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胃癌nm23、p53、CerbB—2及PC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癌nm23、p53、CerbB-2及PC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中的nm23、p53、CerbB-2及PCNA的表达。结果 胃癌中nm23、p53、CerbB-2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1%、61.5%、39.7%及100%。nm23低表达、p53及CerbB-2过表达、PCNA强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91.3%、93.8%、91.5%、84.6%,均高于nm23过表达、p53及CerbB-2低表达、PCNA弱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率(59.3%、53.3%、58.1%、46.2%),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有两个以上指标表达异常者淋巴结转移率为89.8%,明显高于1个指标表达异常和3个指标均不表达者的淋巴结转移率(58.6%),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nm23、p53、CerbB-2及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m23、p53、CerbB-2的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可作为临床预测转移及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CD44V6、nm23蛋白、p53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D44V6、nm23蛋白、p53的过度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2例胃癌标本进行CD44V6、nm23蛋白、p53的测定。结果胃癌中CD44V6、nm23蛋白、p53阳性率分别为61.0%、56.1%、68.3%;CD44V6、p53过度表达及nm23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中CD44V6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P<0.05)。CD44V6的表达与p53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CD44V6、nm23蛋白、p5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与nm23蛋白和p53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可为临床预测转移和估计预后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P53突变蛋白表达与胃癌周围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P53在胃癌中表达率为54.8%(34/62)。P53表达在未发生转移的胃癌中为50%(7/14),在已发生癌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为56%(27/48),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已发生远处器官转移的胃癌中P53表达率为72.7%(8/11),显著高于前两组(P<0.01)。提示该基因表达与胃癌远处器官转移及不良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PCNA、P53的过度表达与喉鳞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PCNA、P53的过度表达与喉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6例喉鳞癌和7例喉正常组织检测.结果:56例喉癌中,PCNA、P53阳性率分别为71.4% 和 51.8%.正常组织染色阴性.喉癌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与PCNA、P53 阳性表达率关系密切.结论: PCNA、P53的过度表达与喉癌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nm23/NDPK、p53、p21及PCNA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胃癌手术根治标本中胃癌组织中nm23/NDPK、p53、p21及PCNA表达进行研究,分析其与胃癌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55例胃癌中nm23、p53、p21、PCNA阳性率分别为70.7%、29.1%、38.2%、83.6%,其中nm23、p21及PCNA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p21、PCNA的过表达及nm23降低表达者易侵及浆膜及浆膜外组织;nm23、p53、PCNA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nm23降低表达及p53、PCNA的过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nm23的表达还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及 p53、p21、PCNA的表达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多种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nm23的降低表达,p53、p21及PCNA的过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27~(Kipl)和 p53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的 p27~(Kipl)蛋白和 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100例胃癌组织中 p27~(Kipl)和 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和49%。在胃癌深部浸润组、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p27~(kipl)呈显著低表达(P<0.05);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 p53呈显著高表达(P<0.05)。经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p27~(Kipl)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70.59%,显著高于低表达组54.55%和阴性组26%;p5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19.23%,显著低于低表达组43.75%和阴性组53.19%。多变量 Cox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27~(Kipl)、p53均是独立的预后指标,但 p27~(Kipt)表达对患者预后的相对危险度(RR=3.06)显著大于 p53表达的相对危险度(RR=2.33,P<0.01)。结论 p27~(Kipl)低表达与 p53高表达的癌细胞常更能浸润与转移,使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p27~(kipl)和 p53是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其中 p27~(Kipl)表达评估胃癌预后的作用优于 p5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CD44V6及nm23/NDPK表达的相关性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9例NSCLC组织中p53、CD44V6及nm23/NDPK进行检测。结果:p53、CD44V6及nm23/NDPK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P<0.05,P<0.01)、淋巴结转移(P<0.05,P<0.01)及生存率(P<0.05)密切相关。p53、CD44V6表达与nm23/NDPK在NSCLC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NSCLC中p53、CD44V6及nm23/NDPK的表达对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可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B例结肠良性病变和113例结肠癌中c-erbB-2、c-myc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三种癌基因蛋白产物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结肠良性病变(P<0.01)。c-erbB-2、P53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53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检测结肠癌组织中三种癌基因蛋白产物表达可作为结肠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贾宗良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9):1098-1100
目的:阐明nm23基因产物在结肠癌中表达意义及其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53例结肠癌中nm23基因产物表达。结果:53例结肠癌病例中nm23基因表达阴性29例占54.7%,阳性24例占36.3%。29例阴性表达病例中,发生淋巴结转移23例占79.3%,5年生存率为31.0%(9/29)。低表达的37例均属于C2、D期。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占36例。提示nm23基因的低表达与结肠癌的组织学分型、局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系。而与肿瘤的大小、部位无关。结论:检测结肠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表达可预测肿瘤的转移、复发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胃癌p53、rasp21和nm23/DNPK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rasp21和nm23/DNPK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53、rasp21和nm23/DNPK表达.结果胃癌中p53、rasp21和nm23/DNPK表达分别为68.3%、61.0%、56.1%;癌旁组织中rasp21、nm23/DNPK分别为17.1%、48.8%,p53无阳性表达;rasp21过度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p53过度表达,nm23/DNPK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的表达与rasp21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p53突变和ras基因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nm23/DNPK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寻找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可靠性分子指标,建立一种能被临床普遍应用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具有随 171例胃癌标本中p53、nm23、c-erbB-2、EGFR和E-钙粘蛋白(E-cadherin,简写为E-cad)的表达。结果:(1)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p53,c-erbB-2,EGFR和E-cad是影响胃癌预后的因子;p53、c-erbB-2及EGFR表达的胃癌病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胃癌组织中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105例胃癌nm23表达进行观察,并对其中59例患者随访。结果显示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4.8%,nm23在胃癌的表达与分化,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率表达(70.9%)与阳性组比较(33.8 %)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访资料证实nm23表达与患者预后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nm23基因产物的表达可作为一个淋巴结转移和判断预后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和nm23H1基因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121例大肠癌手术根治标本进行uPA、uPAR和nm23H1基因蛋白测定。结果uPA、uPAR和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4%和48%。uPA和uPAR高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nm23H1基因蛋白的低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大肠癌中uPA和nm23H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uPA、uPAR和nm23H1基因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同时检测uPA和nm23H1表达状况,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COX-2、p53、PCNA和nm23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Ji SQ  Hua YW  Zhuang J  Gao Y  Kong Y  Han SL  Shao YF 《癌症》2002,21(6):619-624
背景及目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COX-2,p53,PCNA和nm23基因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关它们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旨在了解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胃癌手术切除71例标本中上述基因表达,结果:(1)胃癌COX-2过表达率为70.4%(50/71例),且过表达与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LN)及临床 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或0.01),(2)71例胃癌标本的p53和PCNA过表达率分别为74.6%,和78.9%,其中LN(+)胃癌p53和PCNA过表达(86.7%,88.8%)分别高于LN(-)病例(53.8%和61.5%)(P<0.05),(3)LN(-)病例的nm23低表达率(88.5%)显著低于LN(+)病例的62.2%(P<0.05),且I+II期病例的mm23低表达91.3%明显高于Ⅲ+Ⅳ期病例62.5%(P<0.05)。(4)COX-2和p53,PCNA和nm23基因2个以上表达病例与表达异常或因素表达异常者相比,在组织学类型,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胃癌COX-2与p53,PCNA和nm23异常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疾病进展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5 3、p16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 ,对 95例胃癌进行p5 3、p16蛋白表达产物和PCNA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组织中p5 3、p16、PCNA阳性率分别为 49 5 % ( 4 7/ 95 )、2 0 0 % ( 19/95 )、78 9% ( 75 / 95 )。p5 3蛋白、PCNA在进展期胃癌 ( 5 3 5 %、82 6% )淋巴结阳性胃癌 ( 5 9 3 %、86 4% )表达率均高于早期胃癌( 11 1%、44 4% )和淋巴结阴性胃癌 ( 3 3 3 %、66 7% ) (P <0 0 5 )。p5 3蛋白、PCNA在累及浆膜胃癌的表达率高于局限粘膜及粘膜下层胃癌 (P <0 0 5 ,P <0 0 1)。PCNA异常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型有关 (P <0 0 5 )。p16蛋白表达与胃癌大多数生物学行为无明显关系 ,但其在淋巴结阳性胃癌中的表达率 ( 11 9% )低于淋巴结阴性胃癌中的表达率 ( 3 3 3 % ) (P <0 0 5 )。p5 3阳性组织大多数伴PCNA阳性表达 (P <0 0 1)。结论 p5 3蛋白、PCNA异常表达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及增殖中均起重要作用。p16蛋白表达缺失可能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p53和nm23基因表达,分析P53和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p53和nm23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p53蛋白阳性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类和病人年龄无关(P>0.05)。nm23阴性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类和病人年龄无关(P>0.05)。P53阳性和nm23阴性的乳腺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p53 蛋白过度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原发性胃癌p53表达变化,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过度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p53阳性染色率为51.4%(37/72),其过度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p53阳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为86.0%,p53阴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率为6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进一步观察显示p53过度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其在高、低分化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9%、7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p5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p53可作为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p53和nm2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p53抑癌基因和nm23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16例交界性肿瘤以及79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53及nm2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表达率于卵巢上皮性癌为48.1%,其他组织均呈阴性,与组织类型无关,但与分化程度成反比,与分期、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COX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p53表达与预后相关;nm23表达率于卵巢上皮性癌中为49.3%,且与组织类型、细胞分化,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COX模型单因素分析表明nm23表达与预后有关.结论 p53和nm23可作为估计患者预后的指标,前者阳性者预后欠佳,后者阳性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