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体验式教学法在门诊采血室护士人文关怀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将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采血室的14名护士和38名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3—8月的14名护士和38名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护士按照教学大纲采取传统教学法,干预组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体验式教学法。教学后比较两组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患者的关怀感知评分。结果 教学后,干预组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关怀感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采血室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患者的关怀感知水平,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宫外孕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意义。方法加强护士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训,推广人性化语言,营造温馨沟通环境,创建人性化的病房,选择本院的宫外孕患者作干预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均较干预前改善,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人文关怀在宫外孕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强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能力培训的作用。方法:将42名临床新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名。两组新护士均实施规范化培训,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新护士增加人文关怀能力培训。培训前后,采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NHCAS)、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NPTS)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PSS)比较两组新护士人文关怀护理能力的效果。结果:1培训前,两组新护士的NHCAS、NPTS总分及PS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2培训后,研究组新护士的NHCAS总分、NPTS总分与P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力培训能提高新护士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囡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0):865-867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护士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和培训,创建温馨的人文环境,为患者提供方便,根据不同年龄采取相应交流技巧,提高技术操作技能,提供营养需求和健康教育干预,开展爱心天使评比活动,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患儿及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儿科护理行为更趋于专业化。结论开展人文关怀服务,提供符合患儿生活特点和心理需求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施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2月实施人文关怀的住院患者1 050例及2010年3月~2011年3月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人文关怀的住院患者1 050例,对比两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贯穿护理过程的始终是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开展护士人性化护理培训干预的效果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开展人性化护理培训干预与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开展人性化护理相关理论培训、护患沟通能力和技巧训练、营造人性化护理氛围等培训方法,分析护理培训干预前后护理服务效果.结果 开展护士人性化护理培训干预后护士综合素质、服务意识、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 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重视护士人性化培训护理干预,可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融入神经外科儿童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儿童手术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以常规手术护理为对照组,对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的患儿实施人文关怀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儿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10.4%,干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21.4%,干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儿童手术护理融入人文关怀,可提高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2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处理方法,对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如下:护士专业技能、护士人文关怀包括对病人健康教育、灌输信念与希望、情感交流.结论: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因素较多,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增强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心、照顾,真正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促进了护患关系融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罗小菊 《当代医学》2013,(21):122-123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称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护理。结果对照组干预后出现不良心理状态48例,干预组干预后出现不良心理状态7例,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82.3%,干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7%,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实施人文关怀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的76例临床护士,随机分组,护士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护士人文关怀护理组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士季度工作考核达标率;护士日均工作的时间;明尼苏达护士体验和满意度问卷;职业倦怠发生率。结果护士人文关怀护理组护士季度工作考核达标率、明尼苏达护士体验和满意度问卷、护士日均工作的时间、职业倦怠发生率对比护士常规护理干预组有优势,P0.05。结论临床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管理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日均工作时间,并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提高考核达标率,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和职业体验。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72名,通过带习教师的人文关怀理念潜移默化影响临床护生,并采取角色模范式、日志式、对话式等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结果实施前后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增强了临床护生的关怀能力,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护理中加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ICU危重症病人96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比较2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2组病人护理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护理前后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A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SAS评分(P<0.01).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ICU病人常规护理中添加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改善病人焦虑状态,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改善患者满意度情况。方法在品管圈活动前先对病区中存在的护理服务缺陷进行调查分类,根据分类分别成立了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人性化护理服务病区护理质量为目标的三个品管圈,应用品管圈的活动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结果 2009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94.54%上升到97.55%,护士综合素质从90.06%提高到93.32%,人性化护理服务病区护理质量由90.22%提高至97.18%,经统计分析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区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得到了持续改进和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病区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有效地提高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病区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病区护士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的100例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护理前后的临床数据比较,护理后服务态度、主动性、工作能力和病区管理以及关爱、沟通与健康宣教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3.0%,护理后为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对责任护士责任制整体护理考核干预前评分为(77.3±4.5)分,干预后评分为(92.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于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是可行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护士长对责任护士责任制整体护理考核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医"干预方案对基层护士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对口支医的11名基层护士实施干预,比较"支医"干预前后的考核评分。结果干预后的护士,在基础护理质量、急救物品管理检查、护理文书书写、病区质量检查、消毒隔离评分等方面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患者健康知识宣教率和满意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医"干预方案能提高基层护士护理质量和综合素质,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照护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和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55例癌症患者实施出院以后的病情监测、症状的管理、心理护理、疼痛的管理等连续照护的干预,以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和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和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照护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与效果。方法96例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比较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率、护理工作投诉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目标管理后,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投诉较实施目标管理前显著减少(2起对11起,P〈0.05);护理质量较前有显著提高,无一例护理差错发生。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强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郑楚燕  黄友琼  林兴娜  魏健 《河北医学》2010,16(9):1122-1125
目的:通过对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和人文关怀,探讨更有利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份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把其中的23例分为实验组,23例分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而实验组在围手术期中进行常规护理外,更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预,对其实行整体护理和全程的人文关怀,并进行跟踪分析和问卷调查,总结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佳,夫妻关系好,对前途充满信心。结论:整体护理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多层次的需要,能提供给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更优质护理服务,使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影响不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新毕业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00名新护士进行临床基本技能方法体系的培训,分析护理培训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培训后,新护士的技术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同时也加大了与病人交流沟通,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通过对新毕业护士的临床基本技能方法体系的建立与临床护理实践,能大部分护士能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