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ICU护士职业认同现状,探讨影响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15年1-6月福建省福州市3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166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含一般资料问卷、职业认同评定量表.采用SPSS 11.5对资料进行录入与分析.结果 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05.75±14.57)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职业认知评价(27.02±5.34)分、职业社会支持(21.69±3.79)分、职业挫折应对(20.52± 3.30)分、职业自我反思(11.56±1.91)分、职业社交技能(18.06±3.41)分.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收入、夜班频率及工作年限的ICU护士在职业认知评价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及工作年限的ICU护士在职业社会支持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及婚姻状况的ICU护士在职业挫折应对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夜班频率的ICU护士在职业社交技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的ICU护士在职业自我反思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士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影响ICU职业认同感的相关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以巩固护士团队和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2.
丁丽丽  唐承 《中国医药》2012,7(7):899-901
目的 了解实习阶段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态度,为教学医院开展医学实习生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对在我院实习的67名医学实习生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艾滋病认知及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实习生获取HIV/AIDS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学校教育、多媒体宣传、电视.医学实习生对艾滋病知识得分较高[(18.3±2.3)分],口腔医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医学实习生[(19.5±2.4)分比(18.0±2.2)分、(17.2±2.0)分,P<0.05].对窗口期的正确回答率仅为55.2% (37/67).医学实习生对HIVAIDS患者态度得分为(15.0±2.4)分,男生与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2±2.8)分比(18.3±2.1)分,P<0.05].艾滋病知识和态度之间无相关性(P =0.343).结论 医学实习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但仍存在误区,对HIV/AIDS患者态度有待提高.教学医院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在临床教学各个环节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医护人员镇痛镇静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日至4月30日贵州省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69名NICU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方式对其镇痛镇静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69份。28名NICU医师知识、态度、行为及问卷总分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79±2.78)、(33.57±5.07)、(17.57±3.34)、(57.93±9.97)分;141名NICU护士知识、态度、行为及问卷总分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45±3.06)、(36.62±5.86)、(18.49±2.71)、(60.56±7.96)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作年限和职称的医师镇痛镇静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受教育程度的护士镇痛镇静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知识得分的医师镇痛镇静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是否接受过培训的护士镇痛镇静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护患纠纷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待纠纷的态度及采取的防御性护理行为,为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提供科学依据,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理论借鉴。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09年3月~9月对邯郸市3所医院406名护理人员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护龄的护理人员对护患纠纷相关知识得分、是否护理管理人员对待护患纠纷态度得分、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采取的防御性护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职称低、护龄短的非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纠纷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法律意识,使其正确对待护患纠纷,增强预防和处理纠纷的能力,减少防御性护理行为,促进护理技术创新,最终实现纠纷减少、患者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和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EBPQ)调查法,抽样调查河南省五个城市的5家三级甲等医院521名护理人员,调查其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结果科室、年龄及第一学历的不同在知识和实践方面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工作年限、最高学历、职称及职务的不同在知识、实践和行为方面得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婚姻状态、原专业是否护理专业及工作性质的不同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科室、高学历、高职称、工作年限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均有利于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信行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的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银川市3所三甲医院非肿瘤科352名护士,通过临床护士化疗防护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识、态度、行为标准得分分别为(51.30±11.44)分、(75.22±10.52)分、(52.98±5.23)分;不同特征护士化疗防护知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职称、工龄、在岗培训是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论 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信行水平亟待加强,建立和完善化疗防护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广州市社区医院护士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3个主城区18家社区医院32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糖尿病知识总得分为(8.05±4.90)分,总分为28分,不同学历、职称、年龄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降糖药物的服药时间得分最高,为(4.01±2.58)分,糖尿病运动治疗得分最低,为(0.33±0.75)分;78.1%的社区护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主要的形式为发放宣传资料占66.9%,其次为一对一讲解占19.5%,健康讲座占7.8%.结论 大部分社区医院护士参与糖尿病教育,但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欠缺,专科知识亟须提高,为提高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本院病房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认知情况、知识需求及对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调查问卷对240名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接受过MDR PU培训的护士在定义、危险因素、部位分期、风险评估和防治措施中得分分别为(3.950±0.764)分,(4.020±0.780)分,(3.860±0.899)分,(3.98±0.869)分,(4.100±0.790)分,而未接受过培训的护士其得分分别为(3.270±3.031)分,(3.100±0.870)分,(3.000±0.943)分,(2.990±0.879)分,(3.060±0.898)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65%护士认为工作经验积累是获得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知识的主要来源,93.97%护士认为在校学习的知识不能满足临床需求,95.26%护士认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知识培训是重要的.结论 本院普通病房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认知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建议学校及在职继续教育中增加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知识培训,管理者重视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范,提高护士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鑫  李雪  沈静  杜娟  代明月 《现代临床医学》2021,47(5):356-357,361
目的:调查分析母婴专科护士培训前后的健康教育能力,了解母婴专科护士培训后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情况.方法:对2014-2017年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参加母婴专科护士培训的236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其培训前后健康教育能力的变化.结果:不同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工龄及医院等级的护士培训后健康教育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母婴专科护士培训后,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总分为(4.13±0.53)分,其中评估能力为(4.18±0.82)分、计划能力为(4.02±0.52)分、实施能力为(4.35±0.41)分、评价能力为(4.01±0.33)分,5项得分均高于专科护士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母婴专科护士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护士对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践状况.方法:应用自设问卷,采取简单抽样方法对全院护士发放问卷,对57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对口腔护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良好,但对新知识了解较差;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和学历的护士之间知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有肺炎护理经验的护士知识掌握情况好于无肺炎护理经验的护士(P<0.05).结论:应对护士加强口腔护理新知识的培训,加强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ICU中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专业护理小组治疗效果.方法 在ICU中成立专业护理小组,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及考核,比较其成立前后理论、技能评分,CRRT护理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急性肾功能损伤(AKI)患者进行CRRT平均上机时间.结果 专业护理小组成立后,其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成立前,分别为(85.8±10.2)分与(90.3±6.8)分,成立前理论与技能评分分别为(68.9±15.3)与(77.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护理小组成立后CRRT护理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由9.09%降低至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患者进行CRRT治疗上机时间由(168.5±23.7)h缩短至(144.6±18.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ICU成立CRRT专业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显著缩短了患者进行CRRT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新上岗一年内的50名护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培训模式,研究组实施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综合能力以及学员问卷调查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经过为期一年的培训后,两组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评分、综合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研究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分别为(87.32±10.28)、(95.48±5.13),基础理论、护理操作技能、精神科专科知识、应急处理能力评分分别为(8.5±0.4)、(9.1±0.4)、(9.4±0.4)、(8.5±0.5),对教学模式、自身能力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总体收获的满意度分别为96%、80%、80%、76%、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科新上岗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其精神科专科理论水平、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短时间内适应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产科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对降低产妇分娩后投诉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0例由未参加疼痛知识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观察组120例由参加过疼痛知识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价、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产妇分娩后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2.12±3.98)分、90.00%、(89.21±4.32)分、0.2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8.21±2.12)分、56.67%、(72.12±2.12)分、3.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科护士进行疼痛知识培训,可以显著提高护士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的发生,对提高本院产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社区育龄产妇流程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实施社区育龄产妇流程管理模式后出院居家产妇480例,并与实施社区育龄产妇流程管理模式前产妇480例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从社区护士服务的态度、责任感、及时性、安全性、技术能力、人文关怀、社区开展科学育儿、产妇健康教育8个方面进行总体评价,问卷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 ~ 10分,1分代表极差或极度不满,10分代表非常好或非常满意.由产妇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社区育龄产妇流程管理模式前,产妇家访平均耗时(14.95±3.29) min,新生儿访视平均耗时(14.95±3.23)min,日均护理量(16.25±4.56)人.实施社区育龄产妇流程管理模式后,产妇家访平均耗时(7.98±2.25)min,新生儿访视平均耗时(7.84±2.15) min,日均护理量(21.61±4.29)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社区育龄产妇流程管理后,产妇满意度评分较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社区育龄产妇流程管理模式建立,使社区护理工作流程更加合理.科学提高了社区育龄产妇的满意度和社区护理工作效率,改进社区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艳  苏红卫  陈润  杨超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62-196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的营养知识状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方式对14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营养知识总得分为(62.8±10.9)分,其中基础营养知识得分为(33.6±5.0)分,临床营养知识得分为(26.0±5.7)分,及格率分别为52.1%,81.4%,30.0%,基础营养知识得分显著高于临床营养知识得分,不同科室和不同年龄组的护士营养知识得分有差异.大部分护士认为在校所学营养知识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结论:临床护士的营养知识欠佳,应加强营养学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食醋保留灌肠联合东莨菪碱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单纯东莨菪碱(对照组)及食醋保留灌肠联合东莨菪碱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氨、MDA、SOD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氨水平[(211.4±32.2)μmol/L]、MDA水平[(4.4±0.8)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47.3±8.6) U/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醋保留灌肠联合东莨菪碱可以有效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优质护理服务对某二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968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至2012年患者总体满意度在90%以上,不同年度患者对总体满意度、技术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满意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逐年升高趋势;2010年患者满意度前三位是入院介绍(87.82%)、服务态度(86.86%)、护士技术操作技术(87.82%),满意度得分较低的是责任护士介绍(52.88%)、病房管理(59.94%)、病情观察(64.74%,主动巡视),2012年患者满意度调查各项指标均在85%以上,与2010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落实基础护理,改善就医环境,加强护患沟通,强化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理念,是医院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强化护理宣教对青光眼患者视功能、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青光眼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宣教、行为干预、心理等多方面的强化护理,护理5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视力表LogMAR得分、自我护理生存量表(ESCA)评分以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视力LogMAR得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0.39±0.21):(0.54±0.24)],ESCA评分比对照组升高[(139.7±15.2):(116.4士1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强化护理宣教后遵医行为率(86.05%)较对照组(65.12%)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患者治疗及院后给予疾病健康知识、心理教育、日常行为指导教育以及用药指导教育等强化护理宣教措施能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自护能力和遵医行为自主效能,对保护视功能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共1200例,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0例,干预组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2月后采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QSA)进行评定,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QSA评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对自杀者的态度维度评分为(2.82±0.31)、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维度评分为(2.94±0.64),明显高于干预前的评分(2.25±0.72)、(2.17±0.61)(P<0.01);而对照组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维度评分为(2.78±0.57)、对安乐死的态度维度评分(2.91±0.36),明显低于干预前的评分(3.53±0.38)、(3.69±0.74) (P <0.01),干预后干预组在四个维度评分分别是(3.93±0.72)、(2.82±0.31)、(2.94±0.64)、(3.85±0.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2.78±0.57)、(2.12±0.42)、(2.31±0.48)、(2.91±0.36) (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避免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剖析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和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抽签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间本科室收治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护理干预方式,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的方式来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妊娠结局、SDS以及HAMD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HAMD与SDS评分分别为(10.1±1.5)分、(35.6±7.7)分,对照组分别为(14.6±1.7)分、(41.8±8.2)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与运动疗法共同用于妊娠糖尿病中,利于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以及良好心态的维持,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