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高热惊厥相关因素及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丽 《吉林医学》2010,31(12):1714-1714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0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体温、伴随疾病、发病季节、发病次数、首次发病年龄、家族史等。结果:初发年龄<2岁,体温<39℃,有阳性家族史,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临床上应注意小儿惊厥发生因素,及时作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小儿热性惊厥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最初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不能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出现窒息,产生严重后果。本文从分析小儿热性惊厥急救护理的关键和重要性,对小儿热性惊厥诊治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系统性做好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急救及护理措施,确保小儿身体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文主要对小儿高热惊厥症状的发病机理进行病理研究,并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机理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密切配合治疗措施.方法 对本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68例高热惊厥症状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对患儿高热惊厥的主要症状表现进行临床观察,对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的生理特征变化、病症表现等进行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对6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后,64例患儿在治疗3~5天内痊愈,治疗有效率达到94.1%,患儿在治愈后没有出现高热惊厥的复发情况.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需要立即进行护理,避免病情的加重,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4.
小儿高热惊厥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作影 《吉林医学》2010,(34):6362-6363
高热惊厥是发育期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综合征,是6个月-5岁儿童中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在小儿高热惊厥中起重要作用;发热是引起小儿高热惊厥发作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任何疾病与环境温度的改变导致体温上升均可诱发小儿发生高热惊厥;间断发作的感染性病症与小儿高热惊厥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小儿热性惊厥发病年龄、症状、脑电图表现.小儿热性惊厥的预后、癫痫的脑电图表现,小儿热性惊厥脑电图与癫痫的脑电图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同时也不能完全依赖它但也不能忽略它在临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芳 《大家健康》2016,(4):188-188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经验。结果:小儿高热惊厥发病年龄以1-3岁最多见,以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支气管炎;本组26例患儿中,治愈25例,好转1例。结论:早期发现惊厥先兆可减少惊厥的发生,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小儿惊厥85例临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小儿惊厥85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生后1天 ̄14天惊厥小儿,按病因归类,总结临床惊厥发作形式与辅助检查的改变。结果:小儿惊厥病因复杂,发病广泛。发病率最高为癫痫,其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高热惊厥,三者发病率占75.3%。新生儿组全部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多数婴儿脑CT有较重器质性改变。结论:小儿惊厥临床发病急重,病死率高(2.35%)迅速止惊,积极病因治疗,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祁铭春  林玉藤  李玉萍 《当代医学》2010,16(25):106-107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相关病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小儿惊厥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74例治愈,未发生并发症,1例重型颅脑外伤患儿死亡。结论针对小儿惊厥病因做好预防工作,并积极进行急救工作,能有效减少惊厥发作、缩短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对该病的治疗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小儿高热惊厥发病对象多为3岁以下儿童,发热、呼吸道不畅是发病的重要诱因,治疗时退热降温、止痉以及改善呼吸道状况是有效治疗该病的关键、在经过治疗后40例患儿都恢复了健康,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是可预防可治愈的儿童常见疾病,降低患儿温度和改善呼吸道状况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护理方法对该病的治疗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经验及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138例高热惊厥患儿的年龄、原发病、家族史等一般资料及相关临床检查。结果常规治疗高热惊厥时,最重要的是及时采用有效的止惊措施,同时予以及时吸氧、退热、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总有效率为98.5%。结论高热惊厥作为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小儿高热惊厥的发作与患儿的年龄、性别、家族史及季节、发作时体温有明显相关性。掌握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配合及时抢救及合理预防可以避免脑神经的损害,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与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11月~2016.11月入急诊121例高热惊厥患儿,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论: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何苗 《微创医学》2005,24(4):580-581
小儿烧伤后并发惊厥发病急,若处置不当可危及生命.我科1997~2003年共收治烧伤小儿196例,其中住院期间发生惊厥12例,发生率为6.12%.本文就小儿烧伤后惊厥发生的原因、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惊厥是痫性发作的常见形式,以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作为主要表现,常伴意识障碍,可以在小儿许多急性疾病过程中出现,随原发病结束而消失。小儿惊厥的发病率为成人的10-15倍,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其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往往危及生命;而多次发作,尤其惊厥持续状态常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认识。方法对100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患儿中复发19例,积极防治、早期诊断、安全治疗是提高患儿预后的关键。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常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损伤,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5.
小儿高热惊厥65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提高认识。方法:对65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复发9例,积极防治、早期诊断、安全治疗是提高患儿预后的关键。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常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损伤,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以利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106例小儿惊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热性惊厥76例 (71.7%),颅内感染15例 (14.2%),癫痫6例(5.7%),低钙血症7例(6.6%),颅内出血2例(1.9%)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最多见1~3岁42例(39.6%),4天~1岁37例(34.9%),>6岁19例(17.9%),>9岁8例(7.5%).全年均可发病.结论:1~3岁婴幼儿易发生惊厥.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颅内感染次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年龄分布、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2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和急救措施有效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0例中3岁以下的为14例(70%),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15例(75%)。结论:对小儿高热患者必须尽早给予解除高热的处理并进行抗感染治疗,当惊厥发生后,正确应用抗惊厥药物是十分必要的,止惊厥药物首选安定缓慢静注,惊厥控制后用鲁米那口服至体温正常。  相似文献   

18.
惊厥是小儿大面积烧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本原因是大脑神经元细胞体功能失常。临床上病因比较复杂,包括高热、烧伤性休克、烧伤脑病(脑缺氧、脑水肿,中毒性脑病)、电解质紊乱等均是引起小儿烧伤惊厥的常见因素。本文搜集国内外近几年与小儿烧伤惊厥相关的文献,对其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邓郁芬 《中外医疗》2010,29(24):56-57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50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吸氧、控制惊厥、退热,积极治疗原发病后病情即得到控制,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6h~17d,平均4.5d。结论对小儿惊厥发作要及时、科学的诊治,防止脑细胞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对80例小儿热性惊厥(FC)进行分析,减少热性惊厥对患儿的危害。方法:对80例小儿热性惊厥资料进行分析,及时降温,精心护理,防止惊厥窒息而致死亡。结果:小儿热性惊厥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原发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初发年龄6个月~3岁占93.8%,初发体温〉38.5℃者占88.9%,有10.2%有惊厥家族史,本组80例患儿均治愈。结论:对6个月~3岁发热患儿,当体温〉38.5℃时尽快降温,必要时可给予预防性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