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塞。重者心痛彻背或背痛彻心。其发病机制主要为素体阳虚,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但临床也见脾运失司,清阳不升,胸阳不振之胸痹,笔者临床多年,对一些胸痹患者,用健脾升阳法治之,也获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胸痹病由外感、内伤所因,均导致营卫失调,则生阳虚之本和痰、湿、瘀等阴邪之标,阳虚而阴干之,即胸痹而痛。营卫生于脾胃,脾胃与心相连互通,营卫循行与胸痛部位一致,阴邪随营卫而痹阻于胸,桂枝汤调和营卫,通阳扶阴,邪无由生,切合病机,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楚海波 《河南中医》1996,16(5):272-274
胸痹之病,乃上焦阳虚,阴邪上乘,胸阳痹阻所致,其治当以逐邪宣痹通阳为要,但主要适用于以痞满疼痛等为主要表现,以邪实标急为主者。此外,还应针对病邪的不同性质,而分别采用祛寒通阳、化痰(饮)通阳、行气通阳、活血通阳等方法。又由于胸痹素本阳虚,阳虚则寒,且致病多为阴邪,治疗不宜过用苦寒,以免重伤已虚之阳,而当以温药和之。  相似文献   

4.
罗阳 《中医药学报》2011,39(6):117-118
寒湿性湿疹系由湿热日久伤阴耗血,由热转寒;或素体阳虚,温煦失职,气化无力,寒湿内生;或脾阳受损,运化失调,水湿内生。若复感风寒之邪,客于肌肤,为寒所郁,外不宣透,阻滞脉络,寒湿相兼而成,治宜散寒除湿,投以升阳除湿防风汤加减。  相似文献   

5.
肺阳虚与温补肺阳法治疗冷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哮在急性发作期主要病邪为寒痰内饮,而寒痰内饮的形成与肺阳虚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寒痰内饮属阴邪,生成的根本原因在于阳气的不足,而且寒饮留居肺中,必然耗伤阳气,形成寒痰内饮与肺阳虚并存的病理状态。所以,急性发作期的根本病机特点是以寒痰内饮之邪实为主,肺阳不足之正虚为  相似文献   

6.
附子汤为《伤寒论》名方 ,主治少阴寒化证之阳虚寒湿身痛证。笔者用附子汤加减 ,临证每获奇效 ,现选择四例典型病例报导如下。1 .阳虚嗜睡患者 ,某男 ,40岁。平素易患感冒 ,畏寒怯冷。因受凉后出现困倦 ,嗜睡、神疲乏力 ,持续一月余 ,各项化验及检查均正常 ,西医诊治无效 ,随来我院就诊。刻诊 :舌质淡红 ,舌苔厚腻而黑 ,脉沉细弱。辨证为阳虚寒湿内盛。患者素体阳虚卫阳不固 ,外邪易侵 ,故易患感冒 ;阳虚不能温煦肌表四肢 ,故尔畏寒怯冷 ;阳主动 ,阳虚则气化不力故而感困倦乏力 ;心神为阴寒所困 ,故嗜睡、神疲 ;而舌淡红苔腻厚而黑 ,脉沉细…  相似文献   

7.
运用扶阳法治疗三则:复发性口疮,证属真阴亏损,虚火上炎,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阳虚阴盛,方用附子泻心汤加味;脾胃阳虚邪伏胃痞证,证属脾胃阳衰,寒湿凝聚,浊阴不降之证,治宜温中祛寒,扶阳和胃,化湿消痞;真寒假热证,证属脾胃阳虚,内寒外热之证,方用四逆汤加减。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的附子汤证,大都以阳虚寒盛或阳虚寒湿作解,笔者以为不够确切,尚欠明朗。少阴病阳虚寒盛的临床特点多是身踡欲寐,下利脉微,四肢逆冷,甚则格阳戴阳,治用四逆汤辈,附子生用,意在破阴回阳,而附子汤证与此绝然不同,且附子炮用,显见其区别于一般的阳虚寒盛。但其也并非阳虚寒湿,有关阳虚兼有寒湿者,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自是的对之方,无须再以附子汤充数。不能因症见身疼骨节疼,方用苓术,就认为有寒湿。那么附子汤证到底属于何证呢?笔者认为此证当是少阴经表寒化证。 所谓少阴经表寒化证,是指少阴邪从标化寒,移寒于太阳,而见类似太阳伤寒之表证而言。少阴之寒,移于太阳,由于太阳行于背及  相似文献   

9.
心痛是以左胸部憋闷、甚则刺痛为主证的一种病证。《内经》中有“心痛”、“卒心痛”、“真心痛”、“厥心痛”之名 ,并对其产生机理及主要表现有较详论述。由于本病发病率高 ,起病急骤 ,“真心痛”、“厥心痛”之发作如救治不当 ,有猝死的可能 ,故对其辨证治疗均有相当难度 ,许多医家及著作视为疑难病或难治病。1 .病因病机1 .1寒凝心脉 ,痹阻胸阳 由于素体阳虚 ,或脾阳亏虚 ,或老年肾阳虚衰 ,致胸阳不足 ,加之阴寒之邪入侵 ,寒凝气滞 ,寒生蔽阳 ,使胸阳痹阻而为本病。如《类证治裁》所说 :“胸痹胸中阳微不运 ,久则阴乘阳位 ,而为痹结也…  相似文献   

10.
<正> 结胸证是《伤寒论》的重要病证之一。以前对结胸证的研究尚欠深入系统。笔者就结胸证的病因病机与证治特点作以探讨如下: 结胸证之病因关于结胸的成因,注家多是围绕《伤寒论》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以误下阳邪内陷来进行讨论的,尚未全面揭示结胸的病因。故本文从下列几方面加以探讨。一、外感病邪:外邪是形成结胸的重要因素。《伤寒论》第131条“病发于阳”,就是强调结胸的外在因素。虽然对“病发于阳”历来见解不一,钱潢谓:“发于阳者,邪在阳经”,张隐庵:“病发于阳者,发于太阳”,舒弛远认为:“病发于阳,为风伤于卫”,笔  相似文献   

11.
冷哮的主要病邪为寒痰内饮。寒痰内饮的形成与肺阳虚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属阴邪,生成的根本原因在于阳气的不足。而且寒饮留居肺中,必然耗伤阳气,形成寒痰内饮与肺阳虚并存的病理状态。其中,急性发作期根本病机特点是以寒痰内饮之邪实为主,肺阳不足之正虚为次,治疗总则当以散寒祛  相似文献   

12.
寇琼教授认为胸痹的基本病机为上焦阳虚,胸阳不振,下焦痰浊水饮之阴邪乘虚而侵袭胸阳之位,以致痰浊壅塞,胸阳不通。指出胸痹疾病属本虚标实,故治疗当以补虚泻实。提出以益气健脾、豁痰祛瘀为治疗胸痹的根本大法,从而达到补虚不留邪,去邪不伤正,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伤寒部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谓结胸?大小结胸的病因病理及主要脉证是什么?如何治疗?热实结胸与寒实结胸、脏结、阳明腑实如何区别? 结胸是指邪气与有形之物结于胸中,以胸膈或心下硬满而痛为特征。其病因病机为患者素有痰水实邪,误下后或不经误下邪热入里与痰水实邪相搏。如原文134条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由于内陷的邪气性质不同,故分为热实结胸和寒实结胸。热邪入里与痰水互结,则为热实结胸;寒邪入里与痰水互结,则为寒实结胸。热实结胸则又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病变范围的大小之异,以及热邪  相似文献   

14.
<正>"胸痹"的名称,始见于《灵枢·本藏》:"脉大则多症。饮,善病胸痹。"临床上以胸膺部满闷憋塞甚则疼痛为主。《金匮要略》胸痹篇第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从脉象上推证病机,不管是太过还是不及,都是非正常脉,太过就是盛于正常,不及是不足于正常,太过邪气盛,不足正气虚。阳得阴脉,上焦阳虚;阴得阴脉,为阴寒内盛;上焦阳虚,胸阳不振,阴寒内盛,特别是寒邪主收引,主凝滞,主疼痛。当阴寒之邪痹阻胸阳,痹阻者,不通也,不通则痛。因此,二者相互搏结,形成胸痹。病机概括为"上焦阳虚,  相似文献   

15.
中医理论中重阳的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温病的治疗偏重于清热和养阴,不应忽略对阳气的顾护,孔光一教授是现代温病学家,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他临床70余载,辨治温病或杂病之热证疗效显著,注意清热而不伤阳气,养阴而不敛邪,护阳思想贯穿始终。笔者结合临床跟诊学习心得总结孔光一教授通阳、护阳、温阳思想在治疗热证中的使用要点:邪郁不达,病理产物,通阳却之;慎用大寒,阴生阳长,注意护阳;辨识素体,医嘱到位,益气温阳;阳之或通或护或温,诸法共融,治疗时往往寒温并用,润燥相合,以平为期。总结了孔光一教授辨治温病时护阳思想和具体临证经验,启示后学。  相似文献   

16.
夏旭  孙田华 《河南中医》2003,23(2):63-64
阳虚动风是由于阳气虚弱不能温润筋肉、任持经脉引起的以眩晕、肢体颤动、抽搐等具有“动摇”特点的一类证候。发病多见于年高体虚之人 ,但儿童体质虚弱者也有之。其病证的发生或因年迈体衰或久病正气亏虚或素体禀赋不足 ,使脾胃不健 ,生化减弱 ,营养失调 ,中阳不振 ;或人体先感受阴寒之邪 ,留而不祛 ,伤及人体阳气 ;或寒伤脾胃后吐泻太甚 ,或峻猛药攻伐太过 ,或过用寒凉之品伤及脾阳 ,以至阳气虚衰 ,土虚木侮而成动风。脾主四肢 ,主肌肉 ,而“四肢者 ,诸阳之末” ,因脾阳虚不温四肢筋脉、肌肉 ,则筋惕肉 ,从而出现肢体拘挛、颤动、抽搐、…  相似文献   

17.
心为五脏之首,主血脉,是生命之本,神之变。外感、内伤疾病,无不与之有关。伤寒心病之由有三:一是素体阳虚,复被邪扰,其阳更虚,如少阴病的“脉微细,但欲寐也”;二是原有宿疾,感邪诱发,如炙甘草汤之“脉结代,心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对《伤寒论》第131条提出三点新的解释。①“病发于阳”系指病发于阳气素盛、胸有痰水之人而言,“病发于阴”系指病发于胃气素虚之人而言,而不能以结胸与痞证形成之前的“原有病证”来区分。②结胸言“热入”,在于强调邪热内陷是热实结胸形成的必要因素之一,痞证不言“热入”则强调中虚是痞证形成的根本原因。③“下之太早”,是说在结胸形成之前就有可下实邪存在,只因表邪未解而用攻下,导致邪热内陷与体内痰水实邪互结于胸膈,才形成结胸;痞证不言“下之太早”,说明痞证形成之前,患者无可下实邪,只因误下损伤中气,才导致痞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 家父李古松老中医,业医五十年,学验俱丰。今爰其对脱疽的诊治经验,以飨同道。一、病变之初,明寒盛阳虚家父常喻,外感寒邪,客于四末,阻塞血络,为病因之标,然究其病本,则必俱阳气内弱,不达四末,血络空虚。倘若素体阳气充盛,则可拒邪于外。临床中,寒盛阳虚,标本虚实,何为主次,当需辨别。调治中于其形成之初,必须兼顾内外二因,施以散寒温阳之法。如为寒盛,则治以疏散寒邪为主,如主阳虚,则治以益气温阳为要,麻黄附子细辛汤、阳和汤、当归四逆汤等为常用之方剂。家父常将麻黄与附子,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擅用栝蒌伍于不同方剂中 ,随其所宜 ,治疗诸多疾病。据笔者统计 ,仲景共用栝蒌组方 1 7首(以桂林白云阁藏本木刻版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为准 ) ,其中以栝蒌实组方 7首 ,栝蒌根组方 1 0首。兹就其运用栝蒌组方之经验 ,试作归纳于后。1 胸痹作痛 ,主栝蒌开胸散结仲师认为 ,胸痹之因 ,乃“阳微阴弦”之故。“阳微”者 ,胸阳不足也 ;“阴弦”者 ,阴邪 (痰饮或水饮 )内盛也。阴实之邪上乘阳虚之胸 ,则胸痹作矣。痹者 ,为邪入之 ,而邪入之人 ,正先虚。此邪入是标 ,正虚为本。仲师急则治其标 ,恒以栝蒌而治胸痹之急。如卷十五《辨胸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