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藤苦参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琳  徐丽珍  杨世林 《中草药》2005,36(5):669-671
藤苦参Streptocaulon griffithii Hook.f.系萝藤科杠柳族马莲鞍属植物马莲鞍的根。马莲鞍属约5种,我国产两种,分别为马莲鞍S.griffithii Hook.f.和暗消藤S.juventas(Lour.)Merr.。马莲鞍又名古羊藤、南苦参、有毛老鸦嘴、虎阴藤、红藤、地苦参、小暗消、哈骂醒合(傣语)、哈骂不果(哈语)等,产于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其木质根在当地被用于治疗痢疾、湿热腹泻、心胃气痛、感冒发热、慢性胃炎、跌打损伤等症。  相似文献   

2.
藤苦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藤苦参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傣药藤苦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了研究,分离得到了7个强心苷及苷元类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这7个化合物分别为digitoxo-genin (Ⅰ),16-O-acetylgitoxigenin (Ⅱ),periplogenin (Ⅲ),16-O-acetylperiplogenin (Ⅳ),periplogenin digitoxoside (Ⅴ),perip-logenin-3-O-β-D-glucopyranosyl-(1→4)-O-β-D-digitoxopryanoside (Ⅵ),periplogenin-glucoside (Ⅶ).结论以上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鹤藤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化学成分分离,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MS,1 H-NMR,13 C-NMR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鹤藤氯仿部位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萜醇(Ⅰ)、十八醇(Ⅱ)、豆甾醇(Ⅲ)、β-谷甾醇(Ⅳ)、β-胡萝卜苷(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小叶红叶藤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叶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Hook.& Arn.)Planch.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23-羟基白桦酸(Ⅰ)、熊果酸(Ⅱ)、hederagenin(Ⅲ)、(E)-ferulic acid nonacosyl ester(Ⅳ)、瑞香素(Ⅴ)、山奈酚(Ⅵ)、芦丁(Ⅶ)、正三十一烷醇(Ⅷ)、1-hexacosanoyl glycerol(Ⅸ)。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排风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明霞  周媛  邹坤  程凡  刘蓉 《中药材》2008,31(9):1332-1334
目的:研究排风藤Solanum cathayan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及核磁共振波谱方法对排风藤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排风藤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正二十四烷酸(Ⅰ)、β-谷甾醇(Ⅱ)、羽扇豆醇(Ⅲ)、8-羟基-3-甲氧基-5H-吡啶[2,1-c]并吡嗪-5-酮(Ⅳ)、2,6-二氧-1,2,3,6四氢嘧啶-4-羧酸乙酯(Ⅴ).结论:化合物Ⅰ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和Ⅴ为首次自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柔毛冠盖藤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萃取、硅胶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其理化性质、1H-NMR和13C-NMR等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β-谷甾醇(2)、伞形花内酯(3)、胡萝卜苷(4)、茵芋苷(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安痛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安痛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Ⅰ)、羽扇豆醇(Ⅱ)、正二十六烷酸(Ⅲ)、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胡萝卜苷(Ⅴ)、3,3′-二甲氧基鞣花酸(Ⅵ)、β-谷甾醇(Ⅶ)、岩白菜素(Ⅷ).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傣药藤苦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11.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浸出物不得少于19.0%.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能有效评价藤苦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9,(12)
目的研究白毛藤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化学成分。方法白毛藤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ilydianin(1)、isosilychristin(2)、loliolide(3)、3,4-二羟基苯丙酸(4)、对羟基苯丙酸(5)、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8)、glansreginic acid(9)、2,5,7,9-四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10)、4,7-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11)、异海松醇(12)、木犀草素(13)。结论化合物1~2、10~12为首次从白毛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4)
目的研究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ule(Hook.) Gagnep.的化学成分。方法扁担藤8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oelarthenol (1)、ethyl 3β-hydroxy-5-cholen-26-oate (2)、蒲公英赛酮(3)、 dennettine (4)、3-β(stearyolxy)olean-12-ene (5)、棕榈酸(6)、水杨酸(7)、β-谷甾醇油酸酯(8)、香草酸(9)、豆甾醇(10)、12-methyltridecan-1-ol(11)、异东莨菪内酯(12)、estigmast-4-en-6β-ol-3-one (13)、stigmast-4,2 2-dien-3-one (14)、D-葡萄糖(15)、D-甘露醇(16)。结论化合物1~5、8、11~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古羊藤中绿原酸、咖啡酸、4-甲氧基水杨醛的含有量。方法古羊藤8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0.2%磷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波长230 nm。以绿原酸为内标,计算咖啡酸、4-甲氧基水杨醛的相对校正因子,再测定其含有量。结果绿原酸、咖啡酸、4-甲氧基水杨醛分别在17.85~89.27μg/mL(r=0.999 9)、5.38~26.90μg/mL(r=0.999 9)、3.69~18.47μg/mL(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0%、99.79%、101.63%,RSD分别为2.4%、1.9%、1.8%。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接近于外标法。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准确、可靠,可用于古羊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油桐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 Shaw)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油桐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6种成分,它们是12-O-palmityl-13-O-acetyl-16-hydroxyphorbal(1),aleuritin(2),(-)syringaresinol(3),daucosterol(4),4-hydroxy-3,5-dimethoxybenzolicacid(5)和acetylaleuritolic acid(6).其中1和2首次从根中分得,并补充了一些NMR研究。结论:化合物3-6为本植物中首次报道,6是齐墩果烷型三萜,结构中具有△14,15,在天然界较少见。  相似文献   

13.
南药巴戟天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南药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南药巴戟天的根茎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光谱学手段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7个已知化合物:大黄素甲醚(1),1-羟基-2-甲基蒽醌(2),2-羟基-1-甲氧基蒽醌(3),甲基异茜草素(4),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5),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6),3-羟基-2-甲基蒽醌(7),Digiferruginol(8),1,2-二甲氧基-3-羟基蒽醌(9),1,3-二羟基-2-羟甲基蒽醌(10),光泽汀ω-乙醚(11),蒽醌-2-羧酸(12),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13),反式丁烯二酸(14),豆甾醇(15),胡萝卜苷(16)和β-谷甾醇(17)。结论:化合物8-12,14-16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12和14首次从巴戟天属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14.
灯心蚤缀(Arenaria junceaBieb.)又名山银柴胡、小无心菜,为石竹科蚤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江苏等省区,其干燥根入药,为中药山银柴胡的来源之一,在一些地区充商品银柴胡用。据文献记载,其味甘,性微寒或凉,可凉血、清虚热,主要用  相似文献   

15.
毛冬青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冬青科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层析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毛冬青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ilexoside D(1);ilexgenin A(2);spinasterol(3);(+)-fraxiresinol-1-O-β-D-glucoside(4);liriodendrin(5);tortoside A(6);magnolenin C(7);丁香苷(8);sinapic aldehyde 4-O-β-D-glucopyranoside(9);4,5-di-O-caffeoylquinic acid(10);β-谷甾醇(11)和β-胡萝卜苷(12).结论 化合物3,4,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白马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孙隆儒 《中药材》2006,29(8):786-788
目的:研究白马骨(Serissa serissoide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80%乙醇回流提取,经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和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测定以及核磁共振和红外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的叶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松素脂(1)、(-)丁香脂素(2)、( )-麦迪奥脂素(3)、(-)橄榄脂素(4)、β-谷甾醇(5)、齐墩果酸(6)、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3、7为首次从白马骨植物的根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4均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乌饭树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小兰  麦曦  郭惠  赖小平 《中药材》2012,(6):917-919
目的:研究越桔属植物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方法(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成分分离和纯化,采用核磁、质谱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乌饭树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1)、松脂素(2)、阿魏酸(3)、山柰酚(4)、咖啡酸(5)、β-谷甾醇(6)、槲皮素(7)、齐墩果酸(8)、芹菜素(9)、木犀草素(10)。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海南五层龙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干军  易延逵 《中药材》2005,28(1):27-29
应用硅胶柱层析和反相制备液相层析,首次从海南五层龙的根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鉴定了其中4个,分别为木栓酮(Friede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熊果酸(Ursolic acid)、芒果苷(Mangiferin),另一个化合物的结构有待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研究蜈蚣藻的活性成分。方法:使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 和 HPLC 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 15 个化合物, 分别为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 4-羟基-3, 5-二甲氧基苯甲醛(2)、3-溴-4, 5-二羟基苯甲醛(3)、2-溴-4, 5-二羟基苯甲醛(4)、3-溴-5-羟基-4-甲氧基苯乙酸(5)、24-羟基-乙烯基-胆甾醇(6)、3-吲哚甲酸(7)、尿嘧啶(8)、尿嘧啶核苷(9)、岩藻甾醇(10)、植醇(1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2)、硬脂酸(13)、软脂酸(14)和甘露醇(15)。结论:1~15 均为首次从蜈蚣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