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比较红茴香挥发油和水提物的镇痛抗炎作用,优化红茴香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小鼠尾压痛试验,观察红茴香挥发油和水提物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比较红茴香挥发油和水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红茴香水提物能提高小鼠尾压痛阈值,挥发油未见显著提高作用;挥发油和水提物均能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且挥发油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红茴香水提部位的镇痛作用优于挥发油部位,但挥发油对于炎症的抑制作用强于水提部位,红茴香挥发油和水提部位均为镇痛抗炎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四数九里香挥发油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和棉球致大鼠肉芽肿法观察四数九里香挥发油的抗炎作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四数九里香挥发油的镇痛作用.结果:四数九里香挥发油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程度和大鼠棉球肉芽组织重量(P<0.05);能显著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延长小鼠热板痛阚值(P<0.05,P<0.01).结论:四数九里香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两面针根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两面针根挥发油抗炎、镇痛的药理活性.方法 采用热板法及扭体法实验考察小鼠镇痛作用,应用小鼠耳廓肿胀、脚趾肿胀及棉球肉芽肿胀等实验评价两面针根挥发油的抗炎活性.结果 两面针根挥发油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肉芽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实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两面针根挥发油有强的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4.
白花菜子挥发油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白花菜子挥发油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白花菜子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棉球致大鼠肉芽肿和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白花菜子挥发油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棉球所致大鼠炎症的肉芽增生,以及明显延缓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出现时间,减少扭体反应次数。结论白花菜子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为白花菜子新的药用资源开发提供可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缬草提取物药效学研究与工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缬草挥发油及提油后的药渣以不同浓度(60-85%)乙醇渗漉制取的浸膏粉都具有镇痛作用,浸膏的镇痛作用随乙醇浓度高而增强,浸膏的镇痛作用高于挥发油。缬草挥发油有突出的平滑肌解痉作用、85%乙醇制取的浸膏有缓和的解痉作用,60%乙醇制取的浸膏同则无解痉作用。缬草挥发油与浸膏在解痉、镇痛上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缬草药材随干燥与贮放含油率严重下降,挥发油稳定性差。缬草制剂制备时宜有新鲜药材蒸馏--85%乙醇渗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6,(3)
目的:研究黔药缬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缬草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缬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对缬草挥发油进行抗炎镇痛活性评价。结果:从缬草中分离鉴定了5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2.558%。与模型组比较,缬草挥发油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显著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P0.01)。结论:GC-MS法可以作为缬草药材质量标准的分析方法。缬草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可为缬草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芷总香豆素和挥发油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法观察白芷总香豆素、挥发油及复合成分组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及棉球肉芽肿3种炎症模型考察白芷总香豆素、挥发油及复合成分组的抗炎作用。结果:镇痛实验结果显示:白芷总香豆素、挥发油对醋酸及甲醛所致小鼠或大鼠的疼痛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复合成分组对3种疼痛模型均具有抑制效应(P0.05或P0.01);抗炎实验结果显示:白芷总香豆素、挥发油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P0.05);而复合成分组对3种炎症模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白芷总香豆素及挥发油均具有一定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其作用特点和强度差异不明显,而白芷总香豆素、挥发油联合使用可明显增强镇痛抗炎作用,提示白芷总香豆素和挥发油具有"相须"的抗炎止痛作用。研究提示在中药新药的开发和利用中,从传统中药中分离的多种有效成分及有效成分的组合,应成为今后中药新药开发考虑的方法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油松叶挥发油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油松叶有效成分挥发油的镇痛及抗炎作用。方法: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及热板法测定痛闽值观察其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壳肿胀及甲醛致足肿胀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油松叶挥发油能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增加小鼠的痛阈值。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及甲醛致足肿胀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油松挥发油的镇痛及抗炎等药理作用确切。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6,(2)
目的研究砂仁Amomi Fructus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与其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 GC-MS法建立18批不同产地砂仁挥发油的指纹图谱,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研究其镇痛作用,灰色关联度法研究谱效关系。结果 GC-MS指纹图谱中有7个共有峰,与挥发油的镇痛作用有一定关联(0.858~0.718),大小依次为樟脑乙酸龙脑酯龙脑匙叶桉油烯D-柠檬烯莰烯月桂烯。结论砂仁挥发油的镇痛作用为多组分联合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方法 选择雌雄小鼠各半,随机分成对照组,吗啡组,白芷香豆素低剂量组(0.05mL/kg)、中剂量组(0.1mL/kg)、高剂量组(0.2mL/kg),白芷挥发油低剂量组(0.05mL/kg)、中剂量组(0.1mL/kg)、高剂量组(0.2mL/kg),采用热板法、辐射热刺激法、甩尾法、扭体法观察白芷挥发油的镇痛、镇静作用.结果 白芷挥发油各组起效时间更快,作用时间更长,扭体次数更少,且中剂量组(0.1mL/kg)镇痛、镇静效果明显好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结论 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明显,作用机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白芷镇痛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白芷挥发油及水煎液对甲醛所致的伤害性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探讨其镇痛的效应物质基础。方法:大鼠分别ig白芷挥发油、水煎液后,足底注射甲醛致痛造模,观察各组大鼠对疼痛的反应。腹主动脉取血,用HPLC检测血清,探讨白芷镇痛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白芷挥发油、水煎液各剂量组对甲醛致大鼠疼痛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白芷挥发油和水煎液共有的入血成分主要是水合氧化前胡素、佛手柑内酯。结论:白芷总挥发油、水煎液对疼痛模型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水合氧化前胡素、佛手柑内酯可能是白芷镇痛的效应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从蒙医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筛选出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植物药荜拨。中药荜拨为胡椒科植物荜拨的未成熟果穗。据蒙医药文献记载,荜拨性温,对消化不良、胃痛、呕吐有疗效。蒙医常用荜拨与其它药物配伍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挥发油含量柴胡制剂药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挥发油含量柴胡制剂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二甲苯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醋酸引起小鼠疼痛扭体实验,干酵母致大鼠发热实验,观察两种柴胡制剂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并比较二者差异。结果:采用抗炎、镇痛、解热三种动物模型研究表明,普通柴胡浸膏5g生药/kg、10g生药/kg,富集挥发油的柴胡浸膏5g生药/kg、10g生药/kg均可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降低干酵母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其中富集挥发油的柴胡浸膏的抗炎活性优于普通柴胡浸膏,但镇痛和解热活性两种浸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不同挥发油含量柴胡浸膏均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但柴胡挥发油抗炎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抗炎镇痛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足肿胀法和小鼠腹腔液渗出法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温浴法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镇痛作用;通过测定大鼠后足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初步分析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结果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高低两个剂量组均可明显减轻小鼠耳和大鼠足肿胀,减少小鼠腹腔液的渗出,提高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温浴法所引起疼痛的痛阈值,降低大鼠肿胀足中IL-1、TNF-α和PGE2水平,与相应空白对照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TNF-α和PGE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肠炎灵片挥发油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肠炎灵片挥发油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肠炎灵片挥发油对组织胺引起的肠痉挛 ;对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亢进 ;对醋酸引起的疼痛的影响。结果 :肠炎灵片挥发油对组织胺引起的肠痉挛有明显抑制作用 ;能明显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亢进的推进运动 ;对醋酸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结论 :肠炎灵片挥发油对胃肠道具有解痉、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茴香等三种温里药不同提取物的镇痛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茴香、吴茱萸、肉桂等三种温里药不同提取物(挥发油、水煎液、去挥发油水提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结果:扭体法显示,小茴香水煎液和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吴茱萸挥发油、水煎液及去挥发油水提液高、低剂量组,肉桂挥发油和水煎液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与空白组或溶媒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小茴香和肉桂去挥发油高、低剂量组降低小鼠扭体次数不明显。热板法显示,除了小茴香挥发油低剂量组在30min时可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与溶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之外,其余各组对小鼠痛阀值的提高皆不明显。结论:小茴香、肉桂的水煎液与挥发油对醋酸致痛有镇痛作用;吴茱萸三种提取物对醋酸致痛有镇痛作用。以上三种温里药以水煎液入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肠胃散片中佛手、高良姜、肉桂、荜拨、木香等药材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及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得率作为评价指标优选肠胃散片挥发油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优选β-环糊精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2倍量,浸泡1.0 h,提取2.5h;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8,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60 min。结论:所选提取工艺提取率高,包合工艺合理,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8.
乳香没药的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郑杭生  冯年平  陈佳  符胜光 《中成药》2004,26(11):956-958
乳香和没药均有活血止痛的效果,二者又是中药药材,常常相须为用.在化学成分上两者也非常相似,主要含挥发油、树脂和树胶等.乳香、没药中的挥发油具有镇痛作用,而其乙醇溶解部分的药效还不明确,因此,本文拟通过试验考察乳香没药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并优选其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9.
野菊花挥发油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野菊花挥发油抗炎镇痛的药理活性。方法: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5 g·kg-1),野菊花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0.8,0.4,0.2 g·kg-1)。应用小鼠耳肿胀、足肿胀及棉球肉芽肿等实验评价野菊花挥发油的抗炎活性,采用热板法、扭体法实验考察野菊花挥发油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肿胀明显,小鼠棉球肉芽肿明显,小鼠足趾肿胀明显,扭体次数明显增加,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野菊花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棉球肉芽肿、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给药后,与正常组比较,野菊花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P0.05)。结论:野菊花挥发油有较强的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超临界提取法提取的经前方(JF)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研究主要挥发油成分对大鼠痛经模型的药理学作用。方法实验用气-质联用法(GC-MS)来分析超临界提取的经前方挥发油中所含的各个有效成分。同时分别检测挥发油成分对缩宫素所造成的小鼠痛经扭体模型、镇痛模型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检出40个色谱峰并且鉴定出35个化合物。对于注射缩宫素引起的小鼠扭体实验以及镇痛模型中高剂量组疗效较好。结论该工艺可以较好的提取经前方中挥发油的主要药效成分。并且挥发油提取物对于痛经、镇痛模型有较好的药理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