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放射治疗100例上颌窦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1月至1984年12月放射治疗100例上颌窦癌,Ⅱ期8例,Ⅲ期52例,Ⅳ期40例。单纯放疗60例,术后放疗32例,术前放疗2例,术前 术后放疗6例,放疗剂量40~70Gy/4~7周,总5年生存率36.0%,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20.0%,术后放疗5年生存率53.1%,其中19例手术残存或未控者行术后放疗,5年生存率36.8%,术后放疗剂量以50~60Gy/5~6周疗效较好。上颌窦癌晚期病人实行手本、放疗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290例下咽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提高下咽癌5年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放射治疗、化疗、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290例下咽癌远期疗效。其中Ⅰ期3例,Ⅱ期12例,Ⅲ期96例,Ⅳ期179例;梨状窝癌210例,环后癌42例,咽后壁癌38例。单纯放射治疗15例,放射治疗+化疗21例,诱导化疗+手术40例,单纯手术53例,综合治疗(手术+放射治疗+化疗)161例。保留喉功能手术163例,不保留喉功能91例。结果:5年生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剂量分割治疗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方法 将84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常规剂量组),Ⅱ组(高剂量组),Ⅲ组(大剂量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 My-x线或60-r线治疗机进行放射治疗.Ⅰ组,常规剂量分割200 cGy/次,5次/周,总剂量40 Gy-50 Gy;Ⅱ组,高剂量分割300 cGy-400 cGy/次,5次周,总剂量20 Gy-30 Gy;Ⅲ组,大剂量分割600 cGy-800 cGy/次,1-2次/周,总剂量16 Gy-24 Gy.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93.8%,三组有效率分别是93.6%,92.8%,100%,三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止痛疗效确切,见效快,副作用小.不同剂量分割方法的止痛疗效相近,可根据病人的状况选择不同的剂量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4.
115例骨转移癌放射止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方法:对115例骨转移癌患者,202处转移病灶进行单纯放射治疗,其中106处病灶2Gy,次,5次/周照射,总剂量36Gy-54Gy;67处病灶3Gy,次,5次/周照射,总剂量30Gy-42Gy;29处病灶4Gy/次,5次/周照射,总剂量20Gy-24Gy.结果:总有效率97.5%(197/202),其中疼痛完全缓解率78.2%(158/202);部分缓解率1913%(39/202),不同剂量分割组间和原发灶控制与否,止痛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止痛效果确切,不仅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较持久的止痛疗效,而且保持满意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肺上沟瘤的单纯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的肺上沟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0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47例肺上沟瘤患者.Ⅱb期13例,Ⅲb期25例,Ⅳ期9例.全组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DT14Gy~99Gy,中位剂量70Gy,其中8例<50Gy,39例≥50Gy.结果:放疗后26例(55.3%)肿瘤缩小.疼痛缓解率为81.8%,疼痛缓解中位时间为5个月(2~23个月).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8个月,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4.7%、7.7%、3.8%和0.Ⅱb期、Ⅲb期和Ⅳ期患者的MST分别为12个月、8个月和5个月(P=0.552).38例临床Ⅱb和Ⅲb期患者,放疗后肿瘤无变化和肿瘤缩小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和11个月(P=0.0003).放疗后疼痛消失、缓解和无效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个月、9个月和7个月(P=0.016).放疗剂量<50Gy和≥50Gy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个月和9个月(P=0.008 5).结论:对不能手术的肺上沟瘤患者,放疗能缓解疼痛.放疗剂量≥50Gy、局部肿瘤缩小和疼痛缓解患者的总生存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1975~1987年对70例晚期上颌窦癌采用术前放疗、术后放疗或插管化疗加放疗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14例术前放疗为63.6%,41例术后放疗为48.6%;52例Ⅲ期为62.9%,16例Ⅳ期为21.4%。术前或术后放疗最佳剂量为D_T55~65Gy,5年生存率70.8%。本组对14例患者采用3种方法插管化疗加放疗,无法评价疗效,本组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未控或复发,30例死亡中,局部复发占83.3%,肝、肺转移各占13.3%。  相似文献   

7.
本院收治经病理证实的扁桃体癌22例,现报告如下。 22例病人中,男13例;女9例.年龄24~74岁.病程3个月以内12例、4~6月8例、1~2年2例,病理:末分化癌13例、鳞癌7例、大圆细胞癌和腺癌各1例。 临床分期:Ⅱ期5例、Ⅲ期10例、Ⅳ期7例。 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用~(60)Co外照射,其中4例加体腔管X线内照射.以扁桃体为中心设左右相对照射野、其范围包括咽淋巴环及上颈淋巴引流区。上颈淋巴结阳性者,预防照射下颈淋巴引流区。当原发灶剂量达40Gy时。缩野照射、改变治疗条件,直至足量放疗。未分化癌给55~65Gy/5~6.5周,鳞癌给65~80Gy/6~8周,-般剂量要求10Gy/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综合治疗中立体定位放疗技术应用于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初治或复发病例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立体定位放疗技术作为规范化综合治疗措施, 用于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术后辅助治疗或局部复发、进展的补救治疗, 对总体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影响。全部24例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儿中22例曾接受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包括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X刀、射波刀治疗), 放射总剂量28~60Gy, 标准治疗剂量50.4Gy, 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  结果  22例可分析病例中男12例, 女10例, 中位年龄6.5岁; 临床分期Ⅰ期1例, Ⅱ期6例, Ⅲ期14例, Ⅳ期1例。所有病例治疗后2年总生存率68.18%(15/22), 肿瘤局部控制率77.27%(17/22);局部复发、进展病例再次治疗后2年总生存率55.56%(5/9), 肿瘤局部控制率66.67%(6/9)。6例患儿死于脑或其他部位的转移, 大部分患儿仅出现局部水肿、黏膜溃疡等放射反应, 均未影响放疗进程, 患儿视力、听力等功能无明显影响, 目前未见第二癌的发生。  结论  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应用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安全有效, 对邻近器官的功能保护优于普通放疗技术。   相似文献   

9.
202例Ⅲ~Ⅳ期喉鳞癌治疗方法评价及生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ian WD  Zeng ZY  Chen FJ  Wu GH  Guo ZM  Zhang Q 《癌症》2006,25(1):80-84
背景与目的:喉鳞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Ⅰ~Ⅱ期喉鳞癌经手术或放疗后一般有较好的疗效,但Ⅲ~Ⅳ期喉鳞癌的疗效和预后尚不能令人满意,治疗方法也颇多争议,本研究着重探讨Ⅲ~Ⅳ期喉鳞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各组生存率、未控复发情况,探索更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1年1月~2000年1月间收治的202例Ⅲ~Ⅳ期喉鳞癌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手术组64例、手术 放射治疗组83例、放疗组41例和化疗组1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SPSS10.0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组间生存曲线比较采用Wilcoxon(Gehan)法,各组未控复发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Ⅲ~Ⅳ期喉鳞癌的5年累积生存率(42.12±3.62)%,10年累积生存率(33.20±4.32)%,中位生存时间48.5月;其中声门型喉鳞癌的5年累积生存率61.07%,声门上型喉鳞癌的5年累积生存率26.07%;单纯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53.41%,手术 放疗组51.04%,放疗组18.33%,化疗组7.14%;对比喉鳞癌单纯手术组和手术 放疗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无论是Ⅲ期还是Ⅳ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7例接受原发灶手术治疗,其中喉部分切除术31例,5年生存率56.15%,无复发;喉全切除术116例,5年生存率52.08%,复发11例。结论:Ⅲ~Ⅳ期喉鳞癌治疗以手术为主,全喉切除术仍是Ⅲ~Ⅳ期喉鳞癌治疗的主要手段,选择部分喉鳞癌病例可行部分喉切除术,不会增加原发灶复发的几率,也不会降低5年生存率。如术后可疑肿瘤残留或切缘阳性等则有术后放疗的必要,而其他病例术后一般不必放疗。  相似文献   

10.
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脑星形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对脑星形细胞瘤的疗效.方法92例脑星形细胞瘤不全切除的放疗患者分为4个组,常规放射治疗剂量每次1.8Gy~2.0Gy,每周5次,总剂量55~70Gy.超分割放射治疗剂量每次1.1Gy~1.2Gy,每天2次,间隔6小时,每周5次,总剂量60~70Gy.结果92例随访5年,Ⅰ~Ⅱ级1,3,5年局控率超分割组优于常规组,Ⅰ~Ⅱ级1,3,5年局控率高于Ⅲ~Ⅳ级局控率.结论加速超分割放疗方式可明显提高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的局控率.但对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效果不够明显.同时肿瘤病理类型是影响脑星型细胞瘤预后的重要因素,超分割放疗效果亦与病理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同步放化疗(TP方案)联合恩度治疗ⅢB和ⅠV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可行性。方法:60例ⅢB及Ⅰ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观察组)给予顺铂(25mg/m2/d,d1~d3)和紫杉醇(135mg/m2,d1)联合化疗,化疗同时使用恩度(15mg/d,d1~d14)持续泵入,共四个周期。肺部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进行图像引导下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纵隔病灶照射剂量65~70Gy,胸部非纵隔病灶照射剂量66~90Gy,淋巴结照射剂量65~70Gy。远处转移病灶进行累及野照射,颅内转移灶照射剂量70~90Gy,骨转移灶照射剂量40~55Gy,其他转移灶40~60Gy。B组(对照组)除不使用恩度外,其余治疗均与A组相同。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A组:放射性食管炎13%(4例),放射性肺炎3%(1例),中性粒细胞下降67%(20例),1年生存率为50%,局部复发率为23%(7例),远处转移率为37%(11例)。B组:放射性食管炎17%(5例),放射性肺炎3%(1例),中性粒细胞下降83%(25例),1年生存率为67%,局部复发率为20%(6例),远处转移率为47%(14例)。远处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恩度治疗ⅢB期和ⅠV期NSCLC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分析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鼻咽癌放疗后残存肿瘤的长期疗效,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46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局部残存患者采用分次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推量治疗.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Ⅰ、Ⅱ、Ⅲ、Ⅳa期分别为1、6、30、9例,T1、T2、T3、T4期分别为3、11、27、5例,N0、N1、N2、N3期分别为14、16、12、4例.常规分割鼻咽DT68~70 Gy 7~8周完成,Ⅲ、Ⅳa期患者加用PVF或POF方案在放疗前后各化疗1个周期.对鼻咽残存病灶FSRT总剂量18~24 Gy,分3次,间隔3~7 d,1~3个中心,70%~90%参考剂量曲线.结果 61%完全缓解,39%部分缓解.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87%、83%、78%、76%.1、3、5年无瘤生存生存率分别为100%、93%、89%.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100%、85%、79%.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94%、91%.死亡17例,1例死于颈部淋巴结复发,2例死于鼻咽大出血,4例死于鼻咽局部复发,10例死于远处转移.结论 FSRT鼻咽癌放疗后残存病灶局部控制率高、远期疗效好且并发症少,可成为鼻咽癌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单次剂量和总剂量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对胃周围血管鞘的影响,为胃癌的外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7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其中包括血管鞘的胃左和(或)胃右动脉标本90份,采用冷冻切片,并经HE染色及免疫组积化学染色.结果 Ⅰ期胃癌未发现癌细胞转移至血管鞘内.共有10例25份标本血管鞘内和(或)鞘上发现转移的癌细胞,其中Ⅱ期胃癌有1例2份标本,Ⅲ期胃癌有3例8份标本和Ⅳ期胃癌有6例15份标本.各期胃癌的角质蛋白(CK)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Ⅱ期以上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术需要采用鞘内分离以彻底清扫动脉周围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级γ刀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46例胰腺癌采用超级γ刀治疗,治疗时采用仰卧位,体架和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CT扫描和三维计划,PTV在GTV外扩1cm,50%剂量线为处方剂量线,处方剂量3Gy-5Gy/次,4-5次/周,肿瘤边缘总剂量40Gy-50Gy,肿瘤中心区域80Gy-100Gy。结果:原发灶的完全缓解率(CR)13.0%,部分缓解率(PR)60.1%,总有效率(CR+PR)73.9%。Ⅰ、Ⅱ期1、2年生存率分别为80.0%和50.0%,Ⅲ、Ⅳ期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4%和22.2%;Ⅰ、Ⅱ期和Ⅲ、Ⅳ期的2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胃肠反应Ⅰ-Ⅱ级为60.3%,Ⅲ级13.0%,经对症处理病人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结论:超级γ刀治疗胰腺癌,对不能手术的患者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癌原位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1例肝癌肝移植术患者的术后肿瘤复发情况,重点分析肿瘤复发患者的CT和MRI表现、复发部位及复发时间.结果 161例肝癌肝移植术患者术后复发29例,复发率为18.0%.复发者的原发肿瘤分期为Ⅱ期4例,Ⅲ期7例,Ⅳa期8例,Ⅳb期10例.肺部复发21例,呈2~3 cm左右结节状病灶,4例伴有胸膜复发.移植肝复发9例,呈多发结节型4例,弥漫型及巨块型各2例,单发结节型1例,其中2例伴有门静脉、下腔静脉栓形成.淋巴结复发9例,见于肝门区、小网膜区、胰头周围、腹膜后及后纵隔,其中1例伴有淋巴结融合、坏死.骨骼复发4例,呈溶骨性骨质破坏,CT呈不均匀低密度影,MRI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影,2例周围伴有软组织肿块.与移植肝、淋巴结、骨骼及其他部位相比,肺部肿瘤复发率最高(P=0.001).Ⅳb期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期~Ⅳa期患者(P=0.001).4例Ⅱ期肝癌肝移植后均在1年后复发,25例Ⅲ~Ⅳb期肝癌均在1年内复发.结论 肝癌肝移植肿瘤复发以肺部及胸膜最多见,移植肝、淋巴结次之.Ⅱ期肝癌肿瘤复发晚于Ⅲ~Ⅳb期肿瘤,Ⅳb期为肝癌肝移植手术的禁忌证.CT和MRI检查在肝癌肝移植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情况。方法采用队列性回顾性分析2386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筛选出BorrmannⅣ型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386例胃癌患者中BorrmannⅣ型者363例(15.21%)。与非BorrmannⅣ型胃癌相比,BorrmannⅣ型患者的同时性肝转移率、异时性肝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脉管浸润发生率更高,同时发病年龄更趋于年轻化,病理类型更趋于低分化-未分化类型(均P<0.05)。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9.32%,5年无病生存率为44.61%,其中BorrmannⅣ型患者5年OS、DFS和非BorrmannⅣ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亚组分析显示,同为pT2-pT4a或pN0~pN3a期时BorrmannⅣ型与非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5年OS、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为低分化-未分化类型、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为T4a~pT4b期、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pTNM分期为ⅢA~ⅢC期、术后出现肝转移及术后发生腹膜转移(均P<0.05)是影响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orrmannⅣ型胃癌具有易发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且预后差的特点,其预后受多种独立危险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2017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发布了TNM分期系统第8版(TNM-8),该研究旨在比较TNM-8和第7版(TNM-7)分期规则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分期的变化。方法:该研究共纳入2013—2015年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而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行初治手术治疗的患者4 265例,手术范围至少包括患侧腺叶切除及患侧淋巴结清扫。根据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分别应用TNM-7及TNM-8分期规则进行分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 265例患者中,男性1 069例,女性3 196例。根据TNM-7分期,Ⅰ、Ⅱ、Ⅲ、Ⅳa、Ⅳb和Ⅳc期患者数量分别为3 093例(72.50%)、23例(0.54%)、942例(22.09%)、199例(4.67%)、1例(0.02%)和7例(0.16%);而根据TNM-8分期,Ⅰ、Ⅱ、Ⅲ和Ⅳb期患者数量则分别为3 996例(93.60%)、259例(6.00%)、9例(0.20%)和1例(0.02%)。共有1 163例(27.3%)患者分期发生了调整,均为降期。降期原因包括年龄的划分升至55岁(781例,67.1%)、TNM分期规则调整(265例,22.8%)和T分期规则调整(117例,10.1%)。在3 059例微小癌患者中,根据TNM-7分期,Ⅰ~Ⅳ期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 323例(75.94%)、3例(0.10%)、649例(21.22%)和84例(2.70%);根据TNM-8分期,Ⅰ~Ⅳ期的患者数量则分别为2 917例(95.30%)、138例(4.50%)、3例(0.10%)和1例(0.03%)。结论:应用TNM-8,与TNM-7相比,Ⅲ~Ⅳ期患者比例大幅减少,对于微小癌患者该特点更加突出,能更好地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应用3DCRT/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并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6年12月10所医疗机构2132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70岁占37.9%。颈段和上段肿瘤占33.9%,中下段和交界段肿瘤占66.1%。中位GTV+GTVnd体积41.6 cm3。Ⅱ期占32%,Ⅲ期占68%。1409例接受IMRT,723例接受3DCRT。EQD2≥60 Gy占86.1%。同步放化疗占41.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0.8个月。全组1、3、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73.9%、41.7%、32.6%和62.2%、37.3%、32.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肿瘤体积、EQD2及同步放化疗;而影响PF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体积、临床分期及EQD2。按年龄≥70岁、肿瘤长度>5 cm、肿瘤体积≥41.6 cm3和Ⅲ期4项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中低危、中高危、高危组预后模型,组间比较生存差异显著(P<0.001)。经PSM法配比后, IMRT在OS、PFS方面优势不显著(P=0.971;P=0.658),但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趋势(P=0.125)。结论 应用3DCRT或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OS率较高。预后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患者生存情况,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其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3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iod carcinoma,PTC)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颈淋巴结总转移率为77.11%(283/367),中央区(VI区)转移率为 70.30%(258/367),颈侧区(Ⅱ、Ⅲ、Ⅳ、Ⅴ区)转移率为 62.67%(230/367),颈侧区中的Ⅱ区转移率最高60.49%(222/367).发病年龄、原发灶个数、肿瘤是否累及被膜、癌灶直径、肿瘤边界是否清晰、癌灶位置、超声血流信号分级、癌症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因素及癌灶是否钙化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是否累及被膜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最大.结论:VI区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术中应常规清除,其次依次为Ⅱ、Ⅲ、Ⅳ、Ⅴ区.对于患者原发肿瘤若累及包膜、或多发病灶、或癌灶直径>1 cm及患者发病年龄<45岁等应同时做颈侧区清扫.  相似文献   

20.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Ⅲb期肺鳞癌Ⅰ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目的:观察后程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Ⅲb期肺鳞癌的近期疗效与急性放射反应。方法:136例Ⅲb期肺癌患者进入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常规放射治疗40Gy后给予残存肿瘤灶立体定向放射,5-8Gy/次,隔日1次,肿瘤灶总剂量24-38Gy,结果:136例中有5例未完成治疗计划,按计划完成的131例中,急性放射性食管炎(RTOG标准)占45.5%,其中Ⅲ级占4.4%,急性放射性肺炎占22.0%,其中Ⅲ级占5.2%,原发灶完全缓解(CR)占20.6%,部分缓解(PR)占65.7%,无变化和进展(NR+PD)占13.7%,总有效率为86.3%;给隔转移淋巴结完全缓解(CR)占39.7%,部分缓解(PR)52.7%,无变化和进展(NR+PD)为7.6%,总有效率为92.4%,结论: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解(PR)52.7%,无变化和进展(NR+PD)为7.6,总有效率为92.4%。结论: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Ⅲb期肺鳞癌能为绝大多数患者者耐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