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克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324-4324
目的分析青中年人干眼症误诊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发生。方法对门诊收治的53例青中年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干眼三项检查结果并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为诊断标准。结果53例于眼症患者中误诊为慢性结膜炎者18例,过敏性结膜炎者10例,病毒性角膜炎者7例,视疲劳者6例,沙跟者6例,眼部手术后者5例,结膜下出血者1例。结论医生加强对青中年干眼症的重视,积极寻找病因,综合、全面、系统的分析,能减少干眼症的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的方法。方法:对156例(312眼)诊断为结膜炎等治疗后无好转的患者进行干眼症的相关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92眼(29.49%)三项结果阳性;293眼(93.91%)BUTY〈10s;239眼(76.60%)Schirmer I试验阳性;159眼(50.96%)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确诊的干眼症患者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症状及特异性检查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谢会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072-6072
目的分析干眼症易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措施。方法对68例干眼症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干眼症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结果误诊疾病多为慢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视疲劳等。误诊原因为忽视干眼症特点和必要的鉴别检查。结论干眼症易误诊,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鼻腔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自2001年3月--2002年11月收治的鼻腔恶性带巴瘤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为NK/T淋巴瘤,占本组的83.3%,T系淋巴母细胞瘤1例,尚不能分型的1例;误诊误治者10例占本组的83.3%,总共病理检查20例次,病理误诊8次,占本组40%,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够是误诊的一个原因;要确诊本病依赖于免疫组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眼症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干眼症中7例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8.86%。因眼睛干涩、疼痛、异物感及视物模糊等症状就诊。3例误诊为慢性结膜炎,2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1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1例误诊为视疲劳。误诊时间7~14 d。7例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确诊干眼症,予对症等治疗。随访3个月,病情均得到控制。结论干眼症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为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疾病,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相关疾病认识、发散诊断思维、综合全面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曹雪梅  石萍  于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55-3155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干眼症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对干眼症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47例,临床误诊率高达47%,误诊为慢性结膜炎32例,病毒性角膜炎8例,点状角膜炎3例,视疲劳3例,角膜溃疡1例。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重视程度,结合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三项试验检查可减少其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熊飞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700-2701
摘 要: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眼膏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个月~1年6个月; 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眼膏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症误诊的原因,加深认识。方法:对6年期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症误诊8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气胸19例;支气管肺癌17例;结核感染22例;霉菌感染15例;糖尿病9例。误诊时间9~12天。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症的误诊临床并不少见,应全面分析,及时诊断,避免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9.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好发小儿及老年人。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早期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尤其是无明显外伤史者,更容易误诊。我院于1991~2004年收治CSDH106例,60岁以上76例(72%),其中较长时间误诊38例,误诊率高达50%,为吸取教训,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韦格纳肉芽肿的耳鼻咽喉科临床特征、误诊的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时出现耳鼻咽喉头颈部临床表现的1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多系统、器官受累者占64%(7/11),以耳鼻咽喉、头颈部受累最多见,占82%(9/11)。7例病人曾被误诊,误诊率为64%。绝大多数患者接受正规治疗后病情受到控制。结论: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误诊为耳鼻咽喉部炎症、恶性肿瘤。详细询问病史,重视对肺部及肾脏情况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正确认识病理活检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检测的作用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院近三年来收治住院的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47例。结果:单纯高血糖住院者9例,占19.1%;有并发症或合并症住院者38例,占80.9%;并发症或合并症分别以高血压、脑梗塞、高脂血症、末梢神经炎者居多,其中有的患者有几种并发症。结论:2型糖尿病是老年患者常见病,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大肚子细腿”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中国标志,定期检查血糖可早期诊断,做好糖尿病人自我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老年干眼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证,分析其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56例(312眼)中老年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156例患者中曾经误诊为其他眼病者103例。结论中老年干眼病发病率高,女性多见。眼科医生应掌握中老年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特点,重视症状、病史的询问以及传统的三项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汪洁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0):89-90
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眼表泪液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已成为眼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在眼科门诊患者中,许多干眼症患者被误诊为慢性结膜炎、点状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等疾病,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症状非但不能改善,药物的毒性还会加重病情。现报告干眼症误诊10例,并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同行对该病的重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2~75岁,平均51.3岁。1.2临床表现本组主诉为眼部痒,干涩,异物感,畏光,眼发热,眼疼痛,易疲劳,瞬目频繁,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误诊的情况和原因,提出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0-01-2006—12老年人甲亢性心脏病48例,分析本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种类及原因。结果:共有41例被误诊。分别被误诊为冠心病(75.6%),高血压性心脏病(12.1%),扩张型心肌病等多种心脏病。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和医生对其临床认识不足。结论:重视老年人心脏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测定可以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误诊原因,以期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9例骨嗜酸性肉芽肿误诊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X线平片29例,CT12例,MRI10例。结果误诊为尤文肉瘤8例,其他原发性骨恶性肿瘤4例,骨转移瘤5例,骨髓炎7例,骨结核3例,骨囊肿2例。误诊的主要原因:对骨嗜酸性肉芽肿缺乏认识占75.9%(22/29);不恰当地应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占44.8%(13/29);诊断思维偏差占82.8%(24/29)。结论加深对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正确有效地应用影像学的检查手段,培养正确的诊断思维并结合临床,大多数骨嗜酸性肉芽肿病例能在治疗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人T2DM慢性并发症原因,为老年人T2DM早期诊断,合理有效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线索。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997~2007年老年人T2DM463例,其中有慢性并发症195例(占44.5%);2种并发症34例(17.4%),3种者109例(56%),52例(26.6%)有4种以上并发症。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梗塞等为最常见并发症。典型临床症状少(22例),首诊确诊率低(32例),漏、误诊率高(88例),正确合理用药少(9例),81%的老年人T2DM患者不能合理膳食,大多数老年人T2DM患者不运动及糖尿病知识贫乏。结论老年人T2DM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生活条件与方式对老年人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调查打浦社区老年居民共64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对甲组34例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与乙组30例健康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不同的心理社会因素与生活饮食习惯情况。结果:甲组中发病前经济状况差者占59%,丧偶者占47%,家庭不睦者占35%,吸烟者占82%,不锻炼者占91%,高盐高脂饮食者占88%;乙组中经济状况差者占27%,丧偶者占33%,家庭不睦者占20%,吸烟者占37%,不锻炼者占47%,高盐高脂饮食者占40%。结论:通过调查及分析以上数据可发现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与生活饮食习惯可能是造成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增多的重要因素,所以相应的要从老年人精神心理卫生保护,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等方面着手可有效控制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接受术前检查而未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LASIK/LASEK)的原因。方法对1476例近视患者中156例检查后未行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未行手术156例,其中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放弃者62例(占39.74%);存在禁忌证94例(占60.26%),其中角膜方面原因共52例(占33.33%),包括角膜厚度不足、角膜屈光率偏高、角膜疾病;眼底病变者20例(占12.82%),包括视网膜变性、眼底干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矫正视力不佳者10例(占6.41%);眼压高者7例(占4.49%);其他:瞳孔过大、干眼症、严重瘢痕体质共5例(占3.21%)。结论LASIK/LASEK术前检查应详细认真,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62例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组占61.6%,非老年组占19.4%(P<0.01)。脉压>60mmHg老年组占70.9%,非老组占17.7%(P<0.01);老年组中合并冠心病占64.0%,糖尿病占31.4%,血脂异常占52.3%,慢性呼吸道疾病占25.6%,慢性肾功能不全占10.5%,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采用2~3种降压药联合治疗的老年组(66.3%)多于非老年组(48.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类型多见,且脉压增宽,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使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变的复杂。因此,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应强调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20.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原发性病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82例原发性病经症患者均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患者出现Honer’s征作为神经节阻滞成功标志。结果:在82例患者中,阻滞一次成功者65例,占79.3%;二次阻滞者17例,占20.7%。临床治愈者63例,占76.9%;有效者13例,占15.8%;无效者6例,占7.3%。总有效率为92.7%。由于穿刺部位不当造成臂丛神经阻滞者2例(2.4%);局麻药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者1例(1.2%),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经过保守观察,上述并发症均自愈。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