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肠埃希菌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但1982年在美国发生的多起食物中毒事物,其中出血性肠炎的病原菌为罕见的O157:H7大肠埃希菌,尔后在日本也多次发生因O157:H7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发现的病原微生物和重新抬头的病原微生物 ,是当前世界医学界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O157:H7大肠埃希菌就是其中之一。自 1982年O157:H7;大肠杆菌在美国首次被分离并确认为食物中毒新型致病菌以来 ,此菌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多次爆发 ,造成严重危害。 1999年 8月 2 9日 ,美国华盛顿县发生了一起由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O157:H7引起的 116人的食物中毒 ,其中 65人住院治疗 ,11名儿童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HUS) ;2人死亡 ,1名 3岁女孩死于HUS ;1名 79岁男性死于HUS及血栓形成后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一食物中毒引起了美国纽约州…  相似文献   

3.
自1982年美国首次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致病性血清型后,全球六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O157:H7能引起一系列人类疾病,如腹泻、出血性肠炎(HC)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等.国内自1987年徐州市[1]从腹泻病人中检出该菌以来,许多地方已发现该菌株.为此,对O157:H7感染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卫生研究》2020,(2):336-338
2018年中国暴发了多起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并有多例重症和死亡病例出现,给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该菌代谢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元凶。本文综述了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特征、米酵菌酸生物合成机制以及米酵菌酸产生的环境应答,展望了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米酵菌酸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五类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前已知致泻大肠埃希菌有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FTEC)、肠侵袭性大肠希菌(EIEC)、肠粘附性大肠埃希菌(EAggEC)、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力的大肠埃希菌(ESIEC)及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致污大肠埃希菌是重要的食物中毒及腹泻病病原,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各类致泻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也占有重要比例,为了解该菌在我国食品中的污染状况,为预防该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正确、可靠的科学依据,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于1998年6月成立了…  相似文献   

6.
O157:H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1].自1982年O157:H7在美国首次分离并确认为食物中毒新型致病菌以来[2],此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过多次暴发,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3].  相似文献   

7.
致病性大肠杆菌福氏志贺氏菌引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无锡市卫生防疫站华小鹃傅景春钱惠兴金益民致病性大肠杆菌、福氏志贺氏菌共存引起千名学生暴发性食物中毒在我国属少见。1994年5月我市发生一起26所小学的学生因课间餐食用豆奶致1345人食物中毒的事故,后经调...  相似文献   

8.
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捷 《现代预防医学》1999,26(4):550-552
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是由单核细菌李斯特氏菌引起的,自1926年Marray等从兔和豚鼠的肝脏中分离现该菌以来,有关该菌报道不断。尤其是该菌被证实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十年以来,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报道逐年呈上升趋势,其危害程度甚至超过沙门氏菌食物中毒[1]。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脑膜炎、败血症等,死亡率达高30以上[2]。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人类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的报道,人散在病例和动物食物中毒已见报道[3,4],由于该菌在自然界存在较为广泛,且其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极易引起食物中毒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沙门菌食物中毒大多由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等引起。由胥伐成格隆沙门菌(S.schwarzengrund)引起食物中毒者极为少见。2008年7月11—1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某大酒店  相似文献   

10.
由致病性大肠艾希氏菌引起食物中毒分析辽宁省沈阳市卫生防疫站(110031)陈杰郎爽花威郭莹任羽光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肠道疾病,尤其是大肠艾希氏菌引起的中毒近年有增长趋势。本文报道我市发生的一起大肠艾希氏菌所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1996年夏季某...  相似文献   

11.
大肠埃希菌为埃希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成人少见。但近来,有关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成人食物中毒的事件报道并不鲜见。2006年3月,我市某区发生1起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情况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ntreohemorrhagic,Escherichieo,EHEC)是 Riley等于 1982年首次报告并确认为致病菌以来〔1〕 ,此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多次暴发流行。尤其是 1996年日本发现大型食物中毒 ,造成严重危害 ,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O1 5 7∶H7感染已成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领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 food poisoningJ随食物摄人大量活菌或细菌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具有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根据发病机理,可分为感染型及毒素型两大类。感染型食物中毒系由大量活菌及细菌内毒素所致,如沙门菌属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等;毒素型食物中毒系由细菌外毒素所致,如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等。  相似文献   

14.
大肠杆菌O157:H7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157:H7大肠杆菌是近年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肠道病原菌。自1982年美国密执安和俄勒岗州因进食被污染的汉堡包发生食物中毒,并从患者分离到该菌以来,1996年5~8月,日本东京、大阪等地相继发生该菌引起的大规模食物中毒,引起世界关注。本文就O157:...  相似文献   

15.
食物中毒标本中检出一例少见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O164:K?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市自2001年所辖某县检出过一例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以来,多年未再检出过一例致泻大肠埃希菌。今年,在10月份的一起食物中毒标本中检出一例血清型为0164:K?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经多次试验确认该菌在培养特性、生化反应上与其它EIEC有不同之处,现将检验过程和体会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1月5日、2005年12月15日宣化区连续发生两起因食用同一熟鸡店的鸡肉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区疾控中心在接到中毒报告后,均立即定点采样。检验人员对所采集样品进行增菌、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及血清学鉴定,确定这两起食物中毒均由雷根特沙门菌引起。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12日我市某学院的一食堂发生一起由下水道滴漏污染餐具及食堂用具等,未及时清洗消毒引起多菌感染的食物中毒,144名在该食堂用餐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多菌混合感染所致,由于诱发食物中毒的原因较特殊,其中一些病原菌在国内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2年7月13日嘉祥县某公司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验分析,是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绿豆汤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由此菌污染绿豆汤引起的食物中毒尚不多见,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钱行达应可梁胡丹标许林根1997年4月12日宁海县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证实是因食用了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鹌鹑蛋所致。中毒经过及临床表现:12日17时某村11人聚餐,餐后5~8小时,个别就餐者出现...  相似文献   

20.
由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27引起的食物中毒,在英国曾发生过(1973)。1997年10月南宁市也发生此类中毒,从中毒事件的检样中分离培养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27,经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证实,该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