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吸烟与听力损失的关系以及吸烟和职业性噪声对听力损失的交互作用.方法 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广州市某大型空调生产企业连续性噪声作业人员254名吸烟者为吸烟组,在相同的噪声暴露环境中选择154名不吸烟者为非吸烟组,两组间除吸烟外,其它均均衡可比.按照<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 69-1996)要求对噪声暴露作业场所进行测点选择和噪声强度测量[dB(A)],并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按GB7583-87要求,对工人进行左、右耳500~6000 Hz内6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测试.自行设计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个人生活史、职业史、噪声暴露史、家族性耳聋史以及耳毒性药物使用史等.结果 同一噪声暴露环境下,吸烟组左、右耳高频(3 000~6 000Hz)听阈位移均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1).吸烟是听力损失独立的危险因素,二者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18.464,P<0.001),吸烟每天20支以上听力损失的相对危险度是不吸烟的3.464倍(95%CI:1.739~6.901).累积噪声量达80 dB(A)以上时,吸烟和职业噪声听力损失的RR值分别为3.443(95%CI:1.182~10.024)和4.667(95%CI:1.199~18.169),吸烟与职业噪声联合作用RR值为10.000(95%CI:3.526~28.360),大于两个变量独立作用之和.结论 吸烟是听力损失独立的危险因素,在高强度噪声暴露情况下.吸烟和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同时接触噪声及甲苯两种因素与单种因素暴露相比对劳动者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Medline及Pubmed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从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所有关于联合接触噪声及甲苯与职业性听力损伤关系的中英文文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纳入文献的合并OR值及其95%CI 值;进行亚组分析探究异质性来源并分析出版偏倚。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8篇(中文2篇,英文6篇)。经Meta分析,与单纯噪声暴露及单纯甲苯暴露相比,同时接触噪声和甲苯的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分别增加1.98倍(95%CI:1.20~3.25)及2.48倍(95%CI:1.09~5.65)。亚组分析显示研究有显著异质性,但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同时接触甲苯会加重噪声作业场所劳动者高频听力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吸烟与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的联合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吸烟和职业噪声暴露与耳聋的关系及对耳聋的联合影响。方法:将1 070名男性钢铁制造行业的工人根据是否吸烟及噪声暴露进行分组,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纯音听力分析方法评估听力损失,噪声测量仪测定工作现场噪声。对全部参加者进行包括生活史、职业史、既往患病史在内的问卷调查。 结果:吸烟和职业噪声分别与耳聋有关,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2.64和1.72。吸烟与职业噪声联合作用的结果大于两个变量独立作用之和(RR=4.85)。 结论:吸烟和职业噪声对听力损害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职业噪声暴露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6854人生产作业工人进行听力检查,并根据听力损伤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2140人(31.22%)出现高频听力损伤,其中新发病例819例,旧病例1321例,按接触工龄分析,发病率随着工龄增加而逐年减少(P<0.001),累积患病率随工龄增加而逐年增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P1.5<0.05,P2.5<0.05)。结论 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高频听阈听力有影响,应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性措施来控制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某化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小型化工企业职业性噪声危害程度和特点,探讨防护对策。方法选择某化工企业的120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调查对象,以97名岗前受检工人为对照,对两组人员进行听力测定,结合职业卫生调查和作业环境噪声监测资料对听力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触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P<0.05),但两组的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触组工人不同工种间语频、高频听力损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工龄组间语频、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0,P<0.05;χ2=5.99,P<0.05)。结论在81.8~91.4dB(A)噪声作业环境工作,可造成作业工人职业性听力损害,接触组工人语频、高频听力损害均有随接触噪声工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高频听力损害趋势更明显。应加强中小型化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和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调查油田注水作业噪声对人体听力系统的损害.方法对中原油田采油二厂、三厂、四厂注水车间生产环境进行噪声强度的现场测定,从3个厂中随机选取573名接触噪声(接噪)工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检.结果注水作业工人耳鸣检出率49.2%,记忆力下降检出率46.4%、失眠检出率33.2%,听力损伤检出率21.1%;男性听力损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累计接噪越大的工人听力损伤的检出率越高(P>0.05).结论油田注水作业的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系统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1987年8~9月我们对某厂造桶车间职工进行了噪声听力损害的调查,旨在判定该车间噪声危害程度,从而提出防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木质家具企业噪声对木工的听力损害状况,为制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实地测定12个家具厂的每个岗位的噪声声压级,选择633名噪声环境作业工人为调查组,同时选择140名无噪声环境工作人员为对照组,排除非噪声性听力损失者。调查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收集其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按其不同工龄和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结果测定132个作业岗位的噪声声压级,其中合格率为49.24%(65/132),噪声声压级超标的作业点主要集中在电锯、刨床、钻床等工作岗位。调查组中,排除37名非噪声性听力损失者,排除251名非噪声环境作业工人,其余345名噪声作业人员中,听力损失首先发生在高频段,继而语频段受累。轻度高频听力损失93名(26.96%),噪声岗位观察对象18名(5.22%),轻度噪声性听力损失2名(0.58%),中度噪声性听力损失1名(0.29%);对照组中,轻度高频听力损失11名(7.86%),噪声岗位观察对象4名(2.86%)。调查组轻度高频听力损失及噪声岗位观察对象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组中不同年龄、工龄以及工种间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噪声接触者。随着作业人员的年龄、工龄增长以及接触噪声声压级的提高,噪声性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应结合岗位进行重点防护。  相似文献   

11.
高薇薇  夏贵华  纪科  刘绍胜  梅琼燕  王波  李功俊 《浙江医学》2011,33(12):1727-1728,1759
目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了解宁波市北仑区噪声企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及个体听力对噪声的易感性差异.方法 对区内12家企业的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调查,对1 023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听力测定,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检查.结果 1 023名工人中共发现156名工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情况,其中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11.34%,高于语频听力损伤的发生率(4.79%),高频及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在各工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研究中未发现听力损失检出率及听力损失程度与接触噪声工龄有明显相关关系;个体听力对噪声易感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184名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追踪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某车厂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4年追踪观察,了解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方法对某车厂噪声作业人员体检资料进行筛选整理,选出同一年进厂且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184位工人作为观察对象,对受检者逐年进行复查,连续4年追踪观察。结果2004年患病率为16.31%,2005年患病率为21.20%,2006年患病率为22.83%,2007年患病率为29.35%,2004年与2007年的听力损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853,P=0.0029),其余各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车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害严重。听力损伤的程度与噪声暴露的年限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舰船噪声岗位作业人员听力保护理论,为噪声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声学理论和声能量等效原理研究岗位噪声暴露量。结果导出了噪声暴露量解析式,发现降低环境噪声、选择隔声较好的护听器、坚持佩戴护听器、减少每天噪声暴露时间、完善噪声防护法规五项措施是控制噪声暴露量的技术途径。结论噪声暴露量解析式构成了噪声防护措施的完备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工业噪声对电子厂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率的连续性影响。方法:选择某电子厂2007~2009年540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连续3年的听力检查,比较不同年份的听力损伤率和不同工龄组的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结果: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增加,听力损伤率逐年增加,2007年为25.00%,2008年为30.19%,2009年为35.19%,2009年的听力损伤率与200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听力损伤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工龄〉10年和工龄〈10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工业噪声对电子厂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率具有连续性的影响,听力损伤率与接触噪声工龄呈正相关。建议采取一、二级相结合的预防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不同转换系数调整脉冲噪声所致工人高频听力损失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方法以32名接触脉冲噪声的机械制造工人和163名接触稳态噪声的纺织工人为观察对象,用个体计量仪采集工人8 h工作期间的噪声暴露数据,计算8 h等效声级(LAeq.8h),并按不同转换系数(ER)将LAeq.8h和噪声作业工龄合并为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用常规方法测量工人左右耳气导听阈,按GBZ49-2002对听阈作年龄性别校正,并诊断是否为高频听力损失。结果用ER=3计算,脉冲噪声组的CNE[(103.2±4.2)dB(A).年]明显低于稳态噪声组[110.6±6.0 dB(A).年],P<0.01。增大ER值,脉冲噪声组的CNE升高,当ER=5.5时脉冲噪声组的CNE与稳态噪声组的CNE(ER=3)相似[110.3 dB(A).年vs 110.6 dB(A).年]。脉冲噪声噪声组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68.8%)与稳态噪声组(65.0%)相似,P>0.05。两组CNE与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间均存在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均P<0.01。用ER=3计算,脉冲噪声100~109 dB(A).年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76.9%,90.9%)明显高于稳态噪声组(30.4%,50.0%,P<0.05);脉冲噪声组用ER=5.5计算CNE时,各组间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与稳态噪声组(ER=3)相比(0%vs 11.1%,33.3%vs 30.4%,70.0%vs50.0%,62.5%vs 79.5%,100.0%vs 9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ER=3时脉冲噪声组CNE与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与稳态噪声组相比出现曲线左移,斜率增大;增大ER值,脉冲噪声组曲线右移,斜率减小,当ER=6时脉冲噪声组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与稳态噪声组(ER=3)的曲线基本重合。结论脉冲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的危害在能量相同的情况下大于稳态噪声。增大ER值可以使脉冲噪声组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与稳态噪声组基本重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中等强度噪声预暴露对强噪声暴露后豚鼠听力损失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豚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预暴露3 d组、预暴露2 d组、预暴露1 d组、强噪声暴露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每组6只。先将预暴露1 d组、预暴露2 d组、预暴露3 d组在90 dB SPL白噪声中暴露1、2、3 d,每天暴露3 h;再将上述3组和强噪声暴露组在110 dB SPL白噪声中暴露4 h。对照组不施加噪声暴露。噪声暴露前1 d、暴露后1、7 d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BR)。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力。结果 (1)噪声暴露后1 d,预暴露3 d组、预暴露2 d组、预暴露1 d组、强噪声暴露组左右耳平均短声ABR阈值[分别为(44.58±3.42)、(53.34±8.35)、(49.17±5.57)、(46.67±7.48)dB]均升高,与对照组(23.75±2.26)dB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暂时性听阈偏移(TTS)[分别为(20.83±4.69)、(27.92±7.53)、(20.42±5.42)、(21.67±6.15)dB]均增加,与对照组(-1.67±3.26)dB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噪声暴露后7 d,预暴露3 d组、预暴露2 d组、预暴露1 d组左右耳平均短声ABR阈值[分别为(27.50±2.61)、(26.67±3.26)、(27.50±2.61)dB]均降低,与强噪声暴露组(31.67±3.26)dB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暴露2 d组和预暴露1 d组永久性听阈偏移(PTS)[分别为(1.25±5.28)、(-1.25±3.11)]dB均降低,与强噪声暴露组(6.67±5.37)dB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暴露3 d组PTS有降低趋势。(3)各组高频ABR阈值变化不明显。(4)预暴露1 d组SOD活力[(105.74±13.21)U/ml]降低,与对照组(124.97±8.05)U/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暴露3 d组和预暴露2 d组SOD活力[分别为(136.91±14.81)、(128.54±13.84)U/ml]均升高,与强噪声暴?  相似文献   

17.
本底噪声对职业性纯音测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锋  焦粤龙 《广州医药》2005,36(4):47-48
目的 分析群体的职业性听力损伤检查时,在环境噪声超标的情况下如何判断检查的结果。方法 对某工厂从事噪声作业的人员在旧测听室与新测听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检查结果表明,以语言频段1000、2000、3000Hz最为明显,呈显著性差异,而在高频4000则次之,6000、8000Hz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环境噪声对测听结果有直接的影响,进行听力测试时,应在标准的测听室中进行。进行群体的职业性听力损伤测查,如果环境噪声达不到要求,在检查时应以高频听力为主,发现有高频听力损伤的人员,应到标准的测听室做纯音测听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