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创伤患者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D-D)和血糖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金湖县中医院骨科住院的骨创伤患者100例作为创伤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动态测定骨创伤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D-D和血糖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不同程度创伤的相关性。结果创伤组的血浆D-D和血糖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创伤程度的加重,各时相点血浆D-D和血糖水平也随之增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D-D和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8,P<0.01)。结论骨创伤可使机体发生复杂的应激反应,血浆D D和血糖水平反映了病情轻重及创伤程度,对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机体在应激状态时可由于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尤易致高血糖状态,此变化破坏机体内环境稳定及因高血糖毒性影响组织细胞功能,导致病情加重,因此越来越多学者主张强化胰岛素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但若将血糖降得过快过多会影响机体在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3.
危重病人血糖、胰岛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病人由于应激反应,血糖、胰岛素发生变化以适应此时机体对能量增加的需要,其变化与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我们观察了60例危重病人血糖、胰岛素的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症病毒性脑炎(VE)患儿应激性高血糖(SHG)和电解质水平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探讨重症VE患儿血糖及血清钾、钠、钙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贵阳市儿童医院83例重症VE患儿进行血糖及血清钾、钠、钙的动态检测,并以40例轻症患儿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重症VE患儿易发生SHG及低钠、低钾、低钙血症。血糖升高,血钠、血钙降低与患儿病情轻重密切相关。随着VE进入恢复期,存活者上述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重症VE患儿存在应激损伤,机体的过度反应亦可引起血清电解质改变,由此加重内环境的紊乱。控制过度的应激反应和稳定内环境,对重症VE患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糖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53例AMI患者分为病重组及普通组,均于发病48小时内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AMI患者有32.08%的空腹血糖、28.30%的餐后2小时血糖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病情愈重血糖愈高(P<0.05)。预后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浆粘度呈正相关。结论AMI患者血糖异常预示病情严重,是急性期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研究表明,通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使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良好的水平范围,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1],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运载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稳定,改善其血药动力学,还可通过病人病情和血糖的变化调节,改善血糖,为使用者提供了更灵活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糖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肾移植患者术后24h内血糖的变化,分析术后高血糖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0名肾移植术后处于多尿期正在接受补液的患者,分别在肾移植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血糖和尿糖。结果患者术前血糖正常,术后各时间点血糖显著高于术前水平,术后尿糖也均为阳性,且与血糖的变化一致。结论肾移植术中应用激素以及手术引起的机体应激是造成患者术后血糖升高的重要因素,而现有的补液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偏高也是血糖升高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有必要降低肾移植术后的补液液体中葡萄糖含量,使之恰当地起到提供能量的作用,减轻移植肾的负担。同时护士应加强肾移植术后早期血糖的观察。  相似文献   

8.
烧伤后应激反应致血糖浓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后的应激反应是机体对有害刺激做出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的综合反应。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血糖浓度有增高趋势。但是,严重烧伤后,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而血糖浓度的变化是否也有相应的动态改变,本文对此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以及高血糖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9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脑外伤急性期血糖水平显著增高,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著相关(P<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血糖含量越高;血糖越高预后越差。结论正确血糖控制和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方法 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8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型16例、中型24例和重型46例,分别在受伤后48h内、伤后1周、1个月和2个月对血糖进行检测,并结合损伤部位和残疾分级量表(DRS)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轻型颅脑损伤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重型患者受伤时血糖水平高,重型颅脑损伤时高血糖水平可持续2个月以上。DRS评分与伤后48h和伤后2个月时的血糖水平存在直线正相关,受伤后血糖水平越高,则残疾程度越重,预后越差。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时,颅内损伤广泛并累及脑干功能和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中血糖水平高且持续时间长。结论 颅脑损伤早期因应激反应出现高血糖,血糖水平可对病情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受伤时血糖水平高且持续时间长提示病情严重、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根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9):891-891,89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糖的监测仍是糖尿病患者了解、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血糖检测的准确性,真实反映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和病情变化,笔者在平时工作中总结了几个细节,对患者监测血糖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高血糖与急性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357例脑梗死病例按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增高组和无血糖增高组,在患者入院48h内采集静脉血测量空腹血糖,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其血糖水平对脑梗死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糖的高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死亡率呈正相关。结论控制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其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后患者1月内血糖变化情况,以便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血糖变化规律,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拜安捷血糖仪,测量并记录110例肝移植术后第4d后患者1月内的空腹、3餐后血糖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患者术后1个月内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7d内血糖呈上升趋势,术后4~14d维持在高血糖水平,术后14d后逐渐降低.结论 肝移植术后1月内患者血糖随时间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护理方面通过预测患者血糖变化趋势,了解及评估患者糖代谢紊乱时间及程度,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效果评价与安全,以及采用本方法对机体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32例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检测换血术前与术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血糖、电解质、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换血前比较,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钾降低,血糖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换血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轻微下降,血钙、血钠水平及凝血功能没有明显变化,换血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血疗法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但短时间内可引起新生儿血液内环境的不同程度的变化,术后应密切观察内环境变化,以便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血糖升高与病情呈正相关,且随着血糖水平的逐渐增高(C组≥16.7mmol/L),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呈显著下降。结论高血糖可加重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损伤,使康复过程延缓。提示血糖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在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1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情应用二甲双胍、格列苯脲、罗格列酮、胰岛素等药物单一或联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治...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后,由于本身患有糖尿病及术后机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血糖明显升高,如果血糖控制不及时,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糖尿病的存在,可能增加换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起病12h内血糖变化情况及探讨血糖变化程度与脑卒中严重程度、卒中类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2次测定188例无糖尿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起病12h内的血糖水平。结果:血糖于急性脑卒中起病12h内开始升高:轻至中度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由5.6mmol/L升至6.1mmol/L(P<0.001);重度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由6.3mmol/L升至6.8mmol/L(P<0.001);起病7d内死亡患者血糖水平由6.8mmol/L升至7.2mmol/L(P<0.001)。结论:血糖水平在急性脑卒中起病后升高且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总结67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其中一般病例35例,重症病例32例,对比研究其入院时NSE值及血糖的水平。结果重症病例组入院时NSE值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一般病例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NSE值及血糖水平升高提示手足口病病情加重,NSE及血糖监测在判断病情变化和预后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血糖水平高低是否与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检测胰岛素含量,分析其变化是否与血糖升高有关。方法:将68例脑外伤患者按照GCS昏迷记分法分为3组,以葡萄糖已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以磁性微粒分离的免疫酶联测定法(IEMA)测定胰岛素,比较不同组别血糖及胰岛素含量差。结论:颅脑损伤后导致高血糖、伤情愈重,血糖升高愈明显.血糖高低与病人预后有明显相关性,血糖愈高预后越差。而胰岛素在轻型颅脑损伤中变化不明显,在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8小时内升高,72小时内明显下降,明显低于正常。颅脑外伤后高血糖并非是由于胰岛素含量降低所造成,而很可能是由于血液中胰岛素活性下降或胰岛素含量相对不足,及分泌耗竭造成的储备不足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