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缺血中风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对急性缺血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中风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30例。两组分别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加神经—肌肉治疗仪、激光治疗及康复治疗。结果 :综合治疗对气虚血瘀型急性期缺血中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85年以来的临床实践工作中.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16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并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塞通治疗出血性中风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颖  王威 《天津中医》1997,14(6):257-258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缺血性中风11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6),给予服用起瘫复脑汤;对照组(n=55),予维脑路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22,P<0.01);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起瘫复脑汤具有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血液黏稠度、降血脂等作用,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及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彦华 《中医药学刊》2010,(6):1184-1186
目的:通过中医综合治疗和西医治疗结果的比较,评价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78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20例,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中两组NIHSS评分、BI指数和MoCA评分比较各表都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于早期缺血性中风患者在治疗效果的提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用法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临床中常见的危重病之一 ,我们自 1997年以来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 2 80例中风患者 ,主要观察清开灵注射液的用法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2 80例患者为住院病例 ,均经CT确诊。其中男 196例 ,女 84例 ;缺血性中风 2 34例 ,出血性中风 46例 ;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 31岁 ,平均年龄 5 1岁 ;住院时间最长 36d ,最短2 1h ,平均 2 2d。2 治疗方法将 2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治疗用清开灵注射液 40~10 0ml加入液体静滴。第一组 76例 ,每日静滴 1次 ;第二组12 4例 ,每日静滴 2次 ;第三组 80例 ,每日静滴 3次 ;三组其它治疗…  相似文献   

7.
出血性中风又称出血性卒中或脑溢血,是一种病残率、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其死亡率高达30~70%,是目前临床上三大主要死因之一。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出血性中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药综合治疗缺血性中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悦  梁宏宇  凌方明 《新中医》2002,34(3):49-50
目的:观察比较中,中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血栓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降纤酶,康复训练),进行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指数进步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但血液流变学改善则劣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优势互补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疾病及康复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合脉络宁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结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106例,简称治疗组,并以单纯使用脉络宁10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106例中治愈68例(64.1%);基本治愈23例(21.7%);好转12例(11.3%);无效3例(2.8%)。总有效率97.1%。对照组102例中治愈36例(35.3%);基本治愈20例(19.6%);好转28例(27.5%);无效18例(17.6%)。总有效率82.4%。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用于急性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急性期是否该用活血化瘀药,目前尚有争议。多数中医持慎重态度,认为在急性出血后期不宜用活血化瘀。不少报导主张用活血化瘀药,且能提高疗效。我们认为后者有一定的道理。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将用活血化瘀与不用活血化瘀进行分组对照,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1995~1996年我科住院的出血性中风患者共60例,全部经头颅CT确诊,随机分为辨证施治加活血化瘀药组(简称治疗组)和辨证施治组(简称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岁;入院时发病2小时以内者11入,2~24小时16人.24~48小时3人;C…  相似文献   

12.
灯盏花素和针刺治疗66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应用灯盏花素和针刺治疗 6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 ,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均按 1 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诊断证实 ,发病在半月之内。发病到治疗最短时间为 4小时 ,最长为半月。1 .2 一般情况及分组 :治疗组 66例 ,其中男性 40例 ,女性 2 6例 ,年龄在 40~ 79岁 ,平均年龄 56 .1岁。基底节区梗塞 31例 ,额叶梗塞 1 0例 ,顶叶梗塞 5例 ,枕叶梗塞 1 0例 ,腔隙性梗塞 5例 ,丘脑梗塞 5例 ,伴有高血压病者 1 6例 ,冠心病 6例 ,糖尿病 9例。对照组 60例 ,其中男性 36…  相似文献   

13.
介绍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治疗经验,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综合治疗方法,治疗72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有效率达97%。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血性中风病死率高 ,病残率高 ,其急性期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清热化痰、醒脑开窍中药汤剂及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 88例中 ,男 5 6例 ,女 32例 ;年龄最大者 76岁 ,最小者 4 2岁 ,平均年龄为 6 0 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 5 8例 ,对照组 30例。所有病例均按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进行诊断 ,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及发病情况 ,参见表 1~ 4。表 1 两组中医病类诊断比较治疗组 (n =5 8)对照组 (n =3 0 )轻 型 12 7普通型 2 0 9重 型 2 2 …  相似文献   

15.
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失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宁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250-1251
目的:采用综合疗法改善中风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中药组、针刺组、语言康复组各25例。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作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观察患者自发谈话、口语理解、复述、命名4项基本言语功能及相关症状的变化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中风后引起的失语临床疗效达92%,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P<0.05),明显优于语言康复组(P<0.01);4组语言功能治疗后均有改善,其中综合治疗组优于其它3组;4组治疗均能兼顾言语功能的各个方面。结论:综合疗法可以明显改善中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医药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38例急性期和恢复期出血性中风患者分别进行辨证治疗。结果 本组 1 3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6 .2 3 % ,无效及恶化率为 1 3 .77%。结论 中医药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疗效好 ,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7.
中风I号治疗出血性中风30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8.
19.
中风发病率较高,其后遗偏瘫者颇为常见。临床以半身不遂,口眼(口呙)斜,语言蹇涩为其主要表现。由于其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以及年龄,病程各有不同,故治法和预后亦有差异。我院中医科自近数年以来,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共治疗观察中风后遗偏瘫症10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风后遗症是临床疑难病症之一。其临床主要症状以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 ,口眼歪斜为主。笔者自1 989年至 2 0 0 0年应用自拟延寿散治疗中风后遗症 1 4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 47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 96例 ,女 5 1例 ;年龄 3 8~ 80岁 ;病程 3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