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管插管已成为呼吸衰竭病人的主要抢救治疗手段,实施气管插管的病人依靠气管内吸痰,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良好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我科2010年4月3日给1例病人行气管插管术成功后初次吸痰时出现吸痰管取出困难,吸痰管在气管插管内停留1 min左右,难以取出。现将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礼娟 《护理研究》2012,26(17):1600
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病人呼吸道管理的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彻底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我科将医用润宝应用于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病人吸痰过程中,并与常规吸痰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机械通气气管插管超过48h的病人86例,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5个月  相似文献   

3.
临床中 ,气管切开的患者较多 ,给此类病人吸痰时 ,由于吸痰管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病人往往出现剧烈呛咳 (深昏迷患者例外 ) ,气管内的分泌物向外喷射 ,既污染了病人自身 ,也弄脏了操作者的服装、头面部等。为了保护病人伤口及吸痰者不受污染 ,呼吸道内分泌物不再四溅 ,我们设计了一种吸痰罩 ,用于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如图 1。该吸痰罩取材方便 ,价格低廉。上部是无色透明、有一定强度的塑料 ,剪成扇形 ,做成圆锥状。上口直径 10mm以吸痰管顺利通过为宜 ,下口直径 5 0mm ,高40mm ,罩在气管套管外口周围。下口周缘延续成无色带弹性乳…  相似文献   

4.
吸痰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痰在临床上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技术,也是最基本的护理技术。对于不同病情吸痰的方法、指征、吸痰管的选择以及能否配合等,均可影响吸痰的效果。本文对比进行综述,以期能为护理同行提供参考。1不同吸痰管的选用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者,根据气管导管、气管套管的内径大小选用吸痰管,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气管套管内径的1/2,过粗、过细均会引起不良作用。成人一般用10~12号的吸痰管,小儿用8~10号吸痰管,新生儿可用一次性胃管。1.1选用硅橡胶吸痰管进行口咽、鼻吸痰和气管切开吸痰[1]硅橡胶吸痰管系硅橡胶制造,长37 cm,较一次性吸痰管柔软,…  相似文献   

5.
在经鼻腔吸痰中使用无菌液状石蜡润滑吸痰管前端。提高了吸痰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经高温消毒的无菌液状石蜡1瓶,无菌棉签、一次性吸痰管1根(根据病人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无菌手套。戴无菌手套取出无菌吸痰管,用无菌棉签蘸无菌液状石蜡润滑吸痰管前端10cm~14cm,畅通呼吸道,将吸痰管从鼻腔轻轻插入病人的气道,吸出呼吸道的痰液及鼻咽腔的分泌物。可用于呼吸道分泌物多且无人工气道又无力咳痰的病人。  相似文献   

6.
在护理气管插管病人中,气道内吸痰是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吸痰,能迅速的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解除气道堵塞的症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对吸痰时机的选择,吸痰管的选择,吸痰方法的改进以及气道湿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总结,更好的指导了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我科2012年1月12日给1例气管插管病人吸痰时出现吸痰管拔出受阻,情况非常危急.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雪英  邬勋莲李利 《护理研究》2006,20(12):3260-326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分别采用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两种吸痰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由外向内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明显优于由内向外吸痰方法,且吸痰间隔时间长,两种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将吸痰管以负压插入气管套管由外向内边吸引边顺时针旋转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的血压影响小,对呼吸道的刺激小.吸痰效果更好,间隔时间长。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士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每次进行吸痰操作前后使用盐水冲洗吸痰管时,要准备口鼻腔内、气管内两瓶无菌纯化水,以防呼吸道感染及交叉感染。由于无菌纯化水的外观包装一样,且注明口鼻腔内、气管内的字样位于瓶体,不易  相似文献   

9.
骆雪英  邬勋莲  李利 《护理研究》2006,20(35):3260-326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分别采用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两种吸痰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由外向内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明显优于由内向外吸痰方法,且吸痰间隔时间长,两种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将吸痰管以负压插入气管套管由外向内边吸引边顺时针旋转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的血压影响小,对呼吸道的刺激小,吸痰效果更好,间隔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
低体重婴幼儿气管插管内径(ID)细,吸痰难度大,对吸痰管有特殊要求。目前使用的不同种类的吸痰管中,即使是小号的或专为婴幼儿购进的吸痰管,也常由于外径(OD)粗、材质硬、开口多、连接不便等原因,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给婴幼儿气管内吸痰造成一定的困难。为此,作者制作了一种专为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患者有效、安全的吸痰深度。方法:将60例肺部感染、气道分泌物量在中量以上、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各20例,A组为浅吸痰,即将吸痰管插入的深度小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长度;B组为深吸痰,即将吸痰导管插入气管直至遇到阻力,再上提1~2 cm;C组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 cm。观察比较三组吸痰后吸痰有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B、C组吸痰后有效性指标与A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C组吸痰后安全性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吸痰管插入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 cm处行吸痰的方式不仅可以达到深吸痰方式的效果,而且其引起的并发症相对较少,对气道黏膜的损伤小,是较浅吸痰与深吸痰更合理、更可取的吸痰深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86例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病人的吸痰护理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正确的吸痰方法等措施,均成功地吸出痰液,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吸痰是经鼻或口甚至在病人建立人工气道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常见而又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而吸痰盘作为开放式吸痰的必备物资,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呼吸道相关性感染多有报道[1-2].传统的吸痰盘内物资除持物钳外,还包括两个一次性换药碗,其中一个盛生理盐水后用于吸痰前湿润吸痰管,一个盛生理盐水后用于吸痰后冲洗吸痰管(生理盐水需要瓶装的开启后注入碗内备用).护士在吸痰操作过程中对两个吸痰盘应该严格区分使用,且无菌技术操作,以避免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尤其用于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盘,铺好后按无菌技术要求其有效期是4h.有研究报道[3]对吸痰过程中12 h更换一次的用于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冲管液的细菌阳性率高达100%.为了避免由吸痰盘管理不善引起的呼吸道相关性感染,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我们对开放式吸痰盘进行了改良,取而代之的是瓶装生理盐水,经过临床使用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因各种严重病因实施气管切开的病人,呼吸道的护理至关重要。需及时或定时进行气道湿化、翻身叩背、分泌物的吸引,其中分泌物的吸引是关键。但清醒病人很难接受气管内吸痰,病人因气管黏膜的敏感性可在吸痰时出现一系列较强烈的不适反应,如面红、用力摇头、甚至用手推开操作者的手以示抵抗;同时心电图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如果不深入气道吸痰,易导致气道内分泌物不能彻底有效清除,即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为解决这一矛盾,对清醒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采取吸痰前气管内滴注利多卡因的方法,以减轻吸痰对气管黏膜的刺激,达到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肺不张及控制呼吸道感染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经鼻气管插管吸痰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吸痰方法对经鼻气管插管气道护理的影响,提高经鼻气管插管气道护理质量。方法对120例经鼻气管插管病人根据吸痰方法随机分组为规范组58例和常规组62例,规范组要求:控制吸痰管插入深度,随吸痰管插入深度调节负压,适时吸痰,加强气道湿化,吸痰管金霉素眼膏润滑,加强口腔护理等;常规组按临床一般吸痰方法吸痰。比较观察两组病人痰液性状、痰量、痰痂、痰细菌培养、肺部感染等变化。结果常规吸痰组病人黄色粘稠痰者占69.35%,痰量〉80ml占70.97%,痰痂形成占61.29%.细菌培养阳性占64.52%.肺部感染占51.61%.而规范组病人分别为31.03%,25.86%,5.17%,20.69%,22.41%,P〈0.005。结论规范吸痰,可有效改善痰液性状、减少痰量及痰痂、减少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王传秀  张秀霞  沈琴 《护理研究》2008,22(12):1121-1121
在经鼻腔吸痰中使用无菌液状石蜡润滑吸痰管前端,提高了吸痰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经高温消毒的无菌液状石蜡1瓶,无菌棉签、一次性吸痰管1根(根据病人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无菌手套.戴无菌手套取出无菌吸痰管,用无菌棉签蘸无菌液状石蜡润滑吸痰管前端10 cm~14 cm,畅通呼吸道,将吸痰管从鼻腔轻轻插入病人的气道,吸出呼吸道的痰液及鼻咽腔的分泌物.可用于呼吸道分泌物多且无人工气道又无力咳痰的病人.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术往往是重型颅脑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多器官衰竭病人以及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气道损伤病人早期采取的急救措施,吸痰法是护理此类病人必不可少的操作,其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及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泡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吸痰管的选择是正确吸痰的基本保证,过粗会造成呼吸道有效通气量不足或者形成无效腔;过细会影响吸痰效果;过硬会加重气道黏膜的损伤;过软容易被负压吸扁,影响护理操作.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吸痰管选用软质、圆头、外径不超过套管内径1/2的硅胶管[1].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虽然严格掌握动作的轻、快、准,时间控制在15 s以内吸痰,但是仍给病人造成痛苦,特别是在深部吸痰时,常导致出血、喉头痉挛、呛咳等刺激,病人家属难以理解接受,部分家属常常拒绝护士适时深部吸痰,造成痰痂形成、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2006年1月-2009年2月,我科对气管切开术后病人32例采用软化吸痰管深部吸痰法,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冲吸式吸痰管应用于气管插管危重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100mL+冲吸式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口腔不洁、口臭、口腔炎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P、口腔不洁、口臭、口腔炎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吸式吸痰管应用于气管插管危重病人口腔护理,能够彻底清洁口腔、减少口臭及口腔炎症的发生、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观察组36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对照组38例用开放式吸痰管吸痰,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时间经统计学分析P<0.05 具有可比性,两种吸痰方法从肺部感染发生时间、感染率、痰阻、工作量四方面比较。结果:密闭式吸痰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密闭式吸痰能降低肺部感染率、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
气管内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效果比较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目的 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组36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对照组38例用开放式吸痰管吸痰,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时间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两种吸痰方法从肺部感染发生时间、感染率、痰阻、工作量四方面比较。结果 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延迟(一周后),感染率降低,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工作量实验组(平均16s/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28s/次)。结论 密闭式吸痰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能降低肺部感染,防止痰阻、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