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复苏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胸外科全身麻醉男性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按照常规插入14 Fr~16 Fr双腔导尿管留置导尿;实验组除按对照组条件外尚进行心理疏导、插尿管前从尿道注入液状石蜡、复苏期按摩、热敷下腹部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反应及躁动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症状及躁动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症状及躁动发生率,帮助病人安全、平稳度过麻醉复苏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术中留置导尿管的最佳时机,以减轻术前病人插尿管的痛苦及复苏期不良反应,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120例全身麻醉术前需导尿的成年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A组病人术前在病房导尿并留置尿管,B组病人在全身麻醉插管后导尿并留置尿管;C组病人在麻醉诱导期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比较3组病人导尿前及导尿时的生命体征、全身麻醉复苏期躁动情况及麻醉复苏时间。[结果]麻醉诱导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在全身麻醉复苏期躁动最少,尿道刺激症状轻。[结论]麻醉诱导期留置导尿管既可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又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缩短了麻醉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复苏期躁动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96例行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的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所有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复苏期躁动评分、尿道刺激症状评分、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及躁动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苏期躁动评分、尿道刺激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后5min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复苏期躁动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施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尿道刺激症状,稳定患者心率、血压,减少复苏期发生躁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留置尿管不适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全身麻醉诱导后留置尿管男性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身麻醉诱导后留置尿管的男性病人苏醒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实施护理干预和使用舒泰后病人能缓解尿管的不适,舒适度增加,平静安全渡过苏醒期。[结论]全身麻醉诱导后留置尿管能减轻插管时的紧张和不适,但又是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护理干预,注入舒泰能降低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刺激,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留置导尿管的躁动,避免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徐敏  陈彩霞 《山西护理杂志》2010,(11):2863-2864
[目的]探讨舒泰凝胶在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病人留置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8例全身麻醉留置尿管的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苏醒期使用舒泰凝胶,对照组不用,观察苏醒期病人血压、心率及躁动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苏醒期躁动明显减轻,心率、血压波动小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病人尿道应用舒泰凝胶有利于减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6.
程淑平  周阿南  戚秀红 《护理研究》2007,21(14):1257-1258
[目的]提高男性开颅术后病人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避免因尿管刺激引发躁动,探讨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42例男性脑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全身麻醉前30min留置尿管组(对照组)和全身麻醉后15min留置尿管组(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前及留置中生命体征及术后对尿管的耐受性。[结果]两组病人留置前、中生命体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病人术后不适反应明显轻于观察组病人。[结论]男性脑肿瘤手术病人麻醉前30min留置导尿,有利于减少术后诸多不适反应,避免因尿管刺激而引发的并发症,对病人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男性脑肿瘤病人术前留置尿管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男性开颅术后病人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避免因尿管刺激引发躁动,探讨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42例男性脑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全身麻醉前30min留置尿管组(对照组)和全身麻醉后15min留置尿管组(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前及留置中生命体征及术后对尿管的耐受性。[结果]两组病人留置前、中生命体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病人术后不适反应明显轻于观察组病人。[结论]男性脑肿瘤手术病人麻醉前30min留置导尿,有利于减少术后诸多不适反应,避免因尿管刺激而引发的并发症,对病人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泰凝胶在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病人留置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8例全身麻醉留置尿管的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苏醒期使用舒泰凝胶,对照组不用,观察苏醒期病人血压、心率及躁动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苏醒期躁动明显减轻,心率、血压波动小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病人尿道应用舒泰凝胶有利于减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导尿技术在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导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65岁以上全身麻醉的男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导尿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痛导尿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麻醉前导尿过程中疼痛的发生及程度、麻醉前导尿完毕尿道黏膜损伤的例数、术后清醒期(术后1h内)躁动情况、尿管刺激反应的程度。[结果]麻醉前导尿,观察组病人2级、3级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病人,发生尿道黏膜损伤病人少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2级程度尿管刺激反应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2级程度尿管刺激反应病人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导尿过程中应用无痛导尿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病人对导尿的抗拒,增强留置导尿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谢绮雯 《家庭护士》2009,7(5):394-395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病人清醒导尿和全身麻醉后导尿对尿管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开腹手术98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清醒组)和实验组50例(全身麻醉组),对照组病人术前30 min在病房留置尿管后送手术室,实验组病人在麻醉诱导结束、气管插管完成后留置尿管,术后观察了解病人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开腹病人不同时机留置尿管的舒适度、耐受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前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留置尿管时机对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术中留置导尿管的最佳时机,减轻术前患者插尿管的痛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6月-2015年10月150例全麻手术术前需导尿的成年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组,A组患者术前在病房导尿并留置尿管,B组患者在全麻插管后导尿并留置尿管;C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期为患者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比较三组患者导尿前及导尿时的生命体征、全麻复苏期躁动、舒适度的情况及麻醉复苏时间。结果通过分组研究,C组即麻醉诱导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在全麻复苏期躁动最少,尿道刺激症状少,舒适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麻醉诱导期留置导尿管,既可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又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全麻留置导尿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全麻前常规导尿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3.75%,低于对照组患者68.75%( P<0.05),观察组患者躁动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末期尿管刺激反应发生率为58.75%,低于对照组患者91.25%( P<0.05),观察组患者尿管刺激反应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尿管刺激反应发生率为41.25%,低于对照组患者83.75%( P<0.05),观察组患者尿管刺激反应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开展系统护理干预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术前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导尿护理干预,对患者麻醉苏醒期及术后尿管刺激征耐受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95例手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室全麻后留置尿管,干预组患者术前1 d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术前导尿健康教育.术后测评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意识清醒期的尿管刺激征程度,术后患者自测尿管刺激征程度,记录患者意外拔除尿管的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尿管刺激征得分麻醉苏醒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识清醒期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自测得分及意外拔除尿管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实施导尿护理干预有效帮助患者应对意识清醒期的尿管刺激征,增强患者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全麻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导尿方法,观察组于麻醉前在常规导尿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和苏醒期末、术后12 h尿管刺激反应躁动发生率和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29.25%发生苏醒期躁动,68.87%发生苏醒期末尿管刺激反应,40.57%发生术后12 h尿管刺激反应,均低于对照组(80.19%,91.51%,8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347,8.236,12.257;P<0.01)。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情况,应当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导尿患者留置尿管耐受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全身麻醉后导尿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90例。常规组在麻醉诱导后按常规消毒,铺洞巾,再次消毒尿道口,检查气囊,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操作。干预组操作时在术前访视的基础上,麻醉诱导前再次强化心理干预,麻醉后注意操作细节等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耐受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0级和1级的例数明显多于常规组,2级和3级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有6例患者发生尿道出血,发生率为6.7%;常规组有23例患者发生尿道出血,发生率为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P〈0.01)。结论在对全身麻醉后导尿患者麻醉诱导前强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8.
孙惠华 《护理研究》2007,21(1):99-99
阐述了手术病人留置导尿管的时机、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对病人的影响以及留置导尿管的时机与舒适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