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型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在手部复杂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并发症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臂微型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的23例手部复杂关节内骨折,包括41处掌、指骨关节内骨折,均为闭合损伤。根据病情选择复位方式、外固定架和克氏针固定的部位或数量。随访期间拍摄X线片,记录手部活动范围,注意伤口愈合、感染、固定松动等。最终随访时根据TAM标准评价手部功能。结果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固定失败或畸形愈合。固定针松动2根,无断针或固定脱出。需二期植皮治疗1例,针道浅表感染2例。TAM功能标准评分优17例,良4例,可2例。结论微型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可稳定维持复位,软组织损伤较小,利于手部伴发伤的处理和早期活动,是治疗关节内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在掌指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4例41处掌指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克氏针进行内固定治疗,并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41处骨折完全愈合。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法评定:优15指,良19指,中5指,差2指,优良率82.9%。结论掌指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通过伤口、骨折愈合情况及TAFS评分标准对惠指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3指功能优良,4指较差。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针道感染,2例出现开放性伤口感染,4指出现延迟愈合。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好、手指功能恢复快、患者花费少等优点。可作为手部骨折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联合张力带固定治疗桡侧腕长伸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9年3月我科采用克氏针联合张力带固定治疗桡侧腕长伸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6例,观察骨折固定情况、预后情况,手术注意事项。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功能评定表评定:优4例,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动力性外固定器治疗指骨关节内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动力性外固定器结合内固定治疗指骨关节内骨折、脱位16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3.4周,14例开放伤口全部愈合.16例中有3例出现针道感染,通过加强局部护理得到改善;除1例因重度疼痛无法忍受外,其余患者均认为可以耐受该外固定支架,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术后伤指无伸肌腱粘连.随访X线片见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关节脱位得到纠正,关节间隙恢复正常.结论 动力性外固定器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损伤小,能够对关节进行有效固定,维持关节牵引,允许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指骨关节内骨折、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沈超  沈继  沈扬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2):127-128
目的探讨手部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A组对32例闭合和GustiloI型开放性手部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骨折行切开复位AO微型钛板内固定术,B组12例多指GustiloⅡ型以上开放性手部关节周围骨折行清创后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保护。两组随访观察2~10个月。结果A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1周,术后3~10个月解除内固定。无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和内固定断裂。用TAF法评价手部功能,优良率为87.5%。B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7周,4周左右解除克氏针,并发低毒性感染1例,成角畸形愈合1例,末端指坏死1例,TAF法评价优良率41.6%。结论AO微型钛板治疗手部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骨折能够解剖复位关节面,坚强固定和利于早期功能活动,是治疗手部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软组织条件差的多指GustiloⅡ型以上开放性骨折患者,传统的石膏、克氏针固定仍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保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3月,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将中节指骨远端横行钻入一枚直径1.2 mm的克氏针,用消毒绷带绕过克氏针接重锤行持续牵引,复位近节指骨骨折。C型臂机透视确定骨折复位满意后闭合穿入克氏针固定骨折端。结果 本组20例27指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旋转畸形或成角畸形,应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行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分,优16例20指,良4例7指,优良率100%。结论 手指近节指骨干骨折采用经皮穿克氏针内固定,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持续牵引复位在微创治疗中具有复位便捷、利于精准穿针的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型锚钉联合克氏针治疗手指伸肌腱止点开放性断裂伴末节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9例36指手指伸肌腱止点开放性断裂伴末节指骨骨折患者,急诊行清创骨折复位克氏针固定及伸肌腱止点锚钉修复重建术,术后6~8周行远指间关节主、被动屈伸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2.5)个月,29例创口均一期愈合,末节指骨骨折均愈合;根据Dargen功能评定方法评定,优23指,良10指,可3指,优良率91.7%。结论:微型锚钉联合克氏针治疗手指伸肌腱止点开放性断裂伴末节指骨骨折,疗效肯定,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治疗,尤其是手指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是手外科医师常遇见的难题之一,对骨折要求解剖复位,牢固的固定,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是手部骨折的治疗原则。既往多采用克氏针固定,但常可导致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欠佳。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应用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38例54指,术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将该组病例与以往克氏针固定组进行了疗效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46例,术后随访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并按照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评价掌指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无并发切口及针道感染,X线片显示全部患者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为6~ 12周,平均6.8周.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5%.结论 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调整拆除方便、固定可靠、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Bennett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应用骨片钠内固定治疗上肢和手部片状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 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ORTHOFIX骨片钉治疗40例上肢和手部小片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随访2-3个月。结果 3例开放性指骨骨折因伤口感染而延迟愈合外,所有骨折在术后1.5-2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结果 应用骨片钉固定治疗上肢和手部小片骨折及关节内骨折,该法操作简单,骨折固定确实,是临床医师选择的一种骨折内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横向固定张力带纵向加压治疗掌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横向固定张力带纵向加压治疗掌骨骨折26例.骨折部位:掌骨颈、掌骨中段、掌骨基底部,其中11例为多发性骨折.6例合并肌腱断裂,其中5例9根肌腱断裂予以直接缝合,1例2根肌腱缺损行掌长肌腱移植;5例伴软组织缺损,其中2例行骨间背侧皮瓣修复,3例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自体取皮植皮术.结果 术后回访,X线片显示均愈合.未发现骨折移位及畸形愈合,无针道感染发炎.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优良率80.6%.结论 应用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横向固定张力带纵向加压治疗掌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骨折复位固定牢靠,不限制关节活动,有利于功能锻炼,材料价廉,免除二次手术痛苦,是一种方便、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胡寿勇  邱波  龚明  何启艇 《骨科》2016,7(4):230-232
目的:探讨利用残留关节面修复重建掌骨头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我们收治外伤性掌骨头部分缺损患者24例,按照设计方案用骨刀切取掌骨头残留关节面,用缝线或克氏针将其重新固定于掌骨头顶端及掌侧,从而重建掌骨头关节面。结果24例患者均获随访,骨折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5~4.0个月,无骨坏死及关节面吸收,掌指关节功能满意。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评定:优19例,良5例。根据X线片征象评定:优22例,良2例。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全指关节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 TAM)系统评定:优15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利用残留关节面重建掌骨头,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满意,为外伤性掌骨头部分缺损的重建提供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采用微型万向外固定器与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8年3月,手术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脱位患者10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组和钢板组进行治疗.外固定组53例,采用微型万向外固定器或联用骨片钉、克氏针固定,男28例,女25例;年龄20.~62岁,平均33.5岁;拇指损伤24例,其余四指损伤29例;近端指间关节骨折脱位36例,掌指关节骨折脱位17例.钢板组53例,采用微型纯钛板螺钉进行固定,男30例,女23例;年龄23~66岁,平均36.5岁;拇指损伤22例,其余四指损伤31例;近端指间关节骨折脱位30例,掌指关节骨折脱位23例.采用Duncan等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外固定组平均随访16.8个月,钢板组平均随访17.5个月.采用Duncan等评分标准评价手指功能的优良率:外固定组,优33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2.5%(49/53);钢板组,优30例,良1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8.7%(47/53).外固定组1例发生伤口感染,拇指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34°±21°,其余四指为248°±19°;钢板组无伤口感染,拇指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22°±18°,其余四指为225°±17°.结论 采用微型万向外固定器或联用经皮骨片钉、克氏针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的术后疗效优于钢板螺钉固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梁晨  杨寅  张延平  曹军军  郭华  王莹莹 《骨科》2019,10(6):521-525
目的 观察及探讨阻挡针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末节指骨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市中心医院骨二科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急性闭合性末节指骨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病人资料,其中伸指肌腱止点撕脱骨折30例,指深屈肌腱止点撕脱骨折2例,均采用阻挡针技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配合外固定制动3周,4周后拔除阻挡针,6周后拔除固定指间关节克氏针,逐步进行功能锻炼,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手指功能。结果 32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病人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针道感染等并发症。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8个月(3~15个月),骨折均愈合。Dargan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4.4%(27/32)。结论 阻挡针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末节指骨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简单实用、疗效确切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双张力带结合双钩状克氏针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2008年2月使用双张力带结合双钩状克氏针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42例。结果:随访时间6月~18月,所有骨折均连接,愈合时间为3.5月~6月。利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优良率76.2%(32/42)。结论:采用双张力带结合双钩状克氏针的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微型钛板和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9例80处掌、指骨骨折的患者,随机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A组,26例37处)和微型钛板固定(B组,33例43处).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7.6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A组优13处,良11处,差13处,优良率为64.9%;B组优26处,良13处,差4处,优良率为90.7%;B组优于A组.感染率比较:A组9处(9/37,占24.3%),B组3处(3/43,占7.0%),B组低于A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7.6周,B组4.6周.术后并发症:B组在关节僵硬、局部不适及肌腱粘连等方面均低于A组.结论 微型钛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18.
Composite wiring of metacarpal and phalangeal fractur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mposite wiring techniques using various configurations of Kirschner pins and stainless steel wire sutures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63 fractures of the long bones of the hand. The secure fixation achieved allowed active motion within 1 week of operation. Thirty-three metacarpal fractures achieved a final mean total active motion of 256 degrees (standard deviation 13.4) (normal total active motion -260 degrees). Twenty-one phalangeal fractures achieved a mean total active motion of 215 degrees (standard deviation, 46 degrees). There were no instances of infection, malunion, nonunion, loss of reduction, or tendon rupture in the 63 fractures that were treated.  相似文献   

19.
微型钛板与交叉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微型钛板和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9例80处掌、指骨骨折的患者,随机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A组,26例37处)和微型钛板固定(B组,33例43处).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7.6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A组优13处,良11处,差13处,优良率为64.9%;B组优26处,良13处,差4处,优良率为90.7%;B组优于A组.感染率比较:A组9处(9/37,占24.3%),B组3处(3/43,占7.0%),B组低于A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7.6周,B组4.6周.术后并发症:B组在关节僵硬、局部不适及肌腱粘连等方面均低于A组.结论 微型钛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20.
After a proximal phalangeal fracture, optimal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methods that permit active interphalangeal joint motion and tendon gliding during fracture healing. Typical apex palmar angulation of proximal phalangeal fractures demonstrates dorsal skeletal shortening and secondary incompetence of the extensor mechanism with PIP joint extensor lag. Apex palmar deformities of the middle phalangeal fractures demonstrate similar problems with skeletal shortening resulting in loss of distal joint extension. Proximal and middle phalangeal shaft fracture deformities rotate about their flexor tendons and their fibro-osseous tunnels. Functional restoration requires accurate skeletal realignment that restores normal skeletal length necessary for extensor tendon competence. A splint that holds the wrist in slight extension and all four finger MP joints in full flexion combined with active interphalangeal joint exercises form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postoperative c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