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核抗体和疱疹病毒IgG类抗体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人血清中的CMV和HSVⅠIgG类抗体,48份间接荧光免疫技术检测的ANA阳性血清和57份ANA阴性血清,CMVIgG类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和39%。31份免疫印迹法检测的ENA抗体阳性血清和62份ENA阴性血清,CMVIgG类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和42%,两类抗核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CMVIgG类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但HSVⅠIgG类抗体水平在这些抗核抗体阴性、阳性组间的差异不具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SLE患者抗磷脂抗体纵行观察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元  顾懿 《上海医学》1994,17(9):504-507
本文对74例SLE患者IgG-ACL纵行观察四年,就其变化和临床相关性进行分析。39例ACL阳性组中34例(87%)的中等至严重活动性SLE,而ACL阴性组仅13/35(37%)。ACL阳性与SLE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ACL阳性组在血栓形成、自发性流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小板下降方面均较ACL阴性组有显著的差别。阳性ACL组又可分为:持续ACL阳性的A组和ACL有波动的B组。A组患者较B组更容易发生血栓、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特别是脑血栓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这是ACL持续阳性LLE患者的临床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
应用一种快速改良ELISA法检测244例人血清抗dsDNA抗体(包括IgG、IgA及IgM类)。结果示,本法特异性及阳性率优于目前常规ELISA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SLE患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86.2%(112/130),活动期SLE患者阳性率为94.7%(54/57)。抗上DNA抗体主要见于SLE(占95.0%),也见于DLE、SCLE、RD及MCTD患者血清中。89例非CTD的其它患者或健康人中有3例假阳性。本法优,久之一是避免了抗ssDNA或RNA抗体影响,结果更为准确,阳性率大为提高,有利于SLE诊断及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与淋巴细胞内亲环素(CyP)水平及抗亲环素自身抗体与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用重组人亲环素(rhCyP)制备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和细胞内CyP水平,用rhCyP包被反应板微孔,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抗CyP自身抗体,对活动性和非活动性SLE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SLE患者含量分别为(323±420)μg/L和(2640±650)μg/g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65±80)μg/L和(2290±380)μg/g蛋白;其中活动性SLE患者又显著高于非活动性SLE(P<0.05)。SLE抗CyP自身抗体阳性率(48%)显著高于正常人(2.5%),抗CyP阳性与皮肤粘膜损害、关节痛、发热、白细胞减少、抗Sm抗体阳性密切相关。结论:血浆和淋巴细胞内CyP升高和抗CyP自身抗体阳性可反映SLE活动性。  相似文献   

5.
姚磊  宋文全  张征  余明芳 《重庆医学》2000,29(6):500-50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抗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和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水平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酶联免疫反应(C-ELISA)和ELISA技术检测4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AECA和抗HCMV抗体(IgG)。结果:41例冠心病组抗HCMVIgG抗体的阳性率为73.2%,而对照组阳性率为31.0%。冠心病组AECA阳性率为34.1%。结论:冠心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特异性IgG和IgG的相关性,用常规方法检测多份血清总IgG,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盐水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巨细胞病毒(CMV)特异性抗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特异性抗体及抗链球菌溶血素“0”抗体(ASO)和抗“H”。结果显示:两种自身抗体(ANA,抗ENA抗体)及CMV抗体各阳性组总IgG水平明显高于各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Sm和(或)ds  相似文献   

7.
EBV-EA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454例鼻咽癌和300例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免疫酶法测定抗EA抗原的IgA/EA抗体,用ELISA法测定IgG/EA抗体,以及用抗酶率法测定抗EBVDNA酶抗体。并用免疫酶法测定IgA/VCA和ELISA法测定IgG/EA的方法对鼻咽癌高发区人群的9536例血清进行鼻咽癌筛查。结果:3种方法中ELISA法检测IgG/EA诊断鼻咽癌的效率最高(925%)。以双项检测阳性(IgG/EAA值≥018和IgA/VCA滴度≥1∶80)为标准,鼻咽癌筛查的阳性预示值(鼻咽癌数/阳性血清数)为165%(13/79),高于单项阳性标准,P<005。结论:ELISA检测血清IgG/EA的方法适用于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与检测IgA/VCA的免疫酶法联合应用的双阳性标准适合于在鼻咽癌筛查中采用。为了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建议将双项阳性标准中的IgA/VCA滴度定为≥1∶5。IgA/VCA滴度从≥1∶8升高到≥1∶5。  相似文献   

8.
获得足够的EB病毒壳抗原,建立ELISA方法用于鼻咽癌的诊断。方法:将 BALF4基因克隆进入 载体pUR29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B病毒壳抗原与β-半乳糖苷酶的融合蛋白,并通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 交换柱层析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将纯化的蛋白用于 ELISA方法检测人血清中的IgG/VCA和 IgA/VCA抗体,用带 有pUR291质粒的宿主菌裂解液吸收待检血清中的抗β-半乳糖苷酶抗体。结果:ELISA方法与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的 结果呈正相关(r=0.6236,P<0.001;r=0.9225,P<0.001)。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为阳性的血清,ELISA检测均为 阳性;IgG/VCA和IgA/VCA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是免疫荧光方法的13倍和15倍。在40份免疫荧光检 测IgA/VCA阴性的血清中,ELISA检测有3例阳性,表明ELISA方法比免疫荧光方法更敏感。结论:在原核系统中 表达抗原,为ELISA方法在鼻咽癌的诊断和大规模血清学普查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与患者病情活动情活动性关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的ACAIg含量测定药盒(ELISA)对87例SLE患者血清ACAIg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全组患者的ACAIgG、ACAIgAT ACAIgM阳性率分别为62.1%、52.9%和35.6%。ACAIgG、ACAIgM测定值与代表SLE  相似文献   

10.
抗心磷脂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LISA法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与非活动期及正常人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ACA)。结果表明SLE活动组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ACA阳性的SLE患者临床上肾炎、关节炎发生率高于ACA阴性的SLE患者,并有补体C3下降、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24h尿蛋白定量增多。提示ACA的存在与SLE的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献血员血清抗-HCV-IgM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献血员血清抗-HCV-IgM与HCV感染的关联性。方法献血员血清836份。以HCV混合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微孔,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为酶标抗体,建立ELISA检测血清抗-HCV-IgM。以第二代ELISA法检测抗-HCV-IgG,以PCR检测血清抗-HCV-IgG或抗-HCV-IgM阳性样品中的HCV-RNA。结果2-巯基乙醇破坏试验及HCV抗原抑制试验结果显示,以所建立的ELIAS检测到的为HCV特异IgM,批内变异系数为3.47%,批间变异系数为7.06%。836份献血员血清中,有2份抗-HCV-IgG阴性而抗-HCV-IgM和HCV-RNA均阳性。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ELISA可较好地用于检测血清抗-HCV-IgM、献血员筛选及防止丙型肝炎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献血员血清抗-HCV-IgM与HCV感染的关联性。方法献血员血清836份。以HCV混合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微孔,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为酶标抗体,建立ELISA检测血清抗-HCV-IgM。以第二代ELISA法检测抗-HCV-IgG,以PCR检测血清抗-HCV-IgG或抗-HCV-IgM阳性样品中的HCV-RNA。结果2-巯基乙醇破坏试验及HCV抗原抑制试验结果显示,以所建立的ELIAS检测到的为HCV特异IgM,批内变异系数为3.47%,批间变异系数为7.06%。836份献血员血清中,有2份抗-HCV-IgG阴性而抗-HCV-IgM和HCV-RNA均阳性。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ELISA可较好地用于检测血清抗-HCV-IgM、献血员筛选及防止丙型肝炎传播。  相似文献   

13.
抗心磷脂抗体与反复自然流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反复自然流产(RSA)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2例RSA患者血清中的ACA,同时测定了抗核抗体(ANA)、抗单链DNA(抗ss-DNA)、抗双链DNA(抗ds-DNA)、RF、抗平滑肌抗体(抗Sm抗体)。结果:SRS组ACA的阳性率为31.25%,明显高于其他自身抗体及对照组(P〈0.01)。三种类别Ig中,以IgG、IgM型A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抗供体特异性抗体与同种异体肾移植间移植物排斥的关系。用HLA位点氨基酸残基配对检测法(ELISA-LAT-M和ELISA-LAT-ID),对166例血清分为AR,CR和正常对照共3组进行筛选测定。按LAT酶联检测试剂盒要求操作抗体特异性的确定根据阳性结果的反应格局综合判断,结果显示抗HLAⅡ类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AR38%,CR37%正常2.3%。(P〈0.01),Ⅱ类抗体与急,慢性排斥反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EB病毒抗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EB病毒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关系。方法以B95-8细胞为抗原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抗IgAEB病毒壳抗原抗体(抗IgA/VCA抗体)。以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抗IgGEB病毒Z蛋白抗体(抗IgG/Z抗体)。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IgG/VCA抗体阳性率21.9%,明显高于正常人及其他风湿病患者。抗IgG/Z抗体仅在抗IgA/VCA抗体阳性时出现。结论抗IgA/VCA抗体的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的EB病毒可能处于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检测类风湿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准确定量检测IgM,IgG,IgA型类风湿因子(RF)的方法。方法 应用生物素-亲和素结合ELISA法(ABC-ELISA)对5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100例正常人血清进行检测,并与胶乳凝集试验(LAT)及常规ELISA法测定的RF作对比。结果 57例病人IgMRF阳性率在ABC,ELISA法及LAT法分别为89.5%,80.7%和63.2%(P〈0.01)。在LAT法IgMRF阴性的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阴性问题。方法:在胃癌高发区取CLOtest检测阴性的102血清标本,以ELISA法检测了血清抗Hp尿素酶抗体Ig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抗突触前膜受体抗体(PsmRab)和T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0例重症肌无力病人血清中上述两种自身抗体,应用T淋巴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微量细胞毒法检测该组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①AchRabIgG型阳性24例(60%)、IgM型阳性15例(37.5%),PsmRabIgG型阳性24例(60%)、IgM型阳性11例(27.5%);②仅AchRabIgG型阳性3例(7.5%)、IgM型阳性1例(2.5%),只有PsmRabIgG型阳性2例(5%),二种抗体的IgG型和IgM型均阴性7例(17.5%);③AchRab与PsmRab存在直线正相关;④本组病人CD+4增高、CD+8降低、CD+4/CD+8比率增高;⑤CD+4/CD+8比率与这两种自身抗体无相关关系;⑥年龄大于40岁组的CD+8低于40岁以下组,而CD+4/CD+8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⑦病程大于或等于3年组的CD+8、CD+4/CD+8分别低于、高于病程小于3年组。结论:MG病人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MG可受到AchRab和PsmRab的免疫性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评价抗PPD-IgG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快速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2例活动性肺结核、2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30例非结核病人以及2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抗PPD-IgG。结果:活动性肺结核阳性率为84.6%,其中痰涂片阳性者为90.3%,痰涂片阴性者为76.2%。非活动性结核组有2例阳性、非结核组有2例阳性,假阳性率分别为10%和6.7%。本法敏感性为84.6%,特异  相似文献   

20.
1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阳性检出率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检测。结果 120例SLE患者中,ANC阳性31例,阳性率25.8%。其中P-ANCA阳性者20例,阳性率16.6%;C-ANCA阳性者11例,阳性率9.2%,且滴度越高临床病情越重,66例活动组SLE中ANCA阳性为23例,阳性率为34.8%,明显高于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