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气候温和,全市现有11个县(市、区),人口700多万。温州地区是疟疾流行可接受区,由于人员流动频繁,流行的危险随时都可发生。建立疟疾流行的预警监测体系,防止温州地区疟疾再度流行极为重要。现将2006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温州市2000~2002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温州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流行现状及特点。方法收集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对临床诊断疟疾或疑似疟疾及不明原因发热等三种对象血检,凡发现疟原虫阳性血片,经市疾控中心复检后为确诊的病人作统计分析。结果温州市2000—2002年确诊疟疾病人133例,其中本地病例9例,外来人口输入103例,本地人口外出感染21例;间日疟119例,112例来自高疟区的外来人口输入;恶性疟14例除1例自云南外来输入外,都是本地人口外出感染。结论当地疟疾防治形势严峻,输入性疟疾仍是当前的主要危险因素。须建立健全监测机构,突出监测重点和落实监测措施,防止疟疾重新爆发。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气候温和,全市现有11个县(市、区),人121700多万。温州地区是疟疾流行可接受的地区,由于人员流动频繁,流行的危险随时都可发生。建立疟疾流行的预警监测体系,防止温州地区疟疾再度流行极为重要。现将2005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广西1995~2004年输入性疟疾监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1995~2004年输入性疟疾监测和控制结果,评价输入性疟疾对疟防工作的影响,为疟疾防治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5~2004年广西全区92个市、县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全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血栓阳性率为0.009%、0.049%,外出回归和外来人口血检阳性率为1,39%、0.32%,本地感染病例占总病例的21,22%(1140/5372),输入性病例占78.78%(4232/5372)。结论 广西连续17年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输入性疟疾病例数最多、分布面广、高度分散,但传播指数较低,输入性疟疾监测与防治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5.
张世京 《广西医学》2004,26(12):1882-1884
疟疾是世界上危害严重的虫媒传染病 ,在虫媒传染性疾病中疟疾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 。随着疟疾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 ,我国大部分地区 ,疟疾发病率已降至很低水平[2 ] ,但有些地区的疫情还有回升趋势。由于人口流动 ,我县 1993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后 ,输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平乐1950-2011年疟疾流行情况,评价该县疟疾防治效果,为消除疟疾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卫生单位1950-2011年疟疾疫情报告及监测资料,用流行病学常规统计方法及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历年疟疾发病呈下降趋势,从1955年的1 260.26/10万波动性降至2003年的0.9/10万,其中60年代呈现一过性发病高峰,1961年发病率达3 386.93/10万,1981年后未发现内源性疟疾患者,均为输入性病例,2004年后该县未发现内外源疟疾病例。虫种在不同的时间也存在差异域,70年代前恶性疟(PF)、间日疟(PV)和三日疟(PM)并存,70年代后为间日疟流行。结论该县通过长期的疟疾综合防治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流动人口中疟疾感染的可能仍存在,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今后防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宁市疟疾疫情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进一步控制疟疾疫情的对策与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南宁市2006-2010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全市报告疟疾发病94例,其中间日疟51例,恶性疟36例,三日疟1例。每年均有病例报告,2008年后发病呈逐年升高趋势。病例分布于全市12个县区。发病季节呈全年分布,以5~10月最高。男女性别比为23.5∶1,年龄18~54岁。主要发病群体为外出务工人员,感染来源地主要为非洲和东南亚。结论输入性疟疾病例是本市疟疾疫情的特点,无内源性病例及继发二代病例,为实现疟疾消除目标,仍需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5-2019年广州市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广州市报告的疟疾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探讨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5-2019年广州市报告疟疾病例501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2015年报告74例,2016年97例,2017年111...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桂林市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效果,为修订监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7年桂林市的疟疾疫情资料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桂林市疟疾发病率从2000年的0.11/万下降至2007年0.04/万,流动人口血检疟原虫阳性率1.26%(304/24054);常住户口居民发热病人血检18133人次和居民带虫调查5921人次均未发现疟原虫阳性。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是巩固疟疾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997-2006年荔浦县流动人口疟疾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荔浦县各医疗机构防保人员和村医对流动人口进行监测,开展疟原虫血检;对血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6年荔浦县共血检流动人口发热病人5242人次,检出疟疾病人57例,感染者以外出从事林业的男性青壮年为主,年龄主要在20-50岁之间;地区分布以海南、湖北等省份为主。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与管理是消灭疟疾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1997~2001年输入性疟疾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分析江西省1997-2001年输入性疟疾发病特点,为控制疟疾扩散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监测提供经验。方法 收集和分析各疫区市疫情报告及疟防工作年报表,局部流行和暴发的流行病学资料及有关医院的病例资料。结果 1997-2001年全省共报告疟疾病人258例,其中当地感染病例117例(占45.35%)输入性病例141例(占54.65%),141例输入性病例分析在全省32个县(市、区)的85个乡(镇)的97个行政村。结论 应针对全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和疟疾病例的主动和被动侦查,疫情监测,控制疫点的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缅边境德宏州疟疾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趋势,为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导出德宏州2010-2016年疟疾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德宏州2010-2016年报告疟疾病例3 020例,年均发病率34.53/10万,与2000年前的年均发病率相比下降了96.96%。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3,P<0.01)。病例散在分布,以境外输入为主,占87.72%;2016年仅盈江县发生1例本地感染病例;病型以间日疟为主,占71.39%;发病以20~50岁组男性农民为主;流行季节以5~6月为高峰。结论中缅边境地区德宏州疟疾疫情得到了稳定控制,实现了消除疟疾的中期目标,监测和控制输入性疟疾是实现消除疟疾终期目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和探讨百色市右江区疟疾疫情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为消除疟疾后制定适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分析方法,对1950-2019年百色市右江区疟疾疫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950-2019年百色市右江区累计报告疟疾病例87730例,疟疾发病率从第一阶段1954年的527.00/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宜州市疟疾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后的疟疾监测结果.方法 收集1990~2011年全市疟疾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宜州市1990~2011年检出疟疾患者共282例,其中本地人口疟疾患者占65.6%,以间日疟患者为主.但2000~2011年血检发现的病例全部为流动人口疟 疾病例.63.33%是在外出海南感染后输入.结论 宜州市疟区的疟疾病例以本地居民到外省感染疟疾输入为主,流动人口监测是今后疟疾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1997~2012年的疟疾监测结果,为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南宁市1997~2012年疟疾监测和疫情报告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12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其中常驻人口血检270 580人,阳性2人,阳性率为0.07/万;流动人口血检18 163人,阳性230人,阳性率为1.27%;共报告疟疾病例256例,无本地感染病例,男性高于女性,以农民工发病最多,年平均发病率为0.08/万.结论 输入性疟疾对巩固防治成果构成了潜在威胁,流动人口疟疾监测仍是当前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海南省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为评价防治效果和制订疟疾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地理分布和疟疾发病情况,选择万宁市南宁农场、琼中县和平镇、白沙县青松乡、乐东县乐中农场、东方市江边乡作为监测点,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小学生间接荧光抗体(IFA)检测、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媒介按蚊密度调查、媒介按蚊抗性监测等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06~2010年监测点疟疾发病数分别为362、310、211、95和19例;发热病人血检率各年分别为18.24%、19.72%、12.83%、11.80%和15.32%;检出疟原虫阳性率2006~2010年分别为3.07%、2.31%、1.43%、0.41%和0.01%;5个监测点5年共个案调查1 745例疟疾病人,其中在乡镇医院初诊的1 137例,占65.16%;在村医初诊的581例,占33.30%。结论今后应继续加大监测工作力度,加强镜检培训以提升乡镇医务人员疟疾病例诊断能力,及时发现传染源,避免二代病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广西疟疾监测点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低疟区疟疾监测方法。方法对监测点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小学生疟疾抗体纵向监测,按蚊种类、主要传播疟疾媒介种群密度和叮人率调查。结果监测点疟疾发病率和常住人口发热病人血检原虫阳性率由2005年分别从0.69/万及0.02%下降至2009年均为零。结论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媒介依然存在,防止输入性疟疾传播是疟疾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分析荆州市2006-2015年疟疾流行特点,为开展疟疾防治和消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荆州市2006-2015年疟疾疫情资料和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2006-201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95例,其中间日疟49例(51.58%),恶性疟30例(31.58%),未分型16例(16.84%);年平均发病率为0.16/10万,死亡2例,均为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男性发病远多于女性(P<0.001),平均年龄为(44.47±16.59)岁,职业以工人和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6.32%;2006-2015年除10月份无输入病例外,其他月份均有病例,但无较为集中的趋势;2006-2015年荆州市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荆州区22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3.16%;输入性病例大多来自非洲,占69.23%.结论 输入性疟疾已成为荆州市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