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残胃前壁食管吻合术与单通道空肠间置术在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05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5例行近端胃根治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消化道重建方式分组:残胃前壁食管吻合组(C组)43人,单通道空肠间置组(D组)52人,对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单通道空肠间置组前白蛋白显著高于残胃前壁食管吻合组(P<0.05);患者主观症状如烧心、吞咽痛、咳嗽在单通道空肠间置组发生率显著低于残胃前壁食管吻合组;单通道空肠间置组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显著低于残胃前壁食管吻合组(P<0.001)。结论:在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方面,贲门癌患者近端胃切除行单通道空肠间置更具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是食管胃吻合术,但术后很多病人发生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探讨空肠间置术对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1990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对部分贲门癌病人行近端胃切除后采用空肠间置的消化道重建术,并与同期施行的食管胃吻合术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贲门癌近端胃切除后残胃间置对胃酸和食管胃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后残胃间置对胃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减少贲门癌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更佳术式.方法对21例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次全切除、残胃间置消化道重建术.术后行24h食管胃pH监测及压力测定,并与传统术式及术前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常规行纤维内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1)残胃间置组术后酸反流6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24h食管pH<4的总百分时间、立位pH<4的百分时间、反流次数、反流持续超过5min的次数与术前相似(P>0.05),但上述指标传统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2)两组术后食管残胃吻合口高压带长度及静息压力较术前食管下括约肌长度和静息压力明显下降(P<0.01),但残胃间置组食管残胃吻合口静息压力和残胃静息压力较传统组明显下降(P<0.05).(3)残胃间置组仅2例发生中度反流性食管炎,而传统组有12例发生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P<0.01).结论贲门癌切除后行残胃间置重建消化道,能进一步降低酸反流及残胃静息压力,促进残胃排空,改善术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585-1586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三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效果。方法:收集胃底贲门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间置空肠吻合术组、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3组,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于间置空肠吻合术组(P<0.05);手术后,间置空肠吻合术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便秘、恶心呕吐上评分均低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和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P<0.05);间置空肠吻合术组患者的腹泻评分高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和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P<0.05)。结论:间置空肠吻合术重建消化道具有较低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和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后采取不同方法重建消化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方法:25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53例采取食管胃壁内吻合,103例采取传统食管胃全层端侧或端端吻合。然后将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食管胃壁内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0%,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61%;传统食管胃全层(端侧或端端)缝合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85%,吻合狭窄发生率为5.83%,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14.56%。结论: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吻合较传统食管胃全层吻合术可靠,并发症少,更大程度的恢复了贲门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04年 1月至2006年7月,对71例胃底贲门癌患者行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术(在行常规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术的基础上,分别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残胃空肠侧侧吻合以及空肠空肠侧侧吻合).随访9~39个月,根据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标准、胃排空试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ECT)以及食管下段pH电脑测定等方法评价患者食管反流情况.结果 重建过程中3个吻合口均应用吻合器,能明显加快手术进程,一般都在3.5 h左右(其中消化道重建约为1 h),术后平均9 d康复出院,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狭窄梗阻等并发症.随访除6例出现轻度反流症状外,其余患者均无明显返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胃排空试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ECT)均未见钡剂或食物反流入食管显示,食管下段pH值为(6.9±0.1).患者多数能维持或超过术前体质量,生活质量尚满意.结论 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术对预防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效果显著,较好地解决了食管反流、胃容量缩小、生理途径改变等问题,提高了生活质量.是近端胃癌根治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7.
陈勇  徐国良  潘锋 《浙江医学》2010,32(12):1770-1772
目的 探讨近端胃癌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对60例近端胃癌患者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后采用两种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术式:食管与胃直接吻合31例(直接吻合组),食管与胃之间空肠间置吻合29例(间置吻合组).对两种重建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直接吻合组比较,间置吻合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P<0.01),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间置吻合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直接吻合组明显降低(P<0.01),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营养状况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吻合是近端胃大部分切除后较为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贲门癌胸腹联合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及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组(重建组)16例和食管残胃吻合组(对照组)的贲门癌患者18例,分别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烧心、反流严重程度评分重建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体重变化情况评分,重建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空肠间置术手术时间相对延长,术后并发症并未增加,术后烧心、反流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体重及营养恢复较快,是胸腹联合Ⅱ型贲门癌根治术后较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运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分别予以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及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组患者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腹泻、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消化道重建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P〈0.05),在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腹泻、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贲门癌术后常易发生反流性食管炎,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质量。本文旨在观察贲门癌近端胃切除后采用空肠间置来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结论空肠间置术后食管返流轻微,可有效预防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胃及食管下段切除后,间置带蒂横结肠在消化道重建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51例患者均系胃癌累及或者同时合并食管下段癌,病变范围比较广,在根治性切除癌肿后,均采用横结肠间置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在此基础上根据重建方式的不同分出两组:A组27例,间置横结肠的远端直接和十二指肠吻合;B组24例,间置横结肠远端和空肠行Roux-en-y吻合.观察比较两组间置结肠钡餐排空时间、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及营养状况等情况.结果 手术后6个月间置结肠钡餐排空时间、反流性食管炎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等指标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横结肠间置术在全胃及食管下段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中选择间置横结肠远端和十二指肠吻合术式是可参考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问置顺蠕动空肠的胃次全切术治疗贲门癌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31例贲门癌行保留幽门的胃次全切除术.在食管与残胃之间间置顺蠕动空肠,并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3cm左右重叠缝合空肠浆肌层重建人工贲门.结果 31例贲门癌患者均随访1~8年,平均(2.4±0.5)年.随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为(2.2±0.4)h,无贫血倾倒综合征发生;食管及吻合口炎症2例.保留幽门间置顺蠕动空肠的胃次全切术后残胃具有贮存食物、良好的排空及抗返流功能,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满意.结论 本术式术后并发症少,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患者牛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贲门癌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总结高邮市人民医院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间采用经腹早期贲门癌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改良间置空肠食管残胃吻合术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1例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全组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平均11.3个月,无反流性食管炎、排空障碍及倾倒综合征,术后3个月进食量每餐400 ̄500 g,每日进餐3 ̄4次,术后6个月患者无贫血,体重接近或超过术前水平。结论:早期贲门癌行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采用改良间置空肠食管残胃吻合术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较为理想的术式.方法 选自2005年1月~2011年1月308例进展期Ⅱ型、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病人,进行了两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死亡例数、术后半年各种营养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手术相关病死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半年营养指标方面,3S空肠间置组明显优于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组(P<0.05).3S空肠间置组在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发生方面,明显优于食管空肠吻合组(P<0.05).该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良好,生活质量高.结论 3S空肠间置消化道重建术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后较为理想的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空肠间置术对胃癌患者近端胃大部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行近端胃大部切除的胃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3),对照组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采用传统食管-残胃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观察组采用空肠间置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体质量变化和生活质量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CRP和SIRS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体质量变化和反流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肠间置术手术时间延长,而术后并发症无变化,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反流症状减轻,是胃癌患者近端胃大部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食道残胃直接吻合术,观察组采用食道残胃间空肠间置重建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质量、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1.3±32.4)min,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45.8±23.5)min(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4.71%(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后烧心感觉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食道残胃间空肠间置重建术可以显著减少胃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减少患者烧心的症状,是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能有效对抗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150例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均采用改良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全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痊愈出院,临床随访无反流性食管为症状发生.结论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术后,行改良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能有效地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同时对吻合口瘘及狭窄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近端胃切除术后食管胃前壁吻合术及幽门成形术治疗早期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2例早期贲门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接受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食管胃后壁吻合术及唇式包埋术重建消化道,观察组术后接受食管胃前壁吻合术及幽门成形术重建消化道。对比两组手术时长、肠蠕动恢复时间、胃液引流量及住院时长,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短于于对照组,胃液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6.52%(3/4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2.174%(1/46)]低于对照组[23.91%(11/46)、17.39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贲门癌患者近端胃切除术后施行食管胃前壁吻合术及幽门成形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2组,管状胃组40例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全胃组40例采用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2组均无手术死亡。管状胃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和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17.5%、32.5%12.5%和0,全胃组分别为40.0%、65.0%.32.5和2.5%。管状胃组的胸胃综合征、肺部并发症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全胃组(P<0.05~P<0.01);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切除术后管状胃制作简单、安全,有效改善了胃食管反流,降低了胃排空不良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 12例残胃贲门癌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首次胃大部切除术后至残胃贲门癌的确诊时间为 6a~ 2 4a。本组全部行残胃全切除。消化道重建 :横结肠间置代胃 3例 ,空肠Roux_Y代胃 9例。结果 :术后存活 3a以上者占 5 0 % (6 / 12 ) ,3例已存活 6a。结论 :①横结肠代胃有明显的食物储存作用 ,并可预防或减少反流性食管炎 ,是全胃切除后重建消化道的理想术式 ;②首次胃大部切除术后 10a为残胃贲门癌发病高峰期。首次胃大部切除的术式与残胃癌的发生有关 ,BillrothⅡ式发病率远高于Ⅰ式 ,并且发病时间较短 ;③胸腹联合切口较腹部切口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