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闭式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技术在复杂性伤口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某科室收治的86例各种复杂性伤口的病例,按缝合时是否应用闭式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技术分为A、B两组进行比较.A组为缝合时应用闭式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技术治疗46例,B组为常规缝合40例.结果 A组46例病例均在5~7 d拔除冲洗引流装置,有2例(4.3%)发生切口裂开,换药后愈合,其余44例(96%)一期愈合;B组40例病例中有12例(30%)术后出现积液、化脓、裂开、再次形成窦道等并发症,其中10例给予再次清创缝合,其余28例(70%)一期愈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式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技术是治疗复杂性伤口的有效措施,能可靠的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龚宜 《重庆医学》2013,42(19):2274-2275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球应用于肥胖女性腹部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 21例肥胖女性术后腹部切口安置负压吸引球引流的患者为引流管组,13例经腹手术肥胖女性未安置引流管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伤口裂开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伤口裂开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管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肥胖女性腹部切口安置负压吸引球能有效减少腹部切口感染,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清创术联合负压引流对肥胖患者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和应用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肥胖的腹壁Ⅲ类手术切口患者618例,随机分为清创术联合负压引流组(A组,n=309)和常规缝合组(B组,n=309).A组采取腹壁切口清创术后缝合腹壁并联合切口皮下负压引流,B组采取常规术后缝合腹壁各层,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等级情况.结果 A组中甲级愈合296例,愈合率95.7%( 296/309),B组中甲级愈合252例,愈合率81.5%(252/309),两组间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乙级愈合8例,愈合率2.5%( 8/309),B组中乙级愈合29例,愈合率9.3%( 29/309),两组间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309例中,发生切口感染5例,发生率为1.61%(5/309);B组309例中,发生切口感染28例,发生率为9.06%(28/309),两组间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肥胖患者腹部Ⅲ类手术切口采取清创术联合切口皮下负压引流,可以有效预防切口的感染,促进切口的甲级愈合,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引流管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肝胆外科2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125例)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引流管联合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对照组(n=120例)采用传统碘仿纱布换药引流,对比两组患者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可明显减少术后换药次数,促进术口愈合,减少二期缝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管联合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对预防妇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将在我科住院的523例妇科手术患者(且皮下脂肪厚度大于3 cm),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观察组,共226例,B组为对照组,共297例;A组术中缝合腹壁切口时,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引流至引流物明显减少时拔出;B组常规缝合切口,未留置引流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腹部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及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二次缝合率。结果两组患者腹部切口的甲级愈合率,A组92.47%,B组为86.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次缝合率A组为0.88%,而B组为5.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能有效提高妇科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降低切口二次缝合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碘伏盐水在降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列腹部手术(乙/丙类切口)病例分成两组;A组(观察组)95例在缝合腹膜后应用碘伏盐水逐层冲洗切口80毫升;B组(对照组)91例在缝合腹膜后应用甲硝唑原液逐层冲洗切口80毫升。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情况,应用统计学概率比较术后感染差异值。结果 A组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15.8%;B组切口感染26例感染率28.6%;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的差异。结论碘伏盐水冲洗切口在术后降低腹部切口感染率方面有显著效果,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减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梁月娥  陈璀婷  谢碧娟 《吉林医学》2011,32(15):3133-313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持续低负压吸引和冲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腹部外科手术后行持续低负压吸引和冲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置管前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引流液转清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液转清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套管脱落、出血、感染及引流管堵塞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对持续低负压吸引和冲洗患者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 g·L~(-1)的碘伏溶液冲洗切口后放置负压球引流管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体积分数3%的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冲洗切口,观察组接受5 g·L~(-1)的碘伏溶液+负压球引流管处理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22%(7/46)、4.35%(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5 g·L~(-1)的碘伏溶液冲洗切口后放置负压球引流管,可有效减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加快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制负压引流管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管放于腹膜外间隙及皮下间隙,持续负压吸引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对照组采用皮下放置引流片和加强抗生素的方法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切口感染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为(8.0±1.5)d,明显少于对照组(1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负压引流管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有积极作用,可缩短愈合时间,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一种能减少回肠代膀胱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新的膀胱冲洗方法。方法将45例行回肠代膀胱术后的患者按不同的膀胱冲洗方法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15例。A组采用持续膀胱冲洗法,B组采用间断膀胱冲洗法,C组采用持续+间断膀胱冲洗法。观察3组患者尿白细胞计数≥1×104 L-1、尿细菌计数≥8 000μL-1(尿白细胞计数≥1×104 L-1为尿路感染;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细菌计数≥8 000μL-1为尿路感染的阳性参考值)及引流管阻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C组尿白细胞计数≥1×104 L-1、尿细菌计数≥8 000μL-1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A组、B组(均P<0.05),A组尿白细胞计数≥1×104 L-1、尿细菌计数≥8 000μL-1所占比例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引流管阻塞、膀胱造瘘口漏尿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B组(均P<0.05),C组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均P<0.05),C组肠梗阻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引流管阻塞、切口感染及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均P<0.05),B组膀胱造瘘口漏尿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回肠代膀胱术后的患者采用持续+间断膀胱冲洗法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更多  相似文献   

11.
全冬群 《重庆医学》2012,41(13):1329-1330
目的探讨切口脂肪下负压引流预防肥胖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该院妇产科开腹手术肥胖患者2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2例(生理盐水、甲硝唑切口冲洗);负压组89例(生理盐水、甲硝唑切口冲洗后,切口脂肪下安置自制负压引流装置)。结果负压组手术切口置放引流管后切口感染率(2.2%)低于对照组(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切口脂肪下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预防肥胖患者切口感染,简单易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能否促进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中抽选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术中常规缝合切口,不留置引流管;观察组51例,术中缝合腹壁切口之后,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术后进行持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更高,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皮下留置引流管能够有效促进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会阴区骶前引流管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预防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到2015年11月新疆华中科技大学博州人民医院湖北协和分院收治87例行Miles手术直肠癌患者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行标准Miles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置骶前引流管,对照组使用盆腔、骶前引流管,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结果 87例患者纳入研究,实验组术后4例患者发生会阴区切口感染,对照组11例发生会阴区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感染均发生术后3-14d,感染位于骶前间隙感染。给予换药治疗,2例形成慢性窦道,二次手术切除。切口细菌培养结果:大肠埃希菌1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阴沟肠杆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1例。结论会阴区留置骶前引流管持续冲洗,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直肠癌会阴区直肠癌会阴区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严重污染切口感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Ⅲ类伤口2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2例将硅胶管置于腹膜外肌层下及脂肪层下持续负压引流,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缝合伤口,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中仅3例感染(1.6%),对照组80例患者中14例感染(17.5%)。结论 :负压引流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预防切口感染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8年间所行各种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治疗方法.A组13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B组11例,采用贝复济(重组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洒切口治疗;C组15例,采用切口内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结果 B组和C组的平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干A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贝复济切口内喷洒及切口内负压引流对治疗切口脂肪液化较传统方法为优,可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孙继章 《当代医学》2008,14(24):71-72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8年间所行各种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治疗方法.A组13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B组11例,采用贝复济(重组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洒切口治疗;C组15例,采用切口内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结果 B组和C组的平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干A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贝复济切口内喷洒及切口内负压引流对治疗切口脂肪液化较传统方法为优,可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封闭式负压引流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对腹部污染性或感染性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55例腹部污染性或感染性手术,手术结束前,将多孔引流管或蜂窝式引流管置于切口深处,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切口,引流管接50-60kPa持续负压吸引。同时采用传统方法引流80例同类患者手术切口,比较负压组与传统组的感染情况。【结果】负压组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率(10.9%)明显低于对照组(22.5%),在切121拆线时间、换药次数等方面,负压组与传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能有效引流创面渗出、消除感染、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下持续负压引流在妇产科腹部手术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存在切口愈合不良因素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12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腹直肌前鞘与皮下脂肪间置引流管1根,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1号丝线间断缝合脂肪层。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关腹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愈合不良因素的妇科腹部手术切口,在其皮下置负压引流管持续引流可促进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下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在预防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60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实施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观察。结果全组60例腹部手术高危切口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及皮下积液,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9.2±2.3)d,平均换药次数为(3.5±1.8)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2.5±1.6)d。结论皮下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治疗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有效预防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切口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学创新》2017,(19):132-135
目的:探讨Redon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腹部手术切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Redon真空负压引流管引流,对照组采用橡胶引流管或皮片引流。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5例(5.00%),对照组切口感染17例(17.00%),观察组切口感染率、平均拆线时间、人均医疗费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don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效果确切,能减少感染,消灭空腔,刺激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是预防切口感染有效的、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