呆评定表(CD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简易精神检查量表(MME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与对照组(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效果显著,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