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中,合理使用抗生素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近2年对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测,我们认为抗生素确实是抗感染的良好药物,但如果滥用抗生素又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结果,使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例数增加,耐药性细菌迅速发展致使医院感染病人相对增多,滥用抗生索具体表现是: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滥用与医院感染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近年来,医院感染呈上升趋势,抗生素的应用成为医院感染的第二大危险因子。抗生素的滥用增大了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了病人感染的机会,增加了患者的易感性。严格控制抗生素的滥用是预防和治疗医院感染的当务之急,应注意合理选择药物,适时撤换药物,严格掌握预防用药、局部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指征,加强药敏实验和血药浓度的监测。做好新药宣传,进行学术交流,让医生了解新型抗生素的适应症是防止滥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王霞 《药物与人》2014,(9):91-92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私人诊所,药物滥用现象依然存在。尽管医学专家一再警告不要滥用抗生素,但基层医院滥用抗生素越来越多。应用不合理,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或治疗失败,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引起药源性疾病。特别是细菌耐药性和耐药细菌的感染,传播和扩散对医院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抗生素的临床和预防应用日益广泛.而滥用抗生素造成耐药菌株增加,给控制医院内感染带来诸多困难的现象,亦已成为预防保健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了尽快解决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药物,争取最佳疗效.我院自1992年开展院内感染监测工作以来,对抗生素应用实施监控.现根据卫生部医政司院内感染协调小组制定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要求,对我院1992~1995年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方法和结果1.1随机抽查1992~1995年我院门诊处方2469张(人),使用抗生素者1312张(人),使…  相似文献   

5.
医院内感染细菌的种属变迁及耐药菌株的质粒快速变异与滥用抗生素,特别是不规范使用新型广谱抗生素是分不开的,一定时段内了解和摸清本医院内感染的细菌的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是掌握控制和降低医院内感染率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2001—2003年的医院内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性的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后,最关键的就是用药。可是,近年来,由于滥用抗生素(消炎药)导致抗药性细菌增加而引起的病例越来越多。为了减少抗生素的滥用,美国小儿医学会及疾病管制局,提出了普通上呼吸感染时该如何使用药物的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7.
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医院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但如果滥用抗生素,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引起许多药源性疾病,诱导细菌耐药性发生及产生更为复杂的二重感染等。我们总结了我院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开展了抗生素应用的流行病学调查,坚持了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制度。通过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期防止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医院感染和抗生素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和抗生素应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6年1~12月在新生儿内科、外科和NICU住院的552份病历医院感染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医院感染率16.1%,高于我院平均医院感染率(12.84%)。感染部位主要为口腔、脐部、结膜、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新生儿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抗生素使用治疗用药为66.4%,预防用药为33.6%。滥用抗生素,必然产生细菌耐药和导致菌群失调,促使耐药细菌和真菌积聚而发生感染。结论应根据病原学和药敏学首先选用窄谱抗生素,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提倡尽量应用一种抗生素治疗,减少抗生素联合用药,严格控制抗生素作为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已有半个多世纪,曾挽救了亿万病痛者的生命,其功劳是不可抹煞的。不过滥用抗生素,则会导致诸多危害:如药不对症可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导致对人体育益的双歧菌、类杆菌、乳酸菌等被杀灭,造成人体自身菌群失调,引发二重感染,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与此日时,滥用抗生囊的又一后它可使未被切制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月放乌江.兴风作没.恒昌人体。由于细菌自导员有变异性,一旦滥用了抗生太Z后m可程区不等地使细菌产生间药性.从而导致细菌更为猖狂.难以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抗生素不断问世,致使抗生素成为临床应用最广的一类药物,经过对我院新生儿病房1997年2486张处方进行统计,抗感染药物处方占总处方的79.53%,抗感染药物费用占总费用的23.06%。伴随抗生素家族的繁衍,无疑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许多新品种,但抗生素滥用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引起许多药源性疾病,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更为复杂的二重感染等。故建议各级医院管理部门为提高医疗质量,应控制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是用来治疗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可是滥用抗生素却成了严重问题,不仅造成许多病菌耐药使疾病治疗困难,抗生素副作用致病致残的也不在少数,本刊特到有关部门进行采访,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读者,以引起大家进一步警觉。  相似文献   

12.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疾病的转归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抗生素具有双重性,即有治疗疾病的一面,又有能引起不良反应的一面。下面就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谈几点体会。一、防止滥用抗生素对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病毒性感染,上消化道出血,不宜大量使用抗生素做试验性治疗或预防性用药,因为这样盲目的滥用抗生素往往是弊多利少。尤其是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部分敏感细菌被抑制,症状暂时有所好转,病情受到掩盖,延误疾病的诊治,同时未被抑制的细菌乘机繁殖,正常菌群失去平衡,可引起二重感染。所以除实验室检查肯定或有继发感染者外,不应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正>抗生素耐药性(AMR)是指细菌能够承受住抗菌药物的攻击,使标准的治疗失去了原有的疗效[1]。2010年超级细菌NDM-1的发现,刷新了细菌耐药记录。2011年的世界卫生日,以"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为主题,呼吁全球高度重视细菌耐药性问题。耐药细菌的出现、传播和扩散离不开抗生素的滥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情况岌岌可危。有研究发现细菌耐  相似文献   

14.
纸片扩散法与细菌鉴定系统的药敏结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造成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药敏实验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细菌药敏实验结果是临床医师治疗细菌性感染,合理选用药物,提高疗效和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因此,快速准确获得细菌的药敏结果非常必要。近十年多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先后出现了许多自动和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本文以K-B法与仪器法的药敏结果作一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抗生素使用频率相当高,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甚至滥用将诱导细菌产生耐药,还可能产生选择性耐药菌,从而引起病程迁延、并发症产生、治疗失败等,本文就儿童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错误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目前,国内抗生素滥用情况仍较普遍,不仅普通百姓认为应用抗生素能预防感染,就连一些专业医生也这么认为。在门诊,经常有医生不问青红皂白,就给宝宝开上一堆抗生素。手术后宝宝没有感染迹象,有些医生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其实,这样做达不到预防的效果,而滥用的后果只能是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感染越来越难以控制。错误二:一种不管用马上换另一种抗生素发挥功效的前提是药物在血  相似文献   

17.
抗生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一般系指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性能的一类物质。但经过长期实践,人们发现抗生素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因此一定要掌握合理的使用方法,避免滥用,以发挥药效,防止产生不良后果。在用抗生素治疗各种感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杜小鹏 《健康向导》2012,18(3):26-27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多重耐药微生物(超级细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而中国的抗生素滥用程度尤令人担忧.滥用抗生素资源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仅表现为不良反应增多和治疗费用的增加,而且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所有抗生素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抗真菌药物将作为处方药.同时,对抗生素实施分类管理制度,停止抗生素在大众媒体广告的审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细菌种类的增多,抗生素品种越来越多,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时有发生,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多,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或减少使用抗生素。为了提高手术切口的1期愈合率,我们必须做到从源头把关,近2年来我院从改良无菌手术切口的缝合方法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家庭医生》2008,(6):30-30
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而大部分的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不会缩短病程,滥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恶化、体内菌群失调等,增加细菌的耐药性。所以使用抗生素须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