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冠心病是目前公认的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与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其中焦虑、抑郁尤为重要。文中旨在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 isease,CHD)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将102例CHD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药物治疗为对照组,50例患者;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为心理干预组,52例患者。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分,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SCL-90首次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3周后再次评定,心理干预组患者的SAS、SDS、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CHD伴焦虑、抑郁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娥娥 《吉林医学》2009,30(12):1098-109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9例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于术前1d、术后1、3、5d进行调查,统计SAS、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1、3、5d SAS、SDS评分及阳性率分别与术前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2月1日-2006年7月1日在我院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符合入组条件且表示能够坚持随访的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均按要求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OS),并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40例(失访4例),在其诊治过程中对其进行全程、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40例(失访2例),则顺其自然不进行心理干预,仅给于一般性指导。对干预前及干预三个月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经全程系统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其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行系统护理干预对其焦虑与抑郁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90例冠心病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总体健康评分较对照组分高(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心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随后进行为期5个月的随访。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56)对两组受试者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观察组HAMA及LHANI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SF-56各因子(除社会功能外)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朱继芳  李远琼  陈朝容  刘莉 《重庆医学》2015,44(13):1801-1803
目的 探讨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痛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对226例冠心痛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108例焦虑抑郁情绪兼有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226例冠心病患者中,伴焦虑情绪者127例(56.2%);伴抑郁情绪者116例(51.3%);焦虑、抑郁兼有者108例(47.8%).首次评估时两组SAS、SDS、SCL评分差异不明显;再次评估时试验组SAS(34.19±6.03)、SCL(1.48±0.53)明显低于对照组SAS(46.44±7.48)、SCL(2.26±0.44),P<0.05;试验组SDS(34.57±4.86)、SCL(1.55±0.58)明显低于对照组SDS(47.28±7.76)、SCL(2.32±0.49),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2.90±3.32)d、治愈率为64.8%,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9.41±6.89)d、治愈率为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心理干预的效果。对象本组64例患者为2001年4月至2002年10月在本院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43例,女21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6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2例,高中及以上2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伴有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方法200例伴有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左室射血分数( LVEF),评估心功能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干预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心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心功能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田爱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43-1545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不同妇科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86例,根据不同的妇科疾病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62例。A组患者患有卵巢癌、子宫癌,B组患者患有良性卵巢疾病、子宫切除,C组患者患有子宫肌瘤、卵巢瘤。住院期间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入院及出院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心理干预之后,3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大幅降低,与实施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之后,中、重度焦虑、抑郁患者明显减少,轻度、或正常人数增加明显,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疾病患者患病之后情绪不稳定,出现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对其进行缓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70例存在不孕的女性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定,分别进行4周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病人SAS、SDS评分。结果病人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下降。结论焦虑、抑郁是不孕症病人常见的情绪障碍,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对中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予以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参照组,反面为试验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SAS评分(41.88±8.92)分、SDS评分(40.41±9.34)分,均低于参照组的(51.23±9.44)分、(48.32±9.4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提高护理的整体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进行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用SDS、SAS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SAS评分为20.50±1.75,对照组SAS评分为9.3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0,P0.001);干预组患者SDS评分为22.17±5.40,对照组SDS评分为39.82±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4,P0.001);干预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较为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张慧茹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749-175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经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于干预后第1周、第5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入院第5周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增强信心稳定病情,促进疾病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梁敏 《吉林医学》2013,34(12):2387-238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对不同时段所获取的患者心理表现和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后,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有明显的下降,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有积极的治疗效果。结论: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吴敏  屈桂超 《吉林医学》2012,(27):6035-603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将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于入院时和术后3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焦虑、抑郁各方面的指标评分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方面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协同药物治疗在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2月冠心病伴抑郁、焦虑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协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depressionscale,G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进行评分,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SAS和GAS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脏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法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心理症状评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5.83、58.87,SDS评分分别为56.97、57.93。40天后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对照组下降不显著,而干预组SDS、SAS明显下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恰当的心理干预能降低焦虑抑郁程度,对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68例银屑病患者按住院病历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的评分状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产科治疗的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心理干预,干预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8周,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