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脾清肠饮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温脾清肠饮、柳氮磺胺吡啶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及西药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药组治疗后血清IL-6、IL-8水平仍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温脾清肠饮治疗UC疗效显著,下调IL-6、IL-8、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川椒丸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TNF-α和IL-8的影响,探讨UC的发病机制及川椒丸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川椒丸灌胃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胃组,20只,组。用TNBS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3d后给予相应治疗药物,连续3周。观察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治疗后SD大鼠模型血清TNF-α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川椒丸灌胃组结肠镜下黏膜炎症修复情况优于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胃组,川椒丸灌胃组血清TNF-α和IL-8水平较SASP灌胃组降低(P〈0.05)。结论川椒丸灌胃治疗UC大鼠模型疗效显著;降低血清TNF-α和IL-8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康胃愈溃汤Ⅱ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外周血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例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巴柳氮钠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康胃愈渍汤Ⅱ号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并设置同期体检的25例健康人做健康对照组。记录UC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外周血趋化因子CCL20、CC122和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UC患者外周血CC120、CCL22、IL-6、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均下降(均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西药联合康胃愈溃汤Ⅱ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愈肠灵胶囊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TNF—α和IL-8的影响,探讨UC的发病机制及愈肠灵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愈肠灵灌胃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胃组,20只/组。用TNBS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3d后给予相应治疗药物,连续3周。观察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治疗后SD大鼠模型血清TNF-α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愈肠灵灌胃纽结肠镜下黏膜炎症修复情况优于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胃组,愈肠灵灌胃组血清TNF-α和IL-8水平较SASP灌胃组降低(P〈0.05)。结论愈肠灵胶囊灌胃治疗UC大鼠模型疗效显著;降低血清TNF—α和IL-8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加味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甘草泻心汤加味方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 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降低,治疗组更为明显。结论:甘草泻心汤加味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并对相关的TNF-α、IL-6水平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阳益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α(IL-α)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温阳益心汤配合加减用药;对照组采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10及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IL-6、TNF-α均呈降低趋势,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IL-10”呈升高趋势,治疗组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益心汤可以上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下调IL-6和TNF-α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延缓心肌重塑,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翘散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同期另选78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给予对照组患儿静滴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散。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与健康组儿童比较,MPP组患儿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散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后,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TNF-α水平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2组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合葛根芩连汤治疗,3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末及治疗后第8周末IL-6、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第4周末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第8周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美沙拉嗪能使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13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胺吡啶组(对照组,65例)和高压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组(治疗组,73例)。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结肠镜下黏膜炎症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73.8%)、(87.7%、70.8%)](p〈0.01)、血清TNF-α和IL~6水平治疗组咀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黏膜炎症;降低血清TNF-α和1L-6水平。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6,(11):966-968
目的 :观察荆芥连翘汤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TNF-α及IL-2含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UC大肠湿热兼肺热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荆芥连翘汤加减及美沙拉嗪肠溶片,西药对照组28例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3个月后对比两组血清TNF-α、IL-2含量的变化。结果:荆芥连翘汤加减能使UC患者血清TNF-α含量明显降低、IL-2含量明显升高,其调节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芥连翘汤加减能明显调节溃疡性结肠炎TNF-α及IL-2水平,并使其趋向正常,发挥减轻炎症、调节免疫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甘草调中汤对溃疡性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中TNF-α、IL-8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 用2,4-二硝基氯苯+乙酸联合建模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5-ASA)组、甘草调中汤组、甘草调中汤和5-氨基水杨酸联合用药组.7d后各组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TNF-α、IL-8含量.结果 甘草调中汤可显著降低UC大鼠血清中TNF-α、IL-8的表达.结论 甘草调中汤可用于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且与5-ASA联用其治疗效果优于两者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机组成"泄浊升清,解毒祛瘀"之泄浊解毒方,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LR4、IκB-α及IL-8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乙醇联合造模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BG)、模型组(MG)、柳氮磺胺吡啶组(SG)、泄浊解毒方小剂量组(LG)、泄浊解毒方大剂量组(HG)5组。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结肠组织TLR4、IκB-α蛋白水平的表达,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IL-8的含量。结果:泄浊解毒方可明显降低TLR4、IκB-α蛋白水平的表达及IL-8的含量。结论: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TLR4、IκB-α的表达及IL-8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明彦  刘召 《西部中医药》2014,(11):127-130
目的:观察三黄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UC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三黄汤治疗,水煎服,1剂/d,同时采用三黄汤煎剂保留灌汤,2次/d,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片2.0 g/次,3次/d,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主观症状,同时内窥镜检查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DNA酶1、白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表达。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主观症状、病灶恢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DNA酶1、IL-10、SOD、NO水平明显上升,TNF-α、IL-8、ET含量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汤治疗UC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DNA酶1及IL-10、SOD、NO的表达,使TNF-α、IL-8、ET下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对肺挫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组74例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为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上配合加减复元活血汤口服2周治疗。监测D0、D7、D15天血浆TNF-α、IL-6、IL-8水平,记录平均住院时间,ARDS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在D7和D15天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均较DO天明显降低(P〈0.05),且D15天显著低于D7天(P〈O.05),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ARD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有死亡病例。结论:复元活血汤可显著降低肺挫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理肠汤口服结合溃疡灵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的IL-6、IL-10的表达情况。方法将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理肠汤口服及溃疡灵灌肠;对照组给予虎地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IL-6、IL-10在治疗前后的表达。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腹泻、脓血便、腹痛等主要临床症状(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IL-6的阳性表达率、提高IL-10的阳性表达量(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肠汤口服结合溃疡灵灌肠治疗U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肠黏膜炎症,降低肠黏膜IL-6的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效果。方法: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甘草泻心汤合白头翁汤,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白介素10(IL-10)、血清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IL-6、IL-17、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L-10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IL-6、IL-17、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1.89%、对照组72.9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能有效降低血清IL-6、IL-17与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血清IL-10的分泌,减轻免疫炎症反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解运脾和血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调控血清TNF-α、IL-6含量的变化。方法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或美沙拉嗪),同时用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组(44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清解运脾和血中药颗粒剂。治疗2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以及患者血清中TNF-α、IL-6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表现总评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结肠镜表现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疾病活动指数(DAI)降低(P0.05),降低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血清TNF-α、IL-6的水平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解运脾和血法口服治疗活动期UC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B型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1(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2组均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BNP,CRP、TNF-α、IL-6含量。结果:2组心功能Ⅱ级、Ⅳ级、Ⅲ级患者BNP、TNF-α、IL-6、CRP水平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RP、TNF-α、IL-6水平,心功能越差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脾益肠散合固本保元腹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UC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口服健脾益肠散和脐敷固本保元腹袋;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泼尼松。2组均给药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4.4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2组患者血清TNF-αI、L-8均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8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肠散和固本保元腹袋治疗UC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连理汤加味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6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辨证使用连理汤,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0的含量,同时考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0的浓度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中TNF-α下降的程度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0上升的程度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活动期UC患者辨证使用连理汤,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0的水平,且安全性好,对UC的临床治疗和作用机制的阐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