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推拿的临床操作中,点、线、面是直接运用临床的关键之一。我们常对某种疾病采用走线、落点、带面的治疗方法。所谓点者,是指身体某部位的一点而言,通常指穴位,其有着固定的意思,穴位称穴道,《内经》中名腧(俞、输)气穴。《针灸甲乙经》又名孔穴,俞有输注之含义,穴有空隙的意思。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应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变化,也可按各种刺激以调整各脏腑机能达到治疗的效果。(?)位分经  相似文献   

2.
《内经》论背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背俞”之名,首见于《内经》。为探本求源,现把其中有关内容作一概述性探讨。一、关于位置《内经》关于五脏六腑背俞穴位置的记载虽未完全,却已初具端倪。首先,《素问·气府论》指出了  相似文献   

3.
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相似文献   

4.
脏腑-经穴相关机制的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脉、穴位-脏腑相关是脏腑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改变往往在体表相应经脉穴位上有所反应(即:脏腑-经穴相关);反之,刺激体表一定穴位也能引起相应内脏功能的改变,起到治疗和调整的作用(即:经穴-脏腑相关).  相似文献   

5.
背俞穴是内脏与体表联系的部位,具有反应内脏疾病和治疗相应内脏疾病的相对特异性;又是脏腑经络之气所输注的穴位,当脏腑患病时,在相应的背俞穴处有些可出现阳性反  相似文献   

6.
输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是一些特定的针灸刺激点,通常称为"孔穴"或"穴位",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穴位称为"经穴",其它则称为"奇穴"和"新穴".解放后特别是一九六六年以来,奇穴和新穴越来越多,在郝金凯同志编著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共两集,以下简称《图谱》)共记载奇穴和新穴1595个.奇穴和新穴的数目究竟应该比经穴多还是比经穴少?笔者认为,既然十四经是整个经络系统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俞募穴,属特定要穴,是针灸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俞穴皆分布于背部脊柱两侧,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线上,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故称背俞。募穴皆分布于胸腹部,指其位置与脏腑相近,是脏腑经络之气汇聚之处,因居腹部者多,故习惯称之为腹募。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俞募穴诊治疾病,收效甚佳。一、内脏疾病切俞募诊俞募穴不仅可用于治疗疾病,而且是中医“四诊”中切诊的内容之一。很多内脏疾病,可以通过切触俞募而定性定位,在临床上经常与四诊结合诊断疾病,有的仅凭患者  相似文献   

8.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灵枢·九针十二原》在论述腧穴时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灵枢·小针解》进一步解释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说明经络与腧穴是密切相连的。人体的腧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络,而经络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这样就使腧穴、经络、脏腑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眼穴同样与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穴位是针灸疗法的刺激部位,一般称为“经穴”,或“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聚集在体表的地方,所以又叫“气穴”。十四经共有360多个穴名,要想在短时间  相似文献   

10.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背腰部第一侧线,后中线各旁开1.5寸(约为30~40 mm,因其为同身寸计量法,具体刻度因人而异).王冰注:"谓五脏之背俞也,各挟脊相去同身寸之一寸半."《素问?气府论篇》记载,"挟脊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各六俞".《黄帝内经》提出背俞穴的位置,经历代医家逐渐完善了背俞穴的名称,至《千金方》最终完备了各背俞穴的具体名称及对应位置.背俞穴是脏腑病症的反应点,如《素问?空骨论篇》云:"灸寒热之法……视背俞陷者灸之";也是治疗脏腑疾病的特定穴位.《素问?长刺节论篇》云:"背俞也,刺之迫藏,藏会."临床运用背俞穴治疗各种由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的疾病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络腧穴既可循经治疗疾病亦可反应病症,"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募穴又称腹募穴,是脏腑之气血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乃"脏气结聚之所","经气聚于此也",脏腑气血阴阳变化可通过经络而体现于相应的募穴,募穴好比脏腑在体表开的一扇窗口。通过经络诊察,问询患者穴位异常感受或体会腧穴体表寒温、指下异常感觉等,可以判断疾病归经、病变属性,"腹爆满,按之不下,取太阳经络者,胃募也"、"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以胆募俞","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循之,审其虚实而调之"。气街是经气纵横汇通的共同道路,系脏腑和诸经气、气血横向输注的捷径,脏腑气血通过气街而直达于外,灌注诸经。期门、日月作为肝胆募穴生理条件下肝胆脏腑气血阴阳平衡,脏腑之气灌注;病理条件气血阴阳失衡将影响肝胆募穴正常功能活动,造成气血输注障碍,引起期门与日月的体表病理性反应,如寒温异常、压痛、触诊异常感觉等;期门、日月与肝胆还存在着解剖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背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内经》对于背俞穴的论述,奠定了该特定穴的理论基础。此后,历代医家对其理论不断探讨,尤其在临床应用方面,从不同角度提出看法,见仁见智,使对背俞穴的认识更臻完善。本文试对古今背俞穴的临床应用具代表性的观点,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13.
咨询信箱     
问:经脉的起止,有以体表支或内脏支两种分法,哪一种恰当?(广州部队军医学校甘树炯) 答:经脉的循行起止,通常分为体内循环(分布深,无俞穴)和体表循行(分布浅,有俞穴)两部分,或者分为直行线(主干部分)与旁支线(支脉)两部分。所谓体表支或内脏支,仅是指体表、体内循行的支脉而言。张景岳认为:“支者,如木之有枝,此以正经之外而复有旁通之络也”(《类经·经络类》第200页)。  相似文献   

14.
背俞穴概述     
<正>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之间气血贯注、内外相应的联系在针灸治疗中有重要意义。现将背俞穴名称、定位、应用等概述如下。1背俞穴名称及位置背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但仅载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至于六腑背俞穴《素问.气府论》只提出"六府之俞各六",尚未列出具体穴名和位置,至王叔和的《脉经》才补充了六腑背俞穴中的大肠俞、小肠  相似文献   

15.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说明针灸治疗之前,必须先有明确的诊断。在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工作中,笔者体会到腧穴检查简便易行、实用可靠,对诊治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椎管外软组织损伤的诊治更具临床价值。1 腧穴的意义及其作用  腧穴俗称穴位、穴道等,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穴各归属于某一条经,而每一条经又各隶属于某一脏腑,其作用与经络、脏腑有密切关系。在病理上,腧穴是邪气出入的门户,作为疾病的反应点而存在,当机体罹病时,常在体表的某些穴(…  相似文献   

16.
彭子益关于《伤寒论》六经的学术观点可以概括如下:六经是六气所化;六经是由脏腑、经络、气化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人身的表是六经之表,统属荣卫,为十二经络经气的统称;人身的里是六经之里,各分脏腑;人身的半表半里是六经之半表半里,为少阳经。荣卫是六经公共之表气;脏腑是六经各个之里气;少阳经在表里、脏腑之间。外感诸病,起于表,起于荣卫,表病不解,然后传入里,传入此脏或此腑,或传入少阳经;内伤诸病,起于里,起于某一脏腑或经络,然后影响其他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17.
<正>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气穴”,即经穴,因为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之处,故称气穴。本篇主要论述人体三百六十五个气穴的分布部位。重点内容有:一、人体气穴的名称、部位,数字以应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以及背胸牵引而痛的治疗穴位。二、指出孙络、溪谷是营卫运行的通道,若人体感受邪气,可由表入里相传,直至经络脏腑;以及正邪相争所致的病症等。  相似文献   

18.
《难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之一,其中有三十二难涉及到针灸学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配穴、刺法等理论。兹择其中某些有关腧穴与配穴的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讨论如下:一、俞募穴理论的阐发与后世的运用背俞穴的载述,首见于《灵枢·背俞》,但仅有五脏俞的名称及位置。募穴,《内经》没有具体的记载,仅在《素问·奇病论》中提到:“胆虚气上溢而口苦,治之以胆募俞”。对俞募  相似文献   

19.
贾赫 《陕西中医》1989,10(2):80-81
<正> 脏腑背俞穴首载于《灵枢·背俞》,后经《脉经》、《甲乙经》、《千金方》等历代医籍不断补充而完备,在临床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现就背俞穴在诊断、主治、配伍方面的应用浅淡如下: 一、背俞穴诊断相应脏腑病背俞穴作为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故当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就会在相应的背俞穴上表现出一些异常变化,如皮肤色泽变化,形态变化(凹陷、隆起),按之有异物感(结节、条索状、半球  相似文献   

20.
经络,是我国古代医家首先提出的,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完备,大约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内经》之前,已有经脉系统的概念。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上古医学帛书中,有《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经脉学专著,其所载的交通上下的十一条经脉,是各不相干,互不联系,既没有内属脏腑的概念,也没有络脉的概念,但经脉系统的基本概念已经形成了。《内经》对经络有较系统的论述,已经形成了经络学说。《灵枢》的《经脉》、《经筋》和《脉度》等篇,详细记载了经络,已经体现了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