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提升血红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151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剂量组:rhEPO 10 000 U/次,皮下注射(s.c.),每周3次,持续8周;冲击治疗组:rhEP0 20 000 U,1次/天,连用2天后,10 000 U,1次/天,连用6天,随后同常规剂量组;对照组:不给予rhEPO,其他同治疗组.结果:经EPO治疗后,冲击组从第2周开始平均Hb水平较治疗前提高2.6 g/L(P=0.000),与常规组相比,第2周时平均Hb水平提高2.9 g/L,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而第3.4周冲击组平均Hb水平比常规组分别高3.8g/L和34g/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48、P=0.029);至5、6、7、8周时.冲击组虽然平均Hb水平比常规组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冲击组 常规组与对照组相比,从第三周开始平均Hb水平即稳步升高(P<0.01).结论:rhEPO能有效治疗肿瘤患者化疗中贫血,保障化疗正常进行.冲击疗法与常规疗法相比,能较快地提高化疗中患者Hb水平,但对后期Hb水平两者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食管癌癌性贫血最佳时间. 方法 67例轻度贫血的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基础血红蛋白(Hb)介于100~120 g/L.随机分为两组,31例患者在入组与化疗同时使用rhEPO(早使用组),36例患者在Hb降低到 90 g/L以下时使用rhEPO(晚使用组).rhEPO剂量为150 U/kg,3次/周,皮下注射.治疗期间患者发生的铁缺乏、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加用琥珀酸亚铁0.1g口服,每日3 次.治疗过程中如患者Hb <80g/L,可考虑给予输血.结果 早使用组和晚使用组Hb基础水平分别为110±0.7 g/L和112±0.06 g/L.早使用组患者血红蛋白(Hb)及血细胞比容(HCT)显著增加( P <0.05).晚使用组患者Hb和HCT值也有所下降(P <0.05),用药2月时与化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早使用组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卧床时间.两组对输血需求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早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能显著提高Hb水平,改善食管癌癌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进展期恶性合并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患者32例,与化疗同步予以皮下注射rhEPO 100 u/(kg·次),每周3次,连用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32例患者经rhEPO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相比,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细胞比容和网织红细胞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Hb上升≥20 g/L者17例,有效率为53.1%;与治疗前比较,体质状态评分(KP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化疗联合rhEPO既能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可预防并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生,又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生成素预防血液肿瘤化疗贫血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前瞻性研究短疗程大剂量红细胞生成素 (Epo)预防血液肿瘤化疗贫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 3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17例和对照组 18例 ,在化疗的 - 1d、+2d、+4d、+7d及 +10d用益比奥 1万单位皮下注射 ,同时加用速力菲 0 1g ,2次 /d ;对照组用速力菲 0 1g,2次 /d。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值为 (75± 17)g/L ,用Epo 2周后血红蛋白值为 (71± 16 )g/L ,血红蛋白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值为 (79± 2 0 )g/L ,治疗后 2周血红蛋白值为 (72± 16 )g/L ,血红蛋白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观察组治疗后 2周、3周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 (- 3± 13)g/L和 (- 1± 16 )g/L ;对照组治疗后 2周、3周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 (- 7± 14 )g/L和 (- 5± 11)g/L。两组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短期大剂量Epo在血液肿瘤化疗时应用 ,可减少患者血红蛋白下降 ,减轻贫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周剂量冲击疗法和常规剂量法对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将45例肿瘤相关性贫血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年龄56.32±8.91岁)和周剂量组(23例,57.22±9.35岁).对照组采用rhEPO10000U,皮下注射,3次/周;周剂量组采用rhEPO 50000U,静脉滴注,1次/周.观察6周,每2周评价1次,评价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有效率、输血率及rhEPO 不良反应.结果 周剂量组Hb从用药第2周开始 升高,对照组Hb从用药第4周开始升高.周剂量组的2、4、6周Hb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周剂量组的2、4、6周有效率分别为39.1%、56.5%、73.9%明显高于 对照组的9.0% 、27.3% 、40.9%(P <0.05);2组输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EPO 周剂量冲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优于 常规剂量,而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液透析以及血液透析滤过,探析对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患者中方便选取56例参与该次探究,给予所有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以及铁剂治疗.根据透析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28例.在参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液透析,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液透析滤过,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Sf(血清铁蛋白)、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Hb(62.3±4.0)g/L、HCT(21.3±4.5)%、Sf(68.3±6.2)μg/L、hs-CRP(10.5±3.6)mg/L对比参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Hb(100.3±6.3)g/L、HCT(32.5±2.5)%、Sf(134.2±14.5)μg/L、hs-CRP(8.1±3.1)mg/L显著性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给予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相同贫血药物治疗后再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达标后,不同补铁方式对血红蛋白变异度(hemoglobin variation,Hb-Var)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HD的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入静脉补铁组(蔗糖铁注射液100 mg,每周1次,静脉滴注)与口服补铁组(多糖铁复合物100 mg,每天1次,口服)并随访1年,观察2种维持性补铁方式对Hb-Var的影响。 结果 采用4种方法对Hb-Var进行评估:①静脉组患者剩余标准差明显低于口服组[(8.04±4.58) g/L vs.(12.25±6.85) g/L,P=0.042]。②静脉组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振幅低于口服组[(15.88±8.07) g/L vs.(27.00±15.88) g/L,P=0.015]。③连续测量相邻时间点Hb变化绝对值,静脉组患者Hb的个体变化值及其标准差均较口服组明显降低[分别为(8.64±4.91) g/L vs.(13.69±7.60) g/L及(6.25±3.76) g/L vs.(11.23±8.49) g/L,均P<0.05]。④观察期内4次检测血红蛋白高于、处于及低于靶目标(Hb:110~130 g/L)的比例分别为:静脉组12.85%、71.14%及16.01%;口服组6.90%、55.17%及37.93%(χ2=7.164,P=0.028)。静脉组转铁蛋白饱和度及铁蛋白在治疗后均增高[分别为(29.29±11.80)% vs.(39.36±12.32)%,P=0.025;(375.39±223.77) ng/ml vs.(463.05±303.26) ng/ml,P=0.005]。 结论 不同的维持性补铁方式对Hb-Var的影响程度不同,静脉补铁较口服补铁更有助于血液透析患者Hb的持续达标,其原因可能与铁储备的稳定性及铁离子利用率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杨兰平  梁嵘  黄汉生  陈慧华 《吉林医学》2011,32(22):4561-4563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非髓性癌性贫血患者31例,皮下注射rhEPO100 U/kg.次,每周3次,连续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和KPS评分的变化。结果:30例可评价疗效患者,其中19例Hb上升≥20 g/L或Hb≥120 g/L,HCT比值也明显上升(P<0.01)。KPS评分增加者达86.7%。不良反应轻微,3例出现血压轻度升高。结论:rhEPO能明显提高非髓性癌性贫血患者的Hb水平,改善体力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张颖  齐凤祥 《医学综述》2009,15(10):F0002-F0002,F0003
目的探讨森铁能(蔗糖铁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68例,将其分为两组,森铁能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森铁能200 mg,隔日1次,治疗1周后复查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结果治疗组贫血改善明显,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分别为(96.11±14.27)g/L和(89.25±13.29)g/L;两组的红细胞分别为(3.31±0.54)×1012/L和(3.01±0.45)×1012/L;两组的红细胞比容分别为0.30±0.04和0.28±0.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森铁能在失血性贫血的治疗上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性贫血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爱华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7):559-559,561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非髓性癌性贫血患者31例,皮下注射rhEPO 100U·kg-1·次-1,每周3次,连续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结果 30例可评价患者,其中19例Hb上升20g/L或Hb≥12g/L,HCT比值也明显上升(P<0.01).不良反应轻微,3例出现血压轻度升高.结论 rhEPO能明显提高非髓性癌性贫血患者的Hb水平,改善体力和生活质量,副作用少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用量的关系。方法 对应用rhEPO维持血红蛋白在 10g/L水平的 2 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 ,每月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观察 3个月 ,同时分析每周rhEPO用量。结果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3 .5mg/L的患者每周rhEPO用量 (82 .97±2 7.0 0 )u/(kg·周 ) ,大于血清C反应蛋白 <3 .5mg/L的患者 (5 4.3 3± 13 .69)u/(kg·周 ) ,P <0 .0 1。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透患者rhEPO低反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左旋卡尼汀和rhEPO对尿毒症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纠正尿毒症贫血的促进作用。方法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62例,其中30例透析后皮下注射rhEPO50~150IU/kg,每周1~2次;32例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g,每周2次,并根据患者贫血程度给于rhEPO。治疗开始时和治疗后4、8、12周,分别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白蛋白。结果左旋卡尼汀联合rhEPO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用rhEPO组(P<0.01);联合用药组rhEPO用量明显减少(P<0.01),血压升高发生率(11%)显著低于单用rhEPO组(33%)(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能加强rhEPO纠正贫血的疗效;因用量减少,降低了rhEPO引起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良性贫血病人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并选择20例健康对照。贫血病人血浆中VEGF浓度平均值为(341.56±102.29)pg/m l,对照者为(187.32±62.78)pg/m l,两组之间存在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Hb≥60 g/L组和Hb<60 g/L组血浆VEGF浓度分别为(297.17±108.72)pg/m l和(366.48±98.63)pg/m l,二者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贫血本身能够增加血浆中VEGF浓度,贫血程度越重,VEGF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剂量维生素B12联合叶酸治疗中、重度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剂量维生素B12500μg肌注,1次/d,连续2周,之后同等剂量每周肌注2次,连续2周,其后同等剂量每月肌注1次维持半年,口服叶酸5mg/次,2次/d,至Hb、RBC、WBC、BPC恢复正常.结果共治疗中、重度巨幼细胞贫血患者48例,自第5~7d Hb就有明显上升(平均上升17.23g/L),至治疗4周后完全恢复正常(较治疗前平均上升61.20g/L);WBC在治疗2~3周后上升明显,至治疗3周后恢复正常;BPC在治疗2周后达正常水平;网织红细胞于治疗后5~7d达高峰为(5.15±3.68)%.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剂量维生素B12联合叶酸治疗中、重度巨幼细胞贫血能使患者的Hb、WBC、BPC在短期内恢复正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李仕良 《右江医学》2007,35(2):134-135
目的从CR1分子数量表达方面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清瘦素水平与慢性肾衰病人疗效评价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每例皮下注射rhEPO 2000 U/次,每周2次,共用6-8周;同时口服右旋糖酐铁片0.5 g/次,3次/d。治疗期间禁止输血、透析、使用免疫抑制剂。另选同期接受健康检查者36例作为对照。结果rhEPO治疗前观察组外周血红细胞上CR1分子的表达及血Hb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瘦素明显降低(P<0.01)。结论rhEPO治疗后在增加红细胞上CR1分子表达和血Hb水平的同时,尚可间接调节NK细胞和LAK细胞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纠正尿毒症贫血的促进作用.方法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62例,其中30例透析后皮下注射rhEPO 50~150 IU/kg,每周1~2次;32例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 g,每周2次, 并根据患者贫血程度给于rhEPO.治疗开始时和治疗后4、8、12周,分别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白蛋白.结果左旋卡尼汀联合rhEPO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用rhEPO组(P<0.01); 联合用药组rhEPO用量明显减少(P<0.01),血压升高发生率(11%)显著低于单用rhEPO组(33%)(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能加强rhEPO纠正贫血的疗效;因用量减少,降低了rhEPO引起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的缺铁性贫血患者73例作为A组,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地中海贫血患者73例作为B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中红细胞宽度(RDW)、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的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RDW为(19.1±1.4)%、RBC为(3.2±1.1)×1012/L、MCV为(69.4±2.8)fl;而B组患者的RDW为(16.3±1.5)%、RBC为(4.2±1.3)×1012/L、MCV为(63.5±2.2)fl,由此可知A组患者的数值显著高于B组,A组患者的Hb值为(74.5±14.1)g/L和MCHC为(280.4±3.2)g/L;而B组患者的Hb值(90.2±11.3)g/L和MCHC值(321.7±2.8)g/L,对比后A组患者的数值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对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西宁地区输注悬浮红细胞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的效果。方法:对92例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42例患者输注全血,对输注前后进行Hb、RBC、HCT检测对照,同时对输注悬浮红细胞和组的输血反应进行对照。结果:悬浮红细胞输注前后平均Hb为(72.9±21.3)g/L、(84.9±41.3)g/L,全血输注前后平均Hb为(73.9±40.3)g/L、(84.5±32.5)g/L,t值0.19。结论:输注悬浮红细胞比输注全血相对效果好,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4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值(RC)及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分析Hb/RBC/RC与RPI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2月~2004年6月40例IDA住院患者的RC、Hb、RBC及HCT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服用铁剂治疗3周,40例IDA住院患者的Hb及RBC均升高至正常(P<0.05),即Hb为115.5±14.7g/L,RBC为4.1±0.41×1012/L;而RC和RPI在治疗2周时上升到最高(P<0.05),即RC为0.036±0.016,RPI为1.80±0.93;3周时又开始下降(P<0.05),即RC为0.023±0.010,RPI为1.68±0.90,但仍高于正常。结论:RPI与RC相比,RPI是更有效、更准确的IDA治疗反应观测指标,更能准确反映髓代偿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 5 8例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患者 ,分为两组 ,EPO治疗组 2 8例给予皮下注射rhE PO ,剂量为 15 0 μg/kg ,3次 /周。对照组 30例不给予EPO治疗 ,仅给予五参芪口服液 ,10ml,3次 /日。 结果 治疗后 4周起EPO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总数 (RBC)均明显上升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值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EPO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 3% ,对照组为37 1% ,差异有显著性 (P值 <0 0 1)。结论 EPO对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