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由于颅内血管的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等因素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所致。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方法[1].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再出血,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危险因素[2].为此,我们对2005年3月-2007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48例SA)(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以探讨循证护理在SAH再出血预防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能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容易复发,了解诱因和复发因素,及时预防,消除诱因,是该病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SAH,是神经科最常见急症之一[1].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SAH患者30例,通过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及对患者实施饮食、大便护理、心理疏导、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冯宜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128-12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约占脑血管疾病的5%一10%,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以起病急骤、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血性脑脊液为临床特点,诱因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出血后脑组织通过植物神经的作用,可引起广泛的脑动脉痉挛而致微循环障碍,脑组织缺氧或引起梗死,从而出现偏瘫等相应的病灶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一般可分为原发性的(即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和继发性的(即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患者常因急性期人出血、冉出血和继发性血管痉挛而死亡,因此做好急性期护理对防止再出血、缓解脑血管痔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收治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70例监控对象主要为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1 (sICAM-1)的患者,并配合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实施护理措施,另外再选用一般常规治疗的患者70例.结果 凡是行护理干预的患者恢复明显比未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好.结论 医护人员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查以更好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出血血液突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为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现将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多因位于颅内脑底的先天性脑动脉瘤和脑浅表部静脉畸形破裂 ,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高血压性动脉硬化、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血液病等 ,则多引起脑实质出血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引起继发性SAH[1] 。现将对我院收治的 6 0例SAH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SAH患者中 ,男 36例 ,女 2 4例 ;年龄 34~ 75岁 ,平均 5 5岁。先天性动脉瘤 17例 ,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2 9例 ,颅脑外伤 14例。2 护  理2 1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变化 SAH起病急骤 ,如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 ,有不同程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颅脑外伤死亡和病残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血液进入颅内或椎管内的蛛网膜下腔所导致的综合征,并发症多而且较严重,我科于1999年4月~1999年10月共收治22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0年8月~2001年12月共收治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79例,其中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者51例(18.3%)。本文就再出血的护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发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再发率在30%左右或更高,首发的SAH病死率为20%~30%,而再发者病死率为40%~60%,因此,再发是造成SAH死亡的主要原因。而SAH后的康复护理对防止其再发是关键。我院1999--2005年收治了58例经CT或MRI证实的SAH患者,现将防治SAH再发的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再出血.方法:在治疗的同时,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去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在住院期间未出现再出血.结论:恰当的护理是减少和避免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通常为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左右。颅内动脉瘤是其最常见的病因(约占50%~80%),其次是血管畸形、Moyamoya病、颅内肿瘤、垂体卒中、血液系统疾病、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和抗凝治疗并发症等。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恼膜刺激征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一般见于先天性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患者。我院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动脉瘤(50%~85%)破裂,其次是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性动脉硬化,还可见于血液病、各种感染所致的脑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抗凝治疗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各种病变发生出血时,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和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经过有效的临床护理后症状明显改善,5例病情加重进行转院治疗,1例因患有严重肺感染,在治疗中死亡.结论:加强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过程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