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胡桃夹综合征又称为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由于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受到挤压,从而引起血尿、直立性蛋白尿、腰肋部疼痛、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盆腔淤积综合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综合征。胡桃夹综合征是临床血尿原因之一,多见于青春期至40岁男性,因其无特征性表现常被误诊及漏诊,现将我院误诊及漏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形体变化等原因致使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夹角变小,左肾静脉受到两者的挤压导致肾静脉血回流受阻,从而引起的以血尿、蛋白尿为主的泌尿系综合征[1].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主要原因,文献报道在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中有72%伴有左肾静脉受压[2].我们采用开放式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了8例NCS合并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胡桃夹综合征(NC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NCS患者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8、3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血尿,蛋白尿和腰痛,1例伴发左精索静脉曲张,多普勒彩色超声及CT示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明显受压。均行左肾静脉移位术。结果患者术后血尿和精索静脉曲张均消失,无并发症。结论NCS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血尿或蛋白尿。多普勒彩色超声和cT在NCS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左肾静脉移位术是治疗NCS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任珊瑛  李建祖 《吉林医学》2011,32(27):5856-5856
<正>胡桃夹综合征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其主要症状是血尿和蛋白尿,其中无症状肉眼血尿更易发现。超声检查时可清晰显示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左肾静脉的解剖情  相似文献   

5.
洪彩梅  郭肖霞 《广东医学》2008,29(8):1429-1429
“胡桃夹”现象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由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到挤压伴有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疾病[1]。其中精索静脉曲张是其重要的一个临床症状。我院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了7例因“胡桃夹”现象出现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胡桃夹征(NCS)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胡桃夹征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采用左肾静脉造影+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术后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选择性左肾静脉造影和(或)CT及MRI等检查。结果 术后左肾静脉狭窄管腔扩张,血流恢复通畅。术前彩超显示左肾静脉狭窄段内径为1.1~2.9 mm,平均(2.1±0.2)mm,术后为4.8.~8.0 mm,平均(6.5±0.6)mm(t=10.74, p=0.00);术前狭窄段血流速度为44~200 cm/s,平均为(108.0±31.6)cm/s,术后22~49 cm/s,平均为(33.3±4.15)cm/s(t=4.58, p=0.00),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1例患者术后复查仍表现为左精索静脉曲张外,其余患者精索静脉反流消失,5例血尿及2例蛋白尿患者术后1周复查尿常规正常。结论 经皮左肾静脉支架置入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近期效果明显,我们认为是目前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首选方法,但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关键词】胡桃夹征 左侧精索静脉曲张 可膨式金属支架管  相似文献   

7.
胡桃夹综合征(NCP,nutcyacker syndrome),也称胡桃夹现象、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指左肾静脉(Left yenal,IRV)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之内受到机械性挤压、血流回流受阻所致的左肾静脉高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可有腰腹痛、男性精索静脉曲张、女性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胡桃夹征(NCS)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胡桃夹征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采用左肾静脉造影 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术后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选择性左肾静脉造影和(或)CT及MRI等检查。结果术后左肾静脉狭窄管腔扩张,血流恢复通畅。术前彩超显示左肾静脉狭窄段内径为1.1~2.9mm,平均(2.1±0.2)mm,术后为4.8~8.0mm,平均(6.5±0.6)mm(t=10.74,P=0.00);术前狭窄段血流速度为44~200cm/s,平均为(108.0±31.6)cm/s,术后22~49cm/s,平均为(33.3±4.15)cm/s(t=4.58,P=0.00),均有统计学意义。除1例患者术后复查仍表现为左精索静脉曲张外,其余患者精索静脉反流消失,5例血尿及2例蛋白尿患者术后1周复查尿常规正常。结论经皮左肾静脉支架置入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近期效果明显,我们认为是目前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首选方法,但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9.
胡桃夹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过程中,因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压,而引起临床症状称为胡桃夹现象,也称之为胡桃夹综合征或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它是左肾静脉受压,伴发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疾病,本病临床少见,笔者从事外科工作多年,偶遇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进大鼠小肠移植血管吻合术式,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动脉吻合采用供体的带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段端侧吻合于受体的腹主动脉,静脉吻合利用Cuf套管技术将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的左肾静脉端端吻合。结果:共进行189次移植手术,其中正式实验33次,手术成功率为84.8%。手术时间约3h,其中动脉吻合18±5min,静脉吻合1min。结论:本术式简化了大鼠小肠移植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与血尿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过程中,因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形成的夹角受到挤压,而引起临床症状称为胡桃夹现象,也称为胡桃夹综合征(Nutctcracker syndrome,NCS),或者称为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左肾静脉受压,伴发血尿或者直立性蛋白尿、腹痛以及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NC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工作多年,近期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是由于左肾静脉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压呈现血尿或蛋白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疾病.自1999~2003年,我院共收治12例,均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尸体解剖中,发现两例双下腔静脉,其中一例伴有双肾静脉及双精索内静脉,今报告如下: 例一、老年男尸(图1) 1.左下腔静脉:在平第四腰椎体下缘处,于左髂总动脉的后外方,由左、右髂总静脉合成。此静脉紧依腹主动脉左侧及左腰交感干右侧上升,至第二腰椎中段收纳两条左肾静脉后,即斜往上右方,于肠系膜上动脉之下,斜越腹主动脉的前面至其右侧与右下腔静脉会合。左下腔静脉全长14cm,远端管径2.1cm,近端管径3.1cm。  相似文献   

14.
胡桃夹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学周 《中原医刊》2006,33(9):11-12
目的提高对胡桃夹症的认识,改进治疗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采用左肾静脉下移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治疗的胡桃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症状均为反复血尿,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胡桃夹现象患者左肾静脉最宽和最窄处内径比均>3,近端血流速度明显增快,且站立15m in后更明显。肉眼血尿消失时间分别在术后第2、5、4天,镜下血尿消失时间分别在术后第4、6、6天,随访至少4个月,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术前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的首选方法;左肾静脉下移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治疗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方法较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A对肠系膜上动脉(SMA)起始段解剖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1例正常患者和4例胡桃夹现象患者的腹部螺旋CT动脉期及延迟期图像进行矢状位重组,测量SMA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左肾静脉层面SMA后壁与腹主动脉前壁的距离以及左肾静脉最小前后径并观测左侧精索或卵巢静脉是否扩张。结果 本组21例正常人及4例胡桃夹现象患者均行MIP、MPR、VR后处理,均清晰显示SMA起始段走行,及与左肾静脉、腹主动脉之间的立体血管解剖关系;21例正常人左肾静脉均走行于腹主动脉前方、SMA后方,未见左肾静脉近段及左侧精索静脉或卵巢静脉扩张;SMA与腹主动脉夹角为51.5~98.7°(71.4±14.2)°、左肾静脉层面SMA后壁与腹主动脉前壁的距离为9.0~22.3mm(13.7±4.5)mm、左肾静脉最小前后径为4.0~10.3mm(6.9±1.2)mm。4例胡桃夹现象患者SMA与腹主动脉夹角均明显变小,分别为25.7°、26.3°、28.5°、29.3°,左肾静脉层面SMA后壁与腹主动脉前壁的距离分别为3.7mm、2.6mm、5.0mm、4.1mm、左肾静脉最小前后径分别为1.9mm、2.2mm、3.4mm、3.1mm,均显示左肾静脉近段及左侧精索静脉或卵巢静脉扩张。统计学显示胡桃夹现象患者SMA与腹主动脉夹角、左肾静脉层面SMA后壁与腹主动脉前壁的距离、左肾静脉最小前后径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A可清晰显示SMA起始段、腹主动脉与左肾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CTA对诊断胡桃夹现象具有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胡桃夹综合征也称胡桃夹现象或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多见于青少年。本病是由于左肾静脉注入下腔静脉时需穿行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跨越腹主动脉前方才能注入下腔静脉。正常时,此夹角为45°~60°或宽约4.5mm,被腹膜后脂肪、十二指肠第三段、淋巴结及腹膜等充填使左肾静脉不致受压。如夹角过小,则可导致血尿、直立性蛋白尿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猪胰肾联合移植改良门静脉回流、胰液外引流动物模型,研究胰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方法。方法:以12头杂交长白猪为供、受体,经猪腹主动脉原位灌注.大块联合切取供体胰、节段十二指肠、左肾、脾脏。修剪移植肾脏、胰腺和十二指肠.左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吻合。移植时门静脉与受体肠系膜上静脉吻合.腹主动脉段与受体腹主动脉吻合,十二指肠内置入T型管、输尿管内置入脑室引流管自腹壁引出,胰液和尿液转流备Ⅱ期手术完成。结果:手术成功,供肾、胰植入受体后立即恢复良好的血液循环,无出血及漏血现象,并且迅速恢复功能。术后平均存活期12天。结论:成功建立了猪胰肾联合移植门静脉回流、胰液外引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猪胰肾联合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胰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方法。方法 经猪腹主动脉原位灌注 ,大块联合切取供体胰、节段十二指肠、双肾、脾脏。以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左髂总动、静脉吻合 ;供肾输尿管内置“J”形管后与膀胱左顶侧壁吻合。供胰门静脉与受体右髂总静脉吻合 ,包含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袖片与右髂总动脉吻合 ;十二指肠节段与膀胱吻合。结果 手术成功 ,术后移植肾、胰均迅速恢复功能 ,术后 3d因排斥反应及体内代谢紊乱受体死亡。结论 良好的外科技术是胰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基础 ,是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左肾静脉下移术治疗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改进治疗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的手术方法.方法:2例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患者采用左肾静脉下移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结果: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4 min和13 min.肉眼血尿消失时间分别在术后第1 d、第4 d,镜下血尿消失时间分别在术后第5 d、第7 d.随访3个月,症状无复发.结论:左肾静脉下移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治疗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方法较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正常的左侧睾丸动脉,于肾动脉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沿腰大肌的前面斜向外下方行走,参与精索的组成。作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发现一例走行变异左侧睾丸动脉,它起于主动脉发出肾动脉稍下方的前壁,沿腰大肌前面斜向左外上方,走向左肾静脉的中点处,向上经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