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大肠癌组织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分析和鉴定两组间特异表达的肿瘤蛋白质,探索大肠癌并肝转移发生的机制. 方法用等电聚焦/SDS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对比分析20例大肠癌患者原发灶、癌旁肠黏膜和肝转移灶中蛋白表达,经肽质量指纹谱分析、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双向电泳图像对比分析表明,癌旁大肠黏膜组织、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蛋白质表达有明显差异.在肝转移组中存在AnnexinA2蛋白和JE0350蛋白特异表达,磷酸丙酮酸水合酶和CAC15744蛋白表达上调;在无肝转移组存在CAD80231和A38983蛋白特异表达,AAH01166蛋白表达上调. 结论大肠癌并肝转移者与无肝转移者在蛋白质组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这些差异蛋白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可帮助了解大肠癌易发生远处转移的蛋白质组学机制及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在结直肠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iASPP沉默后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首先检测临床样本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iASPP mRNA的表达差异、结直肠癌细胞系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HCoEpiC)mRNA和蛋白质iASPP表达差异;然后在人结肠癌细胞SW480中转染iASPPsi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iASPP mRNA表达效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iASPP的蛋白表达水平;最后用MTT法和Brd U法检测沉默iASPP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ASPP mRNA表达相比癌旁正常组织上调;结直肠癌细胞LoVo、SW620和SW480中iASPP mRNA和蛋白质表达相比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HCoEpiC)均上调;在SW480细胞中转染iASPP-siRNA可下调iASPP的表达;沉默iASPP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结论沉默iASPP基因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原位灶钙调蛋白S100A8/A9的表达情况,以及与肝转移数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搜集我院2005年4月~2013年10月间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结直肠癌原发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S100A8/A9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及原发灶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卡方检验方法分析肝转移数与S100A8/A9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100A8及S100A9分别在正常粘膜组与原发灶组对比中,原发灶组S100A8与S100A9含量均比正常粘膜组含量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原发灶S100A8与S100A9含量分别与肝转移数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S100A8与S100A9水平均与肝转移数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原发灶S100A8/A9含量明显升高,并随着S100A8/A9表达的升高,肝转移数量增多的风险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和组织蛋白酶B(CatB)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直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组织MT、CatB表达。对比分析MT、CatB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在68例结直肠癌原发灶中MT、Cat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9%和47.1%;在正常肠黏膜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6.5%、19.1%;结直肠癌原发灶中MT、CatB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χ2=9.9512、11.9893,P0.01)。按TNM分期,Ⅲ、Ⅳ期原发灶MT、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Ⅰ、Ⅱ期(χ2=9.9498、10.0192,P0.01)。低分化腺癌MT、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腺癌(χ2=8.8788、9.7183,P0.01)。在34例转移淋巴结中MT和CatB共表达阳性率为47.1%;在16例肝转移组织中,MT和CatB共表达阳性率为50.0%。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MT和CatB共表达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的结直肠癌原发灶组织(χ2=5.7521、5.0794,P0.05)。【结论】MT、CatB增强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和肝转移有关,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T、CatB表达可做为评价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mp2基因在大肠癌肝脏转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21例大肠癌合并肝脏转移患者的原发病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肝转移病灶及其周边正常肝组织的新鲜组织标本,用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各标本的mmp2 mrna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在肝转移灶?肝转移灶周边正常肝组织?大肠癌原发灶和正常大肠黏膜之间,全部病例的mmp2 mrna表达均有明显差异,但以肝转移灶表达最高,正常大肠粘膜表达最低?其中18例在正常大肠黏膜中的mmp2蛋白表达低于肝转移灶?肝转移灶周边正常肝组织和原发灶?而所有病例原发灶与肝转移灶中的mmp2蛋白表达无差异,并且这二者的mmp2蛋白表达均高于肝转移灶周边正常肝组织?结论:mmp2在肝转移灶和原发灶中表达增强,有利于肿瘤细胞对基质的降解及其迁移?Mmp2基因上调使得肝转移病灶中mmp2 mrna的表达高于大肠癌原发病灶,可能是肝转移的分子机制之一?而肝转移灶周边正常肝组织中mmp2表达增强,可能与肝脏再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细胞膜磷脂变化与蛋白激酶C(PKC)同功酶表达的关系及对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大肠癌原发灶、癌旁肠黏膜、肝转移灶细胞膜磷脂酰肌醇 (PI)、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 (PE)和磷脂酰胆碱 (PC)。采用QRT -PCR方法检测PKC -α -ε- ζ同功酶mRNA的表达。结果检测 4 8例大肠癌标本。在癌原发灶、肝转移灶中 ,PI、PE、PC含量高于癌旁肠黏膜组织 (P <0 .0 1)。肝转移灶与原发灶相中PI、P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E含量显著高于癌原发灶 (P <0 .0 1)。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PKC -ε、- ζ表达高于癌旁肠黏膜组织 (P <0 .0 1) ,PKC -α表达水平降低。PE含量与PKC -ε、- ζ表达成正比 ,与肝转移呈正相关。PKC -α表达与PE含量成反比 ,与肝转移呈负相关。结论 :细胞膜磷脂PE含量升高 ,PKC -ε、- ζ增强表达和PKC -α表达水平降低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于波  苏宏  李世拥  安萍  杜俊峰  白雪  左富义 《医学争鸣》2009,(21):2415-2417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中MEK1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淋巴结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6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MEK1表达.采用寿命表法分析对比MEK1表达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大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MEK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3%,32.6%,71.4%,78.3%.癌原发灶、肝转移灶和转移淋巴结中MEK1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按TNM分期,Ⅲ,Ⅳ期结直肠癌原发灶MEK1表达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1).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MEK1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1).MEK1阳性组和MEK1阴性组的3a无病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1.3%,73.1%.MEK1阳性组患者生存率低于MEK1阴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K1增强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淋巴结和肝转移有关,检测MEK1表达对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离、鉴定结直肠癌有无肝转移患者血清中差异蛋白质,筛选诊断肝转移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根据入组条件,收集结直肠癌无肝转移病例、有肝转移病例,在两组中随机抽取12例血清样本,同组血清等量混合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建立两组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用Image-Master V5.0软件寻找两组差异蛋白质点,MALDI-TOF-MS对差异蛋白质进行鉴定,查询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在2倍以上蛋白质有8种,其中5个蛋白质表达上调,3个蛋白质表达下调;两组每个差异蛋白灰度体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库搜索鉴定出7种蛋白质,上调的5个蛋白质分别是Transferrin、Complement component C9、RNA directed DNA polymerase(RNA指导的DNA合成酶)、Conserved hypothetical-protein(假定蛋白质)、SEC14L1 7 kDa protein;下调的2个蛋白质分别是Haptoglobin和Isoform 1 of Serum albumin。结论:结直肠癌有无肝转移患者血清中的蛋白质表达谱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成为诊断肝转移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 DIGE)技术分析结直肠癌(CRC)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建立二者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图谱.方法 6对样品分别取自6例CRC手术切除的新鲜的癌和正常肠黏膜组织,进行2-D DIGE,Typhoon~(TM)多功能扫描仪进行图像扫描,并以DeCyder~(TM) 2-D差异分析软件分析.结果 正常肠黏膜组织和癌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表达蛋白点共有315个,癌组织中表达上调(>1.5倍)的有138个,下调(>1.5倍)的有103个.结论 建立了CRC与正常肠黏膜组织的2-D DIGE图谱,发现并经统计学证实癌组织中有表达上调或下调的蛋白存在.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8,(3):282-286
目的:观察微小RNA-142-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与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iR142-3p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通过Realtime-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miR142-3p表达。构建pSliencer 4.1-CMV-miR142-3p过表达载体,并转染结直肠癌细胞Caco2,通过Realtime PCR检测重组质粒pSilencer4.1-CMVmiR142-3p载体在结直肠癌细胞系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的表达变化。结果:miR142-3p主要定位于细胞的胞浆,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42-3p的表达存在差异。miR142-3p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142-3p可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抑制细胞增殖。结论:miR142-3p抑制结直肠癌Caco2细胞的增殖,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Fas、FasL表达、突变与肝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Fas、FasL系统表达、突变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CR-SSCP方法检测大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癌旁肠粘膜、门静脉 Fas、FasL表达、突变。结果:在86例大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癌旁肠粘膜、门静脉血淋巴细胞中Fas表达率分别为67.4%、63.2%,41.9%,87.2%。Fas突变率分别为50.0%。70.8%,25%,8.9%。在大肠癌栽⒃睢⒏巫圃钪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围术期并发症对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并发症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度并发症组、轻度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分析不同等级并发症对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20例患者术后有41例出现并发症,根据改良Dindo-Clavien分级标准分为Ⅰ级并发症19例、Ⅱ级并发症6例、Ⅲ级并发症13例、Ⅳ级并发症3例。单因素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原发病灶与肝脏转移间隔时间、肿瘤数目、肝脏转移灶分化程度、肝外转移、有并发症、轻度并发症、重度并发症是影响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提示,原发病灶与肝脏转移间隔时间、肝外转移、有并发症、重度并发症是影响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围术期并发症是影响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结直肠癌肝转移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各30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超声检查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典型增强形态为病灶整体均匀增强,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的典型增强形态为病灶周边厚环状增强。两组患者的峰值增强强度和50%清除斜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能对结直肠癌肝转移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肝转移MSCT三期增强扫描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及病灶转移灶分布情况。结果原发病灶位于左侧55例,右侧20例。癌肿位于升结肠9例,横结肠10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6例,直乙交界处5例,盲肠5例,直肠21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27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的患者有31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的患者有17例。共发现了320个转移病灶;经MSCT诊断正确的病灶有279个,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7.19%。原发病灶有25例位于右侧,50例原发病灶位于左侧,左右结直肠癌肝内转移灶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 (sLex)抗原在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病人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LSAB法检测原发性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结果 在原发性大肠癌中,sLex抗原染色阳性率为100%,其中高分化腺癌sLex抗原表达呈弱阳性,低分化腺癌sLex抗原表达呈阳性或强阳性;在大肠癌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染色阳性率为100%,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强于原发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结论 sLex抗原的检测可作为大肠癌肝转移及预后指标,对判断大肠癌肝转移及估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phB4受体及其相应的配体EphrinB2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结直肠癌组织72例,以正常结肠组织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phB4和EphrinB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结肠粘膜和结直肠癌组织中,EphB4受体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5%,73.6%,EphrinB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9.4%,69.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中,EphB4受体和EprinB2配体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发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EphB4和EprinB2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结论EphB4和EphrinB2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bcl-2在大肠腺瘤及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5例大肠腺癌组织、19例大肠腺瘤组织和12例正常大肠组织中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大肠黏膜、腺瘤和大肠腺癌组织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47.37%、41.74%,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84.21%、58.26%;正常黏膜组织caspase-3的表达高于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而bcl-2表达低于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pase-3和bcl-2的阳性表达率与大肠腺癌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组织芯片技术是大规模平行检测多基因蛋白表达的一种有效方法。caspase-3和bcl-2可能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