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云放 《江苏中医》1994,15(5):37-38
叶天士、薛生白均为清代杰出医家,二氏治疗湿温病颇有共同之处:即立三焦分治气化说不谋而合;论述湿温病机之转归途径相同;衡法治湿,用药皆倡质轻灵动。  相似文献   

2.
湿温是临床常见的较为特殊的一种湿热类温病,通过对叶天士、薛雪论治湿温病的思想和方法作比较,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用药方法等异同之处,提出重视湿与热合邪侵犯人体,重视患者体质差异对疾病传变和转归的影响,侧重舌诊,在三焦分治的基础上结合脏腑、表里辨治,提倡分治湿热平衡阴阳,选用质轻灵动的药物治疗湿温病,意在为湿温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谨守病机,随机策应,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湿温病探析     
一、历代研究湿温病举要从现存的资料看,最早提出湿温病的病名是《难经》一书。《难经》第王十八难载:“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但只是提出病名,对湿温病的因、证、治等方面均未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4.
温病的治疗,总的原则是以“祛邪为第一要务”,尤其是在初期、中期,而在后期方有扶正。在温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病理过程中,病邪主要导致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和实质性损害,这其中包含有病变层次、阶段、病位、病性等不同,所以其治疗也不相同。在温病的病程上,卫气  相似文献   

5.
湿温病是常见急性热病之一,由湿热两邪相搏而成。湿作为致病因素来说,有内湿外湿之分。内湿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三焦气化和决瀆功能失常,水湿没有出路所致。凡脾胃虚弱之人,过食生冷油腻,以致脾湿留滞,此时如再感受外界湿热,内外相引,酝酿成病。湿温病的特点是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比较困难,故历来为医家所重视。解放以来用湿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治疗伤寒、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方面,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遵照毛主席“古为今用”的教导,复习前人对湿温病辨证施治的经验,将会对我们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王明才 《江苏中医》1995,16(5):39-40
湿温病变症:1.湿伤阻气;2.湿伤中州,木气侮土;3.湿燥共存,气阴两伤;4.湿热熏蒸,发为黄瘟。此四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治法。  相似文献   

7.
湿温病变症:1.湿伤阻气;2.湿伤中州,木气侮土;3.湿燥共存,气阴两伤;4.湿热熏蒸,发为黄疸。此四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治法。  相似文献   

8.
熟附子治疗湿温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探索性地将熟附子运用于湿温病,并获得点滴体会,谨汇报如下。1.湿温(湿重于热)案林某,男,21岁。1985年5月7日初诊。患者起病已二月,午后身热不扬,体温38.7℃,  相似文献   

9.
陈建明 《四川中医》2002,20(1):25-26
湿温是好发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的一种湿热病症,其病理特点主要系湿热为患,故在治疗上主要为除湿清热,本文着重介绍了作者在治疗湿温病的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除湿清热这一法则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略谈湿温病     
<正> 湿温病的三个特性(1) 湿温病的同步性:湿温是一种常见时令热性病。现代医学中的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属感染、某些病毒感染的某些类型多属本病范畴。温为热之始,热为温之渐,放湿温又称湿热,所称不同,二者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  相似文献   

11.
论治湿温病     
湿温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而发病较多的是夏秋季节。凡诊断为湿温病的病人,经实验室检查都发现有伤寒杆菌,都有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大小便或血液、骨髓细菌培养阳性。通过多数病例证实湿温病即现代医学所指的伤寒。本病的初期症状表现,据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说明湿温病开始是邪在卫分。卫外的阳气被湿邪阻遏,因此虽有壮热,体温在摄氏四十度以上,脉反濡缓,舌上白苔,是湿郁卫阳的表证。“在卫汗之可  相似文献   

12.
湿温病浅析     
杨莹洁 《光明中医》2010,25(2):175-177
湿温是临床常见的较为特殊的一种湿热类温病,临证易与"湿热""暑温"混淆,易误识误治。在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分析湿温的病因病机特点,发生发展演变规律,遣方用药的治疗原则。强调湿温属于温病,而异于其他温病,乃阴阳合邪,内外合邪致病,起病虽缓,但病势较重,且病机复杂,传变多端。以清热祛湿为治疗大法。本文意在为湿温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谨守病机,随机策应,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湿温病可因外感引起,可由脾胃运化失常,内湿停聚而生,也可因输液而来。  相似文献   

14.
湿温病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其发病与人体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温病由于其病邪性质的特异性,因此病机传变较之一般温热病,传变缓慢,蕴蒸不化,胶着难解,缠绵难愈.其病变初起以中焦为主,症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脘痞闷为主要表现.章虚谷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健脾益胃、芳香化湿法治疗外感湿温病,疗效颇佳,现择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難经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就说明了中医所谓伤寒有廣狭二义,廣义伤寒,包括了风、寒、湿、温、热诸病,實是外感病的总讲;狭义伤寒,乃专指为寒邪所伤的病而言。前者似可说是现代医学所讲的‘傅染病’;后者似可说是现代医学所讲的‘流行性感冒’。因为内经提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類也’。伤寒论提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既然内经把所有一切发热的病都归之於伤寒之類,那末,我们说廣义伤寒就是指传染病而言似无大误,即然伤寒论中又有呈现发热体痛等证的  相似文献   

16.
滕乔生 《光明中医》2010,25(7):1210-121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湿温病发热的疗效。方法对28例经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用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每天1剂,服2~4天。结果 25例患者症状和体征消失,3例患者经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2天,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均恢复工作和学习。结论中医在治疗湿温病方面比西医效果显著,尤其是在退热方面。  相似文献   

17.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小儿温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当今儿科温病诊疗中仍有启迪及借鉴作用。笔者认真研读其儿科相关著作,认为其小儿温病诊疗特色鲜明:辨证方法多样;小儿温病四诊相参,舌诊为主;对痘疹的辨证治疗多有创见。在治疗上主要从辛凉润肺,清热化燥;辛润通络,调理气血;甘凉而润,濡养胃阴三个方面进行论治;在痘疹诊疗方面沉潜秘旨,发挥奥义。  相似文献   

18.
温病透法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法不属于中医传统的治疗八法,但其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透法贯穿于温病卫气营血分证治疗的始终.体现了温病的治疗特点。温病的治疗讲究透邪,适时恰当地使用透法对各类温病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辩证施治(一)湿重于热型邪遏卫气: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  相似文献   

20.
芳香化湿法治疗湿温病23例南京市中医院(210001)王铀生祖国医学将一年分为风、热(暑)、湿、火、燥、寒等六种气候,大暑至白露属长夏。该阶段的气候特点,乃天之阴雨连绵,地之秽浊薰蒸,而人处气交之中,每易感湿邪为病。因湿邪具有沉重、秽浊、粘腻、滞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