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从脉诊仪谈中医脉诊客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象仪在临床逐渐普及,国内有7家企业的脉象仪取得了国家药监部门的生产许可证,部分产品已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一批的产品名录,作为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但脉诊仪所描记的脉图参数如何在临床使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国内尚没有公认的脉图判定标准,大多依据个体经验将量化指标转化为不准确的定性指标使用,目前尚缺乏脉图参数与病症诊断的指南,各种研究只针对某种疾病,不够系统,影响了脉诊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制定统一的脉象客观化标准,加强脉诊仪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让脉诊仪走出实验室,真正融入到中医的诊疗过程中,加强临床医生对脉诊仪的认识,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改良和完善,同时加强脉诊仪研发技术的提升,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使脉诊仪在临床诊疗疾病中发挥作用。进而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的特色诊法初步实现了客观化和数据化。脉诊仪能够识别临床常见基本脉象的脉图特征,脉搏波参数的客观数据可以为脉图分类提供数据支持,脉图的获取与分析技术的优劣决定着评判的标准。脉诊仪,尤其是传感器的研究及更新,脉象采集的规范化以及脉图分析的准确性成为脉诊客观化和现代中医临床运用的重要前提。文章从脉诊现代化研究的3个方向:一是传感元件更新;二是脉图分析技术;三是脉诊临床应用,综合评述了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提出脉诊现代化研究的趋势,研制符合中医脉象本身内涵、符合现代仪器要求的中医智能脉诊仪系统,融合中医诊疗数据与现代医学诊疗数据,在数据、诊断和疗效之间建立科学的对应关系,最终形成具有辨证论治内涵的智能医学诊疗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3.
结合中医脉诊的理论基础及客观化研究进展,对脉诊客观化的理论依据、目的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比较,分析不同角度、方法、理论研发脉诊仪的应用价值。通过阐述脉诊客观化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对影响脉诊客观化发展应用的原因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医脉诊客观化、数字化研究给中医带来新的生机,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中医的认知,同时带来诸多挑战。各式各样的脉诊仪根据原理和系统组成,可能在脉象展现和脉图显示上有些许差异,脉诊仪与医者实诊结论又存在差异等,这些都是需要规范的。本文从脉象四要素出发,针对脉象教学及考核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以脉象四要素为纲,指导教学并使学生掌握基本脉诊技能。  相似文献   

5.
正脉诊是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四诊"中的宝贵财富,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因其"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特点,使之成为四诊之中最难掌握的一门技术。为实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社会各界科学技术工作者通力合作,研制出各种模式的脉诊仪。脉诊是一种无创诊断技术,经过长期训练手指的灵敏感觉以及积累手指感觉经验来分析脉象的"位、数、形、势"等要素,基于此,脉诊仪传承了脉诊无创优势,多是利用传感器及脉象识别技术来代替  相似文献   

6.
金氏脉学致力于脉诊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以传统中医脉学理论为基础,吸收和借鉴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思想,提出了脉应与脉相、脉动与脉点等基本要领及病脉统一性的基本原理。以脉诊为手段,以数学为量化工具,对疾病基本做到了定位、定性、定量诊断,为脉诊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脉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法之一,长期以来,众多医家对诊脉的部位、取脉的方法以及病脉和常脉等做了深入论述,但对脉象客观化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进展和突破;传统中医诊断往往取决于医师的主观意识、经验积累,受限于当时的环境因素,缺乏客观指标;中医脉象仪恰恰能弥补这一缺憾;研制脉象模拟仪已成为脉诊客观化的重要内容及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8.
脉诊是中医学最具特色和标志性一种诊断方法,但对中医脉诊进行准确掌握、灵活运用具有较大难度。自上世纪50年代,国内的专家学者开始对中医脉诊进行客观化研究,虽取得了诸多成绩,但脉诊的客观化并未产生突破性进展,在临床应用上也未凸显出脉诊——这种无创诊断的优势。因此,脉诊的客观化研究倍受关注。金氏脉学理论在传统脉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实现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思想的统一,搭建中医脉学与现代医学的桥梁,根据金氏脉学理论进行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可能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根本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脉诊作为“望闻问切”四诊中最能体现中医特色的诊法,是留学生中医教学的重点,然而因其深奥、抽象的描述方法以及脉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也成为留学生学习中医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应趣味教学,注重脉诊中的中医文化传授;形象教学,以脉象图、意象图、脉象动画等形式辅助记忆;实训教学,强化脉诊实践,实现脉诊理论向临床应用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脉诊研究是指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中医脉诊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医诊病非常重视脉诊 ,而各种脉象的辨别依据仅是医生的指下感觉 ,对其判断主观因素太多 ,不同脉象很难界定 ,故不同医者对同一脉象很难统一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以及生物医学、数学、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向中医领域的渗透 ,脉诊客观化逐渐成为实验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客观化的目的是为了临床应用和促进脉学理论的深入研究 ,而脉诊的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反过来又有利于脉诊客观化的实现。1 脉象的客观化描记公元 1 2 41年 ,施发的《察病…  相似文献   

11.
切诊是中医传统四诊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脉诊和按诊.在针灸临床中,切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切诊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出发,阐述切诊在针灸中的具体应用,以明确其临床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医学脉诊原理,分析了脉诊数字化的可行性,描述了数字脉诊诊断系统的设计方案及进行家庭远程诊断的设想,并对该系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血浊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10):937-941
空前的学术繁荣是血浊理论产生的肥沃土壤,疾病谱系的改变是血浊理论产生的客观需求。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致病因素的变化,综合考虑了医学、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构建了血浊理论体系,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阐述概括了脉诊技术的起源及发展,总结了脉诊从复杂繁琐的全身遍诊法逐渐发展完善为"独取寸口"的演变过程,是众多脉法的初步总结,为临床应用和研究脉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医现代化"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剖析传统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及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对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措施进行探讨,认为中医庆保持自矣优势的基础上,充分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实现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的本质是中医现代科学化,实现中医现代化是新世纪中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苗冲 《西部中医药》2013,(11):38-40
对平凉地区崇信县已故知名中医秦敬修生前在中医理论及临床等方面的独到见解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并以其脉诊阴阳学说为研究核心,挖掘其学术经验,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其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17.
脉诊寸关尺长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渊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4):198-199
历代医家对寸关尺各部的长度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以“脉取三寸,三部各为一寸”的观点得到了多数医家的认同。研究认为,三部总长度应根据人腕部桡动脉比较浅露肤表的一段长度来确定,在前臂中所占长度比例应与前臂在人身长中所占长度比例相适应;而各部的长度应按寸关尺分别反映人体上、中、下三段的身长比例来确定。按照上述原则计算,三部总长度以2寸最合理,寸关尺长度分别为6分、2分、12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和机遇。方法: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往往导致实践活动的剧烈变革和进步,医学理论也不例外。回顾中医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二是以大量扎实的临床实践为基础;三是借助了当时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思想方法;四是社会生存环境遭遇变革。结果与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遵循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继续发扬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重视临床实践,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使中医药在人类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瑞祥  周扬 《中医药学刊》2006,24(12):2279-2280
中医是一门经验科学,个性化色彩非常浓厚,不同的医家处于不同的医疗环境,对于中医理论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但是中医毕竟有着公认的理论基础,文章借鉴循证医学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建立中医理论公理化体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从循证医学看中医理论公理化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祥  周扬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279-2280
中医是一门经验科学,个性化色彩非常浓厚,不同的医家处于不同的医疗环境,对于中医理论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但是中医毕竟有着公认的理论基础,文章借鉴循证医学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建立中医理论公理化体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