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霉素诱导大鼠癫痫发作中催产素对神经元代谢活动有关的持续性癫痫发作的标志-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2在武汉大学医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取健康3月龄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青霉素致痫组与催产素处理组,每组6只。青霉素致痫组腹腔注射青霉素30万U;催产素处理组腹腔注射催产素20岷,30min后再腹腔注射青霉素30万U;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均于给药24h后用100g/L氨基甲酸乙酯(1g/kg)腹腔注射麻醉,断头取脑,切取冠状脑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青霉素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及催产素干预后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内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每只动物脑切片标本抽取3张,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高倍镜视野(SP&;#215;200),测定每个视野下阳性反应的吸光度。以每只动物脑切片标本15个视野的平均吸光度为该例的测量值。结果:1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给予青霉素后10min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症状。表现为不动、凝视、蹲伏、湿狗样抖等。②对照组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胞内偶见散在分布的棕黄色颗粒,热休克蛋白70表达弱;青霉素致痫组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胞内出现密集的深棕黄色颗粒,热休克蛋白70表达呈强阳性;催产素处理组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胞内出现密集的棕黄色颗粒,热休克蛋白70表达呈阳性,但表达量较见青霉素致痫组减少。③青霉素致痫组热休克蛋白70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6652&;#177;0.0261),(0.1030&;#177;0.0040),t=-51.158,P〈0.001];催产素处理组降为(0.5692&;#177;0.0645),与青霉素致痫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092,P〈0.05)。结论:在癫痫发作过程中,预先用催产素可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质70的合成而降低大脑皮质与海马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3.
热休克蛋白70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热休克蛋白70与脑缺血的研究,综述热休克蛋白70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0-01/2005—10与热休克蛋白70和脑缺血相关文章,检索词“Heat shock protein 70,isehemi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5-10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热休克蛋白,脑缺血”。
资料选择:就选择到的1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热休克蛋白70和脑缺血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19篇,无论观察对象为动物还是患者全部纳入,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
资料提炼:将筛选到的19篇文献按热休克蛋白70结构、功能和临床应用分类:其中1篇与热休克蛋白70的结构相关,16篇与热休克蛋白70和脑缺血的关系相关,2篇与热休克蛋白70的临床应用有关。
资料综合:热休克蛋白70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为保守的一族蛋白。脑缺血的实验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70表达具有时相性,并与受损部位和程度有关;其表达量的增加可能是缺血性脑损伤中内源性脑保护机制之一。
结论:热休克蛋白70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性作用,对其生物学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将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顺铂内耳中毒豚鼠耳蜗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顺铂内耳中毒豚鼠耳蜗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特点。方法:制备顺铂内耳中毒听力损伤模型。分别于第3天、第6天处死豚鼠,取耳蜗做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SP70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耳蜗HSP70的表达和分布特点,图像分析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结果,对照组中Corti器,血管纹,螺旋缘、螺旋神经节呈弱阳性,Ⅱ组中Corti器,血管纹,螺旋缘,螺旋神经节的HSP70表达增强。Ⅲ组中Corti器,血管纹,螺旋缘,螺旋神经节呈强阳性。Ⅲ组平均灰度值较对照组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顺铂能够诱导HSP70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使HSP70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顺铂内耳中毒豚鼠耳蜗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特点。方法制备顺铂内耳中毒听力损伤模型,分别于第3天,第6天处死豚鼠,取耳蜗做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SP70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耳蜗HSP70的表达和分布特点。图像分析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结果对照组中Corti器、血管纹、螺旋缘、螺旋神经节呈弱阳性。Ⅱ组中Corti器、血管纹、螺旋缘、螺旋神经节的HSP70表达增强。Ⅲ组中Corti器、血管纹、螺旋缘、螺旋神经节呈强阳性。Ⅲ组平均灰度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顺铂能够诱导HSP70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使HSP70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氟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热休克蛋白(HSP)70和27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10只。大鼠脑缺血60min,然后进行再灌注。S组在脑缺血前30min吸入氧气+2.4%七氟烷60rain。Sham组和I-R组吸入氧气。缺血60min,再灌注24h后处死大鼠,取缺血侧顶叶皮层脑组织,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HSP_70和HSP-2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和HSP-27蛋白的表达增加(P〈o.01),应用七氟烷预处理能显著地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HSP-70和HSP-27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七氟炕能上调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HSP70和HsPL27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过表达对骨骼肌细胞(C2C12)内ATP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重组pTRE2hyg-Hsp70质粒,稳定转染C2C12细胞系,建立Hsp70过表达的C2C12细胞系。分别在转染后细胞培养的不同时间点(0 d,3 d,7 d),检测细胞内ATP的水平。结果 Hsp70过表达的C2C12细胞系在培养的3 d,7 d,细胞内ATP的水平分别达到(14.5±2.87)nmol/mg蛋白质、(15.3±3.12)nmol/mg 蛋白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p70过表达的骨骼肌细胞可以提高细胞内的ATP水平,提示Hsp70对骨骼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热休克蛋白70与脑缺血的研究,综述热休克蛋白70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5-10与热休克蛋白70和脑缺血相关文章,检索词“Heatshockprotein70,ischemi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5-10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热休克蛋白,脑缺血”。资料选择:就选择到的1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热休克蛋白70和脑缺血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19篇,无论观察对象为动物还是患者全部纳入,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资料提炼:将筛选到的19篇文献按热休克蛋白70结构、功能和临床应用分类:其中1篇与热休克蛋白70的结构相关,16篇与热休克蛋白70和脑缺血的关系相关,2篇与热休克蛋白70的临床应用有关。资料综合:热休克蛋白70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为保守的一族蛋白。脑缺血的实验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70表达具有时相性,并与受损部位和程度有关;其表达量的增加可能是缺血性脑损伤中内源性脑保护机制之一。结论:热休克蛋白70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性作用,对其生物学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将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黄多糖(TanguticumMaximpolysaccharides,TMP)对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多糖的脑保护作用机制,为其用于临床治疗脑损伤寻求依据。方法复制大鼠脑挫裂伤模型,分别在伤后6,24,48h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层表达HSP70的神经细胞,以Western-blot蛋白印迹方法检测脑皮层HSP70表达变化。结果大黄多糖治疗组6hHSP70表达高于损伤组,24,48h均低于治疗组。结论大黄多糖能促进HSP70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大黄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中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HSP)的表达以及大黄对AL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Wistar大鼠复制ALI的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ALI组、大黄预防用药组、大黄治疗用药组,每组15只。大黄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分别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2h处死动物。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对ALI组和大黄用药组测定肺系数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ALI组肺间质水肿,肺泡腔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血浆蛋白渗出,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ALI组HSP70的表达量较少,大黄用药组HSP70表达量增强。大黄用药组肺系数测定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ALI组肺系数测定升高,PaO2降低。结论大黄对ALI的肺组织起保护作用,并且预防组强于治疗组。大黄能增加LPS诱导ALI组织中HSP70的表达,表明大黄对ALI的肺组织起保护作用与HSP70相关。 相似文献
12.
针刺预处理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和热休克蛋白70mRNA的表达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3—10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神经解剖实验室进行。取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①正常对照组:不干预。②假手术组:暴露4条血管,不造模。③脑缺血组:四动脉阻断法全脑缺血10min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④脑缺血预处理组:预全脑缺血3min,再灌注24h后再次全脑缺血10min。⑤针刺预处理组:术前7d给予针刺,双侧足三里、曲池穴,双侧连接全能脉冲电疗仪,频率为1Hz,电压为2V,30min/次,针刺百会30min/次,1次/d,7d后全脑缺血10min。每组分别于再灌注12,24,48和72h麻醉状态下取材,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脑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数,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大鼠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结果:经补充后12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再灌注12h即可见,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72h仍具有较高水平[(55.87&;#177;10.68)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脑缺血组(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②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少量表达,再灌注24h为高峰[(20.84&;#177;5.93)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脑缺血组(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③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mRNA阳性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少量表达,再灌注48h为高峰[(19.44&;#177;5.55)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脑缺血组(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及上调热休克蛋白70mRNA、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有关,其效果与脑缺血预处理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3-10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神经解剖实验室进行。取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①正常对照组:不干预。②假手术组:暴露4条血管,不造模。③脑缺血组:四动脉阻断法全脑缺血10min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④脑缺血预处理组:预全脑缺血3min,再灌注24h后再次全脑缺血10min。⑤针刺预处理组:术前7d给予针刺,双侧足三里、曲池(,双侧连接全能脉冲电疗仪,频率为1Hz,电压为2V,30min/次,针刺百会30min/次,1次/d,7d后全脑缺血10min。每组分别于再灌注12,24,48和72h麻醉状态下取材,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脑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数,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大鼠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结果:经补充后12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再灌注12h即可见,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72h仍具有较高水平[(55.87±10.68)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脑缺血组(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②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少量表达,再灌注24h为高峰[(20.84±5.93)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脑缺血组(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③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mRNA阳性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少量表达,再灌注48h为高峰[(19.44±5.55)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脑缺血组(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及上调热休克蛋白70mRNA、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有关,其效果与脑缺血预处理相似。 相似文献
14.
15.
背景研究证实,热休克蛋白70家族的蛋白质对细胞有保护作用.氯胺酮可导致患者出现幻觉、谵妄等精神症状,可对大鼠边缘系统神经元产生损害,在这些受损的神经元内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可检测到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氯胺酮在不同年龄大鼠海马中诱导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探讨氯胺酮对神经损害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学与危重医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0-01/05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学与危重医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70只,雌雄不限,清洁级.方法35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20.0,40.0,60.0,80.0,100.0,120.0 mg/kg 6个实验组,每组5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氯胺酮20.0,40.0,60.0,80.0,100.0,120.0 mg/kg腹腔内注射.另取0~10,11~20,21~30,31~45,46~60,61~90,91~120 d年龄阶段大鼠35只,每个年龄段5只,分别腹腔内注射氯胺酮80.0 mg/kg.给药后正常喂养24 h后,在麻醉状态下快速断头取脑,于海马取5 μm冠状切面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海马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大鼠海马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百分率、密度和灰度值.结果7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大鼠脑海马区热休克蛋白70表达对照组,20.0,40.0,60.0,80.0,100.0,120.0mg/kg剂量氯胺酮组诱导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0,8.12±1.82,27.07±5.98,45.35±5.84,78.51±7.34,74.16±8.17,60.84±6.27.可见氯胺酮剂量在80.0 mg/kg以内,随剂量的增加,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1);氯胺酮剂量在80.0mg/kg以上,随剂量的增加,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显著降低(P<0.01).②氯胺酮对不同年龄段大鼠脑海马区热休克蛋白70表达20 d以下的幼鼠神经细胞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为0;在21~30 d,31~45 d,46~60 d,61~90 d大鼠海马中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34.17±6.18,55.42±4.80,78.51±7.34,83.16±11.10,与前一年龄组相比,随着年龄的增加,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1);61~90 d和91~120 d大鼠海马中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83.16±11.10和85.83±9.33(P>0.05).结论氯胺酮可诱导热休克蛋白70在大鼠脑海马区表达,提示海马区的神经元可能受到损害;随剂量的增加,其损害作用加强;氯胺酮对成年大鼠的脑损害作用大于幼鼠. 相似文献
16.
背景:研究证实,热休克蛋白70家族的蛋白质对细胞有保护作用。氯胺酮可导致患者出现幻觉、谵妄等精神症状,可对大鼠边缘系统神经元产生损害,在这些受损的神经元内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可检测到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氯胺酮在不同年龄大鼠海马中诱导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探讨氯胺酮对神经损害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学与危重医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0—01/05在四川大学华西陕院麻醉学与危重医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70只,雌雄不限,清洁级。方法:35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20.0,40.0,60.0,80.0,100.0,120.0mg/kg6个实验组,每组5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氯胺酮20.0,40.0,60.0,80.0,100.0,120.0mg/kg腹腔内注射。另取0~10,11~20,21~30,31~45,46~60,61-90,91~120d年龄阶段大鼠35只,每个年龄段5只,分别腹腔内注射氯胺酮80.0mg/kg。给药后正常喂养24h后,在麻醉状态下快速断头取脑,于海马取5μm冠状切面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海马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大鼠海马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百分率,密度和灰度值。结果:7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大鼠脑海马区热休克蛋白70表达:对照组,20.0,40.0,60.0,80.0,100.0,120.0mg/kg剂量氯胺酮组诱导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0,8.12&;#177;1.82,27.07&;#177;5.98,45.35&;#177;5.84,78.51&;#177;7.34,74.16&;#177;8.17,60.84&;#177;6.27。可见氯胺酮剂量在80.0mg/kg以内,随剂量的增加,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1);氯胺酮剂量在80.0mg/kg以上,随剂量的增加,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显著降低(P〈0.01)。②氯胺酮对不同年龄段大鼠脑海马区热休克蛋白70表达:20d以下的幼鼠神经细胞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为0;在21-30d,31-45d,46~60d,61~90d大鼠海马中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34.17&;#177;6.18,55.42&;#177;4.80,78.51&;#177;7.34,83.16&;#177;11.10,与前一年龄组相比,随着年龄的增加,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1);61~90d和91~120d大鼠海马中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83.16&;#177;11.10和85.83&;#177;9.33(P〉0.05)。结论:氯胺酮可诱导热休克蛋白70在大鼠脑海马区表达,提示海马区的神经元可能受到损害;随剂量的增加,其损害作用加强;氯胺酮对成年大鼠的脑损害作用大于幼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热休克蛋白(HSP70)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6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 min, 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 min后, 再灌注10s,缺血10s,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40min;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TUNEL 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同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结果:①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测定: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肌酸激酶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712.13±42.77),(935.17±57.99),(282.74±29.54)U/L,P<0.05,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心肌凋亡细胞计数:再灌注结束后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4.3±2.7)%,(22.3±3.6)%,(P<0.05)。③心肌热休克蛋白表达:缺血后处理组较对照组心肌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热休克蛋白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热休克蛋白(HSP)是生命体在高温、发热、缺血、缺氧、病毒感染以及炎症等不良环境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组蛋白质,能保护机体或细胞不受或少受伤害,这一反应过程称为热休克反应[J].研究证明,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诱导HSP70高效表达对心、肺、肠等器官的损伤有保护作用[2-4].本课题组前期成功构建了携带HSP70编码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在体外研究中观察到其对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5].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中将重组腺病毒载体通过尾静脉注入脑缺血缺氧大鼠体内,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外源性HSP70表达对脑缺血缺氧大鼠的保护效应,有望为脑缺血缺氧的防治提供可行性的基因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