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仲景方中大黄与他药的配伍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神农本革经》谓“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瘸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藏。”又因大黄药性峻快,有拨乱反正、斩关夺将之能,故得“将军”之名。大黄治病愈疾功效卓著,然不宜久服,用之不当反伤正气,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医者或把用大黄视为畏途,甚则斥为虎狼之药。然自古以来,不少医家喜用善用大黄,其中首推张仲景。 相似文献
2.
浅谈仲景方中芍药的配伍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仲景使用芍药的方剂达54首之多。细细学习,甚感医圣遣方用药之精妙,值得推崇。本文拟将仲景方中芍药的配伍运用作一浅述。1 配桂枝,调和营卫芍药与桂枝的配伍,在仲景方中应用较广泛,如治疗外感风寒的太阳中风证和内伤营卫不和的自汗恶风证的 相似文献
3.
附子为临床温里驱寒要药之一。古代医家中擅用附子者当首推张仲景,其所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关于附子的运用达三十多方,遍及伤寒和杂病,对附子的灵活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仲景在附子应用、配伍、用法、用量上的独到之处作一浅析,以提高大家对附子的认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5.
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全书载方205首,用桂枝者55首,占26.8%。可见,仲景使用桂枝的范围广泛,而且灵活。探讨仲景对桂枝的妙用,为桂枝在临床上的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术的精髓和基础,不仅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而且对组方用药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试从寒热并投、攻补兼施、升降并用等方面对仲景的阴阳组方用药探析如下。1寒热并投1.1 寒热互用 寒热互用,阴阳兼顾是仲景用于治疗阴虚或阳虚证组方用药的一种特色表现。如金匮肾气丸用治肾阳不足之虚劳,方中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肾育阴,配以少量肉桂、附子温补肾中阳气,即取少火生气之意。这种不专治肾阳而肾阳反旺的治法,张景岳概括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之理论。另外,为了发挥某一药物的特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与探索人参的基本作用是治病之基础,研究人参配伍用药则是提高疗效之升华;如人参配半夏、人参配干姜、人参配黄芩、人参配茯苓、人参配黄连、人参配柴胡、人参配麦冬、人参配白术、人参配当归、人参配石膏、人参配蜀椒、人参配细辛、人参配大黄、人参配芒硝、人参配竹叶、人参配黄柏,权衡与斟酌人参基本作用与用药调配之间密切相关,亦即配伍主导治病,量变主导药效,药效因量而变。 相似文献
8.
对于血瘀证,《内经》曾论及其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仲景发《内经》未尽之意,集东汉以前医学之大成,在《伤寒杂病论》中首提“瘀血”、“蓄血”证名,并运用化瘀之法治疗内外妇科等多种疾病,为后世治疗血瘀证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10.
12.
13.
14.
用蜂蜜者在《伤寒杂病论》中共计29首方剂,仲景用之和中补虚,补益脾胃;和中缓急,缓和药性;解毒疗疮;滋阴润肺;润肠通便.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方剂配伍特点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选药是否合理,配伍是否精当,是方剂是否有效的关键。张仲景医书被后世医家奉为“方书之祖”,其方剂也是后人推崇倍至的“经方”。本文拟就张仲景方的组方特点浅析如下,以期对研究方剂配伍理论和提高临床疗效有所借鉴。1 主攻明确,药少而精《伤寒论》全书113方,共使用89味药物,超过10味药物的方剂仅有2首。《金匮要略》全书205首方剂中,1~6味药组成的方剂有 160首,约占方剂总数的 相似文献
16.
仲景《伤寒论》之所以被誉为经方之祖 ,在于它总结了前人的医疗经验 ,创立以六经论伤寒的辨证体系 ,并设立了不少法度严谨的方剂 ,直至今天依然为临床所常用。现就论中人参在诸方中之不同配伍而发挥的不同功用作一简要归纳。1 益气和营《伤寒论》第 6 2条 :“发汗后 ,身疼痛 ,脉沉迟者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本条为太阳病发汗太过 ,损伤气营的证治。身疼痛是太阳病较为常见的症状 ,每随汗解而失。今汗后身疼痛犹在 ,此乃发汗太过 ,损伤营气致经脉失养。其脉沉迟无力 ,为气亏营耗 ,不能充盈脉道所致。《医宗金鉴》… 相似文献
17.
18.
仲景使用石膏的十八个汤方,绝大多数给出了石膏的具体剂量.然而,大青龙汤、厚朴麻黄汤中,石膏用量用“如鸡子大”来界定,仲景用这种特殊的药物计量方法,结合了药物使用的个体化取向,从而使药物计量更符合临床实际,尤其是更符合当代的临床实际,使用以实物比度测量的方法,使临床用药更为严谨.在大青龙汤、厚朴麻黄汤中如此界定石膏的用量,也提示大青龙汤证、厚朴麻黄汤证中对石膏用量的具体要求,要动态把握药物剂量的个体化使用. 相似文献
19.
20.
人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味甘而微苦,微温不燥,性禀中和,功善大补元气,养血生津,广益五脏,为“治虚劳内伤之第一要药”。本品古今临床应用甚广,并非专于虚劳不足之证,若外感疾病,抑或内伤杂病,用之得当,皆有殊效,而其要在于配伍得宜,轻重有法。兹将人参的配伍应用略述数端,以期对临床用药有所裨益。1配入解表剂,扶正以达邪外感疾病,邪在肌表,发汗驱邪乃正治之法。而对于元气不足,正不胜邪者,纵然重用发表之药,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