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胶质瘤的基因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胶质瘤仍然是一个难以治愈的恶性疾病.近20年来,尽管在临床上对胶质瘤已经有了一系列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但胶质瘤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踞不下.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关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有一定价值的实验结果,并已经过渡到进行临床Ⅰ期研究.但在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仍然会遇到有关有效性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克服阻碍基因治疗的一些屏障和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基因治疗的生物学治疗作用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为了更好和全面地了解目前所开展的胶质瘤基因治疗工作情况,我们对有关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基本范畴和阻碍基因治疗的生理屏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胶质瘤占恶性脑肿瘤的80%,因其侵袭性生长的特征,且好发于脑部重要功能区及深部,使肿瘤难以全切,放疗、化疗也不能改变患者的总体预后.据统计,脑胶质瘤患者1年生存率为35.7%,5年生存率<5%,其治疗方式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脑胶质瘤传统的治疗策略是手术切除,即尽可能最大范围安全地切除肿瘤和病灶,术后配合放疗、化疗延缓复发和延长生存期,但是,高级别脑胶质瘤因其侵袭性致使肿瘤不能完全被切除,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韩小弟主任,针对脑胶质瘤的治疗,韩主任提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3.
脑胶质瘤呈侵袭性生长,手术难以全部切除,且手术后易复发,尽管应用各种治疗手段,但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并没有明显改善.随着恶性胶母瘤分子遗传学逐步阐明,某些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和相关基因在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及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晰,这为临床找到恶性胶质瘤有效治疗的新方案--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近年来,黏附分子CD44和整合素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70例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中CD44s和整合素β1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两者在脑胶质瘤中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恶性胶质瘤具有侵袭性,血管丰富,并可无限制地增生,缺乏凋亡,所有这些异常生物学特性导致恶性胶质瘤富有侵袭性难以治疗。目前国内外对脑胶质瘤采取手术、放疗和化疗联合治疗的方法,但胶质瘤预后仍然很差,术后中位生存期少于12个月。  相似文献   

5.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其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为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的存在阻碍了化疗药物进入脑内,大大降低了有效药物浓度。此外,肉眼可见的肿瘤已经处于中后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Angiopep-2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LRP)的配体,血脑脊液屏障和胶质瘤细胞表面都高度表达LRP受体。Angiopep-2具有靶向性,将其修饰到装载化疗药物和显像剂的纳米粒子表面,可以实现靶向释药,提高胶质瘤成像效果。本文综述了以Angiopep-2修饰的装载不同药物的纳米系统在胶质瘤中的应用,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往往首选手术治疗.但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所以术后需行放射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观察,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对脑胶质瘤采用术后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本文收集我院2000-10~2003-10诊治的6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病例随访至今,特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符黄德 《医学综述》2014,20(17):3143-3145
脑胶质瘤是源自神经上皮的肿瘤,又称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预后较差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由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使得手术难以全切,因而胶质瘤术后复发不可避免;复发后脑胶质瘤的治疗预后效果欠佳,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复发的预后很不理想。该文就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脑胶质瘤放疗的普及,其带来的各种副反应也随之增多,常导致患者产生悲观等不利情绪,故精心而全面的护理对患者十分重要.现将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疔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胶质瘤是颅内肿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方式及周围组织的弥漫性浸润,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术后容易复发,这决定了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中位生存期时间大约为1年.虽经手术及术后放疗,化疗等方法措施也不能明显改善预后差的现状.长期以来,脑胶质瘤的病因、起源和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存在多种假说和争议,至今仍无明确的结论.随着对胶质瘤的深入研究,发现在实体肿瘤中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并针对这些细胞提出了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s)学说.  相似文献   

10.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并结合放、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但恶性胶质瘤在颅内重要功能区常呈浸润式生长,手术难以彻底切除而易复发,加之血脑屏障的存在,不仅极大地降低化疗药物的疗效,而且影响肿瘤细胞对凋亡信号的应答,导致患者几乎不可治愈。免疫治疗的出现,加深了人们对大脑免疫微环境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认识,为胶质瘤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并有望提升患者的生存获益。本文将对恶性胶质瘤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包括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脑胶质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化疗等措施治疗脑胶质瘤。由于术后复发率高、化疗药物靶向性不明显以及不易穿透血-脑脊液屏障等问题,使脑胶质瘤的治疗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如何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增强药物的靶向递送、提高治疗效果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查阅近年来中英文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血-脑脊液屏障的特点以及靶向机制,总结了现阶段中药活性成分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并对中药抗脑胶质瘤新剂型的应用进行综述。笔者对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与新剂型的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用于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理想的治疗方案,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机制探索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2.
蒙以良  燕鹏 《右江医学》2021,(6):460-464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的80%,多见于成年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胶质瘤是一种呈高度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外科手术难以完全切除,预后较差;另外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化疗药物很难达到肿瘤位置发挥作用,而中枢系统强大的免疫系统又进一步限制了免疫治疗的效果.种种原因造成了胶质瘤治疗的困难.如今基因治...  相似文献   

13.
李刚  田志刚 《医学综述》1998,4(7):346-348
<正>过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亦称继承性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给荷瘤机体输注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从而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杀伤肿瘤细胞的方法.目前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应细胞主要有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抗CD_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_3AK)、细胞毒性T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及单核巨噬细胞等,其中LAK细胞和TIL等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CTL和NK细胞作为最有前途的抗癌效应细胞,正在进行临床前期研究.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它的特点是呈浸润性生长.因此手术难以完全切除,其术后的平均存活期约为1年.尽管近年来脑胶质瘤的治疗已有很大提高,但其总的预后并没有明显改善.恶性肿瘤的过继免疫疗法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脑胶质瘤过继免疫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林昌海  李丽仙  冉静  刘预 《重庆医学》2016,(30):4293-4296
脑胶质瘤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是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50%,其中恶性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分类Ⅲ、Ⅳ级)约占所有胶质瘤的77.5%。脑胶质瘤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术后高复发性、高病死率及治愈率低,最大的生物学特性是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常无法全部切除。尽管其治疗方法已经由单一的手术治疗发展到今天的手术加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寻找脑胶质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指标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脑胶质瘤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但由于其材料通常难以获取,也不能实现对病情状况的动态监测,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脑胶质瘤血液循环肿瘤标志物。近几年,研究者们陆续发现了一些与胶质瘤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循环肿瘤标志物,下面本文将对这些结果分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通过作用于靶基因mRNA的3’UTR区域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miRNA与癌症有着密切的联系,miR-NA可通过调控其相应靶基因从而调节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对肿瘤中异常表达的miRNA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对肿瘤进行准确诊断,而且可以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策略。胶质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侵袭性的恶性颅内肿瘤,临床上难以做到完全切除,患者预后较差。miRNA在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与胶质瘤相关的miRNA进行鉴定并且明确其相关的作用机制及靶点,将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领域。本文主要对胶质瘤中一些表达异常的miRNA及基于miRNA的胶质瘤诊断及治疗领域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常见于颅内的恶性肿瘤的胶质瘤,由于生长多呈广泛浸润性,因而与四周正常组织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使其难以彻底进行清除,不但致死和致残的概率极高,也有着极高的术后复发概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诊断和治疗胶质瘤这一恶性肿瘤方面也持续性取得了很多新进展。研发的许多种药物并且在脑胶质瘤治疗中都有一定的效益表现出来。特别是随着出现了许多的分子标志物药物,开辟了一条以前从未有过的研究新方向,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胶质瘤方案和优化综合化治疗胶质瘤方案来说,也因此出现了很多与治疗胶质瘤有关的研究。综合分析这一方面研究的总体进展状况并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对实施更深层次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起因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的癌变,目前仍难以治疗,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无法准确描绘肿瘤的边界,难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参考信息。随着磁共振多模态先进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利用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以区分胶质瘤正常组织与瘤体边界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多模态磁共振影像区分脑胶质瘤边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并发癫痫的颅内幕上胶质瘤及脑膜瘤的类型、部位及致痫原因,探讨其抗痫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收集分析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70例并有癫痫的幕上胶质瘤及脑膜瘤患者,其中胶质瘤40例,脑膜瘤30例,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经综合抗痫治疗.结果 并有癫痫的幕上胶质瘤多以星形胶质瘤Ⅰ、Ⅱ级及少枝胶质细胞瘤为多;脑膜瘤多位于额顶叶.病例经手术、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癫痫控制效果好.结论 幕上胶质瘤并有癫痫者恶性程度偏低,预后较好;并有癫痫的脑膜瘤多位于运动情感功能区.肿瘤切除程度对二者癫痫的控制有明显影响,正规综合治疗抗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颅内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 按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WHOⅠ~Ⅳ级,其中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 据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 CBTRUS )统计,胶质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7%,在原发性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BM, WHOⅣ级)的发病率最高,占46.1%. 到目前为止,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其主要治疗手段仍然以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为根本,术后结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综合性治疗措施,以延缓无进展生存期( PFS )、延长总生存期( OS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脑胶质瘤约占脑肿瘤的40%,具有很高的复发率.本科于2003年1月-2007年5月期间收治并追踪观察了脑胶质瘤患者10例,以观察院内制剂脑瘤散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