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运用“腮脑合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以下简称腮脑)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5~41岁,6~15岁14例(70%),主要症状是发热、  相似文献   

2.
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体未充,饮食不知自节,寒温不知自调,同时因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若外邪侵犯,临床以寒热交杂和虚实互见证型为多见,且多夹滞,故在治疗小儿腹泻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丁樱 《江西中医药》1997,28(2):11-11
小儿高热治验丁樱(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郑州450000)关键词小儿高热中医药疗法治疗体会高热一证,乃儿科临床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叶天士云:“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感邪之后每易从阳化热,有“六气之邪皆从火化”之说。即使外感风寒,也易寒郁化...  相似文献   

4.
刘×,女,2岁半。1986年1月2日诊。患儿于5个月前,连续高烧(体温40℃左右)四天,继则出现全身红斑疹,四肢、腋下呈紫色瘀肿,不痛不痒,入院治疗。化验发现血小  相似文献   

5.
一、山西省太原市晋安医院平兆愈医生脑积水病多见于婴幼儿,多因脑脊液循环碍障发生。详细病因病理褚福棠的实用儿科学下卷已有论述。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患儿多在生后一年内死亡。一般多在生后6个月左右发病。头部增长很快,面部和身体相对很小,头部骨缝分离,前囟扩大且饱满。头部叩诊有“破壶音”。头皮静脉曲张,眼球常向下转,瞳孔呈“落日状”。患儿神萎、纳呆,嗜睡或烦躁,可迅速恶化死亡。我们发现文献中有报告中医治疗生效的方  相似文献   

6.
张×,男,2岁8月。1985年10月13诊。一年前患儿后脑勺出现一而积约小指头大小之脱发区,无头屑,此后脱发区逐渐发展,经多方治疗乏效。现脱发沿头两侧  相似文献   

7.
脾经系舌本,涎为脾液,故流涎一证,能使脾阴渗失,运化不济,湿浊暗生。余治疗小儿此证,不论其病因病机如何,均伍以甘平理脾阴,佐芳香化湿浊,收效甚佳。兹例举三种典型病例如下。一、脾气失摄盛×,男,2岁半。1984年7月16日诊。两月前患泄泻经治愈后,即出现清涎垂流,食欲不振,神疲懒言,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舌淡嫩、苔白厚,指纹细、色淡,脉虚细。此乃脾气虚馁,气不化津,脾液外渗。治以益脾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88年9月以来,用自拟的化疳消积汤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125例,获得很好疗效,介绍如下: [化疳消积汤组成及服法]川朴、槟榔、陈皮各4克,鸡内金、薏米仁、淮山各9克,神曲、炒麦芽、茯苓、枳壳、山楂各6克。用清水煎服,二周以下每日二次每次5ml,2~5周每日二次,每次10ml,5周以上每日三次,每次10ml;一周为一疗程。加减:兼有蛔虫性腹痛加乌梅4克,脾胃气虚明显加生黄芪、党参各9克。  相似文献   

9.
钟××,男,11个月。1980年2月24日初诊:患儿于出生后五个多月的一天,因啼哭后,突然神识痴呆,面色(白光)白,口唇发紫,继而四肢厥冷,不省人事,喉间痰声漉漉,历时3~4分钟后方渐苏醒,此后每天发作2~3次。于1979年9~12月间曾多次经当地卫生院中西医治疗,西医  相似文献   

10.
小儿尿频、滴沥不尽临床较多见,表现为患儿稍有尿意即不能自抑,且尿短、尿频,尿色清白,尿检正常。笔者自拟小方治疗20余例,均获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病案一] 李×,男,6岁。  相似文献   

11.
吕×,女,15个月。1985年2月5日诊。其母代述:患儿两月前发烧,咳嗽喘促,在当地肌注青霉素一周不效,后到县城医院就诊,经辅助检查确诊为“脓胸”。住院治疗二月余仍罔效。刻诊:患儿精神不振,高热,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频咳声重,面赤唇红,口渴欲饮,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指纹紫滞。左肺听诊呼吸音低弱,叩诊浊音。X线胸部透视所见:左侧胸腔积液。中医辨证为热毒壅肺,蒸灼肺络,郁腐成脓。治宜清热解毒,逐瘀排脓。药用:芦根、薏苡仁、冬瓜仁、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0克,桃仁、浙贝母各5克,黄芩7克,金银花15克,连翘、桔梗各8克。水煎  相似文献   

12.
小儿侏儒症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泉  张利 《四川中医》1999,17(2):43-44
代××,男,10岁。1992年3月10日初诊。家属代述:患儿在其母腹中时其母因故曾服堕胎之药,求效,后虽足月生产,但该儿出生时体重仅2.25kg,出生后又无奶喂养,加之偏嗜香脆辛辣之品,长期消化不良,以致身体赢弱,语言、骨骼等发育迟缓,记忆力、听力亦低下,五岁时尚不会说话,个子特别矮小,8岁时身高仅75cm,体重17kg左右。5岁至8岁三年间竟未长1cm。1988年被四川医学院诊为小儿侏儒症。虽然经中、西药物不正规、间断治疗,其效木显。现已10岁,身高仅85cm,体重仍同三年前几乎未增。刻诊:面黄肌瘦,身材矮小,头枯黄稀少,皮肤干…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一年暮冬,有王×小儿(1.5岁),高烧四天,午后尤甚,恶风出汗、齐颈而还,面红目赤,时有咳嗽,腹胀少食,大便不通。经某医院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西药治疗四天而体温不退。患儿指纹紫赤,舌苔薄白兼黄、舌边尖红赤。T39.5℃,皮肤灼热,双扁桃体Ⅱ℃肿大,双颌下淋巴结肿大。白血球总数:14400,中性:40%,淋巴:59%,酸性:1%。诊断:冬温。辨证:热毒犯肺,咽喉不利,兼挟食积。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利咽,兼消积滞。处方:桑菊各15克葛根10克射干3克(打) 大力5克元参10克黄芩20克栀子15克蒲公英15克夏枯草15克枳壳5克侧耳根10克甘草5克。嘱随时喂药,少量多进。次日复诊,大便  相似文献   

14.
黄×,男,1岁6月。因咳喘四天,加重一天,在本市某院住院治疗。摄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边界伴有小阴影,诊为支气管肺炎。先后予青霉素、红霉素、丁胺卡那、病毒唑抗感  相似文献   

15.
我院儿科主治医师马荫笃业医二十余载,以用药“精、当、灵、验”著称。吾随师临证,亲睹其术,兹举验案两则如下: 一、咳嗽(小儿葡萄球菌肺炎) 杨×,女,3岁。1979年1月14日入院。两月前,患儿随母冒寒外出,归家后,当晚高烧、咳嗽。服家存退烧片,刻许热减,时许再作。翌晨,就诊于西医,作血培养,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累用激素、抗菌素、  相似文献   

16.
柯××,男,1岁零3月。1987年11月21日诊。从出生至今一直频发喷射性呕吐。当年4月1日在乐山某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幽门肌肥大狭窄”;X 光摄片诊断为“考虑贲门松弛,不排除滑动性食道裂孔疝”(照片号6074)。辗转治疗罔效。刻诊:患儿精神萎靡,形体消  相似文献   

17.
林×,男,11个月。1987年9月5日诊。患儿早产20余天。娩后2月,出现头部增大,伴大便稀薄,食欲不振,七个月后,头形增大明显,经华西医大等院均诊为脑积水。诊见:神情呆钝,头大明显,呈方形,头围56.4厘米,  相似文献   

18.
痄腮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四季都有发生,冬春两季易于流行,以学龄期儿童发病率较高,年长儿童可并发睾丸肿痛等症。其因系风温邪毒入侵,阻滞于少阳经脉,壅结腮部所致。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其特征。本人在临床上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数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刘某,女,6岁,1989年12月6日初诊。其母  相似文献   

19.
陈××,男,4岁,汉族,1971年3月6日诊治。主诉(其母代诉):患儿驼背,两膝弯曲,不能站立已4年。患者于5个月时,由于缺乳,用人工哺育,营养失调,其母又忙于劳动,对孩子照顾不周,令其独自坐在座椅上,到1岁时,发现两腿不能站立,勉强扶起两腿发抖,渐致出现驼背。食欲尚可,但形体不长。经当地用维生素D、钙片等药物治疗两年多未见疗效,且病情日渐加重,因而前来诊治。症见面色黧黑,毛发干枯,形体瘦弱,大便溏薄,小便清长,下肢骨骺增大,两膝关节内翻,小腿成弓状,肌肉萎弱,第六、七胸椎高凸畸形驼背,哭叫声低微,  相似文献   

20.
谭某,男,11岁。1987年3月15日诊。不自主的皱眉挤眼,吐舌,随后喉咙便发出一种响声已3年。今年年初以来,病情加重,且手足不自主的舞动,颈项不规律伸缩,时有语言不清。舌红苔厚白,脉弦滑。证属痰瘀阻络,引动肝火。方用半夏、陈皮、僵蚕、牛膝各10g,茯苓15g,甘草5g,白附子、炮穿山甲各8g,白芍药、地龙各12g,全蝎6g。服3剂,诸症减半,又服5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