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是一兼性厌氧、嗜CO_2、无动力的G-小杆菌。正常以少量寄居于口腔牙菌斑,现归于嗜血杆菌属。但其分类问题还有争论。最近的研究表明,A.a的感染不仅与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JP)的关系密切,而且在快速进行性牙周炎(rapidly progressive periodontitis-RP)和活跃性成人牙周炎(adult periodontitis—AP)中也占有一定地位。提示了A.a与牙周炎的活动性和进行性破坏有关。本文仅就A.a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和免疫性作一综述。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为G-小杆菌,有的略弯  相似文献   

2.
伴放线放线杆菌与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的关系密切。该菌的多种毒力因子中,白细胞毒素的研究最深入。菌株编码白细胞毒素的操纵子中启动子区的结构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产生白细胞毒素的量,形成致病力强的高毒株,并与不同人群中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的发病情况相关。本文就伴放线放线杆菌与局限性青少年牙周为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伴放线放线杆菌(A.a)是青少年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A.a的传统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本文从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出发,就核酸探针的种类及其杂交、探针的标记、临床应用、评价及使用核酸探针杂交技术检测A.a的前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 illus actinomycetem com itans,A.a)在不同类型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和颊黏膜中的分布。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AgP)、慢性牙周炎患者(CP)、牙周健康者口腔龈下菌斑和颊黏膜中的A.a进行检测,分析该菌分别在两部位的相对含量。结果:AgP组菌斑和颊黏膜样本中A.a阳性检出率均为41.7%,分别高于CP组(菌斑16.7%、颊黏膜10.0%)和牙周健康组(菌斑和颊黏膜均为0%)。AgP组A.a在菌斑和颊黏膜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8.5%和22.2%,高于CP组(菌斑19%、颊黏膜12.75%)。结论:A.a不仅存在于龈下菌斑中,也能够粘附于颊黏膜;A.a是AgP的主要优势菌也参与了CP的菌群组成。  相似文献   

5.
伴放线放线杆菌与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的关系密切。该菌的多种毒力因子中,白细胞毒素的研究最深入。菌株编码白细胞毒素的操纵子中启动子区的结构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产生白细胞毒素的量,形成致病力强的高毒株,并与不同人群中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的发病情况相关。本文就伴放线放线杆菌与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伴放线放线杆菌与牙周炎,特别是与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有着密切的关系.伴放线放线杆菌外膜蛋白作为其重要毒力因子,在牙周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伴放线放线杆菌外膜蛋白的结构特征、外膜蛋白的表现型、外膜蛋白与血清型、外膜蛋白的致病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寡核苷酸探针检测龋下菌斑中伴放线菌放线杆菌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伴放线菌放线杆菌在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龈下菌斑中的分布。方法利用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对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60患病位点、10例健康人的10个对照位点龈下菌斑中伴放线菌放线杆菌进行检测。结果60个患病位点中有19位点检出伴放线菌放线杆菌,检出率为31.67%,在健康部位未检测出伴放线菌放线杆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伴放线菌放线杆菌的患者的年龄是(28.68±7.33)岁,未检出伴放线菌放线杆菌的患者的年龄是(44.48±12.48)岁,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伴放线菌放线杆菌与年轻患者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牙周炎患者唾液中伴放线放线杆菌的检出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不同类型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的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Aa),探讨唾液和集合龈下菌斑中Aa检出率的差异以及唾液中Aa的存在状况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 方法 收集50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48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edontitis,CP)患者和25例非牙周炎者的非刺激性全唾液和集合龈下菌斑,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种样本中的Aa. 结果 Aa在AgP患者唾液中的检出率(32%)显著高于非牙周炎者(4%)和CP患者(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同时Aa在AgP患者唾液中的检出率也显著高于集合龈下菌斑样本(1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是唾液中存在Aa的危险指征(OR=3.23,P<0.05);出血指数≥3的位点超过70%与唾液中存在Aa有关(OR=19.21,P<0.01). 结论 AgP患者唾液样本中A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集合龈下菌斑样本,亦高于CP患者和非牙周炎者,提示Aa可能参与AgP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放线共生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临床分离菌株白细胞毒素水平 ,区分高毒株与低毒株。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检测白细胞毒素操纵子启动子区域基因序列的差异。检测临床菌株 6 8株 ,其中b型 17株 ,c型 42株 ,a型9株。阳性对照高毒株为JP2 ,低毒株为ATCC43717等 5株Aa国际参考菌株 ,阴性对照为 12株异种菌国际参考菌株。结果  6 8株临床分离菌株扩增片段均为 10 2 2bp ,JP2扩增片段为 492bp ,ATCC43717等 5株扩增片段均为 10 2 2bp ,12株异种菌参考菌株无扩增片段出现。结论  6 8株临床分离菌株全部为低毒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龈下菌斑总菌数、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伴放线聚集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及白细胞毒素(LTX)在江苏汉族牙周炎人群中分布的角度,比较牙周病2018年新分类与1999年分类.方法:纳入73名牙周炎患者和26名牙周健康者,分别按照牙周病2018年新分类与1999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DNA探针鉴定伴放线放线杆菌(Aa)的价值,探讨Aa与牙周炎临床表现间的相关性。方法 32例成人牙周炎患者59个部位龈下菌斑经Aa选择性培养后,菌落分别用DNA探针法及生化法鉴定,并根据探针法的检出率探讨Aa感染与牙周炎临床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DNA探针法与培养法有一致性(P〈0.01,r=0.78但探针法的检出率(26/59)明显高于培养法(19/59)(P〈0.05);Aa的检出率与  相似文献   

12.
伴放线放线杆菌是侵袭性牙周炎的可疑致病菌,菌毛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本文对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毛的形态、相关基因和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调控、致病作用以及免疫原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牙周状况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伴放线放线杆菌(Aa)的关系。方法试验分4组: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A组)34例,冠心病组(B组)28例,慢性牙周炎组(C组)30例和对照组(D组)31例。记录各组牙周状况,取龈下菌斑进行Pg和Aa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检测牙周袋或龈沟内Pg和Aa阳性率。结果牙周状况A组比B组、C组差,C组比D组差。Pg、Aa阳性率A组比B组高,C组比D组高。结论冠心病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较非冠心病患者差,提示慢性牙周炎可能是冠心病的又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是牙周主要致病菌之一,近年对其研究较多,并取得不少进展,本文着重描述了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的一些重要特性,包括其传播特征、分类、毒性特征、检测方法、与牙周炎的关系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和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及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牙周炎患者 120例,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检查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基础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时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伴放线放线杆菌(A.a)比例的变化.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各项指数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g占总菌的比例与基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A.a占总菌的比例与基线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础治疗可以有效治疗慢性牙周炎,并能降低致病菌P.g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口腔医学研究》2006,22(5):504-506
目的:研究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 illus actinomycetem com itans,Aa)可溶性产物对体外培养的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 lear leukocytes,PMNLs)的影响,探讨该菌在牙周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集健康青少年外周血,Per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PMNLs,将Aa超声粉碎滤液分别加入PMNLs(实验组)与含抗毒血清的PMNLs(对照组)中,在1m in、5m in时电镜观察摄片,20m in、40m in和60m in时细胞学检测并记数。结果:实验组PMNLs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形态学变化,其颗粒伴部分胞液脱出细胞外,对照组细胞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脱粒的PMNLs百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Aa可溶性产物可诱导外周血PMNL中颗粒向细胞周边移动并脱出,降低宿主抵抗力,参与牙周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伴放线放线杆菌菌落生长形态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从粗糙型到光滑型的转变过程,认别Aa在实验室传代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生长形态。方法:从牙周炎患者龈下菌班中分离出的原代菌株8株,应用固体及液体培养基连续传代,液体培养每次传代的同时接种固体培养基观察相应的菌落形态。结果:液体培养获得3株光滑型转变株。菌落的变化从粘附的小菌落到沉淀的大菌落到完全的均匀生长,转化过程大约需要7-8代。在这一过程中相应传至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Aa从粘附的半透明的小菌落变大、不透明并失去粘附的特性,又随着边缘的扩散变为扁平,透明度也增加;与此同进内部的星形结构逐渐变简单、变小,最后消失。固体培养未获得典型的转变株。结论:Aa从粗糙型到光滑型的转变是一个菌落湿度逐渐增加,体积逐渐增大,并逐渐失去内部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至少可以看到半透明突起的粗糙型,不透明突起的光滑型和近乎透明的扁平光滑型3种菌落形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型伴放线放线杆菌在全身血液感染中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29株从全身感染患者血液中分离培养的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株进行血清型分析,采用ATCC 29523(血清型a)、ATCC 43718(血清型b)、ATCC 33384(血清型c)、IDH781(血清型d)、IDH1705(血清型e)以及CU1000(血清型f)作为伴放线放线杆菌参考菌株。根据伴放线放线杆菌不同血清型特异性多糖抗原基因序列设计6对不同的寡核苷酸引物,用这6对引物分别对上述菌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结果每一对引物均针对相应血清型的参考菌株产生特异性单一条带PCR产物,血清型a、b、c、d、e、f菌株的PCR产物大小分别为428、298、559、690、211、232bp。29株血源性临床分离菌株中血清型b16株(55%),血清型a和c各4株(14%),血清型d和f各2株(7%),还有1株无法鉴定为上述任何一种血清型。结论血液中分离培养的伴放线放线杆菌以血清型b为主,其次是血清型a和c。  相似文献   

19.
伴放线放线杆菌(A.c)是青少年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A.a的传统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本文从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出发,就核酸探针的种类及其杂交、探针的标记、临床应用、评价及使用酸探针杂交技术检测A.a的前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是牙周主要致病菌之一,近年对其研究较多,并取得不少进展,本着文重描述了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的一些重要特性,包括其传播特征,分类,毒性特征,检测方法,与牙周炎的关系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