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火刚  何谊 《贵州医药》1996,20(5):281-281
我们自1996年2月至4月间,从临床发热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3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现将生化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3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均从本院门诊和住院发热患者的血、骨髓培养标本中分离。1.2培养基生化培养基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其它培养基按常规配制。1.3诊断血清购自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1.4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品生物制品技术开发公司。互.s分离培养和鉴定临床发热患者。抽取静脉血sml接种胰陈大豆陈培养液,35C孵育,于24h及第7天或在液体出现混浊时转种血和麦康凯琼脂…  相似文献   

2.
3888例甲型副伤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型副伤寒是由肠沙门氏菌肠亚种甲型副伤寒血清型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近几年病例数急剧上升,成为威胁许多国家地区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市自1999年流行甲型副伤寒以来,至2006年已有8年的时间,我院细菌室共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3888株,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进一步探讨该病的流行规律,作好预测其流行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我院诊断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沙门菌在本地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和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沙门菌84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和耐药分析。结果84株沙门菌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45株,占53.6%;乙型副伤寒沙门菌4株,占4.7%;丙型副伤寒沙门菌4株,占4.7%;伤寒沙门菌14株,占16.7%;非伤寒沙门菌17株,占20.3%。沙门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达、亚胺培南无耐药株。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三代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本地区沙门菌感染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沙门菌对抗生素耐药性有不同程度增加,临床应依药敏用药。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本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笔者对我院分离的6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药敏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主动外排多重耐药基因与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与多重耐药主动外排基因acrB的检测、序列分析及其表达水平。方法 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7种抗生素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以基因库序列为参考设计引物PCR扩增acrB、测序并用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结果 1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哌拉西林、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除氯霉素为0外。其余均为8.33%。对三类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多种耐药者l株。所有细菌均检测到多重耐药外排基因acrB.测序结果与参考沙门氏菌序列(No.AL627267)比较,有l处碱基差异。与大肠埃希氏菌(No.ECU00734)比较,碱基同源性为84.4l%(70/449),提示其碱基序列同源性均极高。分别选取对两类抗菌药物耐药及敏感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各一株进行RT-PCR检测,结果 两株细菌均检测到多重耐药外排基因acrB的表达。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等药物耐药率低,但有多重耐药。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中均存在acrAB主动外排系统。与大肠埃希氏菌同源性高,可检测到其表达。主动外排机制可能是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形成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陈峥  王晓彬 《贵州医药》2002,26(4):326-327
从各地对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 trumβlactamases ,ESBLs)菌株的检测报道看 ,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最多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等 ;在沙门菌属中也能分离得到 ,但分离率相对较低[1] 。我院从 95株甲型副伤寒杆菌中检出产ES BLs菌株 4 0株 ,检出率 4 2 1% ,达到高检出率 ,并就该菌株对 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检测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9月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血液标本检出的甲型…  相似文献   

7.
沙门氏菌为周身鞭毛菌,其鞭毛抗原又是该菌型别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所以一旦失去鞭毛,即给实验室诊断造成困难。 1983年夏秋季节,原昆明铁路局曲靖铁路医院小儿科收治一批因发热而住院的患者,经采集血或大便标本在该院化验室作细菌培养,分离出24株“乙型副伤寒沙门氏  相似文献   

8.
32例甲型副伤寒临床与沙门菌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甲型副伤寒临床特征及耐药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32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是甲型副伤寒最早出现和最典型的症状;药敏试验发现甲型副伤寒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氯霉素等敏感率达81.2%以上,环丙沙星、复方磺胺、庆大霉素等耐药率上升。结论发热是甲型副伤寒主要症状,但无特异性,相对缓脉、表情淡漠、玫瑰疹、肝脾肿大等特异性较少见,三代头孢、左氧氟沙星、氯霉素仍为治疗甲型副伤寒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个别地区发生甲型副伤寒的流行,主要临床症状是起病较急,持续高热(39℃以上10~14d),弛张热型。全身症状较轻,肠道症状不明显。查体患者意识清,极少有肝脾肿大、皮疹,未发现有相对缓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住院患者按沙门氏菌感染治疗,治愈率几近100%。我们将2003—05~2004-05血培养中检出的70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药敏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昆明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分析萘啶酸用于测试肠道外沙门菌感染分离株对氟喹诺酮敏感性减低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或骨髓标本中培养分离的53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作为动态分析,并对其中273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了抗菌药物运用及其疗效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率为98.5%;诺氟沙星18.6%;氨苄西林11.5%;复方新诺明8.5%;对头孢曲松、氯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敏感性为100%。273例住院患者治疗选用三代头胞(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45例;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或替卡西林)+氟喹诺酮(环丙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25例;头孢三代+氟喹诺酮73例;单独使用左旋氧氟沙星130例。273例住院患者除外7例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治疗,推荐首选三代头孢菌素、左旋氧氟沙星;萘啶酸用于测试肠道外沙门菌感染分离株对氟喹诺酮敏感性减低临床意义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是夏季较常见的细菌感染,以伤寒杆菌感染为多见,但因副伤寒杆菌的致病力比伤寒菌弱,临床表现相对较轻,易误诊、漏诊。现对我院2000年10月至2004年6月住院的28例甲型副伤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4株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近年广东省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几种代表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使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34株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诺氟沙星、氯霉素、头孢他定、多粘菌素对沙门氏菌的敏感性最高,达100%;其次是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达97.9%;青毒素、氨苄青霉素对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最高,达100%;其次是磺胺甲基异恶唑,达97.1%。结论近年来随着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耐药菌株的变迁,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已产生耐药,不提倡使用该类抗生素治疗伤寒,而诺氟沙星、氯霉素、头孢他定、多粘菌素B等对其较敏感,可以根据临床需要使用。  相似文献   

13.
关山村新店子村民组位于遵义县南白镇东郊 ,是县城至火车站的交通要道 ,距县城三公里 ,属城乡结合部。 2 0 0 0年 8月至 10月中旬共发现甲型副伤寒病人 70例。该村民组有两个小队 ,第一小队 6 3户 2 53人 ,第二小队 73户 32 4人。本次流行总发病率为 12 13% ,疫情主要在第一小队发病 6 9人 ,发病率为 2 7 2 7% ,发病户占该队总户的 6 5 0 8% (饮用同一水源即井水 ,属自供水 ) ,第二小队发病 1人 ,发病率为 3 2 %。本次以农民发病为主 ,次为学生。经采集病人血及大便培养检测为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系由传染源污染水、食物及生活密切接…  相似文献   

14.
血培养阳性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主要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有效治疗感染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和细菌鉴定仪,进行血培养及细菌鉴定分析。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961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细菌241株,检出率12.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溶血葡萄球菌5种主要致病菌,占菌株总检出率61.8%。药敏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检出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大部分的杆菌对头孢呋辛、左旋氧氟沙星、氨曲南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提示,检出的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耐药性强且广谱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010至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流行病学和腹泻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地区2010至2013年腹泻监测系统采集的1538例腹泻病例样本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538例腹泻病例样本分离出86株沙门菌株,共分为5种血清群、34种沙门菌型。其中优势血清群为 B 群(33.72%),山夫登堡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两种血清型检出率最高,分别占18.61%、8.14%。药敏试验显示耐药菌株除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完全敏感外,对其余19种抗生素均产生一定耐药性,其中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水平最高(23.26%、22.09%)。26株菌为耐药菌株中,53.85%(14株)的耐药菌株同时对3种以上(含3种)抗生素耐药,38.46%(10株)的耐药菌株同时对4种以上(含4种)抗生素耐药,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血清型集中在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及奥雷宁堡沙门氏菌。结论本地区腹泻患者检出沙门菌属以山夫登堡沙门氏菌最高,肠炎沙门菌次之;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最高,同时各血清型沙门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及严重的多重耐药;应进一步加强对腹泻患者沙门菌感染的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16.
尿细菌培养是尿路感染诊断和治疗的可靠依据。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使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感染菌谱也随着发生变化 ,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为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生素 ,回顾分析了我院2 0 0 0年从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种类及耐药性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2 0 0 0年尿液标本。1.2 培养基和药敏纸片 :血平皿由本室制备 ;生化鉴定系列与编码鉴定培养基、药敏纸片及 M- H琼脂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厂生产。1.3 培养与分离鉴定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  相似文献   

17.
152例患者血液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培养特征及药敏结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本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血培养中的特性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全自动荧光培养仪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血液标本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分离鉴定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152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中,需氧厌氧培养同时检出者121例,14例仅在需氧培养中检出,17例仅在厌氧培养中检出,152例除对萘啶酸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6%和28%外,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肟,头孢噻吩,庆大霉素,乙基西梭霉素,呋喃妥因,诺氟沙星,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均在95以上。结论:只有同时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才能不漏检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提高检出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副伤寒包括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和副伤寒丙[1 ] ,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劳动生产力的重要疾病之一。现将 1 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1 1月我院收治的 62例甲型副伤寒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2例甲型副伤寒中男 30例 ,女 32例 ;年龄最大者 74岁 ,最小者 3岁。其中妊娠 6个月左右孕妇 2例。工人 1 3例 ,农民 8例 ,干部 1 0例 ,职员 5例 ,个体劳动者 2例 ,待业青年 1例 ,家庭妇女 3例 ,学生 1 5例 ,学龄前儿童 5例。1 2 临床表现 ①发热 :62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 ,其中37 8℃~ 38 4℃ 5例 …  相似文献   

19.
罗友昌 《安徽医药》2006,10(5):367-367
伤寒、副伤寒是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耐药菌株时有发生,而对其耐药性和临床抗生素选择的变迁报道较少。本文总结1995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儿科收住的伤寒、甲型副伤寒患儿224例,对其耐药性及临床抗生素选择的变迁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20.
云南玉溪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现状,重点讨论培氟沙星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就本院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从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33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作动态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培氟沙星的耐药率已由1999年的0上升到2004年的98.1%(P<0.01),MIC90≥4mg·L-1;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呋喃妥因以及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均相对较低,MIC90分别为≤4、8、4、4、32和10mg·L-1。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培氟沙星的耐药率上升迅速;临床需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