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常遇到患遗尿症的患儿,此病使患儿家长感到很大困扰,对患儿本人性格也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我经过临床实践,治疗20例遗尿症患儿,临床效果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简易遗尿叫醒器治疗儿童遗尿症30例报告杨洪峰1刘金国1李效杰2崔耕刚3(1济宁医学院2金乡县人民医院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我们自1991年以来,采用自制的简易遗尿叫醒器治疗儿童遗尿症患儿32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方法:门诊诊断的遗尿症患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儿遗尿症治疗方法进行观察。方法:将96例遗尿症患儿分为治疗组50例(使用丙咪嗪加小剂量阿托品)和对照组46例(单纯使用丙咪嗪)。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和缩短病程上比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丙咪嗪加小剂量阿托品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显著,病程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4.
沈颖  刘小梅 《北京医学》2013,35(1):33-35
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病,发病率高.资料显示,欧美地区儿童遗尿症的发病率为3.8%~18.9%;亚洲地区学龄前儿童遗尿症发病率高达21.0%~27.8%,学龄儿童为6.9%~ 11.2%.本病可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同时部分患儿还可能存在着基础疾病,并伴发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遗尿症患儿多表现为自卑、焦虑,社会适应能力差,甚至出现较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且可持续到成人期.由于大多数遗尿症可自愈,因此会导致医生和家长对遗尿症的危害重视不足,而使该病患儿失去最佳治疗的时机.研究认为,遗尿症可由神经、内分泌、心理、泌尿系统解剖及功能等多方面异常因素导致,遗尿症的发生和病情轻重也常常与患儿成长过程中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及接受治疗时机有密切关系.近年来,遗尿症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骶管注药疗法治疗遗尿症的疗效。方法:本组105例遗尿症儿童,均采用骶管注药疗法,骶管注入2%利多卡因3—5mg/kg体重,强的松龙1mg/kg体重。加生理盐水稀释为10-15ml。6次为1疗程。2个疗程间隔1周。结果:本组患儿经治疗后全部有效,1个疗程治愈78例,治愈率为75%。2个疗程治愈21例,治愈率为20%。另外6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经随访2—10年,治愈患儿未有复发。结论:治疗儿童遗尿症方法众多,其疗效均不太满意,并且治疗后复发率较高。骶管注药疗法治愈率较高。停止治疗后,经随访未见有复发,目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遗尿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654-2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阴交、关元穴位注射654—2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效果。方法 将4—15岁76例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三阴交、关元穴位注射654—2;对照组口服氯酯醒治疗。结果 41例遗尿症患儿,三阴交、关元穴位注射654—2治疗,总有效率85.4%;对照组总有效率5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9.86,P<0.05)。结论 三阴交、关元穴位注射654—2治疗小儿遗尿症,可收到针药并用的协同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遗尿症患儿74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儿予以中药内服治疗,实验组37例患儿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37例患儿中,治疗的有效率为72.97%。实验组37例患儿中,治疗的有效率为91.89%。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遗尿症行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对30例小儿遗尿症中医药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取得渴望效果,配备心理治疗,患儿及家长积极参与等对本病治疗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凡年满3周岁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儿童,在睡眠时不能自行控制而排尿者,称为遗尿。偶尔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而遗尿,不做病态论。遗尿症是小儿常见病,直接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根据祖国医学内病外治及国际最新经皮治疗理论,研制出中药遗尿贴片,采用经皮射频药物治疗机穴位透人治疗小儿遗尿症50例,并设对照组作对比观察,以了解经皮射频药物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推拿对遗尿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50例遗尿症患儿进行小儿推拿治疗,每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结果 50例中痊愈33例,显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 小儿推拿治疗遗尿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遗尿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但常被忽视,可并发多种身心疾病,严重者可产生人格障碍。儿童遗尿症是指年龄大于5岁,睡眠期间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无意识的排尿行为。若不予治疗,1%~2%的患儿可伴随终身,给患儿及家庭造成严重身体和心理困扰。近年来,遗尿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国内外已制订管理指南,但治疗效果仍欠佳,准确诊断并解决导致遗尿的关键因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可见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案的进步对成功治疗遗尿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晟  赵红玲 《西部医学》2011,23(1):119-120
目的探讨伴隐性脊柱裂的儿童遗尿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0例伴隐性脊柱裂的遗尿患儿,给予甲氯芬酯与奥昔布宁口服治疗12周,结合膀胱训练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疗程结束30例患儿中治愈28例,治愈率93.3%。停药3个月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甲氯芬酯与奥昔布宁联合用药加膀胱训练、心理行为治疗伴隐性脊柱裂的儿童遗尿症,能获得较高的治愈率,且无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8例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任何行为干预。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时和结束后随访观察3个月,记录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和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行为干预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安全有效,无痛苦,患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儿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43例)应用中药和针灸治疗,乙组(41例)只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100%,乙组总有效率为97.50%。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刺比单独应用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治疗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儿童功能性遗尿症的人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功能性遗尿症的人格个性特点。方法对41例功能性遗尿症儿童和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功能性遗尿症组患儿的E维度和N维度平均得分与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儿童的P维度和L维度平均分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排除器质性因素以外的功能性遗尿症儿童,焦虑或抑郁等的不良心理因素起重要的作用,心理行为的干预治疗是该类患儿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中选取60例,将其平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与对照组的13.33%对比,P0.05。结论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遗尿症患儿睡眠觉醒水平的影响,以便为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遗尿症患儿1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I(60例)和对照组Ⅱ(60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I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Ⅱ采用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并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I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Ⅱ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I和对照组Ⅱ(P〈0.05),对照组I和对照组Ⅱ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疗法可明显提高遗尿症患儿的睡眠觉醒水平,治疗小儿遗尿症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少儿遗尿症病人,研究其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 我院在2008年~2009年对10例遗尿症患儿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 10名患儿病情得到了相应控制、预后良好.结论 少儿遗尿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是对病情的稳定,预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遗尿症患儿与心理行为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针对研究需要,采用国内常用的儿童心理诊断和测试方法,对56例遗尿症患儿作心理行为测试。结果绝大多数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异常,其中17例被确诊为并存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14例并存学习障碍、13例并存儿童孤独症。结论小儿遗尿症与心理行为异常密切相关,后者可能是促发遗尿症的一个原因,也常是遗尿症患儿的一组表现,它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危害已远远超过了遗尿症本身。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拒绝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实行家庭参与式行为疗法,以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符合条件的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60)。对照组:入选患儿观察其自然缓解率;研究组:采用家庭参与式行为疗法(饮食生活习惯调整、唤醒治疗、膀胱训练等),进行缓解率疗效的对比研究,得出行为治疗在家长监督参与下的有效方案,并为经济较差的患儿找出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研究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行为疗法(饮食生活习惯调整、唤醒治疗、膀胱训练等)对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