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季铵化水溶壳聚糖的制备及其保湿、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对创面有止血、促愈合作用,因而成为近年来医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由于其水溶性很差,从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所以研制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探讨采用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与壳聚糖的氨基反应制备水溶性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的方法,并对其吸湿性及抗菌性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
O-羧甲基N-半乳糖化壳聚糖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合成和表征O-羧甲基-N-半乳糖化壳聚糖衍生物作为潜在的肝靶向基因载体。方法:以天然聚合物壳聚糖为原料,首先制备得O-羧甲基壳聚糖,然后在其2-NH2上和乳糖酸反应,制得O-羧甲基-N-乳糖酰化壳聚糖;或与乳糖反应,用KB}14还原,制得O-羧甲基-N-乳糖胺化壳聚糖。结果与结论:分别用VF-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用粉末X-衍射、DSC、TG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制得的O-羧甲基-N-乳糖酰化壳聚糖O-羧甲基-N-乳糖胺化壳聚糖有望作为潜在的肝靶向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合成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壳聚糖季铵盐,通过叶酸修饰使其具备主动靶向性,并以此作为基因载体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双功能聚乙二醇将叶酸连接到壳聚糖季铵盐(CSTM)上,以自组装法制备壳聚糖季铵盐-g-聚乙二醇-叶酸(CSTM-g-PEG-FA)/pDNA纳米复合物,并考察其在293T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结果 当壳聚糖季铵盐-g-聚乙二醇-叶酸/pDNA纳米复合物质量比大于等于5时,pDNA能被完全包裹;细胞转染实验中,壳聚糖季铵盐-g-聚乙二醇-叶酸/pDNA纳米复合物的转染效率要明显高于壳聚糖季铵盐/pDNA纳米复合物。结论 带正电荷的壳聚糖季铵盐-g-聚乙二醇-叶酸能够通过静电作用包裹pDNA,叶酸修饰使其具备了一定的主动靶向性。  相似文献   

4.
N-亚甲基磷酸盐壳聚糖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合成和表征N-亚甲基磷酸盐壳聚糖衍生物作为潜在的肝靶向基因载体:方法:以天然聚合物壳聚糖为原料,与甲醛和磷酸反应,制得双取代的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然后在其剩余的2-NH2和乳糖酸反应,制得N-亚甲基磷酸-N-乳糖酰化壳聚糖;与乳糖反应,用KBH4还原,制得N-亚甲基磷酸-N-乳糖胺化壳聚糖。结果与结论:分别用FTIR、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用粉末X-衍射、DSC、TG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制得的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N-亚甲基磷酸-N-乳糖酰化壳聚糖和N-亚甲基磷酸-N-乳糖胺化壳聚糖的取代度分别为1.22,0.23和0.21,所制得的栽体有望作为潜在的肝靶向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与壳聚糖制备促进伤11愈合膜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利用脱乙酰壳聚糖良好的成膜性以及促进伤日愈合的作用及姜黄素的抗菌抗炎作用,制备了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功能的姜黄素-壳聚糖膜剂,并对膜剂中的姜黄索的释放度进行了测定。方法:以脱乙酰壳聚糖为成膜材料,采用匀浆制膜法制备了姜黄素-壳聚糖膜剂。结果:释放度试验显膜剂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壳聚糖膜剂具有良好的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方法采用酶水解和超滤膜分离技术,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研究纳米粒的空间结构,测定其粒径、表面电位(zeta电位)、模型药物胰岛素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结果通过控制酶水解条件,经超滤分离得到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分别为10 289,41500和101 870。经溶剂扩散法制备得到的壳聚糖纳米粒,呈类圆形球体,粒径分布较窄,且随制备工艺中乙醇加入量的增加、分散用超声次数的增多,以及壳聚糖分子量的降低,粒径变小。壳聚糖纳米粒带正电荷,zeta电位值大于+30 mV。放射免疫法测得的药物包封率为72.66%。在壳聚糖酶存在条件下,前1 h体外释放药物较快,1 h后趋于平稳,并能持续释放6 h。结论选用合适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制备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方法简便,药物包封率高,并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详述近些年国内外关于壳聚糖改性的制备方法,为更好的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提供更多、更有效的理论支撑。同时阐述壳聚糖在医药行业的广泛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壳聚糖的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壳聚糖的研究进展。结果:壳聚糖改性后可以提高其水溶性,拓宽其应用领域。结论:初步概括了壳聚糖的修饰方法和实际应用。为充分挖掘和发挥壳聚糖的潜在价值、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可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但其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壳聚糖能够打开消化道上皮间的紧密连接,增加药物的透膜吸收。考虑到壳聚糖在中性水溶液(肠道pH条件)中不溶解,本文通过甲基化修饰增加壳聚糖在肠道条件下的溶解度,并研究水溶性壳聚糖对葛根素小鼠口服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化壳聚糖对葛根素口服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60%甲基化的壳聚糖可提高葛根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约3倍。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Chitosan,CS)是甲壳素脱乙酰基产物,来源丰富,制备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能被溶菌酶等降解并代谢,且其分解产物对人体健康无害。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发展.壳聚糖成为应用广泛的新型辅料。用壳聚糖制备的靶向制剂具有缓释、控释;靶向释放药物,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增加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及提高药物稳定性,改变给药途径等特点,因此,壳聚糖在靶向给药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溶解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查阅近几年有关壳聚在被动靶向制剂中应用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壳聚糖在微囊、微球、纳米粒、脂质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海藻酸盐微囊对尼莫地平的缓释作用卢凤琦曹宗顺王春香米广太吴俊帽(济南250012山东医科大学药学系)甲壳素是一种天然多糖,壳聚糖是其脱乙酰基衍生物,无毒无味,可以生物降解,作为新型制剂辅料正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用复凝聚法制备了壳聚糖-海藻酸盐...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甲素抗肿瘤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甲素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肿瘤活性,但其具有水溶性差、体内消除快和毒副作用强等缺点,限制了雷公藤甲素的临床应用。新型给药系统是靶向递送雷公藤甲素的理想载体,能够将其有效运送至肿瘤组织,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新型给药系统在改善雷公藤甲素溶解度、降低其毒副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近10年来基于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纳米粒的雷公藤甲素抗肿瘤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雷公藤甲素新型给药系统在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曾华婷  郭健  陈彦 《中草药》2020,51(20):5372-5380
淫羊藿素是淫羊藿Epimedii Folium所含的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淫羊藿素具有抗肿瘤、神经保护、心血管保护、免疫调节、骨保护等多种作用,但因其水溶性差、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利用新型给药系统可大幅提高淫羊藿素的溶解度、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近年来的淫羊藿素研究进展,对淫羊藿素的药理作用和新型给药系统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淫羊藿素的临床应用与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多烯紫杉醇是天然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衍生物,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肿瘤活性,但其溶解性低、组织分布广,限制了临床应用。刺激响应型纳米递送系统凭借其载体材料结构的多元性、环境敏感释药性,有效改善了多烯紫杉醇这些缺陷,在此基础上,修饰靶向因子可使药物靶向递送,改变药物的组织分布,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效果。综述近年多烯紫杉醇刺激响应型及靶向因子修饰纳米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提出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趋势等关键问题,以期为多烯紫杉醇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倪静  朱铉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1):849-852
 目的研制虾青素自乳化软胶囊,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乳化速度和伪三相图,对虾青素自乳化释药系统中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寻找最佳处方。结果优选出虾青素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为橄榄油(60%)、聚山梨酯85(35%)、无水乙醇(5%)。虾青素自乳化释药系统的乳化粒径均小于2μm,自乳化时间在1min以内,人工胃液中2h的累积溶出百分率为70.44%,是虾青素橄榄油混悬液(1.92%)的37倍。结论成功研制了虾青素自乳化软胶囊,并显著的提高了药物的释药速度及程度。  相似文献   

15.
陈娟  胡权  侯振清  张其清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8):1400-1403
 目的 制备粒径相对可控的壳聚糖纳米粒,探索其在药物缓释体系中的应用。方法 以多聚磷酸钠为离子诱导剂、戊二醛为化学交联剂,通过离子诱导结合化学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在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作用下,分别进行丝裂霉素载药以及聚乙二醇(PEG),叶酸修饰;另外,对载药纳米粒子进行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药实验;对PEG,叶酸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罗丹明B荧光标记后,进行激光共聚焦以及活体成像实验。结果 离子诱导交联法可以获得粒径范围在200~500 nm的壳聚糖纳米粒;丝裂霉素载药量可以达到25%,包封率为50%,体外释药呈现突释和缓释双相特征,并且随着pH的升高释药明显加快;未经修饰的、叶酸修饰的以及PEG和叶酸修饰的纳米粒都能有效的进入Hela细胞,而单独PEG修饰的却很少进入细胞内;叶酸修饰的纳米粒有明显的靶向作用,PEG修饰的纳米粒可以明显延长实验裸鼠血液中循环时间。结论 采用离子诱导结合化学交联法可以获得粒径可控、稳定、适合于主动靶向给药的壳聚糖纳米粒。  相似文献   

16.
尼莫地平自微乳化液的处方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自微乳化液的处方。方法 考察了尼莫地平在不同的油及乳化剂中的平衡溶解度;以自微乳化效率为指标对不同的油和乳化剂进行配伍选择。同时进行了空白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 (SMEDDS)假三元相图研究以及含药SMEDDS在水和0.1mol·L-1盐酸溶液中的自微乳化效率的考察,确定了乳化剂和辅助乳化剂的最佳比例。结果 制得了安全稳定的尼莫地平自微乳化液。结论 通过处方研究确定了最终的处方。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吸收与促进吸收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介绍灯盏花素吸收动力学与促进其吸收策略的研究进展。 方法 :分析近年相关文献,对灯盏花素及结构修饰物口服、鼻腔给药、肺部给药、经皮给药的吸收特性,以及如何促进吸收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 :水溶性和脂溶性差、MRP2的外排作用以及胃肠道的首过效应均是导致灯盏花素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重要原因。 结论 :增加水溶性或脂溶性、抑制外排以及采用微粒给药系统均能改善灯盏花素在小肠的吸收;鼻腔、肺部、经皮肤给药也是其可以选择的非侵入性全身治疗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8.
羧甲基壳聚糖的性能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羧甲基壳聚糖为壳聚糖的衍生物,具有优良的水溶性、抗菌性、成膜性、保湿性和吸附性,抗氧化、抗肿瘤、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和止血等效果良好。羧甲基壳聚糖钙对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肝保护作用。在探索羧甲基壳聚糖性能的基础上,阐述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为医用材料可应用在体内和体外;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水溶性、胶凝性、促渗透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特点,能够延长药物在体内特定部位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可作为紫外吸收功能优异、安全性高的防晒化妆品用防晒剂;与其他材料复合后,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注射性软组织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可用作吸附剂、絮凝剂及分离膜材料等,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饮用水的净化、重金属离子的回收等。羧甲基壳聚糖具有一定黏性,可延长药物在鼻腔的停留时间,增加药物和鼻黏膜的接触时间,提高药物通过鼻腔的生物利用度,还可制成缓控制剂,起到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以明胶-PLGA微球和壳聚糖/聚乙烯醇(PVA)凝胶为基础的氟尿嘧啶(5-Fu)复合微粒凝胶缓释系统。方法制备5-Fu明胶微球,采用O/O溶剂挥发法将微球包囊于PLGA内,考察复合微球的形态,粒径及体外释放。以冷冻-解冻循环法制备壳聚糖/PVA凝胶,将复合微球载入凝胶中,考察复合微粒凝胶系统的体外释放。结果复合微球外观圆整,包封率85%以上,增加PLGA浓度,降低明胶微球载药量可以减少体外突释量。对微球的体外释放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低载药量的微球释放符合零级释放方程,而载药量高的微球符合Higuchi方程。通过调节PLGA浓度可以控制释放速率。复合微粒凝胶系统的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微球的突释量随壳聚糖含量增加而减少。结论5-Fu明胶-PLGA复合微球包封率高,具有缓释控释的作用,载入壳聚糖/PVA凝胶后,改善复合微球的突释行为,此复合微粒凝胶缓释系统有望用于胃肠道腹腔化疗中。  相似文献   

20.
姜黄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处方优化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制备姜黄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Cur-SMEDDS),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测定姜黄素在各辅料中的溶解度,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自微乳化基质,以粒径和溶解度为指标确定最佳处方,并对Cur-SMEDDS的体外释药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Cur-SMEDDS最佳处方组成为:EO-Cremophor RH40-Transcutol P比例为30∶52.5∶17.5,乳化后微乳的平均粒径为36.14 nm。结论 成功制备了Cur-SMEDDS,可显著改善姜黄素的溶解度,有望提高姜黄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