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固微创治疗子宫肌瘤、腺肌病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颈糜烂肥大等子宫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用B型妇科多功能治疗仪,输出功率为40~60W.温度为55℃~85℃.在B超检测下,将凝固器定点介入到病灶处,通过电流产生的高生物热灭活靶组织,热凝病变部位,使瘤体脱水,凝固、变性和失活、最后被肌体自然吸收或排除体外.结果1年内随访,子宫肌瘤、腺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颈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87.5%、94.1%和100%.结论射频热凝固微创技术是治疗早期子宫良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运用自凝刀射频介入技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疗效及特点。在B超引导下,将自凝刀介入到子宫肌瘤和增生的内膜病变局部,使病变组织产生高热效应而自发凝固坏死。结果:治疗的59例中56例随访半年,治疗子宫肌瘤有效率为97.22%,治愈率94.44%,无效率2.78%;功血治愈率100%。自凝刀微创技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功血安全可行,疗效肯定的一种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对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肌/腺瘤病灶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对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肌瘤、肌腺症手术前、后病灶的血流范围判断其预后。方法 选择不再有生育要求、超声提示子宫单发或多发肌瘤、肌腺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及绝经后出血的患者共34例。术前常规子宫内膜诊刮,病理检查提示良性病变。子宫壁间肌瘤56枚,粘膜下肌瘤5枚,子宫内膜息肉及内膜息肉样变6例,年龄35~73岁,平均45.6岁。射频热凝固手术前、后均行子宫超声造影,观察病灶部位的血流情况。结果 术后超声造影显示:治疗后的肌瘤处于无增强区,呈圆形黑洞状;肌腺症病灶处偶见极少造影剂,呈规则或不规则黑洞状。结论 ①超声造影是一种简便、无创、能客观评价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肌瘤、肌腺症病灶的治疗是否完善的新方法;②超声造影能即刻显示治疗是否彻底,对复查及预后提出可靠依据。③造影剂副作用发生率低,无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肌瘤,探讨非手术的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优点。方法:超声扫查以子宫纵切面为主,辅以横切面,纵横交换观察,正确引导自凝刀安全、准确地经阴道、宫颈穿刺到肌瘤内,超声监视下确定刀尖在肌瘤内。结果:13例黏膜下肌瘤,治愈率为100%;50例壁间肌瘤,治愈率为80%,有效率为16%。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腺肌瘤或顽固性功血的方法和适应症。方法 采用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经阴道入宫腔直接对准病灶进行射频凝固,使之坏死、吸收或脱落、排出,从而达到治疗子宫肌瘤、腺肌瘤或顽固性功血的目的。结果 共治疗44例。其中顽固性功血及月经过多患者22例,行内膜消融术20例并全部治愈;子宫肌瘤或腺肌瘤患者24例,10例同时进行了内膜凝固,瘤体消失7例,缩小11例,摘除4例,无效2例。结论 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腺肌瘤、顽固性功血是一种新型微创性手术,该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费用低、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固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对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利用射频热凝固器直接接触病变部位使局部温度达55℃~85℃,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观察3个月进行疗效判断。结果90例患者随访10周,其中宫颈糜烂10周内全部痊愈,治愈率100%;宫颈肥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宫颈息肉6例全部一次性治愈,16例宫颈腺囊肿8周内全部治愈。结论射频热凝固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其操作简单,易掌握,不宜损伤正常组织,治疗时间短,患者无痛苦,愈合快,痊愈后无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姚婉珍 《中外医疗》2012,31(16):133-133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利用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及粘膜下肌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我院门诊195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射濒自凝刀治疗及护理的情况。结果黏膜下肌瘤的治愈率比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治愈率明显增高。结论应用微创技术射频自凝刀治愈子宫肌瘤,可以免于开腹手术,减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直径<5 cm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及无生育要求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8例,在B超监视下用自凝刀射频治疗,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视,术后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等,并且术后定期随访。结果:60例子宫肌瘤患者治愈57例,好转2例,治愈率91.8%,有效率97.2%。功血8例治愈7例,治愈率87.5%,有效率100%。结论:自凝刀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安全可行、疗效肯定的一种微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卫珍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0):583-584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腺)瘤的适应证、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及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3月-2007年8月选择符合手术指征、自愿接受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腺)瘤的患者160例,肌瘤136个,瘤体直径1.5cm~8.0cm,在B超监视和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肌(腺)瘤进行射频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160例,治疗有效率98.75%。直径≤3cm的肌(腺)瘤、黏膜下肌瘤有效率达100%。结论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重复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恢复快,并发症少,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采用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以下称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直径2.0~5.0cm的子宫肌瘤患者186例,在B超监视下,用自凝刀治疗,观察术后3、6个月的子宫肌瘤的大小、形态变化。结果2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治愈率100%;158例肌壁间治愈率31.65%、好转率61.39%、有效率6.96%,总有效率达100%。无脏器损伤的并发症。结论自凝刀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伤且费用低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凝刀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功血、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0 0 3- 0 5~2 0 0 4 - 0 5间治疗的子宫肌瘤 35例 ,功血 30例 ,宫颈糜烂 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功血中治愈 2 8例 ,好转 2例 ;35例肌瘤中 ,治愈 34例 ,好转 1例 ;宫颈糜烂 35例 ,全部治愈。结论 自凝刀微创技术对以上 3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将2008年5月-2011年9月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62例(A组)与同期因上述疾病行宫腔镜手术治疗51例(B组)以及子宫切除手术治疗43例(C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射频消融术(A组)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5.2%,其中功血的有效率为94.7%,粘膜下肌瘤为100%,腺肌症为87.5%,宫内膜息肉为100%;B组的总有效率为96.1%;C组的治愈率为100%.虽然C组的疗效优于A、B两组,但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保留尿管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多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微创,易被广大患者接受,有望同宫腔镜手术一样成为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术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随访观察上述疗法对 78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  75例 ( 96 15 % )获随访资料 ,术后 1个月治愈率为 94 67% ,有效率为 10 0 % ,好转率为 5 3 3 %。术后 3个月治愈率为 96 0 0 % ,有效率为 10 0 % ,好转率为 4 0 0 %。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效果。方法选择行TCRE的DUB病人88例,随访手术疗效,并对术中切除的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后随访6~50个月,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88.6%;术后贫血纠正率为96.3%;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率为85.2%;术后症状复发进行再次干预治疗8例,其中2例行二次TCRE,子宫切除3例,药物治疗3例。8例中4例并子宫腺肌症。结论TCRE是治疗DUB安全有效的方法;TCRE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并子宫腺肌症是影响手术远期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陈萍 《中外医疗》2011,30(8):172-17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自愿接受自凝刀射频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68例在B超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患者治愈率91.1%,总有效率100%。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能避免切除子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10 0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0例 ,服米非司酮与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 ;对照组 50例 ,服妇康片治疗。 3个月后观察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 ,复发率为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6% ,复发率为 11.6%。经 χ2 检验 ,两组总有效率、复发率相比 (P均 <0 .0 5) ,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米非司酮与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更年期功血优于妇康片 (炔诺酮 ) ,疗效可靠且复发率低 ,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96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Xia EL  Duan H  Huang XW  Zheng J  Yu D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173-17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TCRM)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96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TCRM手术,术中进行B超声或腹腔镜监护。962例中0型子宫肌瘤281例,Ⅰ型316例,Ⅱ型282例,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34例,宫颈肌瘤11例,脱出肌瘤23例,子宫腺肌瘤15例。用TCRM五步手法实施手术。结果962例患者的子宫大小平均为孕(74±13)周(5~11周),宫腔深度平均(83±14)cm(7~13cm),切除肌瘤最大直径为72cm。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977%。切除肌瘤重量平均(23±31)g(4~145g)。手术时间平均(32±173)min(9~145min)。术中出血平均(8±19)ml(5~400ml),无输血者。并发症为一过性发热3例,子宫出血1例,子宫穿孔1例,TURP综合征2例。术后月经减少情况0型黏膜下肌瘤为100%,Ⅰ型为991%,Ⅱ型为9402%,宫颈肌瘤和脱出肌瘤为100%,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为84%,子宫腺肌瘤为87%。术后痛经减轻的比例为78%,贫血治愈比例8295%。结论TCRM切除子宫肌瘤安全、高效,是子宫黏膜下和壁间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不同方式子宫切除在不同子宫病变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协助下行阴式子宫切除(LAVH)54例,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CISH)32例,与传统经腹子宫切除(TAH)40例,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三种术式和不同子宫疾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天体温、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ISH和LAVH较TAH有损伤少、恢复快的特点,是有效的子宫切除方式3子宫腺肌症宜采用LAVH,而对于功血和大多数子宫肌瘤,宜采用CISH。  相似文献   

19.
佟云 《西部医学》2007,19(5):920-921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0例绝经期过渡期功血的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用妈富隆和甲羟孕酮治疗。结果妈富隆组和甲羟孕酮组对于绝经过渡期功血治疗有效率为100.0%和76.7%(P<0.05)。结论妈富隆用于绝经过渡期功血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方法对比分析32例子宫腺肌病与3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明显(P<0.01);妇科检查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常均匀性增大,且一般增大<12孕周,而宫体压痛明显高于子宫肌瘤(P<0.01);两组B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5%,93.8%,有显著差异(P<0.01);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值明显升高,阳性率71.4%,子宫肌瘤组14人测定该值,无一例阳性。结论主要症状和仔细的妇科检查是鉴别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B超、血清CA-125的测定对提高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