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TP-ELISA在筛查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用RPR和DTP-ELISA试剂同时检测临床确诊并经TPPA确认的梅毒患者血清30例,阴性对照血清30例,与TPPA结果比较,分别计算出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结果 RPR灵敏度为86.7%,特异性为93.3%,符合率为90.0%:TP-ELISA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6.7%,符合率为98.3%。结论 TP-ELISA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RPR,阳性结果不易漏检,更适合做过筛试验。  相似文献   

2.
TPPA在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探讨TPPA检测方法对梅毒的辅助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本院住院患者标本14927例,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并对各试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4927例标本中,RPR及TP ELISA均阳性的194例样本中TPPA阳性194例;63例RPR阳性而TP ELISA阴性的样本,TPPA均阴性;215例RPR阴性TP ELISA阳性的样本,TPPA阳性149例。RPR假阳性率为9.45%(63/666),假阴性率为22.37%(149/666),TP ELISA假阳性率为9.9%(66/666),无假阴性。RPR灵敏度为56.55%(194/343),特异性为75.48%(194/257);TP ELISA灵敏度为100%(343/343),特异性为83.86%(343/409)。结论:TPPA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住院患者确诊梅毒较为可靠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曹珂 《中原医刊》2011,(18):108-109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TP—ELISA)法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的准确性及特异性。方法分别使用TP—ELISA法和RPR试验对5135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135例患者中RPR检测阳性45例(0.88%);ELISA法检测阳性62例(1.21%)。62例ELISA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60例阳性,相符率96.8%;45例RPR检测阳性标本经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36例阳性,相符率80.0%,假阳性率20.0%;RPR法漏检率20.0%。ELISA检测法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RPR检测法(P〈0.05),与TPPA法接近。结论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RPR检测法,结果客观可靠,便于保存,且检测费用相对较低,可作为目前临床检测梅毒螺旋体疑似标本和筛选献血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试验)和RPR(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法分别检测吸毒人群的梅毒抗体,评价TP—ELISA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梅毒感染情况。探索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的筛查方法。方法使用TP—ELISA和RPR两种方法分别检测827份吸毒人员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标本用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法进行确认,TP—ELISA确认率为98.2%。结果TP—ELISA试剂的检出率(6.89%)明显高于RPR试剂检出率(3.87%),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重复性好。结论TP—ELISA法通过酶标仪直接读取数据,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一种适宜于献血员梅毒筛查的试验方法。方法:采用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对献血员进行抗体检测,并与RP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再用TPHA法进行确证。结果:ELISA法阳性检出率0.36%(4l,11271)、RPR法阳性检出率0.26%(29/11271)。ELISA法与TPHA法总符合率97.56%(40/41)、RPR法与TPHA总符合率63.41%(26/41)。结论:ELISA法优于RPR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宜于献血员的筛查,有利于控制和减少梅毒的输血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梅毒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试验组(n=147)为接收的梅毒患者,对照组(n=145)为同期体检的健康者,分别应用RPR、ELISA、TPPA、胶体金试验进行梅毒抗体检测,比较分析四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结果:检测结果为,ELISA、TPPA检出试验组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种检测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金试验、TPPA检出对照组阴性率高于其他两种检测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87.76%、88.28%、88.35%、87.67%,ELISA分别为97.96%、90.34%、91.14%、97.76%,TPPA分别为99.32%、98.62%、98.65%、99.31%,胶体金试验分别为82.99%、100%、100%、8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试验更适用于初筛及急诊检测中,ELISA适合大批量临床筛查,TPPA适用于确诊试验,RPR试验更适用于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7.
余妙嫦  廖世生  廖慧容 《海南医学》2004,15(8):127-127,123
目的 通过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梅毒,比较不同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选择优质的梅毒检测方法筛查献血员,确保血液的质量。方法 用国产梅毒ELISA法试剂与非特异性的RPR法和特异性的确认试验进口试剂TPHA法检测已确诊的各期梅毒、正常对照及RPR试验阳性的血样,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结果,评价各种梅毒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 RPR法特异性97.5%、灵敏度87.9%;ELISA法特异性100%、灵敏度100%;TPHA特异性100%,灵敏度100%。结论 梅毒ELISA法与确认试验进口试剂TPHA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完全符合,梅毒ELISA法诊断试剂质量好,无论灵敏度还是特异性都明显优于RPR法,选择梅毒ELISA法筛查献血员,其优点可适用于全自动化酶免系统大批量的血液筛查,可直接在酶标仪上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数据,减少人为操作和判断的失误,资料易于保存,适合室间及室内质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同时用ELISA、胶体金试验、RPR试剂和TPPA对1136例住院及门诊病人血清进行检测,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得出其他3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97.61%(82/84),假阳性率0.28%(3/1052);金标法阳性率82.14%(69/84),假阳性率5.32%(56/1052);RPR法阳性率73.8%(62/84),假阳性率0.38%(4/1052);3种方法即ELISA、金标法、RPR法均阳性为60例,检出率为71.43%(60/84),假阳性率为0.09(1/1052)。在用TPPA方法确认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中,金标法和RPR法在弱阳性标本(S/CO值为1~5)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S/CO值〉5的阳性标本。结论:TP-ELISA法是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TP-ELISA与TPPA相关性良好,可作为确证试验。后两种试验假阴性和假阳性较多,只能作为辅助试验,如果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假阳性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梅毒螺旋体不同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环状卡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使用目前最为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ELISA和TPPA及RPR试剂对60例梅毒病人血清进行检测。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96.67%,TPPA法阳性率98.33%,RPR法66.67%。结论ELISA法是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节  李宁 《西部医学》2011,23(1):158-159
目的探讨老年性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阳性患者再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复检的价值。方法对用ELISA法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作TPPA检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LISA法检出56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法确证阳性37例。阳性符合率为66.07%(37/56),不符合率33.93%(19/56),为假阳性结果。结论对于ELISA法梅毒筛查阳性的标本,应用TPPA法进行确认,可以减少假阳性率误诊和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和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RPR、TRUST、TP-ELISA试验筛查献血(浆)员的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保证血液质量,缩短梅毒的“窗口期”,需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血清学试验对献血(浆)员进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初复检。TP-ELISA是以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工程抗原检测抗密螺旋体抗体,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现已广泛使用,理应成为RPR、TRUST等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的替代方法,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对RPR、TRUST、TP-ELISA和TPPA对献血(浆)员梅毒螺旋体抗体样本检测结果进行了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ELISA法与RPR、TRUST法用于梅毒抗体检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梅毒的实验诊断学方法。方法:ELISA法、RPR法、TRUST法。结果:RPR、TRUST法均有假阳性、假阴性结果。而ELISA法检测结果与TPPA法确认试验相符。结论:ELISA法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均好于RPR、TRUST法,在梅毒筛查试验中应视为首选,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培志  孙长义 《中原医刊》2007,34(20):93-94
目的 探讨手术前梅毒抗体筛查方法 的选择。方法 比较6548例术前患者梅毒ELISA(双抗原夹心)法与RPR法的检测结果 ,并与TPPA结果 相对照。结果 RPR法检出阳性15例,检出率为0.23%,与TPPA符合率为80.0%(12/15),漏检率为71.4%(30/42),ELISA法检出阳性46例,检出率为0.70%,与TPPA符合率为91.3%(42/46),漏检率为0(0/42)。结论 RPR法无论在检出能力及阳性符合率方面均劣于ELISA法,所以宜采用ELISA法作为手术前输血的常规筛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五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为临床对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40例门诊梅毒病人作为阳性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接收治疗非梅毒病人作为阴性组(140例)。利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梅毒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TPH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血清实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五种检测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比较五种方法在阳性组中检测出的阳性率、特异性率、灵敏度以及阴性组中检测出的假阳性率。结果ELISA组具有最高的阳性率(97.14%),显著高于除TPPA组之外的其他三种检测方法(均P〈0.05),但假阳性率也较高(10.71%),TPPA假阳性率最低(0.00%),显著低于其他检测方法(均P〈0.05);TRUST灵敏度(85.62%)和特异性(88.64%)最低,均显著低于其他检测方法(均P〈0.05)。结论综合比较,TPPA法用于检测梅毒螺旋抗体阳性率高、假阳性率低、特异性机灵敏度均较高、综合效果最好。ELISA阳性率最高、但易出现假阳性,TRUST不适合用于梅毒螺旋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5.
张艳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91-2292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对梅毒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两种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4月做传染病四项检查和输血前筛查的2 663例标本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环状卡片反应素实验(RPR)两种方法进行平行检测,对于阳性结果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确证。结果:两种方法共检测出阳性标本84例,TPPA确证82例。ELISA法的检测出阳性81例,TPPA确证阳性80例;RPR法的检测出阳性61例,TPPA确证阳性56例。结论:ELISA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RPR法,适用于临床大规模梅毒的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16.
付少兵 《中原医刊》2011,(11):110-111
目的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r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使用两种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4233例患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233份标本中TRUST法检测阳性48例,经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46例阳性,相符率76.7%;ELISA法检测阳性61例,经TPPA确认60例阳性,相符率98.4%;TRUST检测阴性、ELISA检测阳性12例均经TPPA确认,TRUST漏检率20.0%。结论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TRUST,与TPPA接近,且自动检测,重复性好,结果客观可靠,费用相对较低,可作为目前梅毒抗体检测之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试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539例病例,应用ELISA检测,阳性标本同时进行RPR和TPPA检测,比较三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符率。结果9539例标本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共检出梅毒阳性标本93例,检出率为0.97%,93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检出梅毒阳性54例,相符率58.06%;54例TPPA确诊阳性标本,RPR检出14例,检出率为26.0%。结论ELISA法是门诊、住院患者初筛梅毒的理想方法,但确诊是否为梅毒,要同时结合TPPA确诊试验和RPR滴度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特异性及敏感性均好、简易快速、适用临床常规工作的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对45例皮肤性病门诊和妇科门诊疑似梅毒感染患者的静脉血,同时分别用RPR法和TPPA法检测,其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5例怀疑梅毒患者血清梅毒免疫学试验,RPR法阳性41例,阳性率91.2%(41/45);TPPA法阳性44例,阳性率97.8%(44/45)。RPR法漏诊率6.7%。结论: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RPR法作为筛选试验检出率低,有一定漏检率;TPPA法确认和筛选试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RPR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9.
谢华  覃桂芳  王少平 《微创医学》2004,23(4):437-438
目的探讨TP-ELISA在筛查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用RPR和TP-ELISA试剂同时检测临床确诊并经TPPA确认的梅毒患者血清30例,阴性对照血清30例,与TPPA结果比较,分别计算出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结果RPR灵敏度为86.7%,特异性为93.3%,符合率为90.0%TP-ELISA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6.7%,符合率为98.3%.结论TP-ELISA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RPR,阳性结果不易漏检,更适合做过筛试验.  相似文献   

20.
彭其才  陈荣章  李美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15-115,121
目的探讨梅毒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所有产科门诊孕妇孕中期常规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筛查,对RPR阳性者再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并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检测,对确诊梅毒者实行长效青霉素标准治疗3周,并追踪梅毒孕妇产后新生儿TPPA及TRUST滴度检测情况,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3660例孕妇RPR阳性7例,发生率0.19%,检测TPPA阳性4例,占RPR阳性者57.14%(4n),梅毒检出率0.11%(4/3660),1例梅毒孕妇TRUST滴度1:64,胎儿宫内死亡引产,余3例梅毒孕妇TRUST滴度1:1~1:4,产前滴度均为1:2,3名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TPPA检测均阳性,TRUST滴度均0,未提示发生胎传梅毒。结论孕妇梅毒筛查检出率低,但梅毒孕妇早检查、早确诊、早治疗对改善胎儿预后、预防胎传梅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