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辨”是中医诊疗思维的重要内核,“郁”是郁证状态的核心要素,在“五辨”思维的指导下,应用辨症判别郁证的矛盾特点,文章通过辨证明确郁证的动态性质,运用辨病剖析郁证的基本规律,结合辨人掌握郁证的易感人群特点,利用辨机明晰郁证的内在机制,灵活、整体、个性化地分析郁证状态,把握郁证的核心病机,为临床诊断与治疗郁证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发热归属于中医学火热证范畴,火热证的病机大多为阳气怫郁、阻遏于内,这种因郁而作的发热,称为火郁证。运用五辨(辨病、辨症、辨证、辨人、辨机)思维辨识火郁证,对火郁证的发病特点及规律进行概括,可把握火郁证的内在发病机制,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感染性发热。  相似文献   

3.
探讨单纯郁证与病郁同存,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显性郁证与隐性郁证,狭义郁证与广义郁证等多种郁证形态。单纯郁证为情志性功能性疾病;病郁同存指郁证与器质性疾病或中医病证同时存在,又可分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显性郁证是指显现的七情变化所导致的临床容易辨认的郁证;隐性郁证指由并不显现的七情以及患者具有隐匿的郁证禀赋所导致的临床不易察觉的郁证。狭义郁证是指由情志不遂、气机郁滞病机所导致诸如脏躁、百合病、梅核气、失眠等单纯的、因郁所致的显性郁证;广义郁证除狭义郁证外,还包括病郁同存、因病致郁、隐性郁证等凡与情志不遂有关的疾病。探讨郁证的形态学,旨在更好地适应中医临床诊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不寐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随情绪抑郁难舒,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寐和郁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寐与郁证相互影响,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临床上常见不寐与郁证合并发病。以阴虚火旺型不寐合并郁证肝气郁滞型较为多见,王中男教授认为治疗不寐合并郁证必溯其本源,审因求本,辨证论治。治疗上以滋阴清热、解郁安神为治法,方药应用黄连阿胶汤随证加减,治疗不寐阴虚火旺型合并郁证肝郁气滞效果显著,降低了疾病复发率。现记录并整理王中男教授临床验案,根据临床分析不寐合并郁症并发的病因病机及相关性,以期有益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近年来抑郁症的患病人群逐渐扩大,使得其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必须重视的疾病。笔者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郁证论治思想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有关郁证的论述,阐述《素问》中"五郁论治"思想对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取穴的指导作用,以丰富针灸临床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内涵,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抑郁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郁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之一。"郁"在中医文献中既是一个病机概念,也是一个病证概念。郁证发病因于七情而根于肝阳不足等脏腑虚弱,其临床表现亦常符合肝阳不足之机,故临床治疗郁证非疏肝解郁、宣畅气机为独一法门,对于肝阳不足证,常可以温法治之,即可从温肝阳论治郁证。  相似文献   

7.
郁证病机为气机阻滞脏腑功能失调,历代医家对于郁证的主流治疗思路主要责之于肝,治疗则从疏肝理气解郁入手,由于过多地强调肝在郁证中发挥的作用,使得临床的治疗思路有所受限,笔者临床诊治过程中多从虚论治,认为郁证与心阳不足、心血亏虚、脾胃亏虚、心肝血虚、肾阳不足密切相关,从虚论治郁证,为临床论治郁证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探析五运六气的治则治法,认为运气学说是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根据运气胜复、三因制宜、疫气性质等治则,确立逆从、郁证、药物偏性等治法,对临床防治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就有消渴郁证的文献记载,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因病而郁"和"因郁而病"两个方面。而临床上消渴郁证的症状体征具有多样性,临床漏诊率高达40%~50%。从辨证分型来说,消渴郁证一般分为4种分型,即肝气郁滞、痰气交阻、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其中肝气郁滞所占比例最高。因情志不遂与消渴郁证密切相关,所以从肝论治,疏肝理气应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并在论证、立法、处方、用药、开导5个环节寻求最佳方案进行治疗。情绪的调节有益于消渴病的控制,而消渴的调控也有疏肝解郁之效,降低患者因负性情绪所致的胰岛素抵抗,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郁证属于中医的特有病名,与现代医学的焦虑症、抑郁症等多种精神情感障碍类疾病有相似症状。随着不断增大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精神情感障碍类的疾病也越来越多。针灸治疗郁证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查阅大量针灸治疗郁证的文献及临床研究,将治疗郁证的各种针法的作用依据及疗效进行归纳与总结,为临床针灸治疗郁证提供理论指导及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郁证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传统思维重视肝在本病中的地位,治疗上多从肝论治,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李鲤教授治疗郁证以脾胃为切入点,本文从生理病理方面阐述李鲤教授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介绍李鲤教授从脾胃入手运用保和丸辨证治疗郁证的临床运用,为郁证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何华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对内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郁证的研究有其独到的见解。郁证主流治疗思路主要责之于肝,而"五脏六腑皆可致郁"才符合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何教授治疗郁证不独重肝,因证施治,善从脾胃入手,采用补脾健胃,祛湿通腑等调理中焦之法,调理脏腑气机,临床上每获奇效。本文将其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中医郁证发展源流的基础上,了解郁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结合现代文献对中药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探讨郁证科研思路和文献研究特征,发现相关文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尚不理想,中区药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现状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探讨郁证性痛经的因机证治。七情内伤可致气血失运、经络瘀滞而引发痛经。肝郁肝火为郁证痛经之因;诸痛属心,五志感心,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可致气血失调而引发痛经。痛经临床表现常伴有情绪障碍和(或)一系列躯体症状。治疗郁证性痛经的原则为急则治标止痛,缓则治本解郁。与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不荣则痛、荣则不痛一样,郁滞则痛、郁解痛消。治疗郁证性痛经防重于治。  相似文献   

15.
郁证主要是气机郁滞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脏腑阴阳失调的一类病症。针刺治疗郁证疗效佳,临床多与推拿、中药、心理音乐疗法等配合应用。近年来针刺法治疗郁证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就郁证的病因病机、针刺(体针、电针、耳针、头针、芒针、穴位注射等)治疗郁证的临床应用等做一综述,以期能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刘爱华教授从胆论治郁证的思路和经验。方法: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刘教授辨病、辨证、辨体质的多辨中医思维及审证求因,巧妙运用气机在郁证发病中的关键性,准确把握疾病的主要矛盾,提出从胆论治在郁证辨证论治的运用。结果:郁证在病变过程中以气火痰瘀滞结表现为多,在治疗上疏肝利胆、清热化痰、安神定志。结论:刘教授提出"临证查机,谨守气宜,使药要和"的治病原则,使胆论治郁证有独特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郁证与阳气亏虚的机理相关关系,以及郁证用阳性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总结。提出:郁证从阳论治有临床显著疗效,有现代实验研究理论支持,总结得郁证从阳论治是临床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值得继续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中医郁证发展源流的基础上,了解郁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结合现代文献对中药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探讨郁证科研思路和文献研究特征,发现相关文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尚不理想,中医药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现状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目的整理归纳王建华教授临床辨治甲状腺癌术后郁证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随诊交流和研究甲状腺癌术后郁证的临床病例资料,从病理因素、核心病机、临证治则治法以及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王建华教授治疗甲状腺癌外科术后郁证的学术思想和心得体会,同时予典型医案加以佐证。结果王建华教授认为甲状腺癌术后郁证的主要病因是气、火和痰,三者相互联系。病机关键是气机郁滞,久而化火,或因气郁成痰,或炼液为痰,后期火灼阴血,最终阴虚血亏,虚实夹杂。对于本病应辨证结合辨病论治,治疗上须调畅气机,以疏肝为要,治心乃变通之法,心肝兼治,疏肝宁心;同时予化痰解郁,并根据患者临床四诊资料随症加减。结论王建华教授治疗甲状腺癌外科术后郁证具有丰富的经验,特色鲜明,其研究配伍的疏肝宁心汤具有确切疗效,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20.
王宝亮教授注重阳气对机体的作用,治疗郁证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加淡附片、巴戟天、淫羊藿等温阳之品,往往获得良效,为临床温阳法治疗郁证提供了参考,拓宽了郁证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