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脉导管化疗预防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化疗对浸润性膀胱肿瘤术后的治疗效果。 方法 应用髂内动脉置化疗泵对 3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注射化疗药物顺铂 (PDD) 6 0mg及氨甲喋呤(MTX) 30mg,每 2周 1次 ,共 6次 ,以后每月 1次至 1年。 结果 32例随访 5~ 4 2个月 ,平均 2 6个月。无复发者 2 7例 ,有效率 81%。术后 10、16、30个月各复发 1例 ;2例于术后 3及 11个月出现肝、肺转移。未见肝肾功能损害 ,无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结论 此方法可以作为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展很快 ,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 ,本文对近两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从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重点突出膀胱癌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抗肿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细胞因子能够高效调节TIL的生物活性。本文主要综述了膀胱癌TIL免疫生物学特性、IL-2联合IL-4对TIL的免疫调节效应以及TIL体内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保留膀胱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需尿流改道,且影响性功能,给患者带来生活质量下降,为了避免全膀胱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可选择性行保留膀胱的方法,本文对保留膀胱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探讨浸润性膀胱癌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1991年11月至1998年1月应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26例,其中12例行化疗泵植入术和盆腔内动脉再分布术。结果完全缓解率(CR)23.1%(6/26),部分缓解率(PR)69.2%(18/26);副作用较静脉化疗明显减轻。结论此种方法可以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或作为术前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浸润性膀胱癌病人50%有临床检测不到的微转移灶,有微转移灶的患者多数1年内出现症状。全身化疗对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疗效,但能否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尚存争议。本文对浸润性膀胱癌的辅助、新辅助化疗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膀胱癌选择辅助和新辅助化疗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浸润性膀胱癌化疗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润性膀胱癌病人 5 0 %有临床检测不到的微转移灶 ,有微转移灶的患者多数 1年内出现症状。全身化疗对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疗效 ,但能否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尚存争议。本文对浸润性膀胱癌的辅助、新辅助化疗现状进行综述 ,旨在为膀胱癌选择辅助和新辅助化疗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技术,从一株分泌鼠抗人膀胱癌单抗杂交癌细胞中扩增出重链可变区基因,并经序列分析得以证实,为一步表达和制备抗人膀胱癌单链抗体及其免疫毒素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张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0,30(2)
膀胱癌为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多中心,易复发,及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首位.因此,膀胱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希望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转归,从而提高膀胱癌的诊治水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与膀胱癌相关的分子生物标志物作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于膀胱癌的发病基因、转移相关分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这些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MCP 1 )局部表达对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 ,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MCP 1基因导入膀胱肿瘤皮下模型的瘤细胞中。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测瘤重及病理学检查。 结果 转基因组肿瘤生长受抑制 ,第 1 5天后生长曲线明显下降 ,瘤体湿重 (2 .6 8± 0 .6 1 ) g ,较对照组 (3.87± 0 .78)g和空白组 (3.98± 0 .70 ) g显著减轻。转基因组肿瘤向周围组织的侵袭力减弱 ,瘤内呈弥漫分布的点状或小片状坏死 ,并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结论 MCP 1对免疫细胞的趋化与活化在抗膀胱肿瘤的免疫效应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膀胱癌多药耐药基因产物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化技术研究25例初发膀胱癌及16例复发膀胱癌的P-GP阳性表达。结果初发膀胱癌P-GP阳性表达率48%,复发膀胱癌P-GP阳性表达率87.5%,复发性膀胱癌P-G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初发肿瘤(P<0.05)。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的P-GP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膀胱癌的P-GP阳性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复发性膀胱癌有较高的P-GP表达是由于肿瘤接触化疗药物后,mdr-1基因扩增所致。P-GP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膀胱癌腔内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MDM2、p53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癌基因MDM2 和抑癌基因p53 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3 例膀胱癌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 MDM2 、p53 基因蛋白在肿瘤中阳性表达为39 % 和48 % ,与肿瘤分级分期,肿瘤复发性相关,两者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 - 0 .2 946 ,P<0 .05)。两者在癌旁组织中亦有一定表达率。 结论 MDM2 、p53 基因的异常表达是膀胱癌中的基因事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肿瘤进展及可能预后的瘤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组织中生长抑制基因p33ING1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8例膀胱TCC组织标本中p33ING1表达进行检测.男5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岁.病理分级Ⅰ级16例,Ⅱ级22例,Ⅲ级30例.临床分期T125例、T217例、T314例、T412.例.复发性膀胱癌47例.12例正常膀胱组织作对照.结果 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均为强阳性.68例TCC标本中,p33ING1表达阳性23例,阳性率为33.8%.p33ING表达与膀胱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 p33ING1在膀胱TCC组织中存在表达缺失,其表达缺失程度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相关,可作为观察膀胱TCC复发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免疫组化ABC法,对50例手术切除或活检的膀胱癌标本石蜡切片进行P_(53)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膀胱P_(53)蛋白过度表达率为42%(21/50),其中PT_240%(12/30),PT_382%(9/11),PT_a,PT_1为0;G_232%(8/25),G_372%(13/17),G_1为0。随访25例患者,13例P_(53)阳性过度表达,其中有76%(10/13)有复发转移,而单纯复发者只占23%(3/13)。13例P_(53)阳性表达者平均存活时间22.6个月/例,12例P_(53)阴性表达者平均存活63.7个月/例。P<0.01。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膀胱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时环氧化酶-2(COX-2)在不同类型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其中T,18例、T2 14例、T3 14例、T4 6例,G1 13例、G2 25例、G3 14例,肿瘤单发37例、多发15例)、20例膀胱腺癌组织、10例膀胱鳞状细胞癌组织及17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情况,根据染色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分为(-)、(+)、(++)、(+++)4个等级,用等级资料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2例肿瘤组织COX-2蛋白表达率(82.9%,68/82)高于正常黏膜(23.5%,4/17)(P〈0.05),不同类型肿瘤COX-2蛋白表达率也有差别,鳞状细胞癌最强(100%,10/10),腺癌次之(90.0%,18/20),移行细胞癌相对较弱(76.9%,40/52)(P〈0.05);在52例移行细胞癌标夺中,COX-2表达率与肿瘤分级、分期相关(P〈0.05)。结论COX-2在不同类型膀胱癌组织中呈岛表达,在鳞状细胞癌表达最强,可能成为膀胱癌化学预防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7.
Ganciclovir对转导HyTK基因人膀胱癌EJ细胞D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yTK基因转移联合Ganciclovir(GCV)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570型粘附式细胞激光定量分析筛选仪测定GCV作用下人膀胱癌细胞株EJ细胞、转导HyTK基因的EJ细胞(EJ/TK)DNA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EJ/TK细胞DNA平均荧光值159208±18070,明显低于对照组204717±22841(P<0001);而EJ细胞DNA平均荧光值实验组为224606±234.66,对照组为223297±252.0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GCV作用能明显降低转导HyTK基因EJ细胞(EJ/TK)的DNA含量,提示HyTK基因转移联合GCV对膀胱癌细胞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Fas表达水平与抗Fas治疗生物学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细胞表面Fas 表达水平与抗Fas 治疗生物学效应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低表达Fas 的膀胱癌细胞系EJ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Fas 基因,并用流式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术检测Fas 的表达;采用鼠抗人Fas 单克隆抗体DX2 IgG1κ诱导转染Fas 基因的和未转染Fas 的EJ细胞的细胞凋亡作用,并用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 结果 转染Fas 基因后的EJ细胞Fas分子表达明显增加,Fas 分子表达率从26 .11 % 增加到68.69% ;鼠抗人Fas 单克隆抗体DX2 IgG1κ诱导的转Fas 基因的EJ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达66 .3% ,而未转基因的EJ细胞凋亡较少,仅7 .4% 。 结论 人类恶性肿瘤细胞系对Fas 抗体触发凋亡信号的敏感性主要依赖于细胞表面Fas 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p16和cyclin D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p16和cyclinD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50例膀胱癌p16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1)膀胱癌组织中p16阳性率为44%,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粘膜(P<0.01);cyclinD1阳性率为62%,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P<0.01)。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和临床分期的进展,p16阳性率下降,cyclinD1阳性率升高。p16在未复发组、存活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复发组、死亡组(P<0.01)。cyclinD1在存活组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2)p16与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3)有15%的病例存在p16和cyclinD1同时表达或失表达。结论p16与cyclinD1异常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