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极短联律间期室性早搏引起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六例分析温晓红陈文珍⒇极短联律间期室性早搏引起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QRS波群形态、振幅、频率及极性变化虽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无异,但其QT间期,T或U波正常,必须注意鉴别。本科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VT)的临床意义,对18例PVT与34例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MVT)的心电学和临床特征对比分析后发现:1.PVT组的室性心动过速(VT)≥6阵/日的发生率高、频率快、QRS波的时限宽,两组差异显著(P〈0.05);2.两组室性早搏总数、3组以上和QRS波类型≥3种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3.PVT组左室射血分数≤40%、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和心性死亡的发生率均  相似文献   

3.
射频电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电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进展同济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于世龙,雷鸣综述毛焕元审校1982年Scheinman与Gallagher始用直流电消融治疗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之后迅速发展,对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疗效达50%~...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张杰,浦寿月待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IVT)是一种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VT)。据统计,IVT约占VT的10-15%[1,2]。本病患者多较年轻,病因不...  相似文献   

5.
充血性心力衰竭(9)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和预后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吕俊陞1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无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指CHF发生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  相似文献   

6.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72例随访分析叶国良(浙江省义乌市人民医院322000)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非持续性胺碘酮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onsustainedventricu-lartachycardia,NSVT)是指心电图或示波器上连续出现3...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短室性心动过速(VT)的心电变化及与病因的关系。方法 均记录心电图(ECG),24h动态心电图(DCG),分析心电异常与VT的关系。结果 VT76.6%有心脏病变证据。结论 短阵VT大多是病理性的,伴发其它律失常或ST-T变化则有助于产在诊断,VT的发生与室性期前收缩(PVS)有关。  相似文献   

8.
食管心房调搏揭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探讨罗莹郑竹虚蔡力周晓芳黄启华陶建虹(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成都610072)关键词心动过速,室上性;食管;电刺激食管心房调搏可无创性揭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发生机理,可鉴别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相似文献   

9.
食管心房调搏揭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探讨罗莹郑竹虚蔡力周晓芳黄启华陶建虹(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成都610072)关键词心动过速,室上性;食管;电刺激食管心房调搏可无创性揭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发生机理,可鉴别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中国医科院北京阜外医院(100037)王方正近几年来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发展很快,国内多限于对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治疗,对室性心动过速治疗的例数甚少。我院治1992年开始以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室速,成功率89%。1诊断应证...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体表心电图QRS波群电轴与射频消融成败的关系,对23例IVT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左室IVT15例、右室IVT8例。在左室IVT中,10例QRS波群电轴左偏(-81°±9°)者均消融成功;5例电轴右偏者(+110°~+230°)中只有1例(+110°)消融成功。电轴左偏与电轴右偏患者的消融成功率比较(10/15vs1/5),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右室IVT中,5例电轴正常或轻度右偏患者均消融成功;另3例电轴左偏患者均消融失败。结果提示室性心动过速(VT)时QRS波群电轴对术前判断VT的起源部位及消融难易程度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对48例心肌梗塞(MI)病人的心室晚电位(VLP)检测与自发和心室电程序刺激(EPS)诱发单形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的相关性的研究表明:(1)临床无自发持续室速者VLP和EPS阳性率分别为19%和26%;(2)EPS诱发SMVT者VLP检出率(62.5%)高于未诱发者(9。4%);(3)VLP阳性者EPS-SMVT诱发率(76.9%)高于VLP阳性者(17.1%)(P〈0.05)。结果显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主神经张力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我们对CHF患者有或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CHF患者与正常组各项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HF组的HRV降低,其HRV各项指标与患者的LVEF不存在直线相关,死亡者的SDRR、SDANN明显低于存活者(P<0.001);CHF有NSVT者与无VT者HRV差异无显著性(P>0.05)。作者认为HRV低表示自主神经张力失衡,容易导致猝死。在预测CHF患者预后时,HRV优于LVEF和NSVT;HRV时域指标SDRR、SDANN敏感性优于PNN50。  相似文献   

14.
动态心电图对室性心动过速相关因素的分析胡泽华,魏正干,熊熠动态心电图(DCG)对室性心动过速(VT)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为全面分析VT,了解VT与基础心率、症状活动、年龄、室性早博、提前指数、易损指数和心脏疾病的相互关系,我们对从200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15.
伪冠状TⅡ,Ⅲ,aVF波诊断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性分析134例射频消融确诊的窄QRS波群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窦性心律及心动过速时心电图,以评估伪冠状TⅡ、Ⅲ、aVF波在SVT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伪冠状TⅡ、Ⅲ、aVF波定义为心动过速时Ⅱ、Ⅲ、aVF导联出现深倒1双支对称T波,而窦性心律时T波正常。结果:102例AVRT患者中29列(28%)可见伪冠状TⅡ、Ⅲ、aVF波,32例AVNRT患者无1例有伪冠状TⅡ、Ⅲ、aVF波(P〈0.01  相似文献   

16.
41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分析(摘要)谢晓明,李江平,马大波,雷建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武汉430070)对972例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41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男34例,女7例,年龄18~78(57.02±15.04)岁...  相似文献   

17.
211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1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李一石,华义,陈新,王方正我们对211例非器质性心脏病者有室性期前收缩(PVCs)包括并行性心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U-VT、连续三个PVCs,频率<120/min)的治疗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其中男89例...  相似文献   

18.
40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室上速的心电图分析王晓梅,薛成相(解放军第三医院心内科心功室宝鸡721004)房室结双径路(DNNVP)引起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TR)约占室上速(AVT)的60%~70%,其中快-慢型(F-S型)AVNTR占90%...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类型的鉴别价值,采用V1导联P波(Pv1)和体表右胸导联P波(PRAM),反映右房激动电位;4个单极食管导联(PVE)和一个双极食管导联P波(PVEB),反映左房激动电位。通过以上导联同步描记来观察左、右心房激动顺序,应用食管心房调搏的方法,基本可区别房室结折返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其它形式的PSVT。  相似文献   

20.
对14只制成心肌梗塞模型的犬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速(SVT),诱发率为14%;对未诱发出SVT的犬行去迷走神经和压力感受器后重复刺激,诱发率为33%。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和频域各指标在诱发出SVT组均低于无SVT组(P<0.05~0.01);但两组间梗塞面积差异无显著性。去迷走神经和压力感受器后HRV中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指标显著下降,但并未完全消失。提示: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在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